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繼續教育法學特色專業建設思考與實踐

2017-11-17 04:10范慶標義海忠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關鍵詞:辦學特色法學專業

范慶標 義海忠

【摘要】在高等繼續教育面臨轉型的大背景下,特色專業建設已經成為時下各高校應對轉型的重要舉措之一。在高等繼續教育領域堅持側重法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積極開展法學特色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突出服務西部地區法制建設,側重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司法輔助人才,探索靈活的教學管理和網絡課程服務平臺建設,突出兼容并蓄的課程體系建設,以此形成高等繼續教育法學專業的辦學特色,已成為高等繼續教育發展的必然。

【關鍵詞】高等繼續教育 法學專業 辦學特色

【基金項目】陜西省省屬高校四個一流專業——陜西高等繼續教育法學特色專業建設課題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015-02

一、特色專業建設是高等繼續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特色化”是我國教育發展在“均衡化”后必然進入的階段,特色專業建設是高等繼續教育特色化發展的重要步驟。所謂特色專業即是通過專業的特色化發展,達到培養多樣化人才的目的。特色專業要求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目前,高等學校一般通過提高水平、創造特色、創新機制等途徑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其中“特色辦學”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因此,“特色辦學”就成為教學評估中的重要評估指標之一?!稗k學特色”指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積累、形成和發展的,在價值取向、辦學理念、辦學目標、人才培養方式、學科專業建設與科學研究、管理機制、教育風格等各個方面表現出的一系列相對持久穩定的特性。教育部對高校實施的教學評估中,也明確指出:大學的辦學特色是指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優于其他學校的獨特優質風貌??梢?,大學的辦學特色具有獨特性、穩定性、發展性、綜合性的特點;內容可體現在治學方略、辦學觀念、辦學思路;科學先進的教學管理制度、運行機制;教育模式、人才特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解決教改中的重點問題等方面。在教育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大學辦學特色不僅是 “求生存、謀發展”之途徑,也是走向一流大學的必經之路。突出特色體現在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特色就是優勢。專業建設涉及到課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專業教學團隊和實踐教學條件的建設。專業建設是學院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一所名校,是以其特色和優勢專業而聞名的。專業辦得好壞,對學校特色的形成、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都產生重大影響。專業是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具體實施的載體,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構建是通過專業的學習來完成的,因此,涉及專業建設的課程標準、師資隊伍、教學模式等內容的質量,勢必會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特色專業是指充分體現學校辦學定位,在教育目標、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獲得社會認同并有較高社會聲譽的專業。法學專業辦學特色是在保障學生掌握法學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在特定方面還有突出發展,與其他法學專業有明顯優勢和特征,保證所培養的人才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

二、高等繼續教育法學特色專業建設要堅持正確的專業特色建設原則

強化優勢,突出特色。特色專業建設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以強化優勢為根本,以突出特色為核心,充分體現學校辦學特色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色。特色專業建設要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增強專業建設的開放性、靈活性和適應性,提高辦學效益,探索適應社會不同類型人才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建設應堅持強化優勢、突出特色原則;堅持改革創新、提高效益原則;堅持夯實基礎、強化創立品牌意識。西北政法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依托本校優質的法學教育資源與法學本、??瞥扇私逃?0余年積累的豐富的成人教育經驗,在成人繼續教育法學專業領域陜西乃至西北地區都有較高的認知度。自2006年學校更名為西北政法大學之后,學校多學科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是一所法學特色鮮明,哲學、經濟、管理、文學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承擔包括應用型復合型、涉外和西部基層全部3個類型的卓越法律人才培養任務。學校是西北地區法學研究的中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西北地區第一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因此,高等繼續教育法學專業特色建設必須充分依托學校辦學資源、發揮學校整體力量;必須立足西北輻射全國,首先考慮西北地區社會法治建設的進展和需要,同時以職業需求為導向培養法學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在特色專業建設同時遵循為行業服務的理念,在為行業和地方服務過程中提升實力。法學專業的辦學特色不能離開法學教育的本質屬性。法學專業的辦學特色與法學專業培養人才目標是聯系在一起的,在共性基礎上的 “不同”,才為獨特性。法學專業的基本水平是更為根本的東西,任何一個設置法學專業的學校都不能忽視,法學專業的基本水平保不住,就談不上特色。追求個性不能忽視法學專業共性,不能違背法學教育的一般規律。因此,追求辦學特色謹防忽視法學教育統一性的標準和要求,即在強調特色的同時,還應該注重法學教育的共性,即舉辦法學專業要重視法學專業的統一性要求,不管法學教育有何種特色,畢竟還是建設法學專業,是在開展法學教育。法學教育是以實施素質教育、傳授法律知識、訓練法律思維、造就高級法律專業人才和治國人才為內容的教育活動。法學人才的培養有基本標準,即專業標準,所培養的人才具有扎實的法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分析與解決法律問題。法學教育要嚴格遵守法律人才培養的規范和要求,遵守法學教育的統一性。法學專業統一性是法學理論系統性要求,是法制建設統一性要求,是法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三、高等繼續教育法學特色專業建設的具體內容

