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跨文化溝通與管理
——跨國兼并與收購的企業文化問題

2017-11-21 05:40陳彭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年43期
關鍵詞:跨國跨文化國際化

◎陳彭

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跨文化溝通與管理
——跨國兼并與收購的企業文化問題

◎陳彭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企業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選擇進入國際市場,而且也選擇了不同的進入策略??鐕娌⑴c收購被眾多企業認為是有效的國際化步驟,但是在跨國兼并與收購后,企業需要解決的是企業文化融合的問題,因此,跨文化溝通也是影響跨國兼并與收購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之一。管理者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來避免“并購綜合征”的出現,最終使得跨國兼并與收購實現其應有的價值。

國際化的“是”與“否”及“如何”

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可以分為內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種。這兩方面因素可以被簡單理解為內部的企業自身出現的因素,以及來自于企業不可控的外部的“環境”因素。例如,世界著名的零售業巨頭家樂福第一次進入國際市場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于當時的《羅耶法》極大地限制了該企業在法國本土的發展,而使得其不得不轉向拓展國際市場。

當一個企業由于上述因素而決定進入國際市場時,如何進入國際市場,即如何開展國際化進程,將是另外一大挑戰。企業可以從出口產品開始,一般首選鄰邦、眾所周知的國家,或者是有著相對較小的“心理距離”的國家?!靶睦砭嚯x”就包括該國的風俗、文化等因素。換句話說,一個企業的國際化擴張取決于其對國外市場的經驗。而且,一個企業的國際化過程是逐步的、由一系列小的、不斷增加的變化而組成的。家樂福在邁開國際化的第一步時,是選擇了進入其比較了解、且風險較小的國家。通過在國外市場獲得了更多的經驗和自信后,其對于在國外市場經營和所承擔風險的程度發生了變化。從而帶來的影響是其進一步拓展了更具挑戰和未知市場,例如中東和亞洲等市場,并且取得了成功。

進入國際市場的策略也各有不同。除了出口、許可經營、特許經營外,企業還可以采取綠地投資,建設新的企業,或者通過對已有的當地企業進行兼并或收購。

跨國兼并與收購的成敗——是否真正聽懂了“弦外之音”?

跨國兼并與收購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增強企業的市場地位并且拓展新的市場機會的方法。在全球化的進程中,這已成為一種國際現象在全球范圍內崛起。

但是,很多情況下,跨國兼并與收購并沒有像企業管理者和股東預期那樣,以至于很多公司不得不面對“并購綜合征”,這是由于缺乏溝通而使得相關企業內的員工產生了不斷增加的不確定性。并購綜合征是在兼并和并購后出現的負面影響,從而產生較低的生產效率、低質量、不滿情緒、較高的人員流動和人員出勤率。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員工產生的擔憂和不確定性。因此,并購后的整合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系列的能夠整合相關公司的行動。而這種情況在跨國并購后顯得尤為迫切,因為跨國并購的管理需要面對不同國家文化的融合問題。文化無法融合不僅會由不同的企業文化引起,而且多元的國家文化也會帶來更多的障礙。如果要有效管理跨國并購后的整合管理,除了企業組織結構、市場營銷、財務、生產過程、銷售外,還要關注“軟性因素”中的文化問題。

假設一個德國企業并購一家印度公司,那么國家的文化對于企業管理會帶來哪些潛在問題,也許會使并購失敗呢?德國人是世界著名的守時,而印度的風俗通常習慣于遲到。雖然這種對于時間的概念在印度本土被視為是約定俗成的,但是當德國人遇到這種情況,難免覺得自身不被重視。假如是德國管理者看到印度員工如此作風,很容易對其打上“拖延”、“工作不積極”的標簽。因此,兩國文化的不同將對管理帶來很多障礙,也就很難說這場跨國并購是成功的了。

如何提高并購成功率——文化融合的因素

衡量并購成功的指標不僅包括:更低的勞動力和制造成本、拓展新市場、新技術、新的銷售渠道等,同時還包括獲得更充足的資源,通過當地公司獲得對該國/地區的了解,獲得不同的管理技術和能力(硬技能和軟技能)等。

在跨國并購中,管理者必須意識到建設融合的文化對于并購的成功的重要性,要對各方的文化差異進行比較分析,然后將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的因素放到制定決策的過程中。企業文化對于企業是一個很重要的“相對優勢”。如果一個企業文化提倡很高的忠誠度,那么將使企業受益于:員工更值得信任,減少監管度,減少內部溝通合作的成本,影響持續創新。

另外,對員工進行國家文化方面的培訓,提高對文化差異的意識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讓相關企業的員工意識到,各國文化是具有差異的,但是文化沒有優劣之說,對于對方的文化風俗應當表示理解。如果認為己方是出資方,因此要將自己的文化強加于對方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在整合的過程中,找到文化共同的基點,在經營管理中不斷拓展共同點。

第三,注重人才培養,特別是既懂得業務、有具備良好的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在人才的選拔過程中,以能力作為衡量標準。

建立公開、公平的溝通環境,使員工之間、員工與管理者之間有暢通的溝通渠道,管理者及時向員工發布經營決策、員工及時向管理者反饋各自意見。

第四,通過多種員工活動,使各方之間增進了解、避免隔閡。同時也可以更切身體會到對方國家的風俗、價值觀。

當今在國際化的趨勢下,很多企業選擇跨國兼并和收購的方式來進入國外市場。但是在跨國兼并與收購之后,企業將面對企業文化所帶來的問題和挑戰。不同國家的文化將對跨國兼并與收購后帶來更大的障礙。如何能夠使得并購后的企業更好地融合起來,是對企業管理者的一大挑戰。

(作者單位: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

猜你喜歡
跨國跨文化國際化
聚焦港口國際化
絳縣輸送80名農民跨國務工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跨國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光明日報《留學》雜志—跨國采訪實戰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