?

淺析互聯網+教育現狀

2017-10-23 11:06李巖
速讀·下旬 2017年10期
關鍵詞:全面推廣互聯網教育

李巖

摘 要:面對火熱的“互聯網+”,教育當然不能缺位,那么“互聯網+教育”,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經濟科技環境在變,“互聯網+教育”的風口也一直在不斷變化。在很多大城市互聯網教育都發揮了極大的優勢。但是在很多地區基層教育中推廣還面臨著諸多的困難,“互聯網+教育”真正全面推廣,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全面推廣;繼續探索和嘗試

未來的教育,科技以不可逆轉的趨勢、不可替代的勢能,帶著人類對教育的期許和夢想,深度融合、煥然一新攜手而來;在開拓、創造教育未來的征程上,面對火熱的“互聯網+”,教育當然不能缺位,那么“互聯網+教育”,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經濟科技環境在變,“互聯網+教育”的風口也一直在不斷變化。在很多大城市像北京、上海等,互聯網教育都發揮了極大的優勢。

首先、最優秀的教育智慧、思想、思維,重點用互聯網思維回歸教育本真。此類資源主要來自于權威古人、名師、專家、學者、教育人的智慧、思想、思維。從教育本質來看,這是排在第一位的,卻是現實中做的最差的;大量優秀智慧和思想被網絡信息海洋淹沒,人們早已置若罔聞、麻木不仁,逐步丟棄了教育本質,使中國教育變得功利浮躁,這是首當其沖要下大力氣解決的?;ヂ摼W變革教育的思維就是把這些最新、最優、最權威的思想、智慧、思維匯聚起來得到規?;?、最大化和精準化傳播覆蓋,第一時間影響師生家長的認知和行為,由此塑造一個全新的、動態的、統一的引領回歸教育本真的大高地,逐步消除根治各類誤區、教育功利、行業浮躁等亂象,這應該上升為國家意志堅決執行好。

例如:頂級專家、學者、領導、名師、校長最優秀的教育言論、智慧、思想,全球一流的教育思維和辦學理念,什么樣的教育行為有助于回歸教育本質等,須通過互聯網第一時間精準覆蓋到每一個廳局長、校長、教育工作者、學生或家長網絡學習空間,形成長期而持續的影響力。

其次、最優質的教育信息和典型實踐案例,重點用互聯網思維指導教育工作和師生家長實踐。此類資源遍布于每一個師生家長、每一個教育部門、每一個民辦教育機構、每一個教育企業獨具特色的大智慧、微創新,最終以信息或案例的形式呈現出來,通過互聯網以媒體思維角度實現最大化傳播、精準化覆蓋,時時刻刻接受最優秀、最成熟、最接地氣的實踐案例指引,大幅度減輕師生家長的負擔和盲目實踐,使體制內外的創新價值影響力最大。

例如:①把一線教師最智慧、最動人、最權威、最具代表性的教育行為、實踐案例、教學反思等第一時間推送到每一個教師空間;把最能激發青少年創造力、想象力、思維力等大智慧、微創新第一時間推送第每一個學生空間;把最正確、最智慧的家庭教育案例第一時間推送到每一個家長空間等;②如A學校開展某項教育活動,適合全國中小學借鑒學習,就把A學校開展此項教育活動的系列資料第一時間推送到廳局長、一線中小學校長等空間端;③如B企業產品哪些應用場景效果最佳,C企業產品到底如何用能夠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等,形成精品案例時刻推送到師生、家長空間端,減少盲目實踐。

再次、最優質的教學資源,重點用互聯網思維優化教與學的變革。即題庫、作業、微課、動畫、課例等常規教學資源進行大規模推送傳播,最大化覆蓋;可大幅度減輕師生負擔,更是一種最接地氣的教與學方式的變革。

例如:①某省八年級D老師,在教授某個知識點時,制作了一件微課或動畫課件,可大幅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就把該微課第一時間推送到全省八年級或者全國八年級師生空間,進行規模學習;②某市四年級F老師,給學生布置了一份作業,可以充分培養學生創造力、想像力、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批判能力或動手能力等,就把該作業共享出來,供某市或全國四年級教師選用;③一線城市名師分享的給學生安排的預習、微課或作業,很多教師直接推送到自己的學生空間;④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在第一時間看到全國或全省同行最鮮活、最真摯、最動人、最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學反思、育人心得;每一位五年級小學生都能每天看到1~2篇全國或全省五年級小學生最優秀的作文、作業等,讓師生時時刻刻向最好的榜樣學習。

但是“互聯網+教育”真正全面推廣,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像慕課、翻轉課堂這樣的教學模式,在很多地區基層教育中推廣還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去年從西北一所知名大學的學生畢業后在甘肅省某鄉鎮中學擔任語文教師。當這位年輕的教師被問及是否接觸過微課、慕課以及翻轉課堂時,也只是聽說過。對老師來說,往往互聯網的最大用處就是下載課件,上課的時候拿來用。很多學校嚴禁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所以,像微課、慕課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很多城市,目前還僅僅停留在聽說過的層面上,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具體推行。很多學校即使具備了利用網絡開展教學活動的客觀條件,但由于種種原因,一些設施設備僅僅被當作擺設,沒有真正利用起來。

河北省邢臺縣某中學,多個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用得久了開始出現質量問題,投影到白板上的字,講臺下的學生很難看清楚。用于投影的白板,不得不用來寫板書。由于是寄宿制學校,又不準學生帶手機,電腦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學生通過互聯網接觸外面世界的渠道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對于大城市能隨時接觸到互聯網的學生而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很多學生已經被甩開了一大截。教育差距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被拉得更大了。

中關村新興網絡教育開發研究院院長李洪波認為,“就算在互聯網特別發達的美國,目前仍處于互聯網教育的探索階段,沒有形成有效的、公認的模式和案例?!彼?,“互聯網+教育”有一個過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需要我們去繼續探索和嘗試。

的確,順應互聯網潮流是教育領域無可選擇的選擇,但是必須認識到,教師才是教育的根本,互聯網只是工具和手段。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王伯魯指出,在互聯網與教育“親密接觸”的當下,保持一份冷靜,牢記教育的本質,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首都師范大學副校長孟繁華也表示,“互聯網+教育”將改變教育,但是不會顛覆教育,更不會顛覆學校的現有體制。

參考文獻:

[1]王桂香.互聯網教育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分析研究[J].讀書文摘,2015,22.

[2]胡艷,楊軍.淺談網絡教育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04.endprint

猜你喜歡
全面推廣互聯網教育
“一人購房全家幫” 公積金新政應全面推廣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全面推廣地方政府購買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的思考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