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戲劇日志

2017-11-14 07:27
中國戲劇年鑒 2017年0期
關鍵詞:京劇院劇目京劇

【1月】

1月3日上午,張君秋大師親傳弟子、京劇“張派”名家張萍,在北京護國寺賓館喜收郜媛媛、劉夢姣、布尼王茜、陳卓為徒。

1月5日,由河南省文聯、河南省戲劇家協會、駐馬店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主辦的“天中杯”第九屆河南省戲曲紅梅獎大賽獲獎名單正式揭曉。本次大賽于2015年12月21日開幕,共有來自河南省直、18個省轄市、省直管縣的專業院團、民營院團、藝術院校的102名優秀中青年戲曲演員參賽,分演唱和器樂兩個組別,其中演唱組75名、器樂組27名,參賽劇種涵蓋豫劇、曲劇、越調、京劇、四平調5個劇種。

1月7日,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新創立欄目“中國京劇像音像集萃”在該頻道開播,頭場大戲播出京劇《西廂記》?!爸袊﹦∠褚粝窦汀笔抢钊瓠h同志繼“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之后創意、策劃的又一項文化工程,載入《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寫入國務院《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并被列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1月7日,陸豐正字戲《媽祖》在廣東省汕尾市馬思聰藝術中心首演。該劇改編自天津京劇院同名京劇,由國家級非遺項目正字戲代表性傳承人彭美英擔任劇本改編、導演,主演、作曲、司鼓等重要角色全部由正字戲新秀擔綱。該劇講述了主人公林默娘治瘧疾、斗風妖、救海難,最后被奉為大海保護神——媽祖的故事。

1月15日,玉溪市滇劇院發起的西南地方戲曲聯盟成立大會在云南省玉溪聶耳紀念館舉行。來自云南、貴州、四川的6家地方院團正式組成聯盟,共同助推三地地方戲曲的保護、傳承、創新和發展。

1月15日和16日,來自國家京劇院的兩臺新編大戲《伏生》、《安國夫人》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獻演。這兩臺新編歷史劇在京、津兩地演出后均收獲了觀眾的良好口碑,此次滬上首演,是國家京劇院獻給上海觀眾的一份新年禮物。

1月15日至16日,作為浙江話劇團有限公司“民國三部曲”中的壓軸大戲,話劇《再見徽因》在浙話藝術劇院首演。該劇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趙瀲編劇,青年導演李伯男執導。

1月20日,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文化部副部長董偉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宣部文藝局、文化部藝術司、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央歌劇院有關負責同志,以及喬佩娟、王世光、王祖皆、黃奇石、居其宏、項陽、祝東力等專家、藝術家參加會議。

1月20日、21日,天津評劇院新排白(玉霜)派劇目《馬寡婦開店》在天津紅旗劇院與觀眾見面。此次排演由白派傳人筱玉霜擔任藝術顧問,劇中馬秀茹由優秀青年演員、筱玉霜入室弟子曹露雙飾演。

1月22日,北方昆曲劇院大戲《孔子之入衛銘》在天橋劇場拉開首輪演出的序幕。該劇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和北方昆曲劇院聯合制作,屬于中國歷代文化名人戲劇創作工程項目,后又入選2015年度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點項目。2月27、28日將再登梅蘭芳大劇院。

1月23日,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戲曲學院合作推出的大型關愛題材原創兒童舞臺劇《我們在一起》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首演。

1月28日,15年前,由導演陳蔚與作曲家周雪石聯手打造的室內歌劇《再別康橋》開創了我國小劇場歌劇的先河。該劇的原班人馬齊聚北京國家大劇院,用情景音樂會的方式再度唱響熟悉的旋律。薛皓垠和王靜、張英席和雷佳、金鄭建和尤泓斐三對徐志摩和林徽因輪番登場。

1月29日,北京人藝原創歷史大戲《司馬遷》再度回歸北京首都劇場的舞臺,連演23場,陪觀眾過年?!端抉R遷》是作家熊召政的首部話劇作品,該劇從司馬遷為李陵辯誣因言獲罪開始,講述了他為什么寫《史記》以及寫《史記》的過程,塑造了一個觀眾熟悉卻又不熟知的太史公。該劇由任鳴、馮遠征聯袂導演,云集了于震、王勁松、梁丹妮、王剛等眾多實力派演員。

1月30日、31日,經過國家京劇院近3個月的精心打磨加工,修改后的現代京劇《西安事變》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再度上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全國政協副主席李海峰,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文化部部長雒樹剛,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黃坤明,中宣部副部長景俊海,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孫懷山,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中國文聯副主席李屹,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出席觀看1月31日的演出。

倫敦當地時間1月29日,英國舞臺報(TheStage)戲劇獎揭曉,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和英國國家劇院聯合出品的舞臺劇《戰馬》中文版獲得國際戲劇獎。舞臺報戲劇獎是舞臺劇《戰馬》中文版獲得的首個海外國際專業獎項。

【2月】

2月6日,云南省第十三屆新劇目展演評獎結果在昆明揭曉。京劇《天道行》、白劇《榆城圣母》、舞劇《諾瑪阿美》、音樂劇《阿詩瑪》4臺劇目獲綜合獎項類金獎,滇劇《鄉謠》、花燈劇《蝌蚪情緣》、兒童劇《戰德和他的藏獒犬》等8臺劇目獲綜合獎項類銀獎。

2月11日至2月20日,猴年新春,臨汾、運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晉南蒲州梆子和晉南眉戶代表性保護單位臨汾實驗蒲劇團、臨汾小梅花劇團、臨汾眉戶劇團,運城市蒲劇團、運城市蒲劇青年實驗團以及運城市文工團,舉行相互交流演出,《青絲恨》、《貍貓換太子》、《竇娥冤》、《西廂記》、《山村母親》、《廉吏于成龍》等十出劇目為兩地城鄉人民送上了文化大餐。

當地時間2月13日下午,英國倫敦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川劇講座,主講人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川劇代表性傳承人、重慶川劇院院長、梅花大獎獲得者沈鐵梅。中國戲曲寫意之美征服了英國觀眾。

2月14日,“呂劇華夏行”全國巡演在山東濟南百花劇院啟動。作為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呂劇華夏行”將在全國巡演30場,參演劇目均為呂劇經典劇目,包括《姊妹易嫁》、《墻頭記》和《李二嫂改嫁》。

2月14日,“京劇名家收徒、青年演員集體拜師”儀式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京劇名家謝銳青、劉長瑜、任德川和遲小秋分別收王曉麗(北京京劇院)、索明芳(北京京劇院)、王寧(北京京劇院)和蒲雪晴(云南省京劇院)、周兢(天津京劇院)、于凌(沈陽京劇院)為徒。

2月20日,上海大劇院推出莎士比亞主題劇院開放日活動,由此拉開了貫穿全年的“愛上莎士比亞”藝術季序幕。藝術季包括歌劇、交響、戲劇、芭蕾等超過10場以莎劇為主題的演出。演出之外,藝術季還策劃了莎翁主題開放日、講座、論壇、市集、工作坊等。

2月22日,上海昆劇團空中園林版昆曲《牡丹亭·游園驚夢》在上海市豫園海上梨園首演。記載豫園戲班演出的清代繪畫作品《豫園宴樂圖》也以高仿版形式重歸海上梨園。

2月22日,泉州提線木偶戲傳承與傳播研討會在泉州木偶劇院舉行,吸引了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齊聚一堂,共同研討泉州提線木偶保護、傳承和創新傳播工作。

2月23日,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黑龍江省文化廳、北京市戲曲藝術發展基金會及天津京劇院聯合主辦的“新春大戲走京津”啟動儀式在哈爾濱舉辦。3月2日至5日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辦黑龍江省京劇院進京展演,3月6日至8日在天津濱湖劇場展演,共演出7場。馬佳、黃麗珠、張歡、楊洋等演員擔綱主演《戰洪州》、《金龜記》、《吞吳恨》、《霍小玉》、《謝瑤環》等經典傳統大戲和折子戲。

2月24日上午,在北京長安大戲院,北京京劇院的朱虹和上海京劇院的熊明霞同時向年近九旬卻依舊神采奕奕的趙燕俠大師行跪拜大禮,拜在趙派門下。遲金聲、譚元壽、孫毓敏、劉長瑜等京劇名家悉數到場,見證這一流派傳承的重要時刻。這也是趙燕俠時隔30年后重開山門,再收弟子。

2月26日晚,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化廳主辦,寧夏演藝集團話劇院有限公司編排的話劇《回民干娘》在國家話劇院上演。該劇根據馬明霞、孫仙梅、馬志英等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人物的事跡創作而成,講述了寧夏各族群眾互幫互助的動人故事,真實地反映了寧夏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生動局面。

2月28日上午,藝術家齊愛云秦腔藝術展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開幕。賈平凹、肖云儒、李愛琴、馬藍魚等文化界和戲曲界嘉賓參加了開幕式。

【3月】

3月2日,由中國國家京劇院主辦的“致春天——國家京劇院優秀劇目展演”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開幕。此次展演共包括17場演出,匯集了馮志孝、葉少蘭、趙葆秀、于魁智、李勝素、張建國、董圓圓、袁慧琴、王蓉蓉、孟廣祿、史依弘、楊赤、朱世慧等藝術家和優秀青年演員聯袂登臺。展演劇目既有《鎖麟囊》、《秦香蓮》、《白蛇傳》、《楊門女將》、《武則天軼事》等經典傳統劇目,又包括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新編古裝京劇《曙色紫禁城》、《伏生》、《徐九經升官記》,現代京劇《西安事變》等。

