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課堂中合作閱讀和思維激發教學探究

2017-11-14 23:58王力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21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

王力

摘要:怎樣在新課程標準理念下進行“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呢?筆者認為可以從課堂上分組合作閱讀和思維激發教學上進行嘗試。在本文中,筆者就談幾點在實際工作中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合作閱讀;思維激發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7-0032

一、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課堂上合作閱讀、思維激發教學嘗試成功的關鍵因素

作為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師,首先運用發展的目光來看現在的時代,創造性地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語文教育也是合著時代的腳步前進,我們應該清楚準確地認識,以前如死水一潭、活力不再的語文教學弊端——肢解文章的分析、純知識的訓練、純技巧技能的強化,不尷不尬的“應試教育”境地,對新時期教育是極無利的;因此我們應該更新我們的思想,轉變我們的教學觀念,武裝我們今后的課堂教學,豐富我們今后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變“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為教師導學、學生自學;變單純的知識傳授為綜合能力的培養;變篇章結構的分析為根據課文特點、教學需要而抓重點,解疑點。在教學方法的取用中,能夠較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注意創設教學情景,運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究精神,提高教學效率。在學生學法的指導和傳授中,加強課前預習的指導,教會學生如何查閱相關資料;做好課后拓展延伸,增加學習容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體現和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從而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特別是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謂的“新”的課堂教學形式,而進行問題多而雜、啟而不發的“滿堂問”;進行淺層次而不著邊際的盲目的討論。不忽視實在的教學內容,做好語文知識的傳授,加強語文基本功的訓練,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文本的對話,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視學情、機械操作的教學模式,盲目進行過于寬松、不作評判的模棱兩可的評價。而是在實際教學活動過程中,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一個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個機遇,讓他們自己去抓住,給學生一個沖突,讓他們自己去討論,給學生一個對手,讓他們自己去競爭,給學生一個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造。而是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哲學觀,讓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既可鍛煉學生直覺思維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也塑造了學生的自信和尊嚴。

只有教師的觀念轉變了,思想更新了、先進了,對新時期的教學理念有了新的、全面的、深刻的認識后,才能使語文課堂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活動輕松、愉悅起來,使教與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效率。

二、科學的分組是課堂上合作閱讀、思維激發教學嘗試成功的基礎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把學生分成小組以完成教學任務。在分組時,盡量使成員在性格、才能傾向、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4-6人組成,每人在組內有不同的角色,例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等。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同時也可以多種小組形式出現,如把學生進行配對,一個程度高一點,一個程度低一點,或者一個擅長口頭表達,一個擅長書面表達等的同學組成“同伴”系統;想通過小組的互相幫助,使成員有意識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組成協作性小組;旨在于讓學生在小組里面說出每一個人的觀點,然后選出一個口頭報告員,向全班報告小組里面的觀點就組成口頭報告小組等。目的在于創造機會讓不同學習能力或者看法不同的學生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運用每一個人的背景知識對文章做出回應;幫助學生了解對于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生活經歷或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讓學生能學會獨立欣賞文學作品。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傾聽和口頭總結別人觀點的能力以及即興演講能力;培養具有創造力和主動學習的學生;培養個人和小組學習的能力。從而通過分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集體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怎樣合作學習。

三、思維激發訓練課堂上合作閱讀、思維激發教學嘗試的核心內容

初中語文課堂上的思維激發教學是指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情景創設中,結合對課文內容有針對性的,為幫助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所提出來的問題,在教師的適當點撥和提示受到激發與啟示,對課文(作品)進行研究性的閱讀,通過獨立發現問題,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方式掌握語文及相關規律,獲取知識;運用有關知識去調查了解生活,深入研究,尋求相關原因,解決實際問題;體驗、理解和運用一般科學研究方法,掌握一定的探究能力,從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達到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的一種學習活動。這種學習活動改變了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偏重記憶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師知識傳授的學習方式,是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激發、探究合作能力得以培養,進而養成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進行合作閱讀,思維激發訓練與培養,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發學生封存的天資,開啟學生關閉的心智,放飛學生囚禁的情愫,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學生熱愛語文,會學語文,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endprint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運用生活元素調動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的策略
加強教學資源開發,活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初中語文教師的能力結構簡析
論初中語文作業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