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中國傳統線描藝術引入中學美術校本課程的研究

2017-10-23 15:48黃晶
速讀·下旬 2017年10期
關鍵詞:美術課程校本課程

摘 要:美術課程一直以來都受到學生的追捧,中學美術也是中學生特別喜愛的一項藝術類課程。本文探討的是把中國傳統線描藝術引入中學美術校本課程,且長久目標是改善中學美術現有的枯燥訓練,豐富和擴寬美術類的課程體系,讓學生體會到更多的學習方式,志在提高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為了弘揚對于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繼承和保護。

關鍵詞:美術課程;中國傳統線描藝術;校本課程

一、傳統線描藝術在我國美術史中的意義

對于傳統線描的弘揚和繼承在目前的美術史學中,日益受到重視。中國古代畫學也是擁有自己的理論體系的,“六法”精妙絕倫,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缺一不可,中國繪畫發展至今,萬變不離其宗。對于中國古代畫學的研究,是追溯中國傳統線描藝術的研究,也是建立中國現代美術歷史體系的必要條件。傳統線描的意義不僅在文化遺產方面,遺留作品更是飽含生命力的藝術瑰寶,從流傳下來的作品來看,我們既能感受作品所屬藝術家的情感和風格,更能感受到當時所處時代的審美情趣和主流品味,這正是藝術者所追求的愉悅和美感。

中國傳統線描的出現和發展有著深厚的社會因素,并且在中國美術史中與其他美術文化相關聯,所以我國傳統線描藝術史是一門涉及面極廣闊,并且非常細致的一門特殊學科,它肯定不能脫離,如中國文物、中國文字、中國神話、中國宗教、中國政治、中國民俗文獻等單獨存在。這幾項科目,都是非常奧妙并且值得研究的,其彼此之間又有聯系,互相產生關聯。比如研究青銅器時,我們會去考慮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情況;品鑒《清明上河圖》時我們可以看到北宋的市井文化,隔著一千年的時光,依然能夠感受那個時代的美好……而中國傳統線描的出現,和中國人觀察物象的方式又有所關聯,在古時,人們觀察及描繪物象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去進行,很少去表現物體的光影和體積。這也是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的不同,在人的幼兒時期,對物體的直接描繪也就是用線對其外輪廓進行勾勒,這正符合了中國傳統線描藝術的繪法根本。因此可見,中國的線描藝術,是在一個對物象的最直接最純粹觀察上進行的描繪,但在幾千年的歷史時期中,這種描繪得到不斷的發展。先人們不斷突破、探索,用單薄的線條表現體積、結構、風、節奏、質感等一系列意境類的不可名狀的事物。中國傳統線描的成就是在幾千年發展上先人對線描藝術感悟的累積而成,可見線描在藝術史上的重大意義。而具有如此重大意義的線描繪畫,卻沒有一門單獨的教堂對學生進行較為系統的教學,無法對學生普及線描的宏大意義及其精美的文物作品,這在美術教學課堂上,是一項嚴重的缺失,缺乏對學生和大眾的普及,會導致這一門文化隨著時間而消失。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如果對某一個類別不研究精細,怎么向大眾普及,怎么提高大眾的藝術素養,又如何去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如何去攀登當下美術藝術的高峰、更無法開拓未來新美術藝術。從大的角度來說,國家自身擁有的文化形態是國家軟實力的一種表現,也是表現國家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對歷史長河中的優秀藝術要進行挖掘,實施科學有效的保護,也是實現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實現全面、富強民主現代國家的現實需要。而中國傳統線描無可否認也是中國美術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需要去傳承和發揚它,讓我國絢麗的美術藝術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光發亮。

關注傳統線描藝術在中國美術史中的發展,不僅僅是關注過去的文化,也是在關注當下傳統文化的發展,它不僅是我國的歷史文化精粹,也是充實現實中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瑰寶。

二、根據中學生行為及心理的對應課程安排

為了能夠把傳統的中國線描藝術引入中學美術的校本課程里面,那么就必須針對性地,對校本課程所接觸的學生,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心理分析,并且針對性的對學生的心理行為進行探討,這樣才能實現對于學生在學科中各項綜合素質全面開發,實現校本課程的美術素養教育意義。