專業建設不僅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而且也是教學改革的切入點,是教學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建設水平集中反映了一所高校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和辦學實力,是教學內涵建設的核心。對專業建設的重要性提高認識,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專業教學團隊、實踐教學條件等方面切實加強建設,是當前每個高校教學建設和改革的首要任務。就高等繼續教育法學專業而言,還要認真考慮普通高等法學教育和高等繼續教育法學專業的異同性,差異性往往體現出特殊性,我們認為法學特色專業繼續教育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優化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優化是高等繼續教育法學特色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特色專業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制定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重在于通過修訂教學計劃、編寫特色教材、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和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等,來達到完善法學專業特色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的目的與目標。在大眾化教育背景下,需要確立“錯位競爭,特色發展”的發展戰略,堅持走科學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之路,這是高等繼續教育法學專業得以發展的必然路徑。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優化上,還需認識到繼續教育必須具備的個性化、多模式教育的特點,對學生的培養和教育不應整齊劃一,而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潛質和社會對人才的不同需求進行培養?;谶@一認識,立足學校實際和學生就業意向,面對法學教育通識教育與職業教育兩種價值取向間的矛盾,通過理論論證和實踐調研,科學劃分法學人才層次,明確高等繼續教育法學本、??平逃娜蝿?,擬將法學教育立足于職業教育,即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有良好素質的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在近階段,要側重法律輔助人才的培養,繼續發揚西北政法大學培養人才側重服務西部法制建設,服務基層公、檢、法、司,寬口徑服務于市場的傳統優勢。

質言之,發揮高校舉辦高等繼續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穩步發展學歷繼續教育,大力發展非學歷教育,面向行業、企業、部門和職業崗位群,開發適應不同層次需要的非學歷繼續教育項目,突出辦學特色和行業背景,按照需求導向制定培養方案,提高受教育者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探索信息化教學與面授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推進換手、業余教育與現代遠程教育融合發展,是我們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所求。

(二)高等繼續教育法學專業特色課程體系建設

1.課程建設是專業培養目標實現的基本途徑,建構法學專業特色課程體系是法律特色專業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根據學院辦學定位和專業建設目標,我們吸收用人部門參與研究,合理確定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形成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針對法律輔助人才的要求,有必要增加實用性強的技能課程,比如計算機應用技術,高級速錄技術等。

圍繞法學專業特色課程體系開發與不斷完善,全力靠近高等繼續教育的需求,我們開發了系列在職繼續教育課程模塊,該模塊由近47門課程構成。其中,法學類課程25門,人文素質類、宏觀戰略類、黨建與反腐類、心理溝通類、危機公關類等課程25門。模塊課程的開發,為我校高等繼續教育法學特色專業的建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此外,圍繞國家司法體制改革,特別是人民法院推行法官員額制,我院率先成立了“西北政法大學司法輔助人才研究培訓基地”。這是全國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以研究和培養法院書記員、助理法官為目標的高等非學歷法學繼續教育基地,與我們確定的“突出辦學特色和行業背景,按照需求導向制定培養方案,提高受教育者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達到了高度的契合。為有效實現對這一職業群體培養目標的達成,我們建成了一個適用與法院實際業務需求的課程體系,包括《司改背景下的職業認知與法律思維》、《書記員公務禮儀與法律人的職業素養》、《法庭輔助工作技能與實務》,《庭審記錄技能訓練》、《執行輔助技能與實務》、《司法文書寫作規范與注意事項》、《立案與歸檔工作技能》等在內的、旨在與高等非學歷繼續教育宗旨高度統一的實踐課程體系,這為我們追求的建設高等繼續教育法學特色專業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和實踐推廣價值。

