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單車的法律困境及發展對策

2017-12-05 10:26張筱聆劉揚詩書
法制與經濟·上旬刊 2017年8期
關鍵詞:共享單車法律規制共享經濟

張筱聆 劉揚詩書

[摘要]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經濟形態,既為消費者提供了便利,也為社會閑置資源提供了有效的利用途徑。然而由于其自身發展的不完善和法律的相對滯后,目前在立法和司法方面的規制和監管近乎空白。面對共享經濟模式下共享單車的出現,有必要進行相關的法律規制,構建與共享經濟模式相配套的制度,從而促進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文章立足實踐,在我國相關法律的指導下,分析了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共享單車的發展提供了一些對策建議。

[關鍵詞]共享經濟;共享單車;法律規制

一、共享單車的現狀

共享經濟是指在獲得一定利益的前提下,通過某個平臺或者線上聯系來提供線下產品或閑置物品,使其產生剩余經濟效益,使得每個人可以實現經濟的生產和消費,從而推進經濟的發展。

共享經濟從最開始的艱難發展到如今,已經逐漸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之中。如2016年底,“小黃車”由于快捷方便的特點,很快便受到了大眾的青睞。隨后,各種公司紛紛跟隨共享單車掀起的熱潮,推出了摩拜單車,優拜單車等品牌。共享單車不同于政府投資的有樁式公共單車,是私有企業投資的產業項目。

2015年共享單車概念開始興起,2016年為共享單車發展的元年,共享單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由政府主導分城市管理的有樁單車;第二階段是由企業承包模式的有樁單車;第三階段是以企業主導的無樁的互聯網共享單車。據統計,目前至少有25個共享單車品牌涌入市場,截至2016年底,共享單車用戶數量已達1886萬,其中ofo市場占有率達51.2%,摩拜單車達40.1%。

共享單車的出現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發揮了物的使用價值,帶動了勞動產業、保險產業、金融市場等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同時也緩解了交通壓力,減輕了環境負擔,省錢、方便、快捷的優點使得共享單車被大眾所接受,但是隨著共享單車的推行使用,不可避免地也出現了許多問題。

二、共享單車存在的法律問題

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無缺,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最終適應社會大眾的需求。即使共享單車的前景一片大好,但在實踐中,共享單車的非法牟利性、巨額資產的安全性、隱私泄露的可能性等相關法律問題也隨之凸顯。共享經濟在經濟轉型中發展出的新型經濟模式,在國內并沒有完完全全地鋪廣開來,共享經濟在推廣的同時也面臨著法律困境,在經濟模式上甚至不受法律保護,沒有法律保護的經濟無法持久良好地發展。

(一)對押金監管的漏洞

單車企業為降低運營風險,防止用戶故意損壞單車或不支付租金等情況,通過收取押金以保證租賃合同順利履行,這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收取押金到底用做什么,大量押金產生的孳息又去了哪里,共享單車企業會不會是利用用戶的押金,從事融資活動,這些都是共享單車押金監管存在的問題,目前我國因為沒有相應的監管法律法規,使得共享單車押金處于灰色地帶。如果確實出現資金鏈斷裂,公司倒閉,卷錢跑路的情況時,勢必會對廣大群眾的利益造成損害。

(二)對用戶身份信息的侵犯

單車企業和用戶之間形成了單車租賃合同的法律關系,因此雙方必須遵守《合同法》中誠實信用的精神來履行自己的權利義務。各企業均有自己的APP與二維碼,使用者都需要下載APP并進行身份信息實名認證,定位系統綁定了每一輛單車,由此造成個人隱私信息的交付和泄露的可能。我國《網絡安全法》在2016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但針對單車用戶信息保護和預防隱私泄露的問題,目前法律法規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如何用法律保護個人信息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三)對交通秩序的破壞

首先,亂停亂放問題?!兜缆方煌ò踩ā丰槍Ψ菣C動車亂停亂放的問題作了規定,但單車企業在管理和服務方面通常不能及時到位,導致清理單車的負擔落在交通管理部門的肩上。

其次,違反交通規則行駛問題。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非機動車用戶違反交規時,交警會在現場對行為人進行罰款或扣車,而在共享單車用戶中,部分行為人違反交通規則后,拒繳罰款并棄車離開,這種逃避監管的行為,會使單車企業成為交通違法的替罪羊,而單車用戶因為受不到任何懲罰而更加肆無忌憚。

最后,《道路交通安全法》對自行車騎行年齡下限作了有關規定,12周歲以下兒童不得單獨騎行自行車,但是不少公眾對于此項規定并不了解,甚至毫不知情。12周歲以下的兒童騎共享單車,導致意外傷害,這個責任應該誰來承擔。雖然大多數公司都為每一次騎行投了意外傷害險,但是如果是行為人采用不正當方式開鎖,亦或是由于自身年齡,技術等問題,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又該由誰來承擔。