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充滿了變化和好奇的,初中階段的學生同時保持著成熟和幼稚兩種矛盾的心理,并且在行為上既存在獨立又渴望依賴,所以對于他們的教育教學任務著重看待,特別是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上,更需要以學生為基石,讓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完美體現。

一節課時間只有45分鐘,向學生教學一個內容,除去老師與學生的交流講解,學生能夠著手自由創作的時間只有20~30分鐘。所以選課的安排和時間上都必須要慎重。首先,選課安排必須要讓學生感覺沒這么大的壓力,藝術類的課程壓力過大,不利于學生進行發散性和創新性思維。所以時間一般安排在下午放學之前,這個時候既是學生比較放松的深刻,也是人體腎上激素分泌最多的時候,整個人比較的活力充沛,不會太過于懶散,這樣才會讓學生保持一個比較愉快的心情,并且有充分的活力和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第二,藝術類課程特別是美術,是不能進行閉門造車的,美術與實體是不能分開的。能在課外進行的,絕不在課內進行;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絕不坐在教室欣賞課本;凡可以通過自然界接觸的,絕不單純的把教學停留在資料匯總上??梢园丫唧w時間定在在周一和周五,是因為周一學生還未完全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去,有利于引導他們進行繪畫訓練和理解,容易提高創作性。周五又是學生放學最后一節課,輕松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讓他們體會到藝術的美感,所以周五的美術課還盡量要選擇室外課,讓學生發揮更多的想象力和觀察力。

三、線描藝術引入中學美術校本課程的內容設計

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能通過自己動手的形式去了解我國遺留的藝術瑰寶,一直是我開設這次有關于中國傳統線描校本課程的主要宗旨。

中國傳統線描,也是屬于線的范疇,它的表現形式以及表現語言都是線為主體。凡是用線來表現完成的作品都可以稱之為線描,而具有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帶有中國傳統時代特征的線描方式,就是中國傳統線描。傳統線描,是中國傳統的藝術繪畫創作中,根據其規律,摸索探討而形成的結晶。是傳統線描畫家,對傳統線描的表現形式分析,有利于我們掌握中國傳統線描的精髓,讓學生更快的學習和理解中國傳統線描藝術的精髓。endprint

中國的繪畫形式中,線一直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所有傳統畫作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線描這種繪畫方式和西方直接用顏料起手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傳統線描的表現形式是帶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的。每一種藝術的發展,都帶有其民族的歷史印記和其人民的性格特征。

在我國的繪畫歷史中,線條的使用,是具有我國獨特的民族特點的,線一直是被當作特有的造型手段,從而存在和完善的。在中國傳統繪畫中?!耙跃€描形”不僅是指我國傳統線描手法中的白描,還泛指了中國整個的繪畫語言的特征。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美術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為了滿足學生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態度、創新能力、文化理解各方面提升的要求。而做到這些方面就必須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我這次課程安排,總共是三節課,第一課程時是安排的人物線描的欣賞,人物線描是我國傳統線描發展的根本,通過粗、細不同的用筆,來展示畫中人物豐富的思想感情,這也是讓學生能夠從中了解我國線描跟西方線描的一些明顯區別;第二課程時,我用的是素描內容,為學生講解目前常見的一些繪畫方法。因為素描主要是用鉛筆、炭筆、鋼筆等來完成創作的,對作品的寫實度雖然很高,肌肉菱角雖然很鮮明,但是感情表達,沒有我國線描作品那么的有韻味,學生了解不同的繪畫風格,有助于培養他們自己的作畫習慣,為他們以后的創作打下基礎;第三課程時,我為學生展示了用我國傳統線描藝術進行創作的幾幅經典的藝術作品,學習這些藝術作品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增強民族感情,了解中國文化,明白線描雖然在目前都是西方畫法比較多,但是我國的傳統線描并不比西方線描藝術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單調,反而比西方線描更能描繪出作者當時的意境。

作為學生來講,安排課程必須要讓他們慢慢的熟悉各種知識。通過幾堂課不同的繪畫作品展示(圖像識讀),然后去了解美術手法在各個作品中的表現(美術表現),然后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內涵(審美態度),再結合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或臨?。▌撔履芰Γ?,這些方式結合在一起,對單一的講解我國的歷史美術作品和傳統的線描藝術來說,更加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文化理解)

