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回歸 網文出海

2017-10-24 10:34尤達
青年文學家 2017年27期
關鍵詞:故事性敘事學網絡文學

尤達

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網絡自制劇文化輸出策略研究”<項目號:2017SJB0376>研究成果;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媒介融合下江蘇影視人才的教育培養模式研究”<項目號:T-c/2016/23>研究成果。

摘 要:中國網絡文學成功走向國際,在海外大放異彩,令世界矚目。本文關注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從結構主義敘事學“故事”范疇下環境、人物、情節三個維度出發,以最受歡迎的修真仙俠類作品為例,著重分析其以講述故事為第一要務,以讀者為絕對中心的寫作方式,這是中國網絡文學暢行海外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網絡文學;敘事學;故事性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7-0-02

近年來,網絡文學在海外持續走紅。在亞洲,每年至少數百部作品被翻譯。在歐美,上百家相關網站吸引著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以百萬讀者“追更”。以知名網站Readlightnovel排名前三的作品閱讀量為例,2017年2月28日,排名第一的《修羅武神》閱讀量為2,030,328,第二名《真武世界》閱讀量為1,304,503,第三名《逆天邪神》閱讀量為1,364,950。到了2017年7月25日,三部作品在排名不變的情況下,閱讀量《修羅武神》為5,000,929,《真武世界》為2,917,522,《逆天邪神》為2,605,417。

五個月之內閱讀量增張驚人,考慮到文化差異、語言障礙、人口基數等因素,這足以彰顯文化自信。值得關注的是,備受海外讀者青睞的大多是修真仙俠類網絡小說。這一類型作品何以承載起中國的文化自信?究其原因,是以講述故事為第一要務,以讀者為絕對中心的寫作方式,使其能夠暢行海外。

中國文學自五四時期之后,古典小說敘事模式開始轉變。從結構主義敘事學角度看,表現為更注重“話語”而非“故事”,“這種轉變的最大弊端是中國小說敘事中故事性的失落”[1]。網絡小說接續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傳統,故事性在回歸,具體而言構成“故事”的三要素都以為讀者提供爽點為第一要務,并以此形成讀者的“代入”。顯然暢行海外的修真仙俠類作品更是有著獨到之處。

一、環境

環境是“構成人物活動的客體和關系”[2],需要讀者在腦海中自行構建。國內讀者因快速閱讀而略去環境描寫,也能憑經驗讀懂作品。海外讀者,環境描寫則是閱讀最大障礙之一。以中國古代社會為基準的武俠小說,讓缺乏相應文化積淀的海外讀者難以深入;以改寫歷史為背景的穿越小說則要求讀者對中國歷史有著清晰的了解;以現代社會為背景的校園、都市小說更是存在文化壁壘。與之相比,修真仙俠類作品往往構建一個子虛烏有的東方化異世大陸,將中華道家文化融入其內。這對于海外讀者是個嶄新的體驗,且閱讀起來不需要涉獵過多知識。以Wuxiaworld網站為例,眾多修真仙俠小說基于道家文化構建環境空間,甚至讓網站成為海外讀者“學習中國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重要基地?!盵3]

二、人物

人物設置迎合海外讀者閱讀習慣,確保故事性回歸。以三部在海外最受歡迎的作品《莽荒紀》、《真武世界》、《帝霸》為例,借助尤恩的“人物軸線”理論,從三根軸線考量人物特性。單一至復雜軸,衡量“特性”的多少;靜態至發展軸,衡量“特性”的變化;外部至內部軸,衡量人物內心世界是否敞開。進而發現修真仙俠小說中主角的所有元素,均能引起海外讀者的好感。

1、外貌

網絡小說的慣例是不會詳細描寫外貌,以贏取讀者數量的最大化。在這里“人物軸線”只表現為單一軸:外貌特性很少;甚至停留在靜態軸。修真仙俠完美遵循了這一點:《莽荒紀》通篇很少提到紀寧外貌,只用“白衣少年”指代,且模樣始終未變,典型的單一靜態軸;《真武世界》用最模糊的詞在形容易云:“他年紀輕輕,顏值尚可,有健康的身體”。在這些故意留下的模糊與空白中,讀者可以輕易根據自己的形象進行代入。隨著故事的發展,易云獲得“移星換天書”,能任意變換容貌。外貌從單一靜態軸跳躍成復雜發展軸,開拓了讀者的幻想空間。無論是始終如一的單一靜態軸,還是瞬間變化的復雜發展軸,外貌描寫模糊化,沒有人種區別,這是讓海外讀者得以“代入”的前提條件。

2、年齡

年齡劃分上集中于少年這一年齡段,在其間作單一發展軸運動?!睹Щ募o》中的紀寧始終停留在11歲的模樣;《帝霸》中開篇就描寫李七夜的年齡,“十三歲的他,手腳并用地爬上山巒”;《真武世界》的易云從10歲描寫到30歲。這符合海外讀者年齡層分布,喜歡閱讀此類作品的讀者大多年紀較輕,或有少年心性,容易“代入”到小說之中。