3月4日至7月2日,由天津大劇院主辦的第三屆天津曹禺國際戲劇節舉行。本屆戲劇節的主題為“致敬莎士比亞”。戲劇節共上演了二十余部中外大戲及小劇場戲劇,以及多場國內外文化藝術界人士講座。

3月5日,越劇《釵頭鳳》、越劇明星版《梁?!吩谡憬B興大劇院一同踏上全國巡演的征程。在隨后的100余天里,兩部戲將在浙江、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廣西、吉林、黑龍江等地的近50個城市,書寫越劇演出史上兩臺大戲牽手巡演80多場的新傳奇。

3月6日、7日,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實驗二團創作演出的新編革命歷史晉劇《續范亭》在中國評劇院大劇院與首都觀眾見面,同時拉開紀念辛亥革命105周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系列演出的帷幕。

3月6日,由天津市戲劇家協會主辦的慶祝越劇誕生110周年系列活動在中國大戲院正式啟動。天津青年越劇團演出越劇全本大戲《漢文皇后》,展示天津越劇薪火相傳、人才輩出的可喜景象。

3月11日晚,陜西人民藝術劇院話劇《白鹿原》在北京中國劇院的舞臺上激蕩起蒼涼悲壯的秦腔。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中宣部副部長景俊海等觀看演出。話劇《白鹿原》編劇孟冰,導演胡宗琪,白嘉軒扮演者蔣瑞征,鹿子霖扮演者管越。

3月8日,評劇戲曲電影《趙錦棠》在天津大島影城首映。該片導演楊瑞青,主演曾昭娟。

3月9日晚,北京京劇院主辦的第四屆“魅力春天”青年京劇演員擂臺賽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鳴鑼開賽。

3月10日晚,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山西省京劇院創作的京劇《紫袍記》打磨提升后在晉中大劇院重新亮相。

3月12日下午,《孟冰作品集》日譯本出版發行座談會在北京菊隱劇場舉行。國際劇協副主席、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季國平主持座談會,日中演劇交流話劇人社有關負責人專程趕赴北京參加了座談會,中國劇協副主席、著名劇作家孟冰也在會上做了簡短的自我介紹。文化部原副部長劉德有為座談會做最后致辭。他的致辭,不僅對《孟冰作品集》日譯本出版發行的意義做了中肯的評價,更對中日兩國文化特別是戲劇文化的交流做了卓有見地的回顧。

3月18日開始,京劇《徐九經升官記》、《建安軼事》、《妹娃要過河》等5臺優秀戲曲劇目赴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展演。展演周期間,京劇表演藝術家朱世慧、萬曉慧、楊俊、王荔等分別以《從湖北京劇看京劇文化發展》、《我與湖北黃梅戲的姻緣》、《漢劇聲腔表演特色》為題,開展了藝術欣賞講座,普及湖北京劇、黃梅戲、漢劇的基本常識。

3月20日,昆曲名家沈世華新書《昆壇求藝六十年》首發式暨收徒儀式在北京湖廣會館舉行。梅葆玖、遲金聲等京劇名家出席了此次活動。

3月22日,京劇名家王蓉蓉巡演的啟動式在京舉行,由她領銜主演的《趙氏孤兒》《西廂記》《狀元媒》今年將在全國的保利院線巡演20場。王蓉蓉表示,這幾出戲都是京劇張(君秋)派的代表劇目,巡演中將結合講座、進校園活動推廣國粹藝術。

3月22日,中國話劇協會華東大區話劇聯盟成立大會在浙江杭州浙話藝術劇院舉行。

3月24日,北京劇協和《新劇本》雜志在北京舉行“湯顯祖在今天——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暨‘劇作家劇場’研討會”,以紀念湯顯祖為契機,旨在共同打造以戲劇作家為核心的“劇作家劇場”,聯動劇場進行合作,給更多青年戲劇作者提供展示平臺。

3月25日至27日,“紀念趙榮琛誕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行。包括紀念趙榮琛誕辰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趙榮琛》畫冊發行、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組織的專場紀念演出、紀念趙榮琛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演唱會等。

3月26日、27日,北方昆曲劇院的《孔子之入衛銘》經過進一步潤色打磨,全新亮相于北京保利劇院的舞臺。

3月26日,陜西省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動員暨培訓會議在西安舉行。會議指出,要借助“互聯網+”的思維和手段,做好本次普查工作。

3月27日,由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河南青年戲劇節組委會等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河南青年戲劇節暨首屆黃河戲劇獎·校園戲劇大賽啟動儀式在河南象劇場小劇院舉行。

3月27日,在越劇誕生110周年之際,首屆中國越劇電影展在杭州開幕,上映了由梅花大獎得主、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茅威濤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西廂記》《陸游與唐琬》等越劇電影。

3月27日,天津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凌珂拜余派名家陳志清為師儀式在京舉行,葉蓬、譚孝曾等多位京劇名家到場見證。

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專題調研戲曲工作,強調振興戲曲藝術是時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繁榮發展文藝事業的需要,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好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扎實推進京劇“像音像”工程,推動戲曲傳承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做好戲曲藝術傳承發展這篇大文章。

【4月】

4月1日,河南省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培訓會議在鄭州召開,正式拉開了全省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的大幕。

美國洛杉磯當地時間4月3日,蒲劇電影《山村母親》的主演景雪變獲得第十三屆世界民族電影節頒獎盛典“最佳女演員”殊榮。這是中國古老劇種蒲劇首次走出國門,并摘得國際大獎。

4月6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2016年將加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

4月6日,“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落下帷幕。一組數據直觀地表現了此次展演月的空前盛況:6個省區市13個院團參演,觀眾達4萬余人次,300多家媒體共發布4000多條消息,網絡總點擊量3億人次。

4月6日至10日,百老匯經典劇目《狐貍》中文版在北京西區劇場亮相,這是英國小說家D·H·勞倫斯的作品首次在中國舞臺呈現。此次,導演靳琪攜青年演員高海誠、劉碧荷、孫新雨等將《狐貍》搬上中國舞臺。

4月6日,一年一度的國家大劇院歌劇節·2016揭幕,在103天的時間里,為觀眾呈現由國家大劇院、中央歌劇院、天津音樂學院、武漢歌舞劇院帶來的13臺44場精彩演出。與此同時,世界歌劇院發展論壇繼續為來自海內外的歌劇藝術工作者搭建交流平臺,各類豐富多彩的歌劇普及活動、展覽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歌劇藝術魅力。

4月7日,京劇《三寸金蓮》揭開了在武漢舉辦的第四屆中華優秀戲曲的序幕。本屆藝術節以“京津滬漢”戲曲群英會為主題,4月至6月,北京京劇院、天津京劇院、上海越劇院、湖北省京劇院、江蘇蘇州昆劇院、浙江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等帶來30余場演出,同時舉行戲曲演出進地鐵、高校、社區等多項公益活動,持續推行惠民票價,讓更多人走進劇場看戲。

4月8日,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劇協在京主辦了“中國豫劇中國精神——豫劇傳承發展研討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王文章,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季國平,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李霞,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黨委書記汪荃珍與北京、河南等地的30多名戲曲理論家參加會議,共同謀劃豫劇未來。

4月8日,山西省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動員暨培訓會議在太原召開。山西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張瑞鵬出席會議并作動員講話,黨組成員、副廳長趙銀邦主持會議并對普查工作作出部署。全國戲曲普查辦公室副主任王曉珊圍繞普查工作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講解。

4月8日,經過三輪修改調整,由劉壘、馬翔飛、劉夢姣等青年演員擔綱主演的青春版現代京劇《西安事變》走進北京交通大學。隨后,再進入華北電力大學等多所北京高校演出。

4月9日,作為丙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老家河南”文化活動周優秀劇目展演活動的系列活動之一,話劇《紅旗渠》在河南省人民會堂上演。同時作為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此次演出也拉開了《紅旗渠》全國傳播交流推廣巡演的序幕。此后,該劇將在全國15個城市共計巡演30場

4月9日,由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與北京戲劇家協會聯合主辦,故事屋戲劇藝術中心承辦的“2016青少年戲劇藝術教育研討會”在北京市文聯小劇場舉行。會上,“傳媒大學鳳凰學院·青少年戲劇藝術研究中心”與“北京戲劇家協會·青少年戲劇教育實踐基地”揭牌。

4月9日,著名京胡演奏家燕守平先生在京喜收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京胡教師王媛媛為徒。

4月10日至11日,作為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呂劇《姊妹易嫁》青年人才表演培訓班第一階段教學匯報演出舉行。

4月11日晚,“中國夢·民族情”話劇《回民干娘》全國巡演首演在福州福建大劇院舉行,“感恩之行”送戲進福建活動同時啟動。隨后至6月,話劇《回民干娘》在廈門市和泉州市演出,并赴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山東、天津、北京等13個省市巡演26場。

4月11日至12日,由法國導演帕特里克·索梅爾執導的話劇《董生與李氏》和《節婦吟》在福建省泉州市梨園古典劇院上演。這也是首次由外國藝術家對中國梨園戲進行的改編。

4月14日晚,“2016年全國‘京昆’劇目傳承展演”的首場演出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拉開帷幕,由昆曲名家蔡正仁、京劇演員凌珂等人主演的《鐵冠圖》率先登場,隨后還上演了《彈詞》、《游園驚夢》、《麒麟閣》、《思凡》、《搜山打車》、《寄子》等劇目。

