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模型的構建

2017-10-30 07:36吳學科崔錦銘
新校園·上旬刊 2017年8期
關鍵詞: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

吳學科+崔錦銘

摘要: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培養是高校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的重要組成內容,為了更好地開展學生干部的能力素質培養工作,本文借鑒“洋蔥模型”理論,將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知識、技能、特質、領導能力與能力素質的外層、中間層和最里層相結合,初步構建了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洋蔥模型”,并對此模型的構成進行分析,為后期研究提供了模型方法的參考。

關鍵詞: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洋蔥模型”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優質人才。高校學生干部是指通過學生推選或選舉,在學生黨團組織、學生會、班委會及各類學生社團中擔任職務的學生。他們是學生中的骨干分子,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高校各部門、院系及班導師、任課老師和輔導員的得力助手,也是高校各項學生工作、團學活動順利開展并取得成效的中間力量。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學生干部隊伍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概述

1.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定義

所謂能力素質,即為區分在特定工作崗位和組織環境中杰出績效水平和一般績效水平的個人特征。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是指高校學生各種能力組合形成的能力系統,是高校學生干部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受后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通過實踐和個人努力所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個人特征。

2.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的內容

高校學生干部具有學生和干部的雙重角色。他們首先是學生,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完成從學業到就業,從學校到社會的成功跨越;其次,他們又是干部,即“領導者”或“管理者”,在“服務學生,鍛煉自身”的原則下,承擔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任務。從一定意義上說,高校學生干部既是學生中的“領頭羊”,又是學生中的“先進者”“榜樣者”,對其各方面的標準和要求均高于一般學生,同樣,其能力素質也應高于一般學生。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應包含知識、技能、特質、領導能力和品質五個方面。

二、基于“洋蔥模型”的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模型構建

能力素質模型是指擔任某一特定任務的人員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素質的總和。因此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模型應該是其知識、技能、特質、領導能力和品質的總和。

1.“洋蔥模型”的含義

1973年,美國著名學者麥克利蘭提出了能力素質的概念,形象地將其比喻為“素質冰山模型”,把個體素質分為“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和“隱藏在水下的冰山”兩部分,并將其分別對應為基準性素質和鑒別性素質。1981年,博亞齊斯在“冰山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洋蔥模型”。所謂“洋蔥模型”是把勝任素質由內到外概括為層層包裹的結構,最核心的是動機,然后向外依次展開為個性、自我形象與價值觀、社會角色、態度、知識和技能?!把笫[模型”分為“外層”“中間層”和“最里層”,“外層”素質對應基準性素質,“中間層”和“最里層”素質對應鑒別性素質,其對構建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模型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2.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模型的構建

本文借鑒“洋蔥模型”來構建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模型。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模型按“洋蔥模型”分析,包括外層素質、中間層素質和最里層素質三大類,同時又可將其區分為知識、技能、特質、領導能力和品質五個維度。

(1)外層素質

外層素質包括知識和技能兩個維度,是高校學生干部所應具備的基礎素質。高校學生干部的首要身份是學生,他們進入高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知識和技能,為畢業后進入社會做準備。由于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地區發展不平衡,行業間收入差距較大,就業形勢嚴峻。因此,高校學生干部必須與每個高校學生一樣,除了學習好本專業的知識技能外,還應盡可能多地學習與掌握專業外的多種知識和技能,才能在步入社會的起跑線上掌握先機。

在外層素質中,知識是指高校學生干部對某個特定領域的了解和掌握,具體又可分解為專業知識(所學專業)、人文社科知識、現代科技常識、時政理論、政策法規這五個因子。技能指高校學生干部完成某項工作或任務的能力,其又可分為專業技能(所學專業)、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科學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這五個因子。

(2)中間層素質

中間層素質包括特質和領導能力兩個維度,是高校學生干部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由于高校學生干部具有任職時間的短暫性、推選范圍的狹隘性等特點,其雖有明確的職責,但缺乏領導行為的強制力,也沒有相應的報酬或福利待遇,他們在履行學生干部職責時,主要通過帶頭示范、做好表率等方式。因此,他們的任職行為基本屬于無償性、服務性和公益性行為。

在中間層素質中,特質是指高校學生干部所具有的人格特征或典型的行為方式,包括公正性、外向性、和悅性、情緒性、創造性這五個因子。而領導能力是指在某一組織或團體中,或為了完成某項工作、任務所進行的謀劃、決策、組織、指揮、協調、服務能力的總和,對于高校學生干部應注重于組織、落實、執行、協調、服務這五個因子。

(3)最里層素質

最里層素質是指品質這一維度,是高校學生干部必須具備的核心素質。由于高校學生特別是學生干部是未來社會的管理者和建設者,在校期間正是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逐步形成并完善的重要階段,因而品質對高校學生干部而言更具培育提升的迫切性和緊迫感。最里層素質的品質是指高校學生干部持續而穩定的行為特征,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和奉獻、動機這三個因子。

綜上所述,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模型包含了外層素質——知識和技能、中間層素質——特質和領導能力、最里層素質——品質三部分。其中,外層素質的提升相對比較簡單,可通過一定時間的課程、培訓等途徑提升高校學生干部的知識與技能。中間層素質的提升相對較難,因為人格特征的改善、領導能力的培育絕非課堂教學所能解決,必須通過理論與實踐相聯系、走出去與請進來相配合、言傳與身教相融合、正面經驗與反面教訓相結合,潛移默化地進行改變,才能逐步顯現。最里層素質的提升難度系數最大,需要高校黨團組織、相關部門和院系加大培養力度,使高校學生干部綜合素質的考核值不斷上升,最終為其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

高校學生干部是社會各級各類干部的后備隊伍,加強對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實際上是對社會干部隊伍培養的前提。建立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模型,不僅為高校選拔學生干部提供了參考標準,更重要的是為高校培養學生干部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標準,為高校學生干部的發展成才起到一定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何小佳,朱紹友,等.探索高校學生干部能力培養的新機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8(1):103-106.

[2]王濟干,蒲曉東,等.大學生核心素質模型構建及提升路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邵明輝.構建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長效工作機制[J].青少年學刊,2008,(3):41-42.

[4]張京京.淺析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2):48-49.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模型構建及其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15SJD077)。

猜你喜歡
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素質
幼兒教師評價自由游戲活動應具備的能力素質分析
鍛造適應院校任職教育發展的教員隊伍
淺談高校學生干部的能力培養與素質提升
淺談高校學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塑造
淺談高校學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及能力塑造
村干部隊伍能力素質提升問題研究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模式探究與實踐
高職高專學生制度能力培養對策研究
成才視角下高校學生干部的選拔與培養研究
論高校學生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必要性及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