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維果斯基理論淺析教師在促進幼兒社會交往中的作用

2017-11-17 04:10續潤笑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關鍵詞:社會交往幼兒教師

續潤笑

【摘要】本文運用維果斯基的相關理論分析教師在幼兒社會交往中的作用,并從了解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提供促進幼兒行動的環境、提供符合年齡特征的材料、給予有針對性的介入和指導、為同伴交往提供機會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維果斯基理論 幼兒 教師 社會交往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023-02

維果斯基認為,人的一切高級心理機能是通過人與人的交往而形成的。交往是形成一切高級心理機能的社會基礎,沒有社會交往就不可能產生高級心理機能。維果斯基強調兒童與同伴、與成人之間的共同活動不僅僅是兒童發展的重要源泉,而且兒童高級心理機能的形成正是這一活動中介的結果。因此,社會交往能力對幼兒的發展非常重要,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促進其發展。

一、了解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是維果斯基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兒童的現實發展水平和在成人或更有經驗的同伴的指導與幫助下能達到的更高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教師應在了解幼兒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提供符合幼兒需要的環境、材料和支持。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是幼兒活動的觀察者和傾聽者,通過長期的觀察和深入的了解,在活動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評價,確定什么樣的任務是當前兒童能獨立完成的,什么樣的任務是兒童需借助教師幫助方能完成的,從而根據幼兒的需要有的放矢地提供支持。

二、提供促進幼兒行動的環境

維果斯基強調高級心理機能的發展依賴客觀的環境,人心理發展的源泉與決定因素是人類歷史過程中不斷發展著的文化,即作為人的社會生活與社會活動產物的文化。對幼兒來說,幼兒園環境尤其是教室環境對其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應以幼兒為中心,布置符合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環境。先觀察和了解幼兒想要做什么,需要什么,再與幼兒一起布置環境,在布置環境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之間相互交往的可能性,例如在布置區域環境時,應考慮區域之間的間隔方式,盡量避免將不同的區域完全隔開,這在無形中剝奪了幼兒之間交往的機會;考慮區域的人數,為幼兒創造交往機會。

三、提供符合年齡特征的材料

如今很多幼兒成長過程中玩的大多數是逼真的玩具,對使用開放性材料,如石頭、木棍或者紙板很少甚至沒有經驗。那么,對他們來說,要想發展與較高假裝游戲水平相關的廣泛的象征性替代能力就很困難。針對這樣的幼兒,教師需要示范如何用一種象征性的方式使用游戲材料,然后逐漸擴展到同一物體所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因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符合其年齡特征的活動材料,如結構性較低、操作性較強的能夠支持幼兒自主活動的材料。教師在為幼兒進行材料使用示范時應考慮幼兒的發展水平,難易適合,如對于能夠熟練用剪刀剪直線的幼兒,就可以讓其嘗試剪曲線,而對于不會使用剪刀的幼兒,則應引導其先練習使用剪刀,再嘗試剪直線。

四、給予有針對性的介入和指導

教師作為幼兒活動的鷹架者應把握這樣的原則:“當孩子需要幫助時提供協助,當其能力增加時就減少協助的量?;貞涂赡艿幕?,能提供孩子適當的挑戰及支持性的環境,當然還有許多其他不同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鷹架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通過讓孩子盡可能規范其合作活動,來培養他們的自我規范,這需要成人在孩子一旦能獨立活動時,就盡快舍棄對他們的控制及協助才行?!痹诖嘶A上,教師在介入指導時應首先以合作者和參與者的身份融入幼兒的活動中進行觀察,發現幼兒的困難及原因并提供相應的幫助,在提供幫助時應把握外界幫助與兒童自主活動之間的度,切忌包辦代替。在教師幫助方面,需要教師進一步細致考慮:是直接幫助,還是借助材料間接幫助。如果是直接提供幫助,是采取口頭描繪的方式還是采取直接動手操作演示的方式。如果是采取口頭描繪的方式,是直接告訴解決方法,還是給予提示。如果是借助材料間接提供幫助,更需要考慮材料特性的影響,分析其是否能夠使教師較好地達到幫助兒童的目的。

五、為同伴交往提供機會

按照維果斯基的理論,當同伴是一個專家或是某方面的能手時,兒童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大大提高。所以,老師應該把各有所長的兒童組織起來,給他們提供取長補短的空間,充分發揮同伴合作和相互學習的潛力。教師應創設各種機會和情境促進同伴交往,幼兒會自發地互相學習、合作,如:能力較弱的幼兒通過觀察、模仿能力較強幼兒的行為可以逐漸習得解決問題的方法、與人交往的方式等,并在之后的活動中表現出來,這對幼兒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

總之,幼兒活動應該以幼兒為中心,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需要什么、渴望怎樣的學習方式、在什么方面需要支持等方式來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從而真正地實現幼兒高級心理機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光榮.文化的詮釋——維果斯基學派心理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21.

[2]貝爾克,溫斯勒著.谷瑞勉譯.鷹架兒童的學習:維果斯基與幼兒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6:51-52.

[3]趙南.“最近發展區”概念解析及其對幼兒園教學的啟示[J].課程與教學.2006(9):5-9.

猜你喜歡
社會交往幼兒教師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網絡化時代的技術賦權
馬克思主體性思想的三重意蘊
美育教師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