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圣”或曾詠牡丹
——兼談杜甫兩首詩的編年問題

2017-11-13 22:21路成文
杜甫研究學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詩圣朝霞花蕊

路成文

杜甫不詠海棠,前人嘗議論紛紜;杜甫或曾詠牡丹,古今杜詩研究者,卻少有留意。

初盛唐時期,宮中初重牡丹。武則天、唐玄宗、楊貴妃等都熱衷于宮廷牡丹宴賞活動。玄宗甚至將牡丹名品賞賜給楊國忠,后者變本加厲地培植,使自家牡丹色侔宮廷。流風所及,京城長安士庶亦頗追賞。天寶名公《裴給事宅白牡丹》詩云:“長安年少惜春殘,爭認慈恩紫牡丹”,著一“爭”字,則京師牡丹之玩賞似已蔚成風氣。據史料記載,從盛唐開始,長安宮殿、官署及寺院多有栽植牡丹者。李白、王維年齒稍長于杜甫,各因特定機緣專門題詠過牡丹。其中李白應詔醉賦【清平調】,尤富傳奇色彩。杜甫天寶年間曾“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并多次陪侍王公貴胄、達人高士游賞京城諸園林。盡管杜甫自稱“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心情倍感凄涼,但畢竟“人行花樹下”,難免“偶亦一低吟”,從而有可能觀賞并題詠牡丹。然檢杜集,無論詩題、詩句或其他類型存世作品,均不曾語及“牡丹”,歷代杜詩研究者,亦未嘗有人言及杜甫曾題詠牡丹。近閱明人薛鳳翔所著《牡丹史》,在《藝文志》一門,赫然列入杜甫《花底》詩。初疑薛氏附會,細閱始知薛氏乃疑此詩所詠為牡丹,但不敢遽定,遂在“凡例”中先作交待云:

(牡丹)詩、賦檢初盛唐李翰林【清平調】外,僅得王右丞一首,杜拾遺《花底》一詩,其詞類牡丹而收之?!?/p>

應該說,薛氏作這樣的交待,是相當審慎的。畢竟從宋代以來,諸注杜集者,無一人認定杜甫曾詠牡丹,更沒有人認為這首《花底》詩是題詠牡丹的。倒是清代仇兆鰲、浦起龍、楊倫等人,分別推定此詩所詠為梅花、桃花或絳梅。茲錄《花底》詩如下:

紫萼扶千蕊,黃須照萬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质桥税部h,堪留衛玠車。深知好顏色,莫作委泥沙。

按,此詩仇兆鰲《杜詩詳注》列在卷十一,注云:“此詩詠花,有妍華易謝之感?!嗽伱坊ㄒ?,下章點明?!逼制瘕垺蹲x杜心解》列卷三之三,注云:“仇云詠梅,愚謂詠桃也?!丝h’、‘衛車’,亦以洛陽為憶?!睏顐悺抖旁婄R詮》列卷十,注云:“所詠當是絳梅也,在下首點明?!?/p>

只道梅花發,那知柳亦新。枝枝總到地,葉葉自開春。紫燕時翻翼,黃鸝不露身。漢南應老盡,霸上遠愁人。

既然以上諸說皆存疑點,那么,我們不妨返諸文本,作進一步剖判。

按,此詩首二句“紫萼扶千蕊,黃須照萬花”,分別描寫了花的顏色、形狀、大小,也隱含了花的種植規模等信息。

再從對花蕊的細部描寫及隱含的所賞之花的種植規模來看。第二句“黃須照萬花”,“黃須”固是花蕊,但既曰“須”,且色彩鮮明“映照”萬花,則非一般花形小巧細碎的花卉之花蕊。梅花、桃花之花蕊,因花形甚小,花蕊如毛如刺,不宜稱“須”。牡丹花形碩大,相應地花蕊也較粗較長,從視覺效果來看,確實像黃色的花須。又,梅花、桃花的花蕊,一般比花瓣色淡,或淺粉,或白色,或很淡的黃色,詩云“黃須”,從視覺效果來看,是很鮮明的,但一般梅花、桃花的花,色澤并非鮮明到堪稱“黃須”的地步。又曰“照萬花”,只有當花蕊較長,甚至突出于花瓣之外較多時,方可稱“照”,否則只能是花瓣含住花蕊。因此,從視覺效果來看,如果是梅花或桃花,則當稱“萬花含黃蕊”,而不能稱“黃須照萬花”。此外,“萬花”即成千上萬朵花。盡管梅花、桃花開放時,一樹不啻千萬朵,但從視覺效果上,一樹或幾樹花朵往往形成一個整體,因而一般用一樹或一片(連片、一大片,非一個花瓣)來形容。

