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糾錯心理的教育研究

2017-10-27 17:18萬秋萍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7年10期
關鍵詞:做題錯誤解題

萬秋萍

對于大多數的小學生來說,沒有做對數學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學生在犯錯之后并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為了讓學生能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教師就要采取一些措施,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這樣,學生的數學成績才能得到提升。

一、糾正粗心導致的錯誤

小學生在做數學題時發生的錯誤,很多都是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而導致的,這樣的錯誤本來是不應該發生的,但是確實存在這種現象。如,有這樣一道例題,有一個儲藏室的寬是4米,長是9米,現在有施工單位要用邊長是30分米的瓷磚鋪滿整個儲藏室,求要用多少塊瓷磚。教師提出這個問題之后,有很多學生一看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就列出了這樣一個式子:。這些學生都沒有注意到題目中分米和米之間的單位換算問題,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就是學生沒有仔細地審題,沒看清題目所給的條件。對于這種問題,教師不應該生氣,可以請出其他同學來指出這些學生的錯誤。不過出乎意料的是,有學生很快就看出了問題所在,應該在解題的時候進行單位換算,9米是90分米,4米是40分米,只有單位統一了,才能進行之后的加減乘除運算。然后列出式子,得出正確的答案。對于這種由于學生的粗心而造成的錯誤,教師要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們,在平時的練習中讓學生注意解題步驟,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減少做題時出現的錯誤,學生的數學成績才能得到提升。

二、糾正遺忘產生的錯誤

除了學生因粗心而導致的錯誤以外,還有一部分是由于學生忘記了學過的知識點而產生的錯誤。對于這種錯誤,教師一定要重視,要經常帶領學生復習這些知識點,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已經學過的知識。這樣學生在解題的時候才能夠正確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比如說,對于這樣一個公式:a-(b+c)=a-b-c。有一大半的學生常常會記錯為:a-(b+c)=a-b+c。這就屬于是學生因遺忘了知識點而產生的錯誤。有很多基本的題目都需要用到這個知識點,比如說,30-(12+13)。有就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就用了錯誤的方法,最后得出的結果就是31。這時候,教師就要帶領學生復習這個公式,讓做錯的學生認識到自己出錯的原因。像這種由于遺忘了知識點而產生錯誤的情況還有很多,有的學生因為記錯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產生錯誤,有的學生是乘法口訣表沒有記牢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所以說,如果學生因為遺忘了學過的知識點而導致在做題過程中出錯,教師一定要及時地帶領學生復習這些知識點,確保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這樣學生日后在做題的時候才不會再發生類似的問題。

三、糾正因思維產生的錯誤

除了上面所說的兩種產生錯誤的原因以外,還有因為思維錯誤而產生的問題。這種因思維原因而產生錯誤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比如說,教師在黑板上寫了這樣一個題目:體育課堂上教師組織短跑比賽,小明短跑用了17.1秒,小亮用了16.2秒,而小軍用了15.1秒,請問誰跑得最快?問題提出以后,班上有一大半的學生都認為小明跑得最快。教師請這部分學生派出一個代表來說明自己的理由,原來這些學生都認為數字越大代表這個人跑得越快。教師聽到這個回答之后,就會知道這是因為學生的思維問題而產生的錯誤,就要及時地幫助學生去糾正這個錯誤,告訴學生實際上用時越短,跑得才是越快的。同時,教師還應該舉出更多的實例來幫助學生明白這個道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很多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都會因為自己的思維問題產生一些錯誤,教師的責任就是及時地幫助學生糾正這種錯誤,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總而言之,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產生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保證在下次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不會產生同樣的錯誤。這樣,有了教師的幫助,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出錯率就會明顯降低,數學成績才能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市江都區龍川小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做題錯誤解題
在錯誤中成長
做題做惡心
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邏輯思維的培養——以數列解題為例
高考《不等式選講》考什么
注重積累,大膽探究
“化二為一”法在初中解題中的應用
巧用比妙解題
解題勿忘我
“怒”與“努”
“浮”字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