(四)對共享單車的破壞

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導致部分共享單車被人為嚴重破壞。其一,部分自行車零售商及自行車維修攤主對共享單車的人為破壞。共享單車短時間內大量出現,降低了居民購買自行車的意愿,這損傷了自行車零售商和以及以維修自行車為生的小攤位經營者的利益,同時對出租車行業的影響較大,出現上述行業蓄意破壞共享單車的行為。其二,部分共享單車的用戶對共享單車的人為破壞。如撬鎖、拆車輪等。

從法律角度看,單車的所有權始終屬于單車企業,企業與用戶之間屬于單車租賃合同關系,用戶在此期間只有使用的權利和支付租金的義務,并不能侵占或損毀單車。雖然租賃雙方是通過手機平臺進行,但背后的法律關系并沒有改變,仍然受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整。對于用戶將自行車丟入河中、噴漆改裝均侵犯了單車企業的合法財產,有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嚴重者還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可以被立案追訴;對于裝私鎖騎回家的行為,實際上改變了車輛的歸屬,將車輛所有權從共享單車公司占有,轉變為私人占有,可能構成盜竊罪;對于在車身另行設置二維碼并騙取錢財的行為,可能構成詐騙罪。

三、對共享單車的法律規制

(一)政府方面

1.應加快相關方面的立法endprint

在我國依法治國的基本國策前提下,明確的法律條文是支撐經濟良好運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共享經濟下,供求雙方大多是互不認識、毫無交集的陌生人,那么就會可能產生一定的信任風險,而完善法律法規就是在這個風險上加一把鎖,保證共享經濟可以在合法的范圍下良好運行。

2.規范市場準入

應提高準入門檻,政府加強把關,重點考察企業資金背景以及投入數量等問題。第一,做有數量限制的行政許可設定,合理安排單車投放密度,規劃停車區域,提高用戶使用率。第二,加強對非機動車道的布局與管理,滿足共享單車出行需求,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二)企業自身

1.押金管理應有序

應盡快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監管措施,嚴格監督資金流向,防止利用押金從事風險過大的投資活動。對此,筆者有以下對策:首先,可以建立資金托管制度。這樣可以實現押金與企業自有財產的隔離,既可以防止企業非法使用財產也可以在企業被強制執行或破產時,得以申請保全;其次,關于孳息歸屬的問題,企業應該有明確規定,若使用需要告知用戶具體用途,使用戶了解押金及孳息的使用狀況;再次,企業可以利用其它平臺的相關評估信用程序代替收取押金,比如可以與阿里巴巴、騰訊、新浪等各大平臺合作,不僅可以利用其較為成熟的資金安全技術,也可以達到簡化程序的目的;最后,有關部門還應設置單車企業收取押金的金額上限并對企業處理押金的行為進行嚴格管控,消費者也可以參與進來,以促進企業押金的公開合理使用,促進共享產業的發展。

2.加強與政府的合作

共享單車彌補了公共交通的短板,雖為商業性的運營模式,但卻有很大的公益性成分,政府與企業攜手合作的模式將達到更優的管理效果。比如,對共享單車的毀壞、私自占有、違規停放等,單車公司可以聯合當地交警部門加大處罰力度。對于違反單車出行規定的個人,可以適當提高其使用單車的擔保金額度,增加其單次使用單車的成本,可以將其納入單車使用者黑名單之中在一定時間內禁止其使用單車。之所以和當地交警部門合作,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處罰的權威性,另一方面,交警系統的電子眼將極大地方便處罰前的取證工作。

(三)用戶方面

就使用者來說,每個人都應該增強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明確樹立尊重他人的財產權以及所有權不被侵犯的法律觀念,增強守法意識與責任意識,根據法律的規范來決定自己的作為,提升共享意識,不能肆意破壞或者占為己有。同時要促使社會大眾提升監督意識,使得社會大眾能夠真正認識到共享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好處,為全面實施共享經濟發展模式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治經濟,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需要完善的法律監管體系,共享單車綠色、低碳、便捷的優點,尤其在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上的優勢,使得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對于這一新生事物在發展初期出現的問題,應當多一點寬容,給予一定的改進時間,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放任問題蔓延,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其朝著合理正確的方向發展。而通過企業、政府、社會的多重協作機制,一定會使得此項制度越來越好,并最終實現共享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宏偉目標。

[責任編輯:岳文可]endprint

猜你喜歡
共享單車法律規制共享經濟
商業預付卡經營行為的法律規制
“共享經濟”在中國變味兒了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