4月15日,四川省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動員暨工作培訓會在成都召開,標志著四川省啟動了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除川劇外,四川省將對四川燈戲、清音、儺戲等數十個民間小戲劇種進行普查。

4月16日至23日,2016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北京舉行。去年電影節上放映的京劇電影,今年又卷土重來,本屆電影節期間,“京劇電影工程”已完成的前五部京劇電影《龍鳳呈祥》《霸王別姬》《狀元媒》《秦香蓮》《蕭何月下追韓信》陸續上映。

4月16日,由青年編劇潘乃奇創作、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出品的都市情感劇《琵琶聲聲》在錦江劇場上演,該劇講述青年人的愛情和創業故事,5位主角都是青春靚麗的“90后”演員。

4月17日,秦腔馬派藝術傳承匯報演出在西安舉行,同時,秦腔馬派藝術代表人物馬友仙也喜收新徒——陜西富平阿宮劇團的青年演員梁亞萍。

當地時間4月19日和20日,應布達佩斯之春藝術節組委會邀請,中央歌劇院在布達佩斯演出兩場中國版《圖蘭朵》。雖然大家對《圖蘭朵》的故事情節非常熟悉,但舞臺上巍峨的紫禁城、華麗的舞美、優美的《茉莉花》旋律還是讓當地觀眾感到震撼。

4月19日,四川省川劇院“川劇巡演季”第一站來到巴中市,演出了《鍘侄》《勸夫》等經典川劇折子戲。此次巡演季先后在巴中、南充、重慶等地演出。

4月20日,安徽省藝術研究院申報并獲審批的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藝術人才培養項目《黃梅戲作曲人才培養》培訓班開班儀式在肥舉行。全國范圍內遴選了24名立志黃梅戲且有潛力的學員進行培養。

4月24日、25日,由歌唱家戴玉強任出品人,歌唱家殷秀梅執導,金婷婷、王一鳳、宋璐、王澤南、苑璐等主演的歌劇《傷逝》在福建大劇院首演,7月起陸續登陸全國各大劇院。

4月24日,上海昆劇團推出的典藏版《牡丹亭》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該劇由張洵澎、梁谷音、蔡正仁等老藝術家,攜手中青年演員黎安、沈昳麗、余彬、倪泓、羅晨雪、胡維露、何燕萍等新生代演員聯袂演繹。

4月25日,中國戲曲學院“青春國戲·2016畢業季”系列活動在該校啟動?;顒映掷m兩個月,分別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梅蘭芳大劇院以及香港等地舉辦各類人才培養成果展示活動。

4月27日,太原市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會議暨專題培訓會召開。按照《山西省文化廳關于開展山西省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的通知》晉文辦發〔2016〕34號文件要求,市文化局制定出臺了《關于開展太原市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的通知》。

4月28日,由浙江省杭州市委宣傳部和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的喜迎峰會·品戲杭州——2016年“西湖之春”藝術節暨杭州市新劇目匯演落幕。

4月29日,由國家京劇院荀派演員唐禾香領銜主演的荀派名劇全本《荀灌娘》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

4月29日至5月2日,由張鵬導演,邵天帥、于雪嬌等主演的“知音版”昆曲《憐香伴》在北京正乙祠戲樓上演。以此為開端,按古法做戲的“觀其復”昆曲系列演出開始在正乙祠戲樓長期駐演。

4月30日至5月8日,2016北京戲曲文化周在北京園博園舉行,通過展示、展演、互動、體驗等一系列兼具傳統與時尚的戲曲活動,唱響中華戲曲文化品牌。

【5月】

5月3日上午,京劇大師梅葆玖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

5月4日至8日,由陜西省文化廳、西安外事學院出品,戲劇梅花獎得主吳京安等藝術家與上百名西安外事學院學生共同演出的話劇《白鹿原》在西安上演,拉開了該劇全國巡演的帷幕。從5月起赴北京、天津、山西、江蘇等省市進行為期半年的全國巡回演出,相繼走進北京保利劇院、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天津大禮堂等劇場。

5月6日,重慶市京劇團建團60周年暨紀念厲家班創辦80周年的首場演出《京韻流芳·情動渝州》京劇晚會在巴渝劇院上演。京劇名家尚長榮、孫毓敏、燕守平、馬小曼、李莉、李宏圖及重慶市京劇團名家沈福存、孫志芳、張軍強、程聯群、周利等聯袂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5月6日,由蒂迪姆執導的莫里哀劇作《無病呻吟》在北京喜劇院揭開為期9個月的中法戲劇對話的序幕。新蟬戲劇中心藝術總監、導演易立明和法國導演米歇爾·蒂迪姆,陸續用5部話劇和3部歌劇,在舞臺上探討中法戲劇連線的主題——神話與革命。上演劇目有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出關》、《起死》和話劇《阿Q正傳》、《丹東之死》以及《革命外傳》。

5月6日到6月12日,“第十四屆江浙滬閩經典越劇大展演”在紹興舉行。90高齡的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在開幕式上和眾多弟子一起登臺演出。本屆展演期間,浙江小百花越劇團、上海越劇院、福建省芳華越劇團、南京市越劇團、浙江越劇團、杭州越劇院、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等多家國內著名越劇院團參加展演。

5月7日,京劇名家尚長榮、孫毓敏等與重慶市京劇團的老藝術家沈福存、厲慧森等,以及重慶市文化委主任汪俊等一起與會座談,共同慶祝重慶市京劇團建團60周年暨紀念厲家班創辦80周年,暢談京劇藝術的傳承,為振興重慶戲曲文化藝術提供了充滿智慧的可行性建議和意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金強出席會議并對重慶市戲曲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提出了希望。

5月7日至8日,第二屆中國青年文藝評論家“西湖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辦。本屆論壇分為學術演講、專題研討等環節,圍繞“戲劇的中國表達”主題,分別就“‘二度西潮’與跨文化互動”、“價值構建與人文精神”、“戲劇與民族化探索”、“技術革新與新戲劇實踐”、“全媒體時代的戲劇評論”和“戲劇生態與文化傳播”等話題展開研討。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位青年文藝評論家就當代中國戲劇藝術繁榮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挑戰和未來發展的對策等展開討論。

5月8日,由吉林省戲曲劇院吉劇團牽頭組織的“綠色二人轉中國行”全國巡演——長春匯報演出在吉林省東方大劇院拉開帷幕,標志著2016年吉林省直文藝院團優秀舞臺?。ü潱┠炕菝裣盗醒莩稣絾??;顒映掷m到年底,演出劇目包括京劇《孫安動本》、《楊靖宇》,吉劇《站醒臺》、《大唐女巡按》,話劇《馬蘭花》等。

5月8日,杭州越劇院演出的《玲瓏女》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為京城觀眾帶來江南水鄉的別樣風韻。該劇由劇作家羅懷臻創作,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教授曹其敬執導,已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資助項目。

5月9日,文化部在西安市召開的2016年全國藝術創作工作會議上,發布了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評審結果,共確定2016年度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名錄25部、2016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劇目10部。其中,重點扶持劇目包括京劇《西安事變》、評劇《母親》、湘劇《月亮粑粑》、晉劇《于成龍》、評劇《紅高粱》、話劇《北京法源寺》、話劇《從湘江到遵義》、兒童劇《紅纓》、舞劇《家》、音樂劇《烽火冼星?!返?,涉及多種舞臺藝術形式。

5月10日至15日,上海越劇院在北京舉行“越從海上來”2016年新劇目展演?!墩鐙帧罚ㄉ?、下本)、《風雪漁樵記》、《雙飛翼》3臺劇目亮相梅蘭芳大劇院。

5月11日,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西路評劇人才培養”培訓班在河北省石家莊市開班。西路評劇唯一健在的傳承人、75歲高齡的評劇藝術家張淑桂擔任主講導師。

5月12日,為紀念戲劇大師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及《十五貫》進京60周年,浙江昆劇團與上海昆劇團、蘇州昆劇院在北京長安大戲院,上演浙滬蘇三地聯動、浙昆“五代同堂”版《十五貫》。此次演出的典藏版《十五貫》集結浙昆世、盛、秀、萬、代五代昆劇傳人,也邀請上海昆劇團計鎮華、劉異龍兩位老藝術家以及蘇昆呂福海,5位況鐘、5位婁阿鼠同臺共演。

5月11日至6月29日,國家大劇院“小劇場戲曲優秀節目匯演”舉辦,劇目有《三岔口·2016》《望鄉》《春日宴》《老生常談——2016王珮瑜京劇清音會》等。

5月12日,“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動員暨培訓會議”在石家莊市人民會堂召開,石家莊市啟動戲曲劇種普查工作。

5月15日至21日,上海昆劇團攜精華版《牡丹亭》赴捷克布拉格演出,正式開啟上海昆劇團為紀念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逝世400周年所量身訂制的《臨川四夢》海外巡演之旅。

5月15日,湘鄂贛皖公共圖書館聯盟特邀四省戲曲名家和學者在江西省圖書館舉辦“梨園雅韻——湘鄂贛皖地方戲曲文化解讀”講座。贛劇龔國光、黃梅戲黃新德、湘劇王陽娟、楚劇彭青蓮4位藝術家主講。此次巡講還分別在安徽、湖南、湖北舉行。

5月15日上午,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大師義女李世濟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5月16日至21日,“梅派藝術人才培訓班”學員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匯報演出,上演《西施》、《玉堂春》、《生死恨》、《宇宙鋒》、《三娘教子》5部劇目,由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進行結項驗收。