新課程下的三維目標寫的比較嚴謹,但是過于嚴謹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只有讓學生們先對傳統線描藝術產生好奇心,然后明白和自己所接觸的其他線面手法有什么區別,才能真正的,從根本上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線描藝術產生認知感,才會有繼續學習下去的想法。

四、中國傳統美術資源引入中學美術校本課程的展望

用我國傳統美術資源來進行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不僅可以填補我國在校本課程開發這一領域的空白,還可以加強對我國傳統的美術藝術資源的保護和發展。將傳統的美術資源引入到校園當中,作為一種校本教材進行開發實踐,是具有非凡意義的,并且也對應了新課改的要求,是具有突破性和實際價值的。

我國學生雖然經??梢钥吹交蛘呗牭接嘘P于傳統美術的信息,但是缺乏對應的學習系統和規范的學習方式,把傳統美術資源作為校本教材來使用,對于學生來說,是更貼近生活和心理特點的。跟西方的美術資源相比,這種貼近生活和民族的傳統藝術,更能夠調動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積極性,也更利于活躍美術課堂的教學氣氛。傳統美術資源引入了校本課程中,就是在用學生平常接觸的藝術在進行教學,使學生可以親身體驗到傳統文化的美感,并且學習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達到陶冶情操、培養民族自豪感的效果。傳統美術資源是我國幾千年歷史匯聚的寶石,讓學生體會中國傳統美術的魅力,可以讓他們告別西方枯燥機械式的練習,從模仿直接變成了創造,我國的傳統美術藝術一直崇尚由心出發,意念通達,這對學生今后進行各科目的學習也非常有幫助。

傳統的美術教材,只能從印刷的教材和圖像中完成對于美術的學習,學生所欣賞的范圍極其的狹隘,內容過于簡單枯燥,這也不是藝術欣賞和學習的目的。我泱泱中華大地,地大物博、地域寬廣,傳統美術豐富多彩,其中所蘊含的藝術精華取之不盡。不單單是中國傳統線描藝術,還有書法、雕筑藝術、雕塑、篆刻、工藝美術等,這些傳統美術都是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認知和感悟能力的,學生在利用傳統美術資源進行學習時,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我國的傳統美術涉及面廣,歷史、人文、文化、藝術各個層次種類都有涉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無形地拓寬了自己的知識層面,了解了更多的我國傳統文化。

中學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讓學生參與進課程開發里面,讓學生在欣賞完作品以后,有創作的欲望,讓他們通過學習到的知識和自己的理解,親手創作出帶有自身特點的作品,并且匯報展示的。學生通過這種模式,既可以獲得鼓勵提高信心,又可以激發對于藝術的積極性和學習性。

作為教學資源來講,傳統美術作品是留下的最直觀的,最鮮活生動的,最具有歷史氣息的寶貴財富。把傳統美術引入我國中學美術校本的課程中,有利于學生從中提高對于藝術美感的欣賞技能,也能夠讓學生喚起對于祖國的熱愛,對我國傳統文化資源的喜愛,以至于達到學生綜合素質、人文素養和創造能力的全面提高。傳統美術資源引入中學美術校本課程,是對我國千百年來所創造出的藝術文化進行保護,也是對傳統藝術的普及和發展,同時也可以培養我國傳統藝術和傳統美術所需要的繼承者。對于傳統的保護,不是盲目的,而是取其精華的方式去努力,傳統線描藝術有利于我們作為美術教育者對學生進行傳統藝術的宣傳,有利于讓學生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魅力,雖然我國目前的傳統文化沒有引起學生高度的興趣,但是我相信通過我們這一代教師,把傳統文化引入課堂,把傳統理念與現代的教育觀念結合在一起,終將能夠讓學生改變目前的學習興趣,讓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蔡瑞勇.淺談謝赫“六法”對學習書畫的影響及意義[J].美術教育研究,2013,(10):10-11.

[2]王大根著.美術教學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尹少淳.美術課程背后的文化選擇[M].教育探究,2012.

[4]胡知凡.全球化下的世界美術教育[M].上海師范大學.

[5]徐耘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學校美術教育的創新應用[M].

作者簡介:

黃晶(1993—),女,漢,重慶大足,研究生在讀,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市沙坪壩區大學城,研究方向美術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歡
美術課程校本課程
對小學低年齡段的學生如何進行設計意識的培養
淺談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基于視覺識別時代的學校美術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