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云”: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媒體融合新模式

2017-10-30 17:43韓穎新
中國廣播 2017年10期
關鍵詞:用戶思維中央廚房媒體融合

韓穎新

【摘要】建立“津云”中央廚房是天津市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將天津主流媒體的優質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了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和客戶端等全媒體融合。本文認為媒體融合發展必須強化用戶思維,通過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個性化服務,建立媒體與用戶的強關系,從而創建媒體融合新模式。同時,本文還就媒體融合發展中關于技術與內容的關系、媒體服務的轉型、媒體人角色的轉變等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津云”中央廚房 媒體融合 用戶思維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2017年1月初, 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劉奇葆同志提出了“‘中央廚房是標配、是龍頭工程,一定要建好用好”的指示。①為此,中共天津市委做出了重了戰略部署,將天津市級主流媒體天津日報、天津廣播電視臺、今晚報、北方網和《支部生活》出版社等進行整合,從而實現了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和客戶端等全媒體的融合,建立省級中央廚房。

一、“津云”是什么

1.頂層規劃設計,實現全媒體融合

天津“津云”中央廚房于2017年3月31日建設完成,實現了從空間建設到技術研發,再到新聞業務流程重構等多個維度的建設?!敖蛟啤敝醒霃N房的建立,體現了用戶思維導向,即為用戶提供全媒體形態的內容服務。比如:過去天津的移動用戶要收看電視內容,需要下載“萬視達”應用程序(App);要收聽廣播內容,需要下載“勁聽”應用程序(App);要收看圖文為主的新聞內容,需要下載北方網的“前沿”應用程序(App)、天津日報的“117”應用程序、今晚報的“問津”應用程序?,F在天津的用戶只要下載一個“津云”應用程序,就可以實現以上所有的功能。這種全媒體融合,也使天津報業、廣電各自具備的圖文、音視內容資源優勢和網絡媒體的技術傳播優勢彼此不再割裂,形成優勢互補,在內容生產和傳播覆蓋上形成合力。

2.技術平臺引領,掌握核心競爭力

“津云”中央廚房技術建設的主辦方是天津市網信辦,承建方是北方網新媒體集團。北方網新媒體集團是一家股份制公司,最大的股東是天津廣播電視臺,《天津日報》《今晚報》等天津主流媒體也是公司的股東。新媒體集團以北方網為龍頭,業務涵蓋新聞門戶網站、網絡電視(IPTV)、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業務。此外,北方網新媒體集團還是一家互聯網技術公司,堅持17年技術研發的《北方網媒體融合技術平臺》(北方網發布系統),目前已被全國67家省市級重點新聞類網站購買使用。

因為北方網有長達17年的技術積累和對新媒體技術的長期跟蹤,因此,建設“津云”中央廚房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且技術自主率高達80%?!敖蛟啤敝醒霃N房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推送等技術,開發了“津云”中央廚房的兩大技術平臺:中央廚房業務管理平臺和中央廚房決策指揮平臺。

中央廚房業務管理平臺具有指揮中心、策劃中心、采集中心、編審中心、發布中心等80余個功能模塊,充分滿足了新聞生產的策劃、采集、編輯和發播等全流程業務管理。天津各媒體與中央廚房也進行了數據接口的對接,實現了數據的互聯互通。

中央廚房決策指揮平臺呈現了日常、突發、重大主題宣傳管理三種狀態和選題策劃、輿情監測、指揮調度、傳播效果分析等11個場景。這些場景是基于大量的數據運算,它們為指揮層的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數據參考。

二、“津云”的特點

1.優化業務流程,配套營運機制

為催化各媒體之間的化學融合,由天津市委宣傳部牽頭,制定了《“津云”中央廚房策采編發工作方案》。指揮調度中心通過總編輯協調會和值班總編輯制度進行指揮統籌,每日召開采前會,確定重點報道選題,由各媒體編輯記者開展全媒體協同報道,采寫形成的稿件,在各媒體之間共享,最終在不同媒體的不同媒介進行刊發。

例如:在今年天津市黨代會的宣傳報道中,天津各媒體統一呼號為“‘津云記者”。天津日報的稿件在總編輯審核簽印時即上傳至中央廚房平臺,供各媒體使用。

2.移動優先戰略,推進供給側改革

“津云”中央廚房實行移動優先戰略,以用戶為中心,開展內容生產的供給側改革,構建組織體系和產品體系,使優質內容資源向移動互聯網轉移?!敖蛟啤敝醒霃N房出品的“津云”客戶端,借助其內容聚合優勢(日報、晚報、廣播、電視)以及用戶畫像技術優勢,充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例如:在“津云”客戶端上實現了天津11個電視頻道和10個廣播頻率的直播以及電視節目7天回放功能,并且為天津廣播提供了網絡直播功能等。