5月17至20日,2016年國家京劇院兩臺重點復排經典劇目《乾坤福壽鏡》和《野豬林》連續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兩部劇目均由國家京劇院二團班底進行復排。

5月18日,中宣部副部長景俊海、文化部副部長董偉一行來津調研“中國京劇像音像集萃”工程情況,并召開座談會。天津市委常委、天津市委宣傳部部長王賀勝參加調研座談。中宣部、文化部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參加。

5月18日下午,袁世海先生半身銅像落成揭彩典禮在大連市宏濟大舞臺舉行,大連市副市長朱程清出席了典禮。同時,國家京劇院院長張凱華,袁先生之子袁少海以及眾京劇名家于魁智、李勝素、趙葆秀、鄭巖等當天也趕到大連,參加了揭彩典禮。

5月18日、19日,由西藏自治區文化廳、中國國家話劇院聯合出品,西藏自治區話劇團創作演出的愛國主義歷史題材多媒體民族話劇《共同家園》,應邀參加第二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在國家話劇院劇場成功演出。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副部長董偉出席觀看。

5月20日晚,“傳承發展地方戲曲藝術,展示豫劇名家名劇風采——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經典片段公益惠民演出”在河南藝術中心如意湖廣場舉辦?!镀坪橹荨?、《朝陽溝》、《花木蘭》、《大祭樁》、《穆桂英掛帥》、《焦裕祿》等17個豫劇經典劇目依次亮相。

5月20日至22日,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應用戲劇研究中心與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聯合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等多家機構,在北京召開了“2016·首屆全國戲劇與教育應用大會”,來自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和我國內地及港臺地區的相關專家、學者、從業者近200人與會。

5月20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收徒李晨拜師儀式在國家京劇院舉行。李晨是國家京劇院優秀青年花旦演員,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自來到國家京劇院后,先后在《桃花村》《春草闖堂》《白蛇傳》《曙色紫禁城》等劇目中擔當主要角色。

5月21日,由作曲家程大兆編劇并作曲,以易立明導演為核心的北京新蟬歌劇中心擔綱制作的歌劇《白鹿原》在西安人民劇院首演。

5月22日,“青春國戲·2016畢業季——‘國戲視界2016’中國戲曲學院新媒體藝術系作品展”在北京798藝術區悅·美術館開幕,共展出新媒體藝術系師生的繪畫、戲曲動畫、戲曲創意產品設計、戲曲音響設計等不同形式的作品100余件(幅)。

5月23日至29日,中央歌劇院在琴臺音樂廳演出了《圖蘭朵》、《蝴蝶夫人》、《托斯卡》和《白毛女》4部經典歌劇,在武漢掀起了一股歌劇熱潮。

5月24日,在第十六屆“相約北京”藝術節閉幕的舞臺上,京劇名家張火丁在北京長安大戲院上演京劇經典大戲《白蛇傳》。

5月25日,中國戲曲學院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辦“紀念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李世濟京劇演唱會”。張火丁、張晶等師生代表演唱了25段京劇梅派、程派的經典唱段。

5月28日至6月11日,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組派的國家京劇院《白蛇傳》劇組在日本東京拉開中國京劇日本巡演的序幕。巡演在東京、大阪、名古屋、千葉4個城市舉行,共演出17場,上座率達90%。

5月30日,北京京劇院在劇院舉辦了吳素秋追思會。北京京劇院領導和演員代表以及吳素秋親屬、弟子等,回顧吳素秋藝術生涯,贊慕其藝品藝德,寄托緬懷前輩藝術家之情,表達傳承弘揚京劇藝術之志。

5月30日、31日,原創歷史豫劇《玄奘》在河南人民會堂連演兩晚,此次演出是《玄奘》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進一步加工提高后首度面向公眾演出,所有票以每張10元的低票價回饋廣大戲迷觀眾。接下來,將在河南省內巡演40場。

5月31日上午,中國兒藝在中國兒童劇場召開建院60周年慶祝大會,文化部應邀嘉賓、中國兒藝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劇院全體演職人員以及部分學校師生代表齊聚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共同慶祝中國兒藝建院60年。

【6月】

6月1日,作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60周年紀念日的重頭大戲,全新改版的經典劇目《馬蘭花》首演。1956年創作的《馬蘭花》歷經5個版本,兩千多場演出,幾代中國兒藝人的創作與表演,陪伴了三代觀眾成長。第六版的《馬蘭花》以一個現代、充滿想象力的全新面貌與觀眾見面。

6月1日至5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演出的話劇《大宅門》時隔3年復排,參加第二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在中國國家話劇院劇場演出5場。編劇劉深,導演郭寶昌、李欣凌。本次復排演出延續3年前的強大陣容,劉威、朱媛媛、娜仁花、劉佩琦、雷恪生等擔任主演。

6月3日,隨著上海昆劇團的《牡丹亭》在廣州大劇院的上演,拉開了“臨川四夢”世界巡演的序幕。隨后,“臨川四夢”,即《邯鄲記》、《紫釵記》、《南柯夢記》、《牡丹亭》將在廣州、深圳、香港、北京、濟南、昆明、上海以及捷克布拉格、美國紐約等地陸續獻演。

6月3日,第五屆新青年大學生戲劇節在山東省會大劇院舉行了閉幕式暨頒獎盛典,共有山東省50所高校、125個劇社積極參與,171個劇目展開激烈角逐,十部話劇成功晉級決賽。最終山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天槐話劇社的《第三只手》和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雨后天臺話劇社的《愛了一個完整的夢》同時榮獲了本屆戲劇節最高獎——新青年大獎。

6月3日、4日,由當紅京劇名家孟廣祿、王蓉蓉領銜主演,北京京劇院創作演出的京劇現代戲《裘盛戎》全國巡演首站演出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隨后,該劇將赴天津、上海、山東等地巡演。

6月5日,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了中國兒藝馬蘭花藝校首期班學員匯報演出。

6月5日晚,北京京劇院2016青年京劇演員挑戰賽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鳴鑼開賽?!扒嗄觐I軍隊”演出《四郎探母》;6月6日晚,“魅力新星隊”演出《四郎探母》。接下來,《白蛇傳》、《紅鬃烈馬》、《齊天大圣》、《伍子胥》、《包龍圖》、《戰宛城》也分別由兩隊演繹。

6月5日,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劇目《三三》在北京中國評劇大劇院與觀眾見面。該劇是由江蘇省張家港市錫劇藝術中心根據沈從文的小說《三三》創排的同名現代錫劇。梅花獎演員董紅主演。

6月7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王金璐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

6月17日至8月14日,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第七屆“中國戲曲節”舉行,共展演7臺不同劇種的精彩舞臺演出,當中包括重點推介“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的昆曲清唱及昆劇演出,還有迎合猴年的“南北猴戲”系列。

6月8日,京胡演奏家燕守平收青島市京劇院青年演奏員梁秀秀為徒,收徒拜師儀式在山東省青島市京劇院舉行。

6月11日至19日,2016首屆中華傳統木偶皮影藝術節”湖北省武漢市舉行,匯集了來自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上海木偶劇團、四川省大木偶劇院、揚州市木偶研究所、漳州市木偶劇團、泉州市木偶劇團等木偶皮影劇團的12臺劇節目28場演出。

6月12日至18日,由導演徐俊創作的“上海三部曲”系列:滬語話劇《永遠的尹雪艷》,原創話劇《大商?!芬约霸瓌撘魳穭 丢q太人在上?!吩诒本┍@髣≡貉莩?。原味呈現上海特色和上海精神。

6月12日至19日,廣州迎來四年一屆的羊城國際粵劇節,海內外粵劇工作者及愛好者將齊聚羊城進行粵劇藝術的切磋、交流。優秀劇目展演共17臺,包括2臺開閉幕演出和15臺展演。

6月16日至21日,再次修改提升后的話劇《白鹿原》在西安人民劇院上演。本次演出作為該劇全國巡演的首站,也將正式拉開全國巡演之旅。

6月17日,原天津京劇二團的旦角演員薛秀琴在北京前門飯店舉辦的拜師會上,向京劇趙派藝術的創始人、年屆九旬的趙燕俠大師叩首,行拜師大禮,實現了自己拜師學習趙派藝術的多年夙愿。

6月20日至7月11日,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原創劇目《北國佳人》及傳統大戲《大刀王懷女·抗遼破敵》、《王寶釧·大登殿》南下,開啟了五省市的傳承之旅,劇團前往杭州、南京、合肥、洛陽、濟南、夏津六地開展16場演出。

6月29日,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為黨放歌——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行。中國文聯有關領導李屹、郭運德等與觀眾一同觀看了演出。此次演唱會以梅花獎藝術團為主體,演唱會共有12位老、中、青三代京劇名家參與演出,如尚長榮、劉長瑜、李維康、于魁智、孟廣祿、王平、王蓉蓉、李勝素、于蘭、王艷、呂洋、張馨月等。

6月30日,中國文聯副主席李維康和張君秋京劇藝術研究會會長、張君秋大師之子張學浩在北京為張君秋京劇藝術研究會揭牌,張門弟子吳吟秋、蔡英蓮、關靜蘭、董翠娜、趙秀君等見證了這一張門喜事。孫毓敏等首都文藝界近百人參加了儀式。

