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職院校高等數學課程的學情分析

2017-11-21 08:00平仙
科技視界 2017年21期
關鍵詞:學情分析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平仙

【摘 要】針對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課程,本文主要從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方面進行了學情分析,以及進行了相應的教學策略的研究。教師在教學過程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的同時,更應該十分重視對他們進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教學策略;學情分析

目前高職院校的生源中,學生的數學水平參差不齊,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正確分析學生的情況,有利于選擇正確的課堂教學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開發學生熟知的課程資源,這是上好一堂課的基本前提。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系統中“影響學習系統最終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據教學設計理論,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需要、能力水平和認知傾向,“為學習者設計教學”,優化教學過程,可以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從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角度來進行學情分析。

1 智力因素分析及教學策略

智力是由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與注意力等五個心理因素構成的。本文主要從起點分析,一般,了解學生起點能力的一般方法有三種:高考數學考試成績分析法;觀察法,通過課間、課下和同學及課代表聊天了解學生的狀況;調查法,通過每學期的學生座談會以及在教學質量管理平臺發布有效問卷,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相應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起點分析包括原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

原有知識基礎分析:學生有一定的初等數學知識作為基礎,但是理解不深刻,基礎相對薄弱,導致學習能力不強。教學對策:教師講授時注意知識的前后銜接,進行教學設計時淺入淺出,適當增加難度,及由簡到繁,由易及難,為有困難的學生搭好梯子,讓有能力的學生跳起來摘到果子。課上進行有效的教學觀察,掌握學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通過教學觀察,能夠及時知道自己的教法是否適應學生的需要,學生是否聽懂了講授的內容,學生對教學的態度怎樣等;通過教學觀察,能夠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哪些知識技能掌握得比較好,哪些還沒有完全掌握,存在什么偏差和問題。教師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及時對教學作出調整,以減少無效勞動,提高課堂效率。

認知能力分析:學生感性認知事物較強,但是邏輯推理能力不足;模仿能力較強,獨立思考能力不足;有一定記憶力,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較弱。教學對策:增強感性認識,設計一些有梯度,有層次,能引起學生共鳴深思的案例或問題導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適當弱化理論證明,加強練習等,形成“案例引入 知識講授案例應用”的教學模式。

2 非智力因素分析及教學策略

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總稱,其外延十分廣泛復雜。包括環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道德品質等方面。本文主要分析影響學習效果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學生年齡特點分析、學生學習態度分析和學生學習風格分析等三方面。

學生年齡特點分析:大部分學生已年滿18周歲,有較強的自尊心,且表現欲望強烈。教學對策:課堂教學過程必須以尊重學生為原則,不在課上與學生發生正面沖突,個性問題個別談話交流溝通。親其師則信其道,師生間多進行思想交流,感情溝通。以便及時了解學生思想變化,學習狀態,并進行疏導解決,以期達到急學生之所急,答學生之所疑,師生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目的。

學生學習態度分析:大部分學生課上表現積極,能夠和教師互動,課下能夠獨立完成作業,部分學生學習被動甚至有放棄的想法,作業存在應付和抄襲現象。教學對策:及時表揚課上表現好和作業優秀的學生,引導表現積極的學生,來逐步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習風氣。比如可以采用分組學習的方法,起到相融相促的作用。教師要適時進行德育教育,例如時事新聞或科學家的先進事跡等,引導學生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張廣厚,他在小學、中學讀書時智力水平并不出眾,他的成功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關。他曾說:“搞數學不需太聰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鉆勁?!边_爾文也曾說過:“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對科學的熱愛,對長期探索的堅韌,對觀察的搜索,加上對事業的勤奮?!?/p>

學生學習風格分析:學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思維敏捷,但注意力不集中,思考深度不夠,準確度欠缺。教學對策:講解過程中注重啟發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和同學之間“互相找茬”來糾正錯誤;教學設計時,多維度的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注意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研究表明一個人自學獲取知識的效率遠高于聽別人講授的效率,教育改革家魏書生先生曾說“自學能力是學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獲得知識、獲得其它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和加速作用。自學能力,即‘尋找真理的能力?!?/p>

此外教師還可以和輔導員溝通合作,從任課教師的角度來講,通過課堂中的知識傳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水平,促進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成熟度,減輕輔導員在學生事務管理中的壓力和負擔。從輔導員的角度來講,通過對班級的管理塑造良好的班風,為任課教師創造良好的授課環境;其次還可以和班主任及班干部合作,及時了解班級動態,形成良好的班風。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做有心人,要將“教書”與“育人”的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的同時,更應該十分重視對他們進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教師只有更好的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了解學生薄弱點,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等,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因材施教,科學設計教學過程,靈活使用教學方法,從而進行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曉陽.基于“學情判斷”的教學有效性觀察與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0(2).

[2]丁愷.課堂教學的“學情分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3]魏書生.魏書生教學改革經驗研究[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2.endprint

猜你喜歡
學情分析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淺談高職數學素質教育
學情分析不準對教學質量影響的例析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的影響
學情分析: 有效教學的核心和關鍵
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非智力因素的訓練
淺析大學體操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物理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