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創新初探

2017-11-17 16:57呂詩琪
學習導刊 2017年9期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小學生創新

呂詩琪

摘要:在英語教學改革強調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背景下,將英語兒童文學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是一種新的嘗試。目前,小學英語課堂中兒童文學的教學現狀堪憂:小學生閱讀資源少,英語兒童文學課堂教學生硬僵化等。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發揮中流砥柱作用,明確英語兒童文學的課程定位,努力提高自身文學素養,引入優秀的英語兒童文學作品,關注小學生身心發展,引導他們愉快地進行英語語言學習。

關鍵詞:英語兒童文學;小學英語課堂;創新;教師;小學生

“英語兒童文學趣味性強,語言難度低,能夠被兒童所接受。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英語兒童文學有利于教師把握學生學習心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適合于英語不是母語的學生?!痹谟⒄Z教育中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英語綜合能力,使教師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增強。

一、小學英語教學與英語兒童文學的關系

英語素養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文學作品的熏陶??紤]小學生年齡階段所特有的心理特征及其受教育程度,英語兒童文學作品將是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二者均作用于兒童,并且都以培養小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升精神境界為目標。

(一)英語兒童文學是小學英語課程的重要資源

教育部在2011年出臺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試驗稿)》規定:“小學階段的學生應達到二級目標的要求,在發展聽說能力的同時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讓小學生通過圖片的提示聽懂、讀懂并能夠復述簡單的英語故事?!边@力證了英語兒童文學作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英語兒童文學是應兒童英語教育的需要而產生的,隨著人們對于小學英語教育和英語兒童文學不斷深入的了解,英語兒童文學的作用早已不僅僅局限于教化兒童,更多的是作為小學英語課程資源而受到人們的重視。

(二)小學英語教學與英語兒童文學功能相似

1.小學英語教學與英語兒童文學都以兒童為服務對象

兒童是英語兒童文學的主要讀者,年齡則是兒童獨特的特征,這一特征形成了他們獨有的對于文學作品的不同要求。兒童的生理條件、心理條件直接影響其對英語兒童文學的接受程度,由此可將學習兒童文學的年齡階段分為1-6、7歲;6、7-11、12歲;11、12-14、15歲;14、15-18歲,這與我國當前劃分的教育階段相吻合。綜上,小學英語教學與英語兒童文學的童年期文學階段的服務對象一致。

2.小學英語教學與英語兒童文學的教育目標一致

英語兒童文學讓兒童在閱讀作品的同時,感受文學之美,陶冶情操,在不知不覺中規范自身的行為,培養高尚的品格。例如:《哈利·波特》中勇敢與惡勢力抗爭的黃金三人組、《愛麗絲夢游仙境》中承擔愛與責任的愛麗絲、《小公主》中不論順境還是逆境都始終保持樂觀、堅強的小莎拉等等,這些作品都能通過鮮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使小學生在放松的同時受到文學的熏陶。

總之,兒童通過閱讀、欣賞、接受英語兒童文學作品,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可以了解英美國家的風俗與文化,更有助于英語課程的學習。

二、小學英語課堂中兒童文學的教學現狀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把握兒童年齡、心理特征選擇教學內容 、組織教學活動尤為重要,目前英語兒童文學教學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小學缺乏文學性閱讀教學

1.不能合理運用英語兒童文學資源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閱讀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還可以十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相當多的小學英語教師把英語兒童文學閱讀等同于英語課文的閱讀和講解,更有甚者認為只要學生背會單詞、掌握句型就可以學好英語。因此,英語兒童文學的閱讀學習便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與價值。

2.缺少有效的教學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受固有英語教學觀念的影響,課堂上的交流仍停留在教師問、學生答的傳統模式。在教學觀念上,教師總是擔心學生不能獨立完成閱讀任務,從而包辦代替,講解時在黑板上列出考察的知識點,并進行一、二、三、四式的內容分析,而學生只能忙于抄錄黑板上教師的筆記,無法發散思維進行理解。

(二)小學英語兒童文學教學缺乏靈活性

1. 兒童文學在英語教學中課程定位模糊

在英語語言習得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英語文化的重要性。一個語言學得快、善于表達的人通常都富有深厚的語言文化涵養。但是,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學校、教師及家長仍舊熱衷于追求高分數、高升學率,運用題海戰術讓學生機械地進行語言學習,忽視了英語兒童文學在英語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學生的語言文化素質得不到提升。

2. 課堂教學中忽視了英語兒童文學的特征

兒童文學有著明顯區別于成人文學的典型性特質,體現為:成長性、趣味性、娛樂性和語言的活潑性,只有抓住兒童文學的這些特征才能上好兒童文學課。一些英語教師不重視英語兒童文學知識,缺少兒童文學素養,將生動活潑英語兒童文學課講得枯燥乏味,單純地把兒童文學作品當做識單詞、記句型的工具,將其具有的兒童情趣完全抹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站在自身成人的角度進行教學,忽略了兒童獨特的年齡特點,使課堂索然無味。

三、將兒童文學引入小學英語教學的方法

我們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兒童文學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英語兒童文學素養,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在新的《英語課程標準》要求下,小學英語教師要上好英語課,需要以提升教師英語兒童文學素養、增加兒童文學作品閱讀量為前提,以發掘英語兒童文學作品情趣、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為實際教學的手段。endprint