6月至8月,“同心筑夢·美麗河北”——河北省優秀劇目進京展演活動,在京舉辦,有14臺河北精品劇目亮相,其中有11部是近年來新創作推出的。如話劇《春天的承諾》,河北梆子《子弟兵的母親》、《犧牲》、《百合嶺》,評劇《安娥》,兒童劇《狐貍與槍》、《小兵張嘎》等,梅花大獎獲得者裴艷玲和“二度梅”獲得者許荷英等一大批梅花獎演員均登臺獻藝。

【7月】

7月1日至6日,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國家大劇院歷時4年傾力打造的,由印青作曲,鄒靜之編劇,呂嘉執棒,田沁鑫、楊笑陽執導的原創歌劇《長征》迎來首演。

7月1日至3日,2016首屆全國(合肥)黃梅戲迷嘉年華”活動在合肥舉行。本次活動由安徽演藝集團主辦,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安徽省黃梅戲藝術發展基金會承辦。

7月3日,大連京劇院系列京劇電影之一《李逵與宋江》在大連開機。這是繼2015年11月京劇電影《九江口》殺青后,又一部袁派經典劇目被搬上高清數字電影銀幕。大連京劇院院長楊赤擔任出品人,楊赤、于魁智、竇曉璇領銜主演。

7月4日,由遼寧省文聯主辦,遼寧省戲劇家協會、遼寧省文化發展促進會共同承辦的2016中國戲曲推廣日暨第四屆遼寧戲劇節在沈陽拉開帷幕。沈陽市群眾藝術館京劇團演出了《岳母刺字》《三娘教子》《周仁獻嫂》三出傳統劇目。

7月5日和6日,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上海京劇院出品的新編現代京劇《浴火黎明》在天蟾逸夫舞臺進行首輪試演。

7月6日,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河南省文化廳和中華豫劇促進會聯合主辦,河南電視臺和河南豫劇院共同承辦的《梨園春》2016年全新賽季“中國豫劇百團爭霸”青年演員電視大賽總決賽在北京舉辦。

7月6日至7日,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與新加坡戲曲學院聯合主辦的“梨園世紀——百花璀璨”系列之潮劇表演藝術活動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系列活動由一場專題講座和兩場潮劇經典劇目折子戲專場演出組成,廣東潮劇院為新加坡潮劇愛好者呈現了原汁原味的潮劇表演藝術。

7月7日,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辦公室在福州召開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信息平臺培訓會。會議介紹了福建省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的完成情況,并以福建普查數據作為樣本,向全國各地普查機構工作人員講解普查信息平臺數據著錄、校對、審核、流程使用等基本應用。2016年6月,福建省在全國率先全面完成地方戲曲劇種數據的采集、審核、著錄工作。

7月7日至24日,第七十屆阿維尼翁戲劇節在法國“世界文化遺產”小城阿維尼翁舉行。戲劇節期間上演300場主單元演出,包括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藝術團體的51部舞臺藝術類作品,5部中國作品在戲劇節期間上演,它們分別是北京青年戲劇節選送的《PS蒙太奇》《霧》,深圳市文聯出品的先鋒戲劇《莊先生》,北京三拓旗劇團的肢體劇《吾愛至斯》和萬瑪舞蹈劇團的舞劇《香巴拉》。

7月7日至8月5日,由陜西省文化廳主辦,陜西省振興秦腔辦公室、陜西衛視頻道承辦,全省基層院團(稀有劇種)優秀劇目會演在西安舉行,共有11個劇種12臺劇目和一臺稀有劇種傳統音樂會,除陜西稀有劇種外,流行于陜西宜川縣的蒲劇和神木縣的晉劇也共展風采。

7月10日和11日,由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和澳門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雛鳳清音——中國少年京劇藝術團專場晚會”及“《京韻樂濠情》唱響澳門校園——世界非遺國粹京劇鑒賞”活動,分別在澳門舉行。此次赴澳門的中國少年京劇藝術團由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沈陽師范大學附屬藝術學校組成,演出《時遷盜甲》《探皇陵》《豆汁記》《八大錘》《坐宮》和《盜庫銀》六出折子戲。

7月11日晚,根據大型廉政豫劇《全家?!犯木幣臄z的戲曲電影故事片《全家?!吩诤幽鲜∪嗣駮檬子?。

7月13日至14日,逢著名戲劇理論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郭漢城百歲華誕之際,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前海學派與中國戲曲:郭漢城對中國戲曲的貢獻”研討會在京召開。曲潤海、季國平、薛若琳、沈達人、華迦、顏長珂、周育德、鈕驃、劉滬生、王安奎、徐漣、任跟心等文藝界領導、專家、表演藝術家,郭漢城之女郭曉蘇等參加研討會。

7月13、14日,“春華秋實滿庭芳——越劇畢派藝術演唱會”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舉辦。14日也是畢派創始人畢春芳90歲生日,她親自登臺獻唱。

7月14日,由黑龍江省京劇院申報立項的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京劇關(肅霜)派藝術人才培訓班在哈舉行開班儀式。

7月15日,由中共沈陽市委宣傳部、沈陽市文聯、沈陽師范大學主辦的大型評劇《孝莊長歌》研討會暨沈陽評劇藝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沈舉行。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及《孝莊長歌》主創團隊等30余人參加活動。

7月15日,蘇州昆劇院優秀小生演員周雪峰的“雪峰之吟”個人專場在昆山高新區文體中心舉行,拉開了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建院60周年系列演出的序幕,他帶來了經典劇目《荊釵記·見娘》《牧羊記·望鄉》《三岔口》《長生殿·迎像哭像》。

7月16日至19日,上海昆劇團“臨川四夢”《邯鄲記》《紫釵記》《南柯夢記》《牡丹亭》集合五班三代演員,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拉開由文化部主辦的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展演序幕。

7月17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主辦、廣西戲劇院承辦的第六屆廣西戲曲青年演員比賽于南寧劇場開幕。7月21日晚舉辦頒獎晚會暨匯報演出。

7月19日至8月10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新創越劇《寇流蘭與杜麗娘》,搭乘“中國·小百花號”飛越英、法、德、奧四國,先后舉辦了10場活動,茅威濤在劇中飾寇流蘭與柳夢梅。

7月20日,昆曲“臨川四夢”學術研討會上在京舉辦,與會專家對上海昆劇團四部大戲的演出水準給予充分肯定,認為“臨川四夢”連續上演在昆曲演出史上極其罕見,上海昆劇團對作品的詮釋和演繹不僅傳承了經典,又融合了當代的思想與文化而有所創新,豐富了作品的內涵。老、中、青三代演員鼎力合作,展現出多年來昆曲人才培養和人才梯隊建設所取得的成果。

7月20日至31日,福建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聯合主辦“福建百折傳統折子戲展演”在福州舉辦。本次展演共演出23場,涵蓋16個劇種、39個劇團、137部折子戲,濃墨重彩展現福建傳統戲曲藝術的特色與魅力。

7月21日晚,作為山西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重點打造的作品,山西省晉劇院青年團和山西省交響樂團復排的歌劇《劉胡蘭》在太原市青年宮演藝中心首演。民族歌劇《劉胡蘭》1948年被首次搬上舞臺,由表演藝術家郭蘭英擔綱主演,此次復排新作由郭蘭英擔任總導演。

7月22日,由黑龍江省森工總局、中國戲曲學院和黑龍江省京劇院聯合舉辦,中國戲曲學院第六屆青研班“龍江行”京劇演唱會,在黑龍江省京劇院劇場首演。23日,在方正林業局為林區百姓送上歡樂。

7月23日,浙江小百花劇團創排的越劇《寇流蘭與杜麗娘》在倫敦孔雀劇院首演,茅威濤一人分飾兩個男性主角,演繹莎翁筆下大將軍寇流蘭和湯翁《牡丹亭》中的柳夢梅,之后該劇將赴法國巴黎和德國法蘭克福巡演。

7月25日至31日,“薪火相傳——北京京劇院名家攜青年演員系列劇目展演”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連演7場。譚孝曾、趙葆秀、李宏圖、朱強、陳俊杰、張慧芳、胡文閣攜青年演員集體亮相。

7月25日,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倪惠英正式收粵劇新秀林穎施為徒。林穎施供職于香港演藝學院,并在演藝青年粵劇團擔綱花旦。

7月25日至27日,“銀天下”第三屆滬劇經典劇目展演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舉行。此次展演給廣大觀眾帶來《陸雅臣賣娘子》、《魂斷藍橋》、《石榴裙下》三部經典劇目。

7月26日至9月20日,“湘戲晉京”展演活動在北京舉行,12臺代表近3年來湖南舞臺藝術創作最高水平的湖南戲劇精品集中亮相。

7月28日,2016“中國·河北梆子”藝術盛典開幕式在固安大劇院舉行,由9位河北梆子梅花獎獲得者共同演繹的“梆韻中國夢,梅花盛世情”梅花演唱會,拉開了河北梆子藝術盛典展演的序幕。

【8月】

8月1日晚,天津京劇院“輝煌60年”系列演出的首場演出在濱湖劇院舉行,天津京劇院七代演員共計八十余人同臺為觀眾帶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京劇選段。

8月1日,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昆曲俞派傳承研習班”在上海昆劇團開班,以上海為基地面向全國青年演員展開為期一年的培養計劃。

8月1日,在吉林省長春市大眾劇場,國家藝術基金京劇高派藝術人才培訓班舉辦了開班儀式,10位學員開啟了60天的傳承之旅,為高派藝術注入新活力。

8月1日,入選中國戲劇梅花獎數字電影工程的大型貴州花燈戲《月照楓林渡》在陽明祠開機。吳林擔任導演,邵志慶領銜主演,貴州省花燈戲院優秀演員曹禮杰、蔡妙禧等擔任重要角色。該片計劃8月9日殺青。

