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70年滄桑巨變

2017-11-08 08:27楊佐坤等
暢談 2017年16期
關鍵詞:內蒙民族區域內蒙古

楊佐坤等

總有一些重大歷史時刻,讓我們在回望中凝聚力量、在紀念中奮力前行。8月8日下午4點,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俞正聲率領中央代表團出席慶祝大會。

70年前的5月1日,在解放戰爭的隆隆炮火中,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立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正式誕生,開辟了內蒙古發展的新紀元。

70年來,內蒙古生產總值增長642倍、人均增長近145倍,各族人民充分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民族區域自治權利,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進步。一代代內蒙古各族兒女凝聚在黨的旗幟下,譜寫出一曲曲艱苦奮斗的壯歌,書寫了一個個民族團結的傳奇。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內蒙古改革發展,為內蒙古在新時期實現跨越式發展指明方向。今天的內蒙古處在自治區成立以來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民生改善更有保障,民族團結更為緊密,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呈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

翻閱史詩般的紅色篇章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五一北路東側,一座古樸莊重的二層小樓里,經常出現一批又一批慕名而來的參觀者。他們輕輕地踏入,細心地觀看,虔誠地聆聽。樓前的青磚墻上,用蒙漢文書寫的“五一會址”4個燙金大字,在春天的陽光下熠熠生輝。

70年前的5月1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393位代表的掌聲在這座青磚灰瓦的小樓里久久回響。

“五一大會”會址1986年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中宣部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會址占地面積2334.15平方米,會址門前綠草如茵,花團錦簇。會址內的“五一大會”陳列展,共展出圖片、實物300余件,真實地記錄了內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光輝歷程。

歷史的長河靜觀時往往風平浪靜,只有驀然回首,才能體會它的波瀾壯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內蒙古地區200萬人民迎來了民族解放的勝利,特別是東部地區的同胞更是結束了長達14年的亡國奴屈辱史。然而國民黨政府不顧全民族向往和平的意愿,一意推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政策。

這個時候的內蒙古地區形勢極為復雜:當時的內蒙古地區主要包括東三盟(今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以及熱河的昭烏達盟和卓索圖盟(今赤峰市和遼寧省朝陽市部分地區),中心在王爺廟(今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中西部地區被國民黨政府劃為綏遠和察哈爾兩省。此時,各種政治力量躍躍欲試。1945年9月,錫盟蘇尼特右旗出現了一個所謂的“內蒙古人民共和國臨時政府”;1945年10月,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成立;1946年1月,東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興安盟葛根廟召開,宣布成立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

在中國革命這一宏大棋局中,中國共產黨最高決策層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將一手妙子果斷地投在了內蒙古地區。

1945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派出20余名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20000多名負責干部、11萬主力部隊開赴東北地區并且成立中共中央東北局。時隔不足一月,中共中央指示剛剛組建的東北局:“在目前我黨控制熱察、發展東北、取得華北優勢的方針下,內蒙在戰略上具有極重要的地位。適當解決民族問題,不但關系到內蒙民族本身的解放,而且能夠建立我黨我軍鞏固的后方及與蘇蒙軍取得直接聯系的有利地位?!蓖?,中央書記處發出《對內蒙工作的意見》,更為縝密地提出:“對內蒙的基本方針,在目前是實行區域自治,首先從各旗開始,爭取時間,放手發動與組織蒙人的地方自治運動?!?/p>

根據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決策部署,11月8日、9日,晉察冀中央局兩次馳電請示:成立內蒙自治運動聯合會,由烏蘭夫同志負責,為將來成立內蒙自治政府做準備。中央書記處翌日即復電:“同意先成立內蒙自治運動聯合會,宣布綱領,發動廣大蒙民,準備將來建立內蒙自治政府的方針?!?/p>

僅僅半個月后,11月25日至28日,烏蘭夫同志就在張家口主持召開內蒙各盟旗代表大會。大會決定成立內蒙自治運動聯合會,作為統一領導內蒙古自治的領導機構。

自治運動聯合會成立后,面臨著如何統一東西部自治運動的問題。12月,烏蘭夫同志派以劉春同志為團長的工作團赴東部,開展東西蒙統一工作。1946年4月3日,內蒙自治運動聯合會和東蒙人民自治政府各7名代表在熱河省承德舉行正式的統一會議。會議在烏蘭夫同志主持下,經過熱烈的討論、細致的工作,最后一致通過了《內蒙自治運動統一會議的主要決議》。這就是內蒙古歷史上著名的“四·三”會議。

