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項群速度素質的作用特征與訓練方法①
——以乒乓球為例

2017-11-27 12:43金正程邱斌
當代體育科技 2017年22期
關鍵詞:反應速度步法訓練方法

金正程 邱斌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400065)

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項群速度素質的作用特征與訓練方法①
——以乒乓球為例

金正程 邱斌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400065)

采用文獻資料法與邏輯分析法對乒乓球運動速度素質的作用特征與訓練方法進行了論述,以期為乒乓球訓練方法的優化與乒乓球訓練計劃的制定提供了參考。結果表明:乒乓球速度素質的訓練包括移動速度、動作速度以及反應速度的訓練;移動速度作用體現在有利于擊球位置的搶占,訓練方法以步法練習為主;動作速度作用在于擊球質量的提升,訓練方法以揮臂練習、多球練習為主;反應速度決定判斷的準確以及還擊的合理,訓練方法以信號刺激為主。經結果分析提出以下建議:移動速度訓練可采用“十”字型步法移動練習;動作速度訓練應加強徒手動作、多球練習;可強化信號刺激、增加移動目標的多球練習以提高運動員反應速度,另外心理素質的培養對反應速度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乒乓球 速度素質 作用特征 訓練方法

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性項群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軟式網球、排球、沙灘排球、藤球和毽球等項目,乒乓球運動項目屬于持拍隔網對抗類項目。依照《中國優勢競技項目的制勝規律》,我國乒乓球運動項目在重大國際比賽中多次取得優異成績,并在未來競爭中具備有利條件,符合國家優勢競技項目條件,是我國優勢競技項目。如何確保此優勢項目的水平并進一步優化其訓練方法是完善、發展“奧運爭光計劃”的關鍵。

持拍隔網對抗項群各項目的共同特點是比賽過程中要求運動員技術全面,擊球動作快,反應迅速,攻防轉換快,隨機應變,心理穩定,所以,隔網對抗性項群的訓練既要遵循競技運動發展的基本規律,堅持一般訓練原則,同時又要充分考慮該項群各項目的特點組織實施。如乒乓球運動在訓練過程中應該針對其客觀制勝規律,“快、轉、準、狠、變”是乒乓球制勝規律中的制勝因素之一。不難看出,良好的速度素質、靈敏素質以及力量素質是一名優秀乒乓球運動員理應具備的專項身體素質,而速度素質作為乒乓球運動員首要具備的專項素質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 乒乓球項目速度素質的訓練分類

以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乒乓球教學與訓練》為標準,查得乒乓球速度素質的訓練包括運動員移動速度、動作速度以及反應速度的訓練。

1.1 移動速度作用與訓練方法

乒乓球運動員想要在比賽中具有高質量的擊球,必須依靠運動員完整、舒適的擊球動作,而良好的擊球動作,又與運動員擊球時的空間站位緊密相關,利用快速的步法與積極地跑動搶占有利的擊球位置,運動員才能提高擊球的命中率與擊球質量。但在比賽中,雙方運動員為了破壞對手擊球的合理性以及打亂對手比賽節奏,有意識地調動對手使其不能找到恰當的擊球點。此時,提高運動員的移動速度就必不可少了。步法練習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位移練習,乒乓球的步法包括單步、并步、跨步、跳步、墊步、側身步、交叉步以及小碎步等,這些步法的運用與田徑運動員的直線或循環位移有著重要的區別,既是乒乓球運動員的步法的方向包括前、后、左、右或是斜方向,主要是在平面空間里橫向與縱向的方向,有時也可能是橫向與縱向相結合,步法的運用包括啟動或制動。因此為滿足乒乓球運動員短距離啟動、制動和轉換方向,這里介紹一種“十”字型步法移動練習:在場地中規定出一個“十”字型坐標(縱軸8 m,橫軸8 m),要求運動員以十字的交叉點為起點,每跑一個方向回到起點一次直到跑完4個方向,如果再將前面提到的單步、并步等步法練習運用到“十”字型坐標中,移動速度的訓練則會更加全面合理。

