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數學區中培養幼兒積極的學習品質

2017-11-14 10:57李惠卿
西部論叢 2017年4期
關鍵詞:學習品質幼兒

李惠卿

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彼^學習品質,那就是興趣、好奇心、創造力、想象力、堅持性、主動性等等。而我們聚焦課題,嘗試“在數學區中培養幼兒積極的學習品質”,往往會發現,數學區域活動中,常出現重視知識技能培養,忽略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等問題,其表現如:材料缺乏挑戰性,無法激發幼兒玩耍與活動的欲望;教師關注目標的達成,制定規則較多,限制了兒童游戲;幼兒碰到困難就很快放棄等等。那么,我們如何在數學區中,培養幼兒主動性、堅持性、創造性等積極的學習品質?宜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關鍵詞:幼兒 數學區 學習品質

一、共同協商區域規則,使“遵守規則”成為一種習慣

所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數學活動的特殊之處在于,它具有一定的規則性,教師通常要求孩子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操作,或明確設置一定的任務,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問題。相應的,在區域活動中,數學區域活動不僅要體現物質材料的豐富性、層次性和開放性,更有必要考慮活動中所包含的,獨特的數學思維邏輯性、縝密性的特點。因此,教師往往會制定一系列的規則,如:各區人數的控制;位置的限制;場地的控制;材料操作要求等。實際上,這些規則限定了幼兒游戲,幼兒有時不按老師制定的規則去活動,執行起來教師也很累,孩子也得不到好的發展,捆綁聊幼兒的思維。

為確保區域活動能更有效的開展,并能讓他們把規則變成一種習慣,教師應改變區域規則的制定方法,區域活動規則由他們制定,引導幼兒在討論中共同協商。由于幼兒參與制訂的規則,同時包含了他們活動的需要,所以幼兒可以接受并能自覺地遵守活動規則。

討論往往圍繞區域活動所遇到的普遍“問題”展開的,這個“問題”通常會影響活動的正常進行,同時,這個“問題”往往是幼兒無法自行解決的。討論的目的是制定解決當前“問題”的規則。例如,在有些區域,幼兒的人數較多,導致幼兒爭搶位置、玩具等現象;有些幼兒在中途無故退出活動,導致同伴游戲無法繼續等。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及時組織幼兒就發生的“問題”展開討論。通過討論,讓幼兒明白,如果這一“問題”不解決,將會影響到活動的正常開展;“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共同討論出相應的活動規則,從而產生適合數學區的規則。引導幼兒將根據自己制定的規則,改編為朗朗上口的兒歌,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規則巧妙地融入數學區,提醒幼兒群體共同遵守。

二、讓“獨立思考“成為一種需要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揭示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而獨立思考正是數學區所蘊含的積極品質,同時,也是數學區域活動中,對幼兒的要求。然而,有時候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在數學區中,教師的目光往往聚焦在目標上,投放新材料時教師會把玩法直接教給幼兒,幼兒只要按照教師提供的玩法玩,達到目標就可以。然而,正是這樣的指導剝奪了幼兒獨立思考的機會。幼兒的活動主要不是服從目標,而是服從興趣和幼兒自身的需要,簡而言之,幼兒的學習活動往往伴隨著興趣和需要?!半x幼兒最近的才是幼兒最感興趣的?!庇變簲祵W操作材料的選取與設計,應當與幼兒的需要和興趣密切聯系,貼近幼兒認識水平,適應兒童的“興趣中心”,力求做到材料適應幼兒的“興趣中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幼兒創新玩法。因此,我們每次投放新材料時,鼓勵幼兒自己玩,看看有幾種玩法,做到“幼兒游戲幼兒做主”。通過探索玩法等方式,培養幼兒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如,數學區的數棒,第一種玩法排序:大部分幼兒在排列時,遵循數棒由長到短或由短到長的規律;第二種玩法長度比較:細心的幼兒就會發現每根數棒都是由10cm的紅色和藍色組成的,拿出一條相對長的數棒,再拿出兩條短的數棒,使兩條短的數棒的長度加起來要與長的數棒長度一樣;第三種玩法單雙數分類等等。

此外,教師不能忽略游戲結束后的分享活動:這件玩具可以怎么玩?誰的玩法最多?你們更喜歡誰的玩法?讓孩子們在分享活動中,充分感受到獨立思考的樂趣,以此激勵幼兒對不同材料,想出不同的玩法,調整材料的結構,甚至結合別區的材料,組合形成新玩法。當獨立思考成為一種需要時,每件材料都可以變為“變形金剛”擁有許多的玩法,促進幼兒發展。