(一)組織培訓,提升教師英語兒童文學理論素養

1.將理論知識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小學英語教師是從事教學活動的一線人員,進行在職培訓應該以應用為主而不是以研究為主,因此培訓的重點應放在如何將英語兒童文學知識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上。例如:在教授《百萬英鎊》時不僅僅讓學生機械地進行對話、背誦,而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以自己的視角去理解作品中的世界,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使用購物所需的英語詞匯,加上討論與表演,學生很快就可以將購物的情節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加強記憶。

2.體會兒童文學獨特的審美特征

“區別于成人文學‘以真為美的美學取向,兒童文學寄予著成人社會對未來一代的期望,是‘以善為美的?!?所以在培訓中不但要讓教師體會兒童文學的審美特質,而且要提升教師的審美能力,在之后的英語兒童文學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3.關注現當代主流英語兒童文學作品

大量的閱讀可以鍛煉人的文學辨識能力,提升閱讀品味。小學英語教師應擴大自身英語兒童文學作品閱讀范圍,找尋適合兒童閱讀的作品,尤其應該關注現當代主流作品。例如:E. B. White所著的《精靈鼠小弟》系列是二十世紀廣受讀者贊譽的作品之一,深受學生的喜愛。引入這樣的優秀作品進行英語教學,既可以讓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又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二)關注學生,加強文學性閱讀教學

1.引入英語兒童文學優秀作品,讓學生通過英語感知世界

閱讀在英語學習中處于重要地位。托爾斯泰認為:“當學生在一篇文章或一個句子中發現生詞,而且在其他文章或句子中再一次發現這個詞時,學生便對這個詞有了模糊的認識,在之后的學習中就會逐漸內化,使之成為自己的概念?!?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為小學生講授的必須是經典、優秀的英語兒童文學作品,讓學生在閱讀中通過上下文獲得新概念和詞語。

2.發掘課文中的兒童情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兒童文學的最大特點便是兒童情趣,這也是與成人文學區別開來的重要標志。兒童文學的趣味性很強,即使成年人讀后也會被感染。例如:James Matthew Barrie所著的《彼得·潘》講述了純真、善良的小女孩溫迪因為不愿意做古板的“淑女”而選擇了與永遠不會長大的小飛俠彼得·潘飛往一座神秘又夢幻的島嶼,在島上他們經歷了一系列離奇的事情。其中的人物形象鮮明活潑,情節明快,在給學生帶來樂趣的同時,也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有利于孩子們接觸社會,明辨是非,鍛煉思維能力,有一定的引導作用。

(三)把握特征,引導學生愉快地學習

1.明確英語兒童文學課程定位

將英語兒童文學作品引入我國小學英語課堂并非易事,現在的英語教師普遍認為組織兒童文學作品學習最大的障礙是日常教學任務繁重,缺少實施的助力。因此,在教學計劃中安排英語兒童文學教學需要得到學校及有關部門的支持與重視。在英語教學中,應該讓學生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閱讀作品之后及時反饋,通過交流探討發現作品的內涵,使學生與作品之間產生共鳴。

2.創設輕松愉快的英語兒童文學學習氛圍

不論是從課堂教學到課外活動,還是從班級到校園,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目標和責任。英語兒童文學情境的創設,有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自由的學習環境,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同時,合理運用各種技術手段,例如:在教師的指導下編排簡單的英語話劇、通過多媒體播放英語兒童文學相關的視頻、音頻文件、進行英語兒童文學專題板報評比、開設英語兒童文學作品專欄等,使學生在無形中受到英語語言的影響。

3. 教學應貫徹趣味性原則

(1)活動要求適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避免活動要求過高,超過了學生的接受水平,勢必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學生非但不能感受到愉快的情緒,還會產生焦慮。

(2)活動貼近生活

教師所組織的英語活動內容應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他們產生共鳴。在人們普遍的觀念中,學習英語就是不停地背,不停地默寫,不停地做題,還是得不到質的飛越。教師應嘗試將英語兒童文學中貼近日常生活的情景再現,使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學習英語語言,比如:指路、看病、購物等。

(3)活動形式多樣

課堂活動是小學生最喜愛的學習方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使用多種活動形式,令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進行語言學習,如故事接龍、頭腦風暴、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掌握英語知識。

(4)活動評價及時

成就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強烈的英語學習愿望,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進步就會更加明顯。在學習活動中,教師應該多鼓勵、表揚學生,多正面肯定、支持學生的表現,讓學生體會從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四、結語

英語兒童文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引導著學生在閱讀中感知五彩繽紛的世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通過引入大量優秀的英語兒童文學作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發掘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小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提高英語語言水平,提升精神境界。

[1]GHOSN I K. Four good reasons to use literature in primary school ELT [J] .ELT Journal,2002,56(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曹文英.兒童文學應用教學研究[M].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頁

[4]維果茨基.思維與語言[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頁

參考文獻

[1]孔寶剛.兒童文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郭金秀.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兒童文學作品鑒賞[J].教學與管理,2011,(33)

[3]單迎春 王海濤 劉曉旭.兒童文學與英語教學[J].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朱智賢.兒童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楊實誠.兒童文學美學[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歡
小學英語課堂小學生創新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小學英語教師課堂即時評價效果調查研究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藝術之我見
英語課堂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實踐探索
我是小學生
小學英語課堂體態語運用初探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