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能力

2017-11-01 10:33伍小瓊
世界家苑 2017年11期
關鍵詞:古詩詞鑒賞詩詞教學興趣

伍小瓊

摘 要:詩歌是中國一個重要的文化遺產,經過千年的傳承,遺留下來的古詩詞已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文化需要傳承,而初中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最好時間,那么如何培養及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就很重要了。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興趣;詩詞教學

古詩是中國文學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它以優美的語言、經典的文字和真摯的情懷流傳開來,成為世界文化史上罕見的風景線。古詩如春花,她向我們展示了地球上最好的風景,古詩如秋月,她為我們傾注了最微妙的心歌。經過千年的傳承,如今剩下的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有很多不是千錘百煉便是妙手可得,其語言表達能力極強。其中當沉默比雄辯效果更好時,我們可說“此時無聲勝有聲”;離別傷感時“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親人異地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有“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壯烈,“曾今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的情懷。

古詩詞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隨著進入初中,初中生需要學習更多的古詩詞,作為初中語文老師,我們有責任培養并提高他們古詩詞鑒賞能力。所以面對這樣的一種寶貴的資源,如何充分利用起來,在初中語文教學訓練,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首先,老師需要提起學生對古詩詞鑒賞的興趣,加強他們對古詩詞的關注。在現代化改革活動全面展開的今天,大多數初中生對傳統詩歌和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較低。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必須盡量避免填鴨式硬性灌輸行為,要針對學生個體主觀能動性綻放特征加以科學引導。相信在豐富的情境下反復練習后,學生在課后將繼續保持對現有課程的感性興趣,愿意挖掘更多具有指導性的材料,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充分體現詩藝的標準美感。

其次,在培養了興趣之后,,針對不同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的特點,教師必須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確保初中生在接受相應的指導后,能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詩歌鑒賞能力。具體內容如下:

一、整理研究古詩作者及寫詩背景狀況

每一位古代詩人的寫詩風格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像三曹詩風蒼涼雄健,張九齡詩風委婉蘊藉,孟浩然詩風語淡味重、恬靜渾健。一般來說,當看到是的作者時,我們就已經能大概知道全詩的情感走向,再結合詩人寫詩的背景,基本就能將該詩鑒賞完畢。所以老師需要在課上多結合古詩講一些關于詩人的事跡,從而讓學生能更好的鑒賞古詩。

二、關注詩歌意象及意境

鑒賞詩歌的時候,不能僅僅看到詩歌中直觀看到的景象,還需要進行深入思考,展開聯想,看到其深層次的意義。如:月。1.古人經常借月抒情,寄托對親朋的思念,如“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薄扒鍥鰟e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2.表現詩人自身的孤單冷清。如“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表現歡欣的心情和美好的年華。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表現時光易逝,懷古傷今。如“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薄盎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p>

詩人在詩歌創作中注重意境,鑒賞家在欣賞古詩時必須注意把握意境。意境是什么?簡而言之,是情和景的完美統一。情,指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景,指的是作者要表達的藝術境界。從而,意境是思想情感與藝術境界的融合,不是二者的簡單補充,而是兩者整體的有機構成。這正如古代詩詞評論者所說的,情與景諧,思與境共。具有完美意境的詩詞,情與景的和諧統一,不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還能情景相映,使讀者能更深的領略詩歌中的世界。

意境是詩歌不可缺少的,但意境并不統一,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首詩是詩人登幽州臺時所發出的慨嘆,從這不滿現狀的呼聲中,不僅可以領會出幽州臺的氛圍,而且也可覺察出當時的社會環境。因此,雖然省略了風景,但有了很美的意境。

其次,很重要的一點,初中生需要大量的閱讀,反復的吟誦。從當前學生對古詩詞的掌握程度和掌握情況來看,由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漠視,學生自身所掌握的傳統文化知識相對較少。初中語文學生的特點是閱讀少,文化知識積累少,古文基礎薄弱。因此,我們應該從數量入手,為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和鑒賞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的積累,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據此,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賞鑒能力,在教學中安排五分鐘以內的時間,交由學生對古詩詞內容進行分析和講解。第一次可由老師為同學示范,使學生清楚詩歌快速講析的步驟,并嘗試練習,熟能生巧。這樣每冊課本的古詩詞在學生背誦的同時,詩詞的內容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這樣,經過三年的積累,學生就積累了古詩財富。然而如果僅僅靠課上五分鐘的古詩詞分析,很難讓學生的文學素養得以顯著提升,教師需要在其他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古詩詞的誦讀和識記,同時為了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要隨機對學生的誦讀情況進行抽查。通過這樣的方式,相信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古詩詞誦讀習慣,進而使傳統詩詞文化深入其心田。這對于他們的未來大有幫助,可以幫助提高其文化內涵。

最后,品味語言,分析詩歌包含的技巧。古代詩人通常用含蓄、簡潔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而有深層意義的語言往往運用大量的手法。要想獲得語言美的體驗,教師必須讓學生學會辨別分析多種手法的運用。此外,還有多種表現手法,這也是幫助學生理解詩歌欣賞的關鍵。常用的手法有借來景物的抒情、象征、寓言化、對比、夸張、靜態與靜態的結合、現實與現實的結合等。只有在了解詩歌手法運用后,學生才能更好的鑒賞古詩。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到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并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傊?,初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他們進行引導,在激發他們興趣的基礎上,通過相應教學方法,更好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悅群.沐浴在古代詩歌的陽光中――新課標下古代詩歌教學的新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初中刊),2005

[2]杜少凡.古詩詞教學設計的新路徑――以香港朗文版教材為例[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

[3]張禮洪.中學古詩詞教學方法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沙汀實驗中學)

猜你喜歡
古詩詞鑒賞詩詞教學興趣
中職語文詩詞教學之我見
詩詞教學:共構言語與精神的春天
高中古詩詞鑒賞滲透當代寫作的探討
以趣入境走進詩意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游戲的設計與研究
巧用多媒體技術, 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詩詞教學:共構語言與精神的春天
淺析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