從對以上兩句詩的細致分析可以判斷,杜甫《花底》詩所詠之花,花形碩大,花瓣為紫色,花蕊為黃色,花蕊形體較大,呈須狀,甚至突出于花瓣之外;花瓣亦較大,足以托扶起較多較大的花蕊。同時,所觀賞的花,從視覺效果上推測,也應該是數量眾多、且朵朵分明。如果以此來比照諸花,則梅、桃等花肯定不符,花形碩大的牡丹、芍藥的某些品種等等,似乎可能性更大。

再就全詩揣摩作品詞情及作者心理意緒來看。

詩的首二句,如上所述,是對所賞之花的細部描寫(“紫萼”“千蕊”“黃須”),同時兼及對所賞之花圃的總覽式觀照(“萬花”),有一種單看既美艷碩大,成片又爛若云霞的觀感。第三、四兩句云:“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乃賞花時所產生的輕微的心理波動?!抖鸥θWⅰ吩疲?/p>

又,附顧宸的解釋:

鄙意以為,“忽疑行暮雨”,恐指賞花之時,或有陰云掠過,疑將下雨?!澳骸敝更S昏,與第六句“堪留衛玠車”中的“堪留”二字暗相挽合。即天色將晚,賞花之人終將離圃而返?!昂问氯氤肌敝俺肌眲t是以朝霞形容所賞之花爛若朝霞也?!耙伞庇袘n恐之意,顧說很好地把握了杜甫賞花時的心理波動。

第五、六句,“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用潘安縣、衛玠車典故,一言花之多,如潘岳之“河陽一縣花”,與次句“黃須照萬花”之“萬花”相應;一言花之美艷,足以讓賞花之人駐足停留。兩句都是從側面凸顯所詠之花的燦爛美艷。

通過以上分析,我認為,杜甫這首《花底》詩,未必如黃鶴所言與《柳邊》一起作于廣德元年春居梓州作時,也不太可能如仇兆鰲、浦起龍、楊倫所推測的那樣所詠為梅花、桃花或絳梅。根據詩中對于花色、花形、萬花齊放的陣勢的描寫來看,所詠極有可能就是牡丹。明人薛鳳翔懷疑此詩所詠為牡丹,因而將此詩列入《牡丹史》“藝文志”,是有一定道理的。

注釋

①(唐)鄭谷《蜀中賞海棠》:“濃淡芳春滿蜀鄉,半隨風雨斷鶯腸。浣花溪上堪惆悵,子美無心為發揚?!弊宰?“杜工部居西蜀,詩集中無海棠之詩?!蓖醢彩杜c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三首》:“少陵為爾牽詩興,可是無心賦海棠,”此后,杜甫不詠海棠遂成一詩學公案,眾說紛紜。

③參(唐)李濬《松窗雜錄》,《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3頁。

④(清)仇兆鰲:《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5頁。以下所引杜詩均出自此書,不再一一出注。

⑤(明)薛鳳翔:《牡丹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0頁。

⑦(清)浦起龍:《讀杜心解》,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441頁。

⑧(清)楊倫:《杜詩鏡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36頁。

猜你喜歡
詩圣朝霞花蕊
一只白蝴蝶
一只白蝴蝶
和李杜合影
采蜜
相聚在花開的季節里
春雨中遙拜詩圣杜甫
七絕·朝霞印月
忠貞不渝的“詩圣”杜甫
憂國憂民沉雄博大
放大40倍的花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