3、身份與能力

人物身份與能力則遵循復雜發展軸運動。這些主角原為普通人,進入世界的方式雖不盡相同,但也大多能力平庸、身份普通。如家中一貧如洗的易云、先天不足的紀云。這都為其后不斷邁向金字塔頂端的升級預留敘事空間。隨著故事的展開,主人公能力不斷增強,身份不斷變化。紀云成為混沌宇宙掌控者,易云成就絕世強者。復雜發展軸運動下的身份與能力變化,是修真仙俠網絡小說的傳奇所在,由此展開的瑰麗仙俠世界“故事性”極強。

4、性格

性格分析的軸線呈現為單一、發展、外部。主角性格較為單一,但會發生變化,內心活動則是向外部呈現的。比如紀寧,轉世之前性格善良,轉世之后善良、勇敢體現在誤殺之后的悔恨、為兄弟挺身而出等。隨著自身實力的提升性格開始轉變:卑鄙,通過虐囚獲取利益;虛偽,與“北山百微”的相處;謹慎:為了自保獻出至寶等性格“特性”出現。這可歸結為主人公主動性增強,會很主動地用行動達成目的。這種主動性與海外讀者的處事原則相一致,主角以自我為中心,主動追求且不屈不饒之精神,成為增強海外讀者“代入”的情感力量。

三、情節

所有網絡小說“故事性”的回歸都有類似的敘事模式,修真仙俠也是如此,這點與普洛普的研究相類似。普洛普認為童話功能極少,而人物極多,有著驚人的多樣性與重復性。修真仙俠類作品“在諸多情節的設定上存在著模式化現象”[4]。相對穩定的功能帶來主題的一致:追求境界之大成,這可以讓海外讀者自由穿梭在同類型小說中,且極具吸引力。endprint

首先先抑后揚。主角由于身體缺陷,如紀寧;或者意外引發不良后果,如李七夜;抑或是身份存疑,如易云,導致在奇遇前不被看好。先抑后揚是能給讀者帶來最好感覺的心理規律,被稱為“阿倫森效應”,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艾略特·阿倫森提出,完全符合海外讀者的閱讀心理。

其次是奇遇。紀寧的投胎轉世、李七夜的再世為人、易云的穿越。這個過程帶有“金手指”,主角會遇到各種幸運事件,如紀寧的天賦異能、易云的超強法寶、李七夜的豐富閱歷等?!敖鹗种浮毕喈斢谟螒虻耐鈷?,“給讀者帶來無盡期待,小說由此獲得良好的快感黏著度?!盵5]

再次是冒險之旅,“升級”是其間的總體功能。這一概念也來自于游戲,在西方有著名的D﹠D升級系統。不過修真仙俠作品引入中國傳統文化的概念,并將之最大化,包含修煉、法寶、功法的升級等。以《莽荒紀》為例,升級系統名目繁多,貫穿于主角修煉始終。例如“修煉升級系統”:后天生靈—先天生靈……—混沌宇宙掌控者;“法寶升級系統”:不入階法寶—人階法寶……—本命神兵;“功法升級系統”(劍術):第一式—第二式……—心劍術。

從敘事學“故事”范疇的環境、人物、情節三個維度,我們發現修真仙俠網絡小說以講述故事為第一要務,以讀者為絕對中心,不斷創造代入感與沉浸體驗,且這種體驗符合海外讀者的閱讀習慣,能使之無障礙地沉浸于故事之中,這是其在海外大熱的關鍵所在。也正因為此,以修真仙俠為代表的網絡文學達到之前中國文化輸出未曾企及的高度。以往我們的文化輸出更多是對文化內核的推崇,甚至是強行植入,不重視海外讀者的接受程度。在內容和形式上說教的意味過濃,使得作品不接地氣。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文化輸出成為重要的發展戰略。從這一層面看以修真仙俠為代表的網絡文學率先突圍值得稱道,且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注釋:

[1]李盛濤:《網絡小說對中國傳統小說敘事的激活》[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12(2):248.

[2]胡亞敏:《敘事學》[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郭超:《為世界帶來“一股新鮮空氣”》[N].《光明日報》,2016.12.20

[4]葛娟:《論網絡仙俠小說的敘事范式》[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4(4):12.

[5]黎楊全,李璐:《網絡小說的快感生產》[J].《海南大學學報》,2016(5):81.endprint

猜你喜歡
故事性敘事學網絡文學
一部女性成長與救贖的見證錄——《證言》的女性主義敘事學闡釋
小說敘事如何充滿故事性
對待網絡文學要去掉“偏見與傲慢”
網絡文學竟然可以這樣“玩”
揭秘網絡文學
散文的“故事性”
探究故事性兒歌對學齡前兒童身心成長的促進作用
敘事學經典/后經典劃分爭議20年考辨:后經典敘事學存在合法性論略
網絡文學的誕生
創作談:場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