“四·三”會議結束了內蒙古東西部地區長期分裂隔絕的狀態,實現了蒙古族以及內蒙古各民族力量的統一和團結,同時也為內蒙古自治運動和革命斗爭的健康發展,為內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八摹と睍h從理論和思想上解決了內蒙古自治運動的方向和道路問題,確定了中國共產黨對內蒙古自治運動的領導地位,標志著內蒙古地區的革命斗爭和蒙古民族解放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此時,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已經開始。東北戰場上,戰馬蕭蕭,炮聲隆隆。1946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東北局西滿分局根據內蒙古地區形勢發展和東北戰場的格局,向中共中央提出建立內蒙自治政府的建議。

12月26日,中共中央來電,指示十分明確:“此事請即考慮,提出具體意見,進行具體準備,便于最近期內實現?!?/p>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東北局在哈爾濱主持召開自治運動聯合會領導人和興安省領導成員會議。會議討論起草了自治政府《施政綱領》和《暫行組織大綱》,擬定了自治政府領導人選。

在中共中央的英明決策和具體部署下,經過烏蘭夫等同志艱苦卓絕的努力,僅僅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蒙古各階層就實現了思想上、組織上的統一。endprint

1947年5月1日,在王爺廟(今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的一所禮堂(今五一會址),經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當選內蒙古自治政府主席的烏蘭夫,代表當選的自治政府組成人員宣誓就職,宣告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內蒙古自治政府的誕生。

5月19日,毛澤東、朱德致電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全體代表:“你們五月十七日來電收到了。曾經飽受困難的內蒙古同胞在你們領導之下,正在開始創造自由光明的新歷史。我們相信,蒙古民族將與漢族和國內其他民族親密團結,為著掃除民族壓迫與封建壓迫,建設新蒙古與新中國而奮斗!慶祝你們的勝利!”

從1947年4月2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正式開幕,到1947年5月1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內蒙古自治政府組成人員,這個在內蒙古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會議,史稱“五一大會”。

內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實現了內蒙古地區各階層人民多年來渴求統一與自治的愿望,極大地鼓舞了內蒙古各族人民跟著共產黨走,團結一致、共求解放的革命熱情和信心,對于推動內蒙古地區的社會改革、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的實踐中,創造性地提出了民族區域自治的基本政策,不僅引導蒙古民族解放運動走上了正確的發展道路,也為正確解決國內民族問題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依據。

從此,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上東西綿延4200公里的內蒙古自治區,如一匹奔馳的神駿,橫躍北疆。

民族區域自治道路篳路藍縷,玉汝于成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绷暯娇倳浽趹c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諄諄告誡。

1947年4月,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內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綱領》和《暫行組織大綱》,成為自治區成立初期各級政府和各族人民守法執法的基本依據,并且為民族區域政治制度在全國的實行提供了經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內蒙古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和《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等法規,結合實際制定了一批關于加強民族工作、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聚居區發展的地方性法規,確定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內蒙古進一步加快了立法進程。

幾十年來,內蒙古以國家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律為依據,先后制定和批準了565件地方性法規,形成了包括眾多單行條例和三個少數民族自治旗自治條例在內的法制體系,以及民族教育、民族語言文字、計劃生育、清真食品、環境保護、土地管理等方面一系列單行條例和地方性法規,有力地保障了各民族合法權益,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社會進步。

全世界有2500多個民族,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都是多民族國家。正確處理好國家與民族的關系,是多民族國家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現實問題。當今世界的民族問題仍然普遍存在,既是熱點問題也是難點問題,關系著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成為影響國家和地區長期持續發展的頭等大事。實踐證明,我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已經成為世界多民族國家中解決民族問題的中國方案。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經過長期探索獨創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選擇,是黨的民族政策的源頭,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是真正確保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民族平等是我們黨民族政策的基石,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國的根本原則之一。堅持民族區域自治,確保各民族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管理國家和地方事務,把民族平等真正落到實處,是內蒙古革命、建設、改革各項事業不斷前進的基本保證。

