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與現代結合的詩意

2017-11-10 18:50吳曉梅
北方文學 2017年30期
關鍵詞:張棗詩意

吳曉梅

摘要:在20世紀80年代詩人都在追求現代技巧的時候,張棗率先在他的詩歌中融入古典因素,并試圖在詩歌創作中對中國古典詩歌傳統與中國歷史文化進行現代性轉換。因此他的詩歌往往充滿古典浪漫氣息,同時又通過對古典詩歌傳統意象的運用來表達現代性的主題。本文主要以《鏡中》為例,從張棗的具體詩歌出發,通過文本細讀,闡釋張棗詩歌中對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運用以及對傳統的現代性轉換。

關鍵詞:張棗;《鏡中》;詩意

張棗是被稱為“第三代詩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來自“人杰地靈”的湖南,曾在四川外語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專門研究西方文學,在這期間經?;顒佑谒拇ǔ啥?、重慶,也結識了許多四川青年詩人。之后又去德國留學,取得德國特里爾大學文哲博士學位,他深厚的西學背景為他的詩歌創作實踐提供了另一種不同于中國傳統文化與文學的參照系,也為他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2010年他的去世,使很多人又開始關注起他的詩歌,他的詩歌愛好者們發現張棗留下的詩作很少,且大量的作品散落在各處,于是經過多方努力將搜集到的他的所有詩歌重新編排整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在2010年7月下旬正式出版了《張棗的詩》。北島曾經這樣評價過張棗:“他以對西方文學與文化的深入把握,反觀并參悟博大精深的東方審美體系。他試圖在這二者之間找到新的張力和熔點?!雹倏梢哉f,在詩歌創作中對中國古典詩歌傳統與歷史文化進行現代轉換,尋求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詩意,一直以來都是張棗進行詩歌創作的自覺追求和詩歌理念,而他的《鏡中》便是這一創作追求和詩歌理念實踐的典型代表。

張棗很早就開始嘗試對古典詩歌傳統的吸收和借鑒,并進行了比較成功的試驗,《鏡中》便是一例?!剁R中》是詩人張棗的成名作,并且是他的詩歌中流傳最廣的一首詩,詩中的句子曾被許多人用到自己的網絡簽名上。這首詩寫于1984年是一首廣受稱許的詩,然而在誕生之初也有被毀之虞:“這一年(1984)深秋或初冬的一個黃昏,張棗拿著兩首剛寫出的詩歌《鏡中》、《何人斯》急切而明亮地來到我家,當時他對《鏡中》把握不定,但對《何人斯》卻很自信,他萬萬沒想到這兩首詩是他早期詩歌的力作并將奠定他作為一名大詩人的聲譽?!雹谒?,我們應該慶幸今天還能讀到這樣一首好詩。他在這首詩歌中運用大量的中國古典詩歌意象傳統,以古典襯心情,同時也表達現代性的主題,充滿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詩意。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來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險的事固然美麗

不如看她騎馬歸來

面頰溫暖

羞慚。低下頭,回答著皇帝

一面鏡子永遠等候她

讓她坐到鏡中常坐的地方

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首先我們可以看出這首詩表達的是“后悔的事”,也就是“悔恨”的主題。但是作者“后悔”的到底是什么?“后悔的事”具體是指什么事情?從全詩來看,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后悔的事”與“她”有關,至于“她”是誰,是否是他的情人我們不能確定。然而通過“游泳到河的另一岸”“登上一株松木梯子”這兩句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就是“她”離開了作者,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后悔的事”是“她”離開作者消失不見了。危險的事固然美麗/不如看她騎馬歸來”,“危險的事”即前面兩句“游泳到河的另一邊”“登松木梯子”,但是本身看起來挺平常的兩件事為什么作者卻說危險呢?或許是因為這兩件事中的潛在危險,“游泳到河的另一岸”有溺水的危險,登高則有可能墜落。這種行為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本身,那么“離開”也就可能是作者永遠的失去了“她”。由于“她”是否死亡我們無從判斷,因此也就只能說作者后悔的是曾經在作者眼前的“她”離他而去再也見不到了,這樣似乎更合適一些。另外這些“游泳”、“登松木梯子”、“騎馬”這些看起來“危險的事”,可能是作者在四川游歷時曾帶“她”經歷過的事情,但是“她”畢竟都做過沒有膽怯,體現出她的勇敢大膽的一面。接下來作者說:“固然美麗/不如看她騎馬歸來”可見作者還是擔心她,覺得不如“看她騎馬歸來”?!懊骖a溫暖羞慚/低下頭/回答著皇帝”,作者可能是出于擔心責備了“她”,而“她”因為做錯事而害羞,滿懷愧疚,面頰溫暖,低著頭輕聲地回答著作者,顯示出她溫柔可愛的一面。有人在解讀張棗《鏡中》這首詩時將“皇帝”這個詞認為是封建主義的象征,甚至因此而認為這里表達的是越軌女子的事情,在本人看來這純粹是硬套,其實這里的“皇帝”指的就是作者本人,“皇帝”在這里就是作者本人,也就是她所喜歡的人,所以回答時是“低下頭”,回答的小心翼翼,將“她”在喜歡的人面前那種因愧疚、害羞的模樣突顯出來,同時也是與她大膽勇敢一面的互襯。因此我們可以說作者“后悔的事”是曾經活潑勇敢溫柔多面的“她”離開作者,作者再也無法見到。