我們也需要根據孩子的需要,及時調整游戲材料,并給予孩子們更大的自由,讓孩子有機會跟隨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他們喜歡的材料,并以他們自己的方式,進行力所能及的操作。應當相信,只要老師多看、多思、多創,做個有心人,一定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的效能,同時讓數學區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讓“主動探索”成為一種樂趣

兒童數學操作活動的質量,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其中,操作材料直接影響幼兒活動的質量。這是因為,活動效果的好壞往往取決于能否幫助幼兒發揮主動性,而兒童活動欲望的強弱、興趣的高低、活動持續時間的長短、獨立的思維和想象能力的高低、探索和創新欲望的強弱,這都與操作材料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嘗試在幼兒數學活動材料的設計、提供上做以下調整:

引導幼兒在真實情景中理解和應用數學,關注周圍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關于數的信息,主動探究并樂在其中。生活中的許多材料都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元素。如,幼兒野餐時拾回的葉子、花瓣、石頭,以及主題活動中搜集到的各類種子,廢舊瓶子、盒子、紐扣、紙杯、勺子等各種日用品,這都是計數、分類、做式樣的極佳材料:使用分類盒進行物體分類操作學習;用易拉罐做算式滾筒,進行加減運算練習;日歷、月歷是幼兒理解時間的順序性、不可逆性的天然工具。日常天氣狀況的累積數據(日期、溫度、天氣狀況等)可以用來讓幼兒感知時間和溫度變化。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都成為了兒童探索和理解數學概念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同時,還可讓材料具有情境性,激發兒童積極探索的意愿,并在情境中,親身體驗和感受數學的樂趣。如“廈門早餐店”,上面有很多都是自己平常吃的早餐,還有很多不認識的,幼兒看著這些好吃的圖片很有興趣。幼兒在玩這個游戲時,很有興趣將“錢”分成幾份,一元和一元分在一起,兩元和兩元分在一起,即使這個分法老師并沒有說過。幼兒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將“錢”進行分類,以方便計算,這樣不僅使得幼兒學會了十以內的加減法,還懂得了十以內數的組合和分類。這使得幼兒在興趣中發揮了游戲的主動性。

四、讓“自省反思”成為一種品質

幼兒是作為活動的個體,他們在活動中發展著自己的思維和能力,特別是通過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如在區域活動中,澤妍和梓妍小朋友選擇了新玩具“到家有多長?”,這個玩具的玩法是擺一擺從家到圖書館、車站、餐廳和公園的距離,用各種材料在“路上”擺一擺,看看這條路擺完一共用了多少個材料。兩個幼兒先選擇用花片擺簡單的“直道”,數了數一共擺了幾個,之后林澤妍在選擇從“家”到“餐廳”的這條彎曲的道路上,翻了翻可以用的材料,選擇了小一點的回形針,這樣才不會導致在“彎道”出現擺不下的問題。兩個人把四條道路都擺完了,也數了數每一條路用了幾個材料,并且能夠根據自己擺的數量填在相應的格子里。這些記錄為幼兒的自我評價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然后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顒咏Y束,我們用過道陳列、桌面擺放等平面立體的形式將幼兒的視頻展示出來,不僅能讓幼兒為自己的作品感到驕傲,更能讓幼兒對別人的作品加以評價,找出別人的優點和缺點,反思自己若碰到類似問題應怎么做,從中看出幼兒的專注、堅持性性等學習品質。

除了評價幼兒外,教師還應自我評價。思考、反省并探索整個活動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并找出問題的原因,并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使活動內容更貼近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在提供材料讓幼兒操作時,教師反思是否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參與幼兒的游戲;是否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是否符合孩子的發展需要;是否能提高幼兒的學習品質等。教師可以啟發幼兒進行發現式學習,并根據幼兒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評價幼兒活動結果時,看到每一個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并讓幼兒學會用記錄式的評價來介紹給小朋友聽,從而讓幼兒學會自己反思。

實踐證明,通過對規則意識的培養、環境的有效性、材料的適宜性、評價多方面的探索,幼兒在數學區域游戲中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優質的學習能力……[1]這些良好的學習品質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知、情、意、行諸方面的全面發展,是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 美國幼教專家麗蓮.凱茲.邁向專業成長之路[M].廖風瑞,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54-57

[2] 卡羅爾.德韋克.看見成長的自己[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9.

[3] 蓋伊.格朗蘭德.發展適宜性游戲[M].Y嚴冷,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0

[4] 張紅霞在區域活動中靈活動運用評價機制,促進幼兒評價,實驗幼兒園,上海學前教育網

猜你喜歡
學習品質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區域活動中關注與支持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
引領小學生探尋成功之路
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品質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