2.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我們改革的重點。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探索以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模式,推廣使用現代信息工具的教學方法,推進啟發式教學,采用探究式、研究性教學、網絡化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特別是注意到案例教學方法在法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按照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強化教材建設的要求,采取自編教材與統編教材相結合,形成自己的教材特色,我們已編著了高等政法院校法學系列教材之《經濟法案例評析》,該教材作為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的高等繼續教育法學專業特色教材,已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是在高等繼續教育法學專業特色教材建設上的一次突破和嘗試。

(三)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特色建設的主力軍,專業特色建設必須擁有一支以專業帶頭人為骨干,教學和科研綜合水平高、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西北政法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依托本校雄厚的師資實力,這是建設法學特色專業獨特優勢和根本保證。目前學校教師隊伍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有354人,占到總數的52%;具有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的達到230人,占到總數的34%。教師中有10余人分別獲得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全國杰出資深法學家” 、“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陜西省首屆社科名家”等多項榮譽稱號;多名專家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三五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中共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建設教材編寫組;還有一大批教授擔任全國和省級學術團體的會長、副會長和常務理事。我校高等繼續教育法學特色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實踐活動就是根植于這樣的土壤之中,因此也就有了不斷延續發展的動能。除此之外,在任課教師的篩選上,注重學術型教師與外聘的、具有很高法律素養的實踐型教師這種“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這是高等繼續教育法學專業特色化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強化應用型法學人才培養的特色手段之一。

(四)高等繼續教育法學特色專業建設實踐

1.西北政法大學與弘成教育簽署合作辦學協議,引進弘成教育網絡教育平臺,正式上線西北政法大學教學教務網絡管理與服務平臺,初步實現教學教務管理信息化和課程網絡遠程教育,初步構建起法學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建立起以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網絡學習平臺+線下集中培訓”相結合的創新教育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初步實現成人函數教育學生時時可學、處處可學這個愿景。將通過自建和引進課程資源,為繼續教育學生個人提供課程點播學習服務,充分利用西北政法大學法學教育資源和弘成教育平臺運行的優勢,將來要逐步合作開發課程資源,包括優質培訓課程的引入,不斷豐富網絡學習平臺。

2.西北政法大學司法輔助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隨著司法責任制的落實與司法人員分類管理的推進,各級法院司法輔助人員嚴重緊缺,為配合法官員額制后的“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書記員”的新型審判團隊的建立,我們與國內擁有成熟司法輔助人才隊伍建設研究、司法輔助人才培養體系與司法輔助人才培養成熟經驗的華可教育研究院合作共建“西北政法大學司法輔助人才培養基地”,主要開展法院書記員、法官助理崗前職業能力培養,檢察院檢察官助理、書記員及司法系統在職人員培養。為西安乃至西北地區提供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司法輔助人員的培養與輸送,通過司法輔助人才培養基地的建立,為法院系統提供人力保障與智力支撐。

參考文獻:

[1]張曉敏、鐘銘佑, 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建設與實踐,《高教論壇》,2014年1月第1期。

[2]常淳,國家級高校特色專業建設研究,遼寧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5月。

[3]歐陽白果,論獨立學院法律人才培養與法學專業特色建設,《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年10月。

猜你喜歡
辦學特色法學專業
貴州師范大學書法學專業學生作品選登
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的高職法學專業教學探究
法學專業大學生職業規劃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特色探討
走內涵發展之路提升學校教育品質
優化課程教學體系結構,凸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辦學特色
試題庫建設之我見
學校辦學特色形成過程的誤區與反思
民族法學在民族高校發展的現狀及發展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