1.2 動作速度作用與訓練方法

對于描述乒乓球運動員完整的擊球動作,一種通俗的說法是蹬地、轉腰、收小臂(當然這是對整個動作宏觀的描述,具體還可以細化到手腕和手指的動作)??梢郧逦乜吹侥_蹬地,通過腿部肌肉到腰腹肌,再從肩、肘關節最后到達前臂這一條力量的傳遞線。最后的速度都是體現在揮臂動作上,所以,揮臂速度在動作速度中是不可或缺的加速條件,同等力量條件下,想要擊打出更有殺傷力的回球,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便是揮臂速度??梢圆捎贸制古仪蚺目焖偻绞謩幼骶毩暎河?0 s正手攻、拉、扣等動作練習。一般采取以慢—快—最快—快—慢的動作速度節奏進行練習。在動作、節奏熟練的情況下還可以結合多球訓練,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運動員的揮拍速度,同時又增進其擊球手感,更利于比賽球路模擬,訓練效果更佳。

1.3 反應速度作用與訓練方法

人們通常測定反應時,即運動員對信號刺激做出反應所需的時間來評定運動員反應速度的好壞。由于乒乓球運動技術繁雜多樣,方法各有不同,所以,乒乓球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時會受到不同的信號和應答行動,而乒乓球選手則主要接受視覺信號而做出技戰術反應。乒乓球運動員需要通過觀察對方離臺的距離、擊球的時間、發力的肌肉部位以及揮臂的速度等,在極短的時間內對對方的擊球速度、力量、落點和旋轉做出判斷與分析,并根據自身技戰術情況做出正確的調整予以合理的還擊。

在反應速度的訓練過程中,需要求運動員注意力集中,這樣才能使運動員的神經系統處于適宜的興奮狀態,肌肉處于緊張待發狀態。教練員可以給予運動員信號刺激,比如:運動員在臺前以準備姿勢待命,教練員任意喊出一個徒手技術名稱,要求運動員快速做出應答反應,完成技術動作之后運動員迅速還原,教練員再給予下一個刺激,如此循環可以練習運動員動作反應。還可以采用移動目標的練習,如多球變換練習(以右手執拍,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為例),首先進行左1/3臺、右2/3臺的反手位撥(推)球→正手位攻(拉)球練習,再到反手位撥(推)球→側身位攻(拉)球→正手位撲扣球練習,最后變換成不定點的全臺撥(推)、攻、拉球等動作練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體育體制日趨職業化、商業化,比賽成績的好壞與運動員自身利益越發緊密,運動員的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加。心理素質的好壞對于比賽中運動員能否做出快速正確的反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教練員可以在運動員訓練或對內比賽的過程中有意識制造緊張氛圍,對大賽特有的環境特征進行組織模擬,以此給運動員施加壓力,進而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盡量避免運動員在大賽、關鍵賽事中出現“Chocking效應”“克拉克現象”等。

2 結語

乒乓球運動屬于技能主導類持拍隔網對抗性項群,是我國優勢競技項目之一,分析其項目特征并優化訓練方法是完善、發展“奧運爭光計劃”的關鍵。持拍隔網對抗類項群的訓練不僅要遵循競技運動發展的基本規律,堅持一般訓練原則,還需針對各項目特點制定訓練方法。在優秀乒乓球運動員專項素質中,速度素質尤為重要,乒乓球速度素質的訓練包括運動員移動速度、動作速度以及反應速度的訓練。移動速度訓練可提高運動員的擊球質量,可采用“十”字型步法移動練習;揮臂速度在動作速度中是不可或缺的加速條件,徒手動作、多球練習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反應速度影響運動員預判和調整,信號刺激法和移動目標的多球練習能提高運動員反應速度,另外心理素質的培養對反應速度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1]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審定.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曹景偉.第24~26屆奧運會各競技強國優勢競技運動項目研究[J].體育科學,2001,21(1):39-43.

[3]陶志翔.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3.

[4]劉建和.乒乓球教學與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G808

A

2095-2813(2017)08(a)-005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050

金正程(1990—),男,漢,山東蓬萊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猜你喜歡
反應速度步法訓練方法
冰球運動員身體訓練方法多元化的研究
大眾武術健身之步法問題辨析
百踢百中
單板U型場地滑雪關鍵技術動作及訓練方法
為什么鳥群飛行時不會彼此碰撞?
壁球反手擊球技術及其訓練方法
跳遠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方法
動物也秒懂
女子跆拳道49 kg 級優秀運動員比賽步法使用成效
羽毛球上網步法及后退步法簡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