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生成績之關聯性調查

2017-11-17 12:05陸明婧
學習導刊 2017年9期

陸明婧

摘要:本文對少數大學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學習動機進行了實證研究。本研究旨在調查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動機類型,探討動機與學習者英語成績的關系。研究還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的一些啟示和學習在漢語語境中的數據是從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由兩部分組成的問卷收集個人信息和高一宏(2003)動機類型量表。研究對象為江西科技學院和江西省理工學院南昌大學120名非英語專業學生。然后所有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 13),它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包括描述性統計、均值和標準差,計算總結participants5反應的動機。其次,積差相關進行研究的動機是為了學習成就相關。第三,采用t檢驗來確定男女參與者在動機類型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最后,將120名受試者分為兩組:高分組(27%的學生)和低分組(27%的學生)。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對高分組與低分組之間的動機選擇進行了總結。在此過程中,再次采用t檢驗,以確定高分組和低分組之間的動機類型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關鍵詞:工具動機;文化動機;情境動機;英語成績

1.引言

語言學習的目的是找出影響語言學習的原因,并找出有助于學習的規則。幾十年前,外語學習研究主要涉及學習特征和學習方法等外部因素。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學習者自身的研究應該受到更多的重視。因此,對學習者的個體差異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這些個體差異中,動機被視為外語學習的關鍵因素。

然而,大學英語教學的結果并不是人們滿意的結果。中國大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仍然很差。這樣的局面導致了什么?我們能采取什么措施來提高學生?我們怎樣才能使教學過程更有效?所有這些問題都值得考慮。毫無疑問,許多因素導致了大學英語學習效率低下。事實上,大多數英語教師認為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英語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如Cored所說:“只要有動力,任何人都可以學習語言”,這充分證明了動機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

本論文是對120名非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的一項實證研究。本研究基于高關于語言學習動機的問卷調查,旨在達到以下目的:

我將探討動機與學習者、英語成績之間的關系。眾所周知,由于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可能采取不同的動機。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學習者的動機與英語成績的關系。盡管在英語學習動機類型中,漢語語境中的工具性動機占主導地位,但沒有人能確定當前的情況是否改變。因此,研究動機與學習者英語成績之間的關系是很有意義的。

2研究方法

2.1的參與者

超過100名學生參加了這項研究。他們都是非英語專業的二年級學生。在這些學生中,78是女性,42是男性。他們的年齡從18到22,每個人至少有7年經驗的英語學習。金者參加了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CET-4)曾用同樣的標準衡量他們的語言能力。在大學里,他們的英語課程涵蓋了大學英語教學中所要求的所有基本技能。

2.2文書和程序

2.2.1設計調查問卷

問卷調查是本研究的另一個工具。它包括兩個部分:個人背景和動機類型,基于高的問卷。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參與者的個人信息,如專業、性別、年齡、家庭背景等。這些個人背景是研究個體變量與語言學習之間關系的重要指標。第二部分包括30項關于在五點量表的形式接近學生的學習動機從“強烈不同意我”到“非常同意”5。它主要是檢查參與者的動機類型。規模是基于高一宏設計(2003)。設計了一個探索性動機問卷,了解中國大學生的學習動機類型。

2.2.2研究程序

為了避免語言理解上的不必要的問題,保證更多的自發反應,本問卷對中國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完成老師的監督下在課堂上。在回答問卷之前,學生們被告知他們的答案是匿名的,對他們沒有負面影響。受試者被要求盡可能準確和誠實,因為這次調查的成功取決于他們的答案。除了問卷調查的數據外,他們還通過查閱部門辦公室的記錄收集了他們的大學英語四級成績。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軟件包(SPSS)對社會科學。

分析過程分為以下步驟。首先,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包括均值和標準差,計算參與者對動機的反應。其次,利用產品矩相關研究動機與學習成績的關系。第三,采用t檢驗來確定男女參與者在動機類型上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最后,將120名受試者分為兩組:高分組(27%的學生)和低分組(27%的學生)。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對高分組與低分組之間的動機選擇進行了總結。在這個過程中,采用t檢驗確定是否有再高分組和低分組在動機類型方面無顯著差異。

3結果和討論

3.1數據收集和分析

結果表明:在三種動機類型中,女性的動機水平略高于男性。此外,t檢驗程序顯示了三種動機在女性和男性受試者之間的顯著差異。因此,有三種類型的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動機差異。結果表明,在這三種動機中,女性的動機高于男性,動機多于男性。

3.2問卷調查結果

談到文化動機,它像征或綜合性動機。也就是說,男女在綜合動機上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結果與加德納和蘭伯特(1972)的研究結果相一致,表明女性對二語者表現出更大的綜合動機和更良好的情感。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女性,對文化的積極態度和目標語言的人。因此,他們更容易與母語為母語的人交流,因為他們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并傾向于與其他社區更親近。

但是,為什么女性的工具性動機也高于男性?解釋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源于父母的壓力和對女性的偏見。一方面,女性對外界的獎勵比較敏感,比如父母或老師的表揚。為了得到別人的稱贊,女學生通常比男學生更努力達到目的。

3.3個主要的研究結果

另一方面,充斥著激烈競爭的社會對女性有某種偏見。女性不能獲得同樣的機會為男性而找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在學習中做出更大的努力。只有當他們在學校里學得更好時,他們才能在社會上有更好的表現。一般來說,女學生、嚴厲的父母和競爭環境可以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英語。為了與男性競爭,在社會上找一份好工作,女性必須付出更多才能成功。這就是為什么女性比男性有更強的工具和情境動機。

3.4動機之間的關系,與學生的成就

第三個動機——情境動機與其他兩個動機表現出相似的結果。女性比男性還具有較強的情境動機。這種動機與文化和工具性動機相分離,說明了微觀學習情境對學習者的影響。女性學習者更關心學習環境,如課程、教師和班級。換句話說,女性學習者更容易受到這種環境的影響。

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具有較強文化學習動機的學生在第二語言學習中能取得更高的成績。事實上,大多數學生都有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找好工作等工具性動機,面對這樣的現實,應該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文化動機。文化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和整合動機兩部分。只有當學生的利益在于文化,人與語言的其他方面,他們能在學習英語的工具性動機比那些更成功。也可以說,如果學習者希望成為家庭成員并融入語言群體,那么第二語言習得就會得到很高的促進。然而,在中國,應試教育體系的特點仍然是對考試的重視?!边@就是為什么許多學生為了通過考試而學習英語的原因。有了工具性動機,學生可以在短期內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工具性動機在二語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紅霞.試論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J].才智.2017(22)

[2]曾潔.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研究——以內江師范學院大三學生為例[J].內江科技.2017(02)

[3]張莉,劉金梅.國內英語學習動機激發策略研究20年綜述[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3)

[4]廖雪蓮.英語學習動機減退理論綜述[J].海外英語.2015(15)

[5]劉全花.管窺英語學習動機與文化認同變化研究[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4(01)

[6]孔娜.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影響因素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02)

[7]米穩.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缺失因素研究[J].海外英語.2013(22)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