8月2日,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逝世100天的日子,北京京劇院聯合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舉辦《梅韻流長·玖玖回響》大型京劇交響音樂會。此次音樂會的演出陣容包括北京京劇院梅葆玖弟子和學生尚偉、張馨月、胡文閣、李紅艷、姜亦珊、鄭瀟、路潔、白金,杜近芳弟子竇曉璇,以及來自其他專業院團、院校的梅派弟子董圓圓、賈鵬飛、魏海敏等人。

8月2日至27日,2016年“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在北京的各小劇場上演。入圍本屆展演劇目共20部,其中“北京故事”板塊的舞臺作品11部,“小劇場戲曲”板塊的戲曲作品9部。

8月2日,北京京劇院以一臺“梅韻流長·玖玖回響——梅葆玖先生逝世百日大型京劇交響音樂會”,來深切緬懷梅葆玖先生為京劇藝術的偉大貢獻與他的崇高品格。梅先生的30多位弟子和專程從上海趕來的余派老生王珮瑜、著名馬派老生朱強等共同參加了演出。

8月3日,陜西廣播電視臺聯合甘肅廣播電影電視總臺、寧夏廣播電視臺、青海廣播電視臺、新疆電視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名師高徒·中國秦腔戲曲傳承行動”在西安啟動。西北五省區老、中、青三代秦腔名家匯聚西安,共同參與秦腔傳承行動。

8月3日,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中柳夢梅扮演者俞玖林的戲劇工作室落戶昆山,以工作室為基地,成立昆曲學社,打造昆曲傳承新模式。

8月6日,京劇《謝瑤環》電影建組會在北京京劇院排練廳舉行,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葉少蘭分別出任總顧問和總導演,為電影版把關。該片是“京劇電影工程”的最后一部入選作品,由丁曉君、王艷、金喜全、竇曉璇、張凱等優秀中青年演員主演。

8月4日,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呂劇《姊妹易嫁》青年人才表演培訓班在濟南舉行結業儀式。

8月8日,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京劇裘派傳人陳俊杰舉辦個人專場演出《姚期》。這是他從藝多年來首次將這一劇目完整地呈現于舞臺。

8月9日至23日,中國國家京劇院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以及科爾多瓦、華雷斯等5座城市演出7場京劇。此次訪演也是中國國家級藝術團體首度組團來到墨西哥獻藝。

8月9日,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二度梅”得主王平領銜的《康熙大帝》,作為天津京劇院建院60周年“精品原創劇目展演”的“大軸”之作在濱湖劇院火爆上演。至此,該院“輝煌60年”系列演出第一階段圓滿收官。

8月11日晚,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雷雨》在英國倫敦大劇院進行了首場演出。

8月12日—14日,福建京劇院在北京長安大戲院展開“2016福建京劇院‘國粹流芳’精品劇目展演·北京行”,為廣大市民朋友奉上多部經典傳統戲。

8月17日—22日,四川省第三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在四川遂寧舉行,來自全省13個市代表隊、3個省級文藝單位、1所大專院校的98名選手、94個節目進行了10場決賽。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文冬、遂寧市川劇團冉茂麗等8名演員獲得一等獎。

8月19日,韓國音樂劇《洗衣服》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亮相?!断匆路酚升堮R社引進,全部沿用韓國原班演員。該劇2005年首演以來,已在韓國暢演10年,巡演3000余場,有50萬名觀眾觀看。

8月21日,“亮相國粹時尚盛典”暨青年京劇演員挑戰賽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武生演員魏學雷、花旦演員索明芳、老生演員張凱獲得亮相國粹人氣新銳大獎,最佳傳承獎、最佳表演獎、最佳新人獎等獎項也各有得主。

8月21日,新創秦腔《易俗社》改版后在西安廣電大劇院全新亮相。新改版后的《易俗社》,更加突出了百年劇社對古老的秦腔文化傳承、發展所起的引領作用和在不同時期易俗人與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擔當精神。

8月22日,為期5天的四川省第三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在遂寧落幕,10場比賽和5場惠民演出共吸引了超過11萬名觀眾現場觀看。

8月25日,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在北京懷柔劇場閉幕。中國兒藝新創排的首部用魔幻演繹現實的原創兒童劇《時間森林》作為閉幕演出首演。

8月26日,由陜西省文化廳主辦、陜西傳統秦腔流派傳承發展中心承辦的秦腔流派傳承班匯報演出在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劇場成功上演。

8月27日,第六屆山東戲曲紅梅大賽在濟寧舉辦,參賽劇種包括四平調、京劇、山東梆子、呂劇等15個劇種。經過6天的激烈角逐,大賽共評出一等獎、二等獎各10人,省呂劇院、省柳子劇團、青島市京劇院、濟寧市山東梆子劇院等10家單位獲得優秀組織獎。此次大賽參賽人數創造了全國戲曲紅梅大賽參賽人數的新記錄。

8月30日,作為“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參演劇目之一,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帶來的昆劇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出席觀看青春版《牡丹亭》(上本)。

【9月】

9月1日,由北京演藝集團主辦、《新劇本》雜志承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資助項目“青年編劇創作人才培養”項目在京舉行結業儀式暨匯報演出。

9月1日,由安徽省戲劇家協會、亳州文化旅游局等單位聯合舉辦的2016亳州首屆安徽梆劇、曲藝匯演及精品劇目展演在當地藥都劇場開幕。展演活動持續到23日。

9月1日上午,豫劇電影《牛郎與織女》在南陽開機。編劇李松立、楊華一、王宋,總導演高新軍,導演許洪舟。演員張會樂、胡希華、柏青、金不換、方素珍、孟祥禮、田冠軍等

9月6日,“京劇發祥地”地標石在北京大柵欄百順社區落成。未來這里將作為京劇實踐教育基地,成為廣大京劇愛好者的一個交流平臺。

9月6日,由北京市文聯、北京市團市委、中國國家話劇院主辦,北京戲劇家協會和北京青年戲劇工作者協會承辦的2016北京青年戲劇節在京開幕。在3周里,26部風格各異的精彩好戲在北京12個劇場輪番演出近百場。

9月8日,中國戲曲學院“張火丁京劇程派藝術人才研習班”正式開班。研習班共招收10名學生,以劇目傳授等教學方式,以點對點的持續指導,培養京劇程派藝術新一代年輕尖子人才。

9月8日至10日,上海京劇院“京武會”武戲專場演出季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連演3場,共有七出武戲劇目輪番上演。張幼麟、奚中路和陳麟共同演出《金翅大鵬》。奚中路演出折子戲《金錢豹》和《狀元印》。

9月8日至18日,第九屆湖北省黃梅戲藝術節劇目展演在黃州、麻城、浠水、武穴四地舉行。鄂皖贛三省的10多家院團共上演了12臺、13場整本大戲,還上演了2場折子戲專場;社會文藝團體也首次參加了藝術節的展演。

9月9日,河南省“戲曲進校園”活動在河南省實驗小學正式啟動。

9月9日,由河南省文化廳、鶴壁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金不換專題研討會在鶴壁市舉行,來自河南省文化廳、鶴壁市人民政府以及中國文聯、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院、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河南省雜技團、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的3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研討。

9月10日,茅威濤率《寇流蘭與杜麗娘》、《春香傳》主要演員抵達北京,與中國僑聯簽訂3年期海外推廣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宣布兩劇將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

9月12日,“福建地方戲經典折子晉京展演”開幕式暨專場演出在國家大劇院舉行。此次展演匯集了梨園戲、莆仙戲、閩劇、高甲戲、歌仔戲以及潮劇、閩西漢劇、北路戲、提線木偶戲、掌中木偶戲等10個福建地方戲劇種。進京的19個院團共帶來39個傳統折子戲,從9月19日到24日,每晚都在北京國安劇場演出一場。

9月13日,由文化部主辦,江蘇省文化廳和北京大學協辦,江蘇省蘇州昆劇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進行公益演出。

9月17日晚,第四屆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在中國廣西南寧劇場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戲劇周活動吸引了中國及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共8個國家、25個優秀藝術團隊參與。

9月17日至10月8日,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創辦20周年系列演出活動在北京舉行,歷屆青研班畢業京劇藝術家演出了19臺傳統劇目,第六屆青研班學員舉辦了演唱會。10月9日召開了“青研班現象與中國戲曲的當代發展座談會”。

9月19日,在長春東方大劇院,第二屆遼吉黑蒙四省區地方戲曲優秀劇目展演暨吉林省2016年吉劇優秀劇目匯演開幕,13臺優秀劇目陸續登臺。

9月24日,紀念越劇誕辰110周年暨2016長三角越劇研討會在鄞州舉行,來自北京、上海、江蘇、福建、浙江以及寧波本地的越劇表演藝術家和專家學者,就當前越劇傳承發展的現狀與走向、在新的起點上如何推進長三角越劇文化的整合與發展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9月23日至25日,中國歌劇舞劇院時隔60多年后復排的《小二黑結婚》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邀請當年“小芹”的飾演者、表演藝術家喬佩娟、郭蘭英分別擔任顧問和藝術指導,作曲家、中國交響樂團團長關峽任音樂總監,原總政歌劇團團長黃定山任總導演。中國歌劇舞劇院青年演員蔣寧、毋攀、王娜、趙陽等擔綱主演。