3.以用戶為中心,構建區域生活平臺

“津云”客戶端定位于“新聞+政務+服務”的智能客戶端,除發揮“津云”中央廚房新聞優勢外,當前還與和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資源進行整合,包含醫療、教育、交通、就業、民政、環保等,將“津云”客戶端打造成為一款與百姓生活緊密結合的智能化新媒體產品?!敖蛟啤笨蛻舳碎_設了“津云號”,聚合了天津市1795家經認證的黨政機關、社團等單位的雙微內容。還開設了“云上系列”,首批77家單位,包括天津市的10個行政區政府、10個市屬委辦局和天津全市57所高校正式入駐“津云”中央廚房。前不久,還簽約了6家海外華文媒體入駐“津云”平臺,將開設“云上海外”平臺。

“津云”客戶端對用戶來講,為他們提供本地生活的全方位服務;對入駐進來的合作伙伴來講,可以在不斷擴大“津云”朋友圈的基礎上,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敖蛟啤敝醒霃N房是基于移動互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推薦等新技術的自強化的生態系統。因此,“津云”在做大朋友圈的同時,也在不斷優化自身的生態系統。

三、做“津云”的思考

1.技術與內容的關系

技術重要還是內容重要?這其實是一個類似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媒體中央廚房,是技術和內容的完美結合,兩者相當于生產力與生產工具的關系。endprint

以“津云”中央廚房為例,在采編前,有輿情熱點分析技術,捕捉新聞熱點,輔助選題策劃;采編中有中央廚房編輯平臺和“津云”記者應用程序,方便素材共享和快速發稿;采編完成發布后,有傳播力、影響力分析技術,幫助校驗每一條稿件的傳播效力,特別是基于用戶畫像和內容畫像的新聞搜索引擎,在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新聞推送、增強用戶黏性的同時,實現千人千面。這些體現技術與內容的完美結合,相互輔助,彼此促進。當然在創新移動新聞產品時,還需要使用H5(即HTML5,是一個技術合集,是聲音、圖像和文字的綜合解決方案)、虛擬現實(VR)技術、投票調查、視頻直播等新媒體技術輔助生產,從而加大優質移動內容產品的供給。

2.用有形影響無形

“津云”中央廚房建成了1000平米的空間平臺,使得各媒體的編輯記者和相關的技術支持人員能坐在一起工作,加強了他們之間的溝通交流。在協同辦公的環境中,更能激發跨單位、跨部門的合作,實現了用有形的空間中的物理融合催化各媒體間觀念意識上和新聞產品上的化學融合,例如《每日新報》與天津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推出了一檔融合節目——《“津云”調查》。

3.新聞服務向全方位服務轉變

當前,信息內容已不是稀缺資源,人們的注意力才是稀缺資源,因為獲得信息內容的渠道多元,所以媒體平臺要吸引用戶,必須要有或壟斷或獨特的資源。新媒體需要打破傳統思維模式,不局限于新聞內容生產,而應強化服務,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真正成為本地互聯網的入口,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在“津云”中央廚房里,特別將發揮網上群眾路線作用的網絡問政欄目《黨群心連心》和《政民零距離》中的民生數據引入。媒體人一方面要時刻了解百姓的所需所愿,另一方面要將民生數據向政府部門開放,輔助政府開展社會治理。通過這些獨具特色的服務手段,努力與用戶建立強關系,使用戶對媒體平臺產生情感依賴。

4.媒體人向產品經理轉變

在互聯網時代,媒體的編輯記者,包括總編輯,要做到身份和角色轉換,成為一名產品經理。何為好產品?就是可以為用戶創造價值的產品。一是新聞內容對用戶來講,有用、有趣、有價值;二是創新方法手段,使產品有吸引力,如運用虛擬現實技術的沉浸式體驗提升現場感受、利用無人機的俯瞰視角幫助人們延展視野以及使用H5的酷炫技術提高互動體驗等,這些能滿足用戶個性化、碎片化、差異化的信息需求。產品經理要做的就是,讓用戶在碎片時間想到你,一分鐘愛上你的產品,這是媒體人要具備的產品思維。

注釋:

①《劉奇葆:推進媒體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體》,《人民日報》,2017年1月11日。

(本文編輯:林玉明)endprint

猜你喜歡
用戶思維中央廚房媒體融合
媒體“中央廚房”的實踐與思考
互聯網環境下如何進行圖書的產品設計和營銷加持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思路探討
以“互聯網思維”推進城市廣電媒體融合發展
“互聯網+”模式下用戶思維對電影內容的影響張才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新
媒體融合發展趨勢及人才需求思考
“中央廚房”鍛造超級大直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