自治區成立后,從1947年11月到1948年4月,全區進行了土地改革運動,廢除了封建剝削制度,農牧民翻身做了主人;在牧區,進行了民主改革,“牧場公有、放牧自由”“不斗、不分、不劃階級”和“扶助貧苦牧民,牧工牧主兩利”的政策使得內蒙古草原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在城鎮,保護了工商業發展,陸續恢復和建立了一些軍械廠、皮革廠和被服廠,所生產的武器和軍需品源源不斷運往前線補給東北野戰軍。

1947年至1957年10年間,自治區的建設事業以及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的新局面,被黨和國家譽為全國民族區域自治的良好榜樣。

“一五”期間,國家新建的8條鐵路干線中,內蒙古就有集寧到二連、包頭到蘭州2條干線;全國156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中,內蒙古就有包鋼、內蒙古一機等6個項目。內蒙古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

內蒙古把自力發展與中央關心、發達地區支援結合起來,通過建立國營牧場、成立民族聯合社等多種方式,鼓勵和動員各族干部人才支援少數民族地區的建設。在發展思路上強調,“自治區的經濟建設必須和全國的經濟建設總的步調一致,自治區的一切財富,必須首先為全國的經濟建設服務?!碧貏e是抓住國家重點建設包頭工業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的機遇,把自治區的各項建設事業與國家統一的計劃緊密地結合起來,結束了少數民族地區“手無寸鐵”的歷史,短時期內使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落后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立足實際,較早地在農區推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牧區創造性地制定了“草畜雙承包”責任制,使農村牧區獲得了大發展?!傲濉逼陂g,內蒙古按照“東林西鐵、南糧北牧”的經濟發展大格局全面鋪開?!捌呶濉逼陂g,內蒙古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要求出發,經濟社會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1987年12月,自治區黨委四屆五次全委會提出全區經濟發展“三項奮斗目標”,對自治區20世紀后10年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總體規劃和部署。

走進全面轉型升級的新時期endprint

進入新世紀,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內蒙古抓住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機遇,先后提出“兩區一帶”總體戰略、經濟社會發展“五大戰略”“兩個轉變,兩個提高”“科學發展,富民強區”等戰略方針,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不斷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勝利完成“十二五”規劃,順利實施“十三五”規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新成就。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內蒙古發展實際的戰略思路,引領內蒙古發展走進了全面轉型升級的新時期。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大力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干部,加強各類人才資源開發,是內蒙古革命、建設、改革各項事業不斷前進的關鍵。自治區成立以后,始終重視黨的建設,堅持把少數民族干部培養使用作為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重點來抓,通過黨校、干部學校和大中專院校,為各條戰線、各行各業培養出大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干部和漢族干部,培養出大量各類人才。全區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使命,堅持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興黨、在黨護黨,不斷提高自治區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內蒙古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證。

烏蘭夫同志在回憶錄中言詞凝重地寫道:“中國共產黨把解決國內民族問題作為中國整個革命的一部分,在革命斗爭中經過長期探索,創造性地提出了民族區域自治這一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這一基本政策是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它不僅正確地解決了我國的民族問題,同時也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最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省級地區,她首先用事實宣告了我黨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這一基本政策的勝利?!?/p>

這是為內蒙古自治區的成立和繁榮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蒙古族杰出領導人幾十年革命生涯的深切體會。

2014年9月28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就是堅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堅持依法治國,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p>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希望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門,守好祖國邊疆,守好內蒙古少數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園;望,就是登高望遠,規劃事業、謀求發展要跳出當地、跳出自然條件限制、跳出內蒙古,有寬廣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識;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眾要牢固樹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思想,各族人民擰成一股繩,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p>

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囑托,成為內蒙古各族人民在民族區域自治道路上奮進的指針和動力。(資料來源:《內蒙古日報》、《人民日報》)endprint

猜你喜歡
內蒙民族區域內蒙古
內蒙古科右前旗保隆屯一帶銀多金屬礦找礦標志及成礦遠景分析
內蒙古地區鄉風文明建設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內蒙農網配電線路改造研究
內蒙赤峰祈雨祭祀文化探析
閆錫聰
內蒙古大草原
書畫
西部大開發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之完善
歷史的抉擇:民族區域自治理論的創建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