其次,《鏡中》這首詩中就運用了“梅花”、“落花”、“鏡子”、“南山”等中國古典詩歌中經常出現的意象。開頭兩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來”便引出“梅花”“落梅”的意象,“落”有落花、淚落、凋零的含義,如“空谷幽蘭落”,而且都有孤寂的意思,似乎作者一想到“后悔的事”眼淚就要落下來了,那種沉重的悲傷氛圍特別明顯?!懊坊ā笔侵袊诺湓姼璧某S靡庀?,其典雅、純美的氣質,以及不懼嚴寒的精神,已然成為中國文人的一個外在表征。古詩中有許多吟詠梅花的詩句,張棗這首詩中“梅花便落滿了南山”一句,我們便可看到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詩中“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影子。另外古代詩歌里還有“梅花”傳情的象征,例如“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梅”“驛使何時發,憑君寄一枝”等借梅花來傳達一種感情,同時也代表一種情緒。因此我們可以說這里作者也是借“梅花”來傳達作者對“她”的喜愛之情。不僅為這首詩營造了一種輕靈、飄逸、憂傷的整體氛圍,而且結合“落了下來”的動作使其充滿畫面感。但在這首詩中,梅花己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古典意象,而是一個充滿寓意的現代象征,它的出現是與“想起”的主體,也就是作者密不可分的,《鏡中》這首詩的成功就在于對人物主觀情思的開掘,梅花恰是承載這種主觀情思及抽象思緒的客觀對應物,‘梅花便落了下來”可以使讀者想到淚珠隱忍地墜落,想到思念在心中悄無聲息、點點滴滴地蔓延等等內心深處的隱秘情感。作者以古典的意境來反襯作者的心情并對人的內心世界進行探索與表現,而對人的內心世界進行探索與表現是現代性的基本主題,因此使得古典詩歌傳統通過意象實現了對現代性的轉換。

接著“一面鏡子永遠等候她/讓她坐到鏡中常坐的地方”,這里寫的是兩個人曾經在對照鏡子,鏡子里照出的是她當時活潑美麗的樣子。我認為這里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在古典詩歌中“鏡子”由于其獨特作用,常常能夠成為詩人“攬鏡自照”,也即表達個人情感的載體,如李白“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就充滿對生命流逝的傷感。另外,由于鏡子是女性常用之物,對鏡梳妝也常常成為閨閣詩常見景象,尤其是在宮怨詩中,女子對鏡梳妝,容顏悄‘哨老去,常不免感懷,即使容顏永駐,卻無人欣賞,只能自己對鏡自照,徒增傷感?!剁R中》這首詩承載了鏡子意象的古典意蘊,帶給讀者一種憂傷的情緒,與整首詩作要表現的情緒意蘊相吻合?!扮R子”一般都是女性思念丈夫,苦等丈夫的一種象征,因此可能作者是想表達“她”可能還在曾經兩個人經常坐著談笑的地方等著作者,表達的是“她”對作者的一種思念。也有一種可能是鏡子其實就是作者自己,因為作者前面是說“想起”,所以可能是作者在回憶當時眼中看到的美麗的“她”,同時希望“她”還能做到他們經常坐的地方,似乎作者可以看到曾經活潑美麗的“她”似乎就浮現在作者眼前。也就是說作者與“她”都是有可能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想,并且都是參與者,所以作者的想象中有“她”,“她”的想象中有作者,彼此映照,互為鏡像。

與詩歌開頭相呼應,結尾處“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但是結尾的境界更為開闊明朗了,不僅在空間上明顯宏大了,而且在時間上也交代了詩人由剛開始進人回憶時的“梅花便落了下來”,到最后結束回憶時的“梅花便落滿了南山”,詩人美麗的回憶伴隨著梅花的飄落而緩緩進行著,再加之收束全詩的“南山”一詞不由讓讀者聯想到陶淵明的《飲酒.其五》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南山”的意象是與世隔絕,超然物外的自然象征,整體留給人們一種清新卓然、美妙輕盈之感。結尾兩句時作者的情緒、心境已然發生變化。此時作者再次回憶起作者與“她”之間曾經的點點滴滴,較之剛開始還未回味前情緒明顯加重,思念“她”的感情更加強烈而濃厚。因此“梅花便落滿了南山”中“落滿”與“落了下來”的對比,也表明出作者后期情緒的變化。作者回憶一遍她們之間的事情后,再次想到是真的再也見不到“她”,與“她”錯過了,“她”的勇敢溫柔美麗都再也看不到,“她”再也不會到作者面前坐著照鏡子了,也不會再羞澀的回答作者,她的一切都已消失,想到這里作者就只能望著窗外看梅花落滿南山。作者的心境上升到另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雖然情緒較之更濃厚但似乎又在一瞬間想通釋懷了。

結語:

他的這首《鏡中》詩中,很容易讀到中國古典詩風的韻味,尤其是“梅花”、“皇帝”、“南山”、“鏡子”等意象的靈活運用。該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對古典詩歌傳統意象的運用,體現了張棗的詩歌追求,和其詩歌中古典和現代相結合的詩意,同時也注意挖掘其新的內涵來表達現代人的思想感情。

注釋:

①北島.悲情往事.[M]//宋琳,柏樺編.親愛的張棗[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85頁

②柏樺.張棗.[M]//宋琳,柏樺編.親愛的張棗[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第39頁

參考文獻:

[1]宋琳.柏樺編.親愛的張棗[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2]顏煉軍.張棗隨筆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

[3]鄭艷娟.穿行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張棗詩藝探究[J].大眾文藝,2015,01.

(作者單位:新疆大學)

猜你喜歡
張棗詩意
詩意地棲居
大地上的詩意棲居
邂逅周莊,詩意盎然
張棗詩歌對古典傳統的現代演繹
被耽擱的詩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