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設計的教學模式

2017-12-05 15:14談少花
東方教育 2017年19期
關鍵詞:指導思想教學原則

談少花

摘要:在整個幼兒園教學中,教學活動設計都是根據教學的內容來確定,在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開展一些教學活動,確保這些活動都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并從這一次次教學活動中找到最終的教學目的。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學模式就需要更加的具體化,讓教學活動設計能夠支撐整個模式的發展,給老師提供更加有力的數據,推進教學效果的實現。

關鍵詞:教學原則;良莠不齊;指導思想;相關資源

在幼兒園的教學中,集體教學活動設計是最難實現的一部分,而是教學設計中的難點。任何階段的教學都不能否定其集體教學活動的存在,在現在的幼兒園教學中,集體活動的設計雖然有所體現,但是老師并沒有根據孩子們當前的狀態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很多時候都讓集體教學活動淪為形式,孩子們也不知道怎樣去動手學習。面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老師建立一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清楚教學內容的主要框架,認真的把理論和實踐付諸于行動[1]。

一、確定行為主體,拓展教學活動

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都會呈現出一個主體,這個主體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幼兒,只要開始設計的集體教學活動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不管是從老師還是幼兒出發都可以,但這必須是集體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點。例如:在進行“回收”這一活動時,老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垃圾的回收,引導幼兒進行垃圾的標記,并且明白回收“垃圾”的意義所在,讓他們知道這些“垃圾”在活動中的用處,激發他們能夠學會回收利用。比如礦泉水瓶子,在引用完之后,這些瓶子可以拿來種草、制作筆筒等,讓他們從小就學會主動動手,保護身邊的環境。通過這樣的集體活動,就可以引出其主體模式,以幼兒為主體,從他們的角度為出發點,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會怎樣去回收,并且做好一定的標記,了解回收的東西在生活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在這樣的主體模式下,堅持以幼兒為本,把環保的概念進行深入,用行動去拓展教學活動的意義[2]。

二、采取互動模式,突出教學重點

任何集體活動都需要一個帶頭作用,在孩子們的世界中,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充滿了無限的樂趣,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快樂。因此,在集體活動設計時,老師一定要保證自己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把自己的重心放在該放的位置,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把握好每場活動的難點,讓自己的集體教學活動設計能夠達到一定的平衡狀態[3]。例如:在進行美術“樹葉”活動中,老師就可以帶領孩子們去園外看看周邊樹木的變化,讓他們去闡述自己所看到的樹葉,比如老師可以問他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周圍的植物有什么變化?孩子們在接收到這樣的問題時,就會展開思考,既而得出答案,他們就會集體回答:秋天,然后就會開始七嘴八舌的說:“樹葉黃了”。這就直接可以引導他們進行自由創作,在他們的世界中,樹葉到底是什么樣的,然后對自己的想象做出一個實際的求證,對于他們的繪畫作品,老師可以讓他們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互動模式,提高他們對學習的樂趣,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而老師也能拉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這樣一來,老師就能真正的起到引導作用,并且顯現出教學的重點,關注孩子們的變化,根據他們的情況進行互動模式的開啟,用語言、肢體等方法去幫助他們實現集體活動的價值。

三、活動設計貼近生活,加深事物認識

學習總是在生活中慢慢反映出來,而生活也會映射出學習的部分,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設計中,老師一定要讓自己的教學模式更加貼近于生活,這樣不僅能夠為自己的教學帶來一定的方便,還能讓孩子們更容易去理解教學的內容。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內容展開時,除了對理論進行詳細的闡述,還應該把理論與生活實際想銜接,讓其教學活動發揮到最大的作用[4]。在幼兒集體活動設計時,老師要遵從孩子們的內心,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自己的教學模式不在偏向于片面化。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他們對于外界的事物并沒有一個更深的理解,很多對事物的認識都是來自己與家長和老師,因而,老師可以抓住這樣一個特點,展開自己的生活模式,例如:在進行“棒棒糖”教學時,老師就可以讓小班幼兒去回想自己平時吃到的不同糖果是什么樣,根據自己所吃過的糖果進行描述,如奶糖、酥糖、硬糖、棒棒糖,根據幼兒們的回答,老師就可以引出這堂課的教學內容——棒棒糖,然后讓幼兒們從棒棒糖的形狀、色彩各方面進行描述。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集體活動更加的順利,還能讓老師開展的生活模式更加的貼近,此外,幼兒也會在這樣的集體活動中去認識更多的事物,并且掌握事物的特點,加深他們對某些事物的印象,把課本內容真切的反映在幼兒的生活中。

結論

根據以上的闡述和分析,在幼兒園集體活動設計的教學模式中,老師不能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多時候應該從幼兒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析他們目前所具備的教學模式基礎。在孩子們的面前,老師也應該與他們同行,從他們的角度出發,讓教學模式更加多元化,加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確保幼兒時刻保持積極性。在課堂中,老師要營造有趣的氛圍,讓他們的思維能夠變得更加活動,盡可能的采用風趣的語言去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在對待幼兒方面,一定要更加的和藹可親,用自己的方法和經驗去彌補教學中的錯誤和不足,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讓自己的教學模式更具獨特性。只有這樣,才能讓集體活動更容易展開,得到幼兒們的支持,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為幼兒教育事業打下堅實的根基[5]。

參考文獻:

[1]段展華.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設計的教學模式[J]. 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01):105-106.

[2]袁文芳. 繪本融入幼兒園中班數學集體教學活動的行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

[3]高祥. 通過游戲來學與教:幼兒園游戲教學實踐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4.

[4]陳瓊. 幼兒園大班集體教學活動質量的個案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

[5]祁小飛. 幼兒園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集體教學活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猜你喜歡
指導思想教學原則
在數學活動中認識時間解決問題
跳單、雙圈教學設計
淺談對口升學英語復習策略
初中英語教學如何以學生為中心
芻議語境理論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所遵循原則
談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訓練問題
淺談現代中職英語教學方法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小步教學法的教學原則
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