9月24日至10月31日,天津戲劇博物館建館為紀念30周年建館,推出原創展覽“沽上·伶韻·皮黃腔——天津京劇往事暨戲曲文物精品展”。

9月25日,由文化部藝術司、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福建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的“福建地方戲經典折子進京展演”研討會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行。國內知名專家與福建文化部門、戲曲界人士50余人,就本次展演、福建劇種傳承實踐的啟示、折子戲與全本戲、經典與新創、繼承與創新、變異與復古的關系等進行熱烈研討。

9月26日,文化部在北京召開加強地方戲人才培養工作會議。文化部副部長董偉出席會議并講話。

9月26日,“云霓蘊輝煥華彩”——京劇名家陳少云收徒河北梆子演員王少華拜師儀式在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小劇場舉行。此次活動也是北方演藝集團“名家收徒傳藝傳戲”工程之一。

9月26日,“傳承經典共享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進校園暨湖南省2016年小學幼兒園音樂教師傳統戲曲素養培訓結業典禮在長沙麓谷中心小學舉行。

倫敦當地時間9月28日晚,全本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英國倫敦上演,近千名觀眾觀看了演出。

9月28日,第十一屆上海優秀兒童劇展演活動拉開帷幕。展演為期兩個月,匯集來自全國各地的20臺劇目,為全市16個區的中小學生上演2個月。

9月28日,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活動在石家莊揭幕,并持續到10月19日,期間全國梆子聲腔21個劇種的31臺優秀劇目和1臺折子戲專場在石家莊輪番亮相。

9月28日至10月7日,2016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舉辦,此次展演周首次舉辦地方稀有劇種小戲展演,加強懷腔、潛山彈腔、岳西高腔、宿松文南詞等稀有劇種的傳承保護。

9月29日下午,“紅派藝術在珠?!毕盗谢顒釉趶V州市文化館小劇場啟動?;顒訉⒁恢背掷m到2017年1月,內容包括紅派經典劇目《昭君公主》演出,珠?!傲睆V東音樂演奏會,深、珠、港、澳“粵曲邀請賽”、粵劇進校園成果展演,以及紅線女唱腔講座、紅派藝術講座等多種形式。

9月30日,以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為主題,由江蘇省文化廳與蘇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精彩江蘇·中國昆曲英倫行”在倫敦圓滿收官。

【10月】

10月1日至7日,天津京劇院建院60周年系列演出“六代同堂·非遺傳承”在濱湖劇院上演。京劇院六代京劇人連演七場大戲回饋津門戲迷觀眾。

10月3日,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少年兒童工作委員會攜手國家圖書館藝術中心共同舉辦的《穿越百年的聲音——康萬生、呂昕京劇名段演唱會》在北京國圖藝術中心舉辦。

10月5日上午,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小百花劇團和寧波小百花越劇團以“南北兩支花共鑄盛世情”為主題,在津結成對子。南北兩支“小百花”將共同探索百花藝術發展之路,再創新品牌。

10月7日,一百多名來自上海、浙江、福建等地越劇戲迷齊聚福建省芳華越劇團,參加尹桂芳陳列室開館、“尹語”小劇場揭幕儀式,共同慶賀“芳華”七十華誕,緬懷“芳華”創辦人、人民藝術家尹桂芳先生。王君安、李敏共同為福建省芳華越劇團尹桂芳陳列室開館揭幕。

10月11日至15日,滬劇《回望》、新編現代京劇《浴火黎明》、原創中篇評彈《林徽因》3部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的原創劇目亮相北京長安大戲院,開啟“東方之韻·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新劇目北京展演”。

10月12日,由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鄭州市藝術創作研究院和鄭州市戲劇家協會承辦的河南戲曲現代戲創新發展理論研討會在鄭州舉行,來自河南省內外的30余位戲劇藝術領域的專家共同為戲曲現代戲的發展把脈問診。

10月12日,第三屆“浙江戲劇獎.金桂表演獎”頒獎典禮在杭州劇院舉行,共有來自越劇、京劇、紹劇、臺州亂彈四個劇種的6位旦角演員獲此殊榮:杭州越劇傳習院周妤俊、浙江紹劇藝術研究院楊炯、浙江京劇團姜艷、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章益清、浙江臺州亂彈劇團鮑陳熱、浙江越劇團謝莉莉。

10月13日至15日,中國國家京劇院于魁智、李勝素攜經典京劇全本大戲《將相和》、《白蛇傳》,在英國倫敦進行四場演出。這是國家京劇院繼2005年和2015年之后,再次登上英倫三島的舞臺。

10月14日,紀念著名廣東漢劇表演藝術家黃桂珠誕辰100周年專場演出在梅城亮勝客家藝術中心舉行。

10月15日,受文化部委派,河南省文化廳組織河南豫劇院二團赴美國參加第三屆“跨越太平洋——中國藝術節”文化交流演出,在舊金山州立大學上演大型新編古裝豫劇《程嬰救孤》。

10月18日晚,第十三屆“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決賽在中國大戲院鳴鑼開賽。本次參加決賽的選手是從海內外三千多名報名選手中,經過分區預選賽、復賽遴選出來的。共有71名國內選手、28名港、臺、海外選手參加。

10月20日晚,為紀念豫劇大師崔蘭田誕辰90周年,以“蘭田芳菲”為主題的戲曲晚會在安陽大會堂隆重拉開帷幕。

10月21日晚,由市文廣新局、安陽廣播電視臺主辦,安陽市崔派藝術研究院承辦的紀念豫劇大師崔蘭田誕辰90周年戲曲晚會《蘭田芳菲》在安陽大會堂隆重舉行。崔派名家張寶英、崔小田、張曉霞等崔派優秀演員輪番獻藝。

10月23日,第13屆“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在津揭曉“十大名票”。按得分高低是:王開顏(廣東)、王淑英(上海)、岳忠元(北京)、王惠芳(天津)、賈寧(河北)、賈亮(北京)、李文廣(江西)、董慶海(遼寧)、鐘海麗(江蘇)、李桂珍(湖北)。

10月25日,吉林省戲曲劇院京劇團正式開啟7天3城巡演之旅,近百人的演出陣容將走進石家莊、保定、天津等地,為當地觀眾送上《孫安動本》《三盜令》《癡夢》《逍遙津》《三打祝家莊》等劇目。

10月28日,正在西安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的天津京劇院與陜西省京劇院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院合作幫扶期為三年,合作期間,天津京劇院每年選派專家、老師為陜西省京劇院的青年演員說戲授課,兩院還將會定期組織“走馬換將”的演出。

10月28日、29日,2016江南灘簧論壇、展演活動在無錫舉辦。同根同系的灘簧劇系:錫、滬、婺、蘇、甬、姚、丹劇的院團長與江浙滬三地專家匯集交流于無錫,研討傳承發展大計,交流切磋、借鑒啟發、攜歩共進?;顒悠陂g,錫劇《二泉映月·隨心曲》、婺劇《牡丹對課、白蛇傳·削發、水斗、斷橋》這兩臺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劇目參加了演出。

10月29日晚,第六屆國際戲劇“學院獎”(表演獎)頒獎典禮在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場隆重舉行。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為“學院獎”致辭。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榆樹下的欲望》等6出劇目獲優秀劇目獎。

【11月】

11月1日,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京劇葉(盛章)派武丑青年演員培訓”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開班,預計將恢復10出葉派代表性武丑劇目。

11月2日,由沈騰和馬麗領銜主演的話劇《烏龍山伯爵》全國巡演最后一場在北京落下帷幕。截至當晚,《烏龍山伯爵》歷時53天的全國巡演正式結束。

11月2日,株洲市“戲曲進校園”首屆戲曲培訓班開班暨株洲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基地揭牌儀式在株洲市中等職業學校舉行。

11月3日,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與上海市戲劇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當代中國戲曲的核心競爭力”主題論壇,在上海市文聯隆重舉行。

11月7日晚,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南充市政府主辦的主題為“文明的傳承·文明的印記”——第三屆嘉陵江燈戲暨地方戲劇藝術節在南充大劇院開幕并進行首場川北燈戲專場交流展演。

11月8日晚,東莞首部本土重大題材音樂劇《虎門銷煙》在東莞玉蘭大劇院上演,拉開了第五屆中國·東莞音樂劇節的帷幕。本屆音樂劇節為期一個月,來自國內外的13部優秀音樂劇將在東莞演出37場

11月9日下午,粵劇電影《柳毅傳書》在海珠區銀都攝影基地舉行開機儀式。丁凡擔任藝術總監,鄧原、潘鈞聯合執導,丁凡、曾小敏領銜主演,彭慶華、冼鑒棠、李虹陶、黃偉香等聯合主演。

11月9日下午,南京市越劇團建團60周年文化惠民展演月暨越劇藝術傳承工程啟動儀式,在老門東金陵戲坊舉行。

11月11日、12日,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新戲《寇流蘭與杜麗娘》登陸美琪戲大戲院,這也是該劇在首演英國,巡演法國、德國、奧地利以及北京國家大劇院之后,首次與滬上觀眾見面。

11月15日,由鶴壁市委宣傳部、鶴壁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等聯合攝制的廉政戲曲電影《草根秀才》在鶴壁市首映。該劇由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金不換、徐福先領銜主演。

11月15日至20日,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教學成果匯報演出暨京津冀藝術教學匯報交流在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辦?!抖怪洝贰蹲鴮m》《挑滑車》《三娘教子》等折子戲輪番上演,文武兼備、行當齊全。

