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桃源縣茶產業的研究報告

2017-11-28 01:15黃逸
青年時代 2017年30期
關鍵詞:桃源縣茶產業

黃逸

摘 要:湖南省在發展的過程中,開始將重點轉向那些具有特色的縣區,以桃源為典型的一批具有鮮明農產品特征的縣城,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劃分了多個經濟重點城。作為黑茶的產地,相較于安化,桃源的茶葉知名度卻較低,有必要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在掌握桃源茶產業發展狀況的基礎上,分析了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而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促進桃源縣茶產業獲得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桃源縣;茶產業;研究報告

一、引言

在湖南省的眾多農業大縣中包括了以農產品為特色的桃源縣,桃源縣堅持以經濟發展為核心目標,不斷發展特色農產品業,茶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最近,湖南省政府部門開始注重扶持桃源的茶文化,通過調整相關政策,彌補茶產業結構中的不足,但受三農問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桃源縣茶產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有待于進一步解決。為了提高桃源縣茶產品的知名度,本文深入研究桃源縣的茶產業發展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實踐價值。

二、桃源縣發展茶產業的重要意義

桃源縣具備種植茶葉需要的自然條件,并且在茶葉發展方面也積累了很多歷史經驗,其中最為有名的是桃源的大葉茶。大葉茶自身富含了很多氨基酸與茶多酚,相較于其他品種的茶葉而言,具有口感良好的優勢。由此可見,發展茶產業,對于形成桃源縣獨特的農產品行業十分有利,可以促進桃源縣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利于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凸顯出一定的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因此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三、桃源縣發展茶產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機械化程度低,缺乏有效的深加工模式

從相關的調查訪談中不難看出,目前來說,桃源縣的茶葉在生產方面的機械化程度很低,在具體的生產加工上,還無法實現完全的機械化操作,這其中必然存在很多影響因素。實際上,桃源茶葉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生產工藝較為傳統,由于缺乏深加工的手段,導致其產業附加值很低。桃源縣的很多茶葉企業還處于發展的初期,茶產品生產與副產品的深加工程度較低。

(二)茶產業類型供求信息滯后,市場銷售渠道有待拓寬

筆者通過相關的調查訪談問卷發現,桃源縣的茶葉產品的銷售渠道有待進一步拓寬。這些年以來,桃源縣大多采用實體店的營銷模式,依據本土的具體情況,運用直銷方式進行銷售,同時受限于不同茶業企業的自身規模、生產加工能力、銷售途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最終會影響茶葉產品的銷售利潤。而具體的銷售類型則涵蓋了5種不同的茶系,不過由于采用單一化的粗加工生產方式和缺乏營銷新意,并沒有取得應有的銷售效果。同時,茶葉產品類型的供求關系信息存在嚴重滯后的情況,根據有關調查顯示可知,大多數顧客會選擇在茶葉專賣店和常規化的超市獲得茶葉的相關信息并進行購買,而只有少數人會選擇通過網絡渠道購買。如何拓寬茶葉銷售渠道,使人們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相關產品信息,是桃源茶葉需要改革與完善的地方。

四、桃源縣發展茶產品過程中的合理建議

(一)增加財政支持,鼓勵企業與茶農合作開發茶葉新品種

桃源縣政府應提供政策優惠與資金支持,以便達到鼓勵企業和茶農的效果。例如,政府部門為企業和茶農擴建茶產品生產基地提供信貸優惠。茶農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完成銀行貸款、農戶立據,并且獲得一定的財政補貼,從而有利于茶產品的開發與管理。與此同時,政府積極鼓勵企業與茶農合作開發茶葉新品種,完成茶產品的深加工,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類型。在企業與茶農合作的模式中,生產技術與資金供應由企業提供,而茶農則主要提供土地,利用股份合作的形式完成茶產品基地擴建和新產品開發。在此過程中,企業可采用定單生產和年終分紅的方式,幫助二者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

(二)以政企聯合宣傳合作為主導,塑造茶產品的品牌形象

桃源縣政府部門要組織縣農業局、縣茶葉協會,積極與茶葉企業進行相互合作,構建多元化的茶葉生產工廠,塑造以野茶王為典型的茶葉品牌。與此同時,相關茶產品企業需要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茶產品生產管理隊伍,運用先進的營銷理念、科學的銷售手段,提升桃源茶葉的知名度。此外,桃源縣政府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茶葉文化博覽會,吸引更多人的關注,構建特色化的茶產品網站,做好品牌的宣傳和建設,最終獲得良好的成效。

(三)利用機械化方式,增強茶葉產品的生產效率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桃源縣茶葉生產的產品類型分為3個部分,具體的生產流程包括殺青、揉捻、烘干等相關環節。實際上,在一般茶葉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最常采用的是半機器、半人力的運作模式,通過人為的方式有效控制時間,以便與具體的茶葉生產工作相匹配。茶產品生產過程通過引入機械化方式,不但提高了生產速度,而且保證了產品質量,這一點從相關的調查訪談中便能夠看出。

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生產比例

在茶葉的生產銷售過程中,桃源縣應以市場上不同類型茶產品的需求變化情況為依據,進而在茶產品的生產中合理調整生產比例,最終達到產銷對路的目的。同時,桃源縣應增加具有明顯優勢的招牌茶葉品種的生產比例,并減少相對銷售額較低的茶葉品種的生產比例,例如,桃源野花王品牌,無疑需要企業用心打造,推廣知名度,形成茶品特色,進而為提高茶葉市場競爭力奠定基礎。

六、結語

從本文的研究過程中不難發現,桃源縣的茶產業在構造組成上比較健全,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桃源縣在發展特色茶葉農產品的過程中,需要樹立產品形象、加強品牌宣傳、增加產品類型、提升機械生產效率,并積極與桃源縣政府部門進行溝通,以便獲得更多的經濟支持。由此可見,桃源縣的茶產業發展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斷改革與完善,從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茶產品。

參考文獻:

[1]龔華春.桃源縣富硒茶綜合生產技術與推廣前景[J].作物研究,2016(7).

[2]顏忠明.對桃源大葉茶和野茶王的調查與思考[J].茶世界,2008(10).

[3]顏忠明,唐春仙.桃源大葉茶產業調查與思考[J].中國茶葉,2008(10).

[4]毛雪,吳傳海,朱海娣,等.石臺縣富硒茶產業現狀與發展[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9).

[5]李園園,高麗,趙立勤.提升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5(25).

[6]黃韻儒.茶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模式分析[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5.

[7]郎萍萍.競爭優勢視域下貴州茶產業轉型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15.

[8]趙曉罡,李錄堂.陜西茶產業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9]陳宗懋,孫曉玲,金珊.茶葉科技創新與茶產業可持續發展[J].茶葉科學,2011(5).endprint

猜你喜歡
桃源縣茶產業
桃源縣城市土地可持續利用的評價與策略
淺析恩施州茶產業發展的優勢與戰略
淺析以恩施旅游業助推茶產業的發展途徑
淺談桃源縣水利信息化建設
湖南桃源縣與涂陽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者的肺結核檢出率分析
桃源縣測土配方施肥的現狀和建議
桃源縣返鄉農民工現狀調查與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