11月16日,為期7天的2016年云南省花燈滇劇藝術周在云南丘北落幕。本屆花燈滇劇藝術周由云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共有來自全省的17支代表隊創作的48個花燈、滇劇,51名花燈青年演員參加。

11月19日,上海音樂學院攜手江西撫州市政府聯合出品的原創音樂劇《湯顯祖》在上海美琪大戲院開演,連續5場一票難求。

11月20日,經歷5個階段、歷時半年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弋陽腔音樂人才培養”研修班在江西省南昌市結項。

11月21日至30日,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暨中國少兒京劇團在北京長安大戲院獻上10天12臺共計32出京劇傳統戲教學劇目。

11月21日至27日,第七屆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在馬拉可夫劇場舉行。戲曲節期間共有5個中國傳統戲曲團演出7場中國傳統戲劇的經典劇目,分別為婺劇《呂布與貂蟬》《美猴王》,揚劇《吳漢殺妻》,漢劇《狀元媒》,評劇《三看御妹》,京劇《鎖麟囊》《野豬林》。

11月22日,由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舉辦的“紀念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郝壽臣先生130周年誕辰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北京市文化局、河北香河縣文廣局、河北藝術職業學院領導,上海、湖北、遼寧等藝術研究院(所)專家學者,戲曲理論研究專家,戲曲導演,京劇表演藝術家,郝派弟子,郝壽臣先生家屬及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相關領導和與會人員60余人參加了會議。

11月23日,中國歌劇舞劇院舉辦“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團60周年團慶暨首屆民族舞劇季系列活動座談會”。

11月23日,山西省京劇院建院60周年之際,在太原梅蘭芳劇院舉行了國家京劇院與山西省京劇院結對共建協議簽署儀式。

11月24日晚,《氍毹歲月京韻晉魂——山西省京劇院建院60周年晚會》在陜西省城青年宮演藝中心舉行,中國京劇名家大家云集,星光熠熠,千余名戲迷票友和數十名中國京劇舞臺當紅名家大家一同品味國粹藝術經典唱段,慶賀山西省京劇院不平凡的60華誕。

11月25日,10余家全國重點京劇院團院團長和李勝素、于魁智等20余名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齊聚太原,在山西省京劇院建院60周年之際對其榮獲國家級大獎,并在全國產生影響的優秀作品進行深入研討。

11月25日、26日,在英國倫敦連續上演9年,被譽為“倫敦演出時間最長”的原版荒誕喜劇《莎士比亞全集(濃縮版)》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

11月28日至12月11日,第二屆“戲曲·呼吸”上海小劇場戲曲節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行。全國各地的院團、個人工作室中有12部作品參加演出,其中委約劇目1臺。12場演出所涉及的戲曲劇種有京劇、昆曲、越劇、川劇、粵劇、楚劇、梨園戲、河北梆子等。

11月30日,歷時近3個月的浙江省第十三屆戲劇節圓滿落幕,當晚在杭州劇院舉行頒獎演出,金華市戲劇家協會的《血路芳華》、浙江話劇團有限公司的《花木蘭》、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春香傳》等10臺劇目榮獲新劇目大獎。

11月30日,由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廳共同舉辦的“京津冀青年京劇人才成果展示”活動在天津市藝術職業學校收官,共有來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4家京劇院團和4所戲曲院校(研究機構)的83名選手參演,最終評選出最佳青年演員呈現獎和優秀青年演員表演獎。

【12月】

12月3日、4日,交響京劇《大唐貴妃》重現北京舞臺,由北京京劇院與梅蘭芳藝術基金會共同出品,北京京劇院與中國歌劇舞劇院聯袂演出,郭小男執導,翁思再編劇,楊乃林等作曲,梅派傳人胡文閣、張馨月攜手老生演員朱強、杜喆主演。

12月4日,四川省第二屆中小學川劇傳習普及展演在四川省川劇院劇場舉行,來自四川12個市縣的600多名學生帶來了22個極具特色的川劇節目。

12月5日晚,新編傳奇粵劇《白蛇傳·情》在北京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中國評劇大劇院)亮相。該劇在傳統劇目《白蛇傳》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發展,以“情”為主線貫穿全劇,通過匠心獨運的藝術手法,給人青春靚麗、浪漫唯美的藝術享受。廣東粵劇院二團當家花旦曾小敏領銜主演。

12月7日至14日“再芬黃梅·合肥演出季(第六季)”登臨安徽大劇院,為戲迷觀眾奉獻4臺精品大戲共計8場演出。包括傳統經典劇目《羅帕記》《天仙配》《女駙馬》,以及向莎翁致敬的黃梅戲抒情喜劇《仲夏夜之夢》。

12月8日—28日,南京市越劇團建團60周年紀念活動重頭戲“文化惠民展演月”舉行,江浙滬閔4大名團聚首,10臺大戲密集推出,6位梅花獎得主參演。

12月8日下午,南京越劇博物館暨“安琪工作室”“竺派藝術傳承工作室”揭牌儀式在老門東舉行。南京越劇博物館是江蘇首家越劇博物館,推出了越劇文化、南京市越劇團團史等常設展,越劇明星王君安、陶琪的“安琪工作室”“竺派藝術傳承工作室”也在此落戶。

12月8日,安徽省黃梅戲劇院與合肥學院、合肥市第五十六中學等10家教育單位(機構)簽約,成立黃梅戲傳承教學基地,推動黃梅戲藝術通識教育。

12月9日晚,作為第六屆江西藝術節開幕演出劇目,由江西省撫州市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演繹的鄉音版《臨川四夢》在南昌江西藝術中心上演。

12月9日,湖北省2016年校園戲曲展演活動在武漢收官。來自全省16所學校的小學生為觀眾帶來各具特色的戲曲選段。

12月9日至21日,葉派小生李宏圖在北京長安大戲舉辦從藝40周年劇目展演,劇目包括《呂布與貂蟬》《羅成》《柳蔭記》《周仁獻嫂》等。

12月10日,江蘇省戲劇學校召開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江蘇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徐耀新出席會議并講話。來自相關藝術職業院校領導、社會各界人士、歷屆校友以及江蘇省戲劇學校的老領導、老教師、獲得歷屆文華獎、梅花獎、華表獎、百花獎等大獎得主的校友也參加了會議。

12月10日,江蘇省鹽城市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內戲迷滿堂,大型淮劇《小鎮》拉開了第七屆江蘇省淮劇藝術展演月的帷幕,在之后的半個多月內,13臺淮劇優秀劇目將一一精彩呈現。

12月13日上午,《昆曲藝術大典》首發式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隆重舉行。本次首發式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與安徽出版集團暨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宣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藝術研究院、安徽省委宣傳部的相關領導,戲曲界、學術界、出版界的專家學者,《昆曲藝術大典》的編纂方和出版方代表,以及相關媒體記者近百人出席了首發式。

12月14日,湖南省湘劇院創排的大型現代湘劇《月亮粑粑》在瀏陽市歐陽予倩大劇院拉開全省巡演的序幕。此次演出既是參加“雅韻三湘·美麗瀏陽”經典劇目免費月月看演出活動,同時也是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驗收的既定安排。

12月16日,上海京劇院新編歷史京劇《蘭陵王》在周信芳戲劇空間與觀眾見面。該劇由小生名家金喜全、花旦名家熊明霞領銜獻演,楊東虎、楊一駒、郭毅、趙宏運、閆潤蕾、董炳義等優秀青年演員共同演繹。

12月17日上午,京劇名家孫毓敏、趙葆秀、葉金援收徒儀式在北京和平賓館舉行拜師儀式。北京京劇院青年演員孫彤、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青年教師羅娟拜師孫毓敏;北京京劇院青年演員王中女、崔冉拜師趙葆秀;北京京劇院青年演員肖揚拜師葉金援。

12月17日至22日,由吉林省文化廳主辦、吉林省演出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2016年吉林省優秀戲曲劇目進京展演活動在北京舉行,京劇《楊門女將》,吉劇《江姐》《羅密歐與朱麗葉》《真假孫悟空》4臺優秀舞臺劇目相繼亮相。

12月21日,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主辦,以“傳統戲曲的當代傳播”為主題的第十屆東方名家名劇月高峰論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行。

12月23日至2017年1月8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改編自家湯顯祖“臨川四夢”的話劇版《臨川四夢》,作為劇院組建15周年院慶大戲在北京國家話劇院劇場上演。該劇由孟京輝執導,郭琪、汪洋、史航、孟京輝編劇,陳明昊、蘇小剛、劉暢等主演。

12月25日,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首個數字電影《北國佳人》在昌平區北七家影視基地圓滿殺青,該劇12月12日正式開機。謝桂昌擔任總導演,原班最強演員陣容王洪玲、王英會、雷保春三位中國戲劇梅花獎演員擔任主演。

12月28日下午,“京劇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紀念一代宗師王瑤卿先生誕辰135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戲曲學院、江蘇省淮安市委市政府主辦,淮安市清江浦區委區政府承辦。

12月28日下午,河南戲劇演員排行榜第十二屆頒獎盛典在河南大學大禮堂舉行,汪荃珍、賈文龍、魏俊英等獲得河南戲劇演員排行榜2016年度十大演員稱號。

猜你喜歡
京劇院劇目京劇
為什么京劇被譽為“國劇”
五大衛視2020年待播劇目預覽
《京劇人設》
2019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舉辦112個劇種118個劇目獻演
文華大獎”獲獎劇目
優秀劇目進校園
京劇的起源
上海京劇院半年掙了一年的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