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起步階段我國社區矯正制度分類剖析

2017-12-07 09:32張仁廣
法制與社會 2017年33期
關鍵詞:監外執行社區矯正禁令

摘 要 制定社區矯正法是當前的立法趨勢,此項工作我國進行了14年的試點,本文首次對社區矯正的4種類型結合分罪名進行縱向分類剖析,指出了4種類刑的矯正應各有的側重點,監外執行、管制 “政府”的成份要大些;緩刑、假釋 “民間”的成份要大些,結合分罪名展開論述,指出了社區矯正這個大概念下的執行分類方向。

關鍵詞 社區矯正 禁令 監外執行

作者簡介:張仁廣,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法學教授,兼職律師。

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1.256

一、社區矯正制度研究綜述

(一)我國立法現狀

避免重刑主義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刑罰的主流趨勢,人道刑法理念的日漸深入,社區矯正制度在我國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下應運而生, 201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廢止有關勞動教養法律規定的決定》至此近年來倍受爭議的勞動教養制度正式壽終正寢,刑罰尊重人權保障人權的力度加大,行刑觀念從“刑本位”向 “人本位”過渡,社區矯正是理性刑罰的趨勢,具有刑法謙抑性、刑罰的經濟性和人道性等優勢,其實施效果是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 ,2014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內容部分就明確提出制定《社區矯正法》,該項立法被正式提出,法律并不是憑空主觀臆想的,理論和實踐的積累不足的情況下出臺法律恰恰會有更多的問題出現。因此該項法律起步階段談談目前的一些現狀和個人的一點思考。

(二)制度試點回顧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下稱兩院兩部)下發《關于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了全國北京、上海、江蘇等6個省市進行首批試點,2005年兩院兩部又發布《關于擴大矯正試點范圍的通知》社區矯正試點省市繼而擴大至18個,2009年兩院兩部又進一步聯合分發了《關于在全國試行社區矯正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明確社區矯正是非監禁刑罰執行,適用范圍是:包括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暫予監外執行、被裁定假釋、以及被剝奪政治權利并在社會上服刑的五種罪犯,該辦法以通知形式發布,不屬于正式法律法規范疇,部分學者指出與《立法法》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的涉及人身自由和政治權利的規定相沖突,2011年通過《刑法修正案八》規定了管制、緩刑、假釋進行社區矯正,緊接著2012年3月14日通過的《刑事訴法》進一步規定了包括監外執行在內的總計4種的社區矯正類型,至此該四種類型有了法律層面的正式規定,屬于粗線條的原則性規定,執法身份、異地矯正、懲戒評價等內容沒有具體規定 ,相關內容亟待從法律層面規定, 2012年1月10日上述四部委通過聯合發布并于3月1日施行的《社區矯正辦法》,社區矯正去掉了剝奪政治權利該項內容,與《立法法》剝奪政治權利只能由法律規定的沖突得以解決。

(三)國外主要立法模式

社區矯正發現端于19世紀近代學派行刑的社會理念,對個別類型犯罪采用非監禁形式,在社區以“開放性”的形式,輔以罪犯的人格教育改造, 從而避免了監獄的“封弊性”弊端。美國社區形式多樣化,還發展了強化假釋、綜合緩型等矯正模式,以提供公共服務為特色;日本注重發揮志愿者作用,政府以法律政策為指導和規范,發揮民間參與作用;在英國社區矯正是一個多刑種的統一體,即為多元化的刑種群,其中包括緩刑令(Probation)、假釋令(parole)、社區服務令(Community service order)、宵禁令(Curfew)、監督令(Supervision) 。2003年社區矯正在我國開始試點,北京社區矯正體現矯正嚴肅性,監獄干警參與其中,保證了每個司法所每所一警,招聘40、50協管員為民間輔助力量;上海采用政府買民間服務形式,招用年輕的社會工作者,注重個性化、差異化矯正,監獄干警很少參與其中。各地社區矯正取得了一些切實有效的作法,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經驗,也發現一定的問題,對相關經驗待總結完善,因此,科學設計可操作的社區矯正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二、社區矯正常見適用問題解析

(一)管制可否適用社區矯正

從刑罰種類上進行分析,管制實行社區矯正是十分必要的,筆者縱向對刑法分則九個章節各個罪名檢索疏理發現,涉及管制刑罰131項,分兩方面:管制多的章節和沒有管制的章節,形成了正反兩方面對比。第四章妨礙社會管理軼序罪涉及管制最多,對于管制,社區矯正重點應是突出“管”,但對如何“管”應加以區分,比如妨害公共軼序類犯罪中的管制應突出“教育為主”,而盜墓類在綜合的矯正因素中,對罪犯應突出“管理”的成份,而不是教育成份,再如該章第八節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和第九節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此類犯罪在利益驅使下管制社區矯正的作用是有限的,采用“禁令”等實施監督才是社區矯正的重點。第三章破壞市場經濟軼序罪中的第一、第三、第四、第五4節中無管制規定,那么對此類罪犯除科以罰金外,適合進行社區矯正時應突出什么呢?筆者認為教育僅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適用“禁令”即“禁業”或稱“限業”,沒有犯罪的土壤才能有效防止此類罪發生,2011年兩院兩部發布《關于對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適用禁止令有關問題的規定(試行)》通知,但事實上由于和行政監管機關銜接配合的問題,使得一些法院禁令難以執行,比如禁止經營娛樂中心的禁令,市場監管主體無法對此進行分類,由于界定難,行政機關無法落實,再如涉假類的經營活動,服刑人員可以再選地點進行注冊,“狡兔三窟”現象導致在一地查詢很可能無法查到,另外掛名現象難發現更是現實問題,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七條有了相關規定,為此相關的禁業規定也有了明確規定,監管機關如何有效銜接配合法院禁令,需要在實踐中進行完善總結。

(二)緩刑之“矯”和“緩”問題

緩刑是針對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對社會危害性小的犯罪而言的,一般是過失類犯罪,或未成年犯、老年犯等才可適用,《刑法》第七十六條明確規定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考驗是否犯新罪和有無陋罪,其重點是監督考察而不是矯正,許多犯罪達到了被害人諒解情況下沒有其它社會危害性的情況下,再犯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再科以矯正程序,就等于貼上“壞人”的標簽,被矯正者不得不被動硬著頭皮參加公益勞動,接愛社區教育,對其矯正者有害無益,特別是對農村而言街頭巷議、閑言碎語對社區矯正者反而會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思想包袱,缺乏寬容理解的矯正環境反而不利于社區矯正的效果,被社區矯正后卻無法在當地生存,筆者認為要加以區分,例如交通肇事屬過失犯罪,判緩刑仍然能達到很好的社會效果,其中終身禁駕的再犯此罪的機率為0,因此社區矯正可以相對簡化,而侵財類犯罪是否矯正就有必要考量,考量的點是什么?應該定性為價值觀,進行價值觀的引領就有必要,著力點是行為的養成,這就需要“社會有情”。因此,緩型中重點是區分犯罪的類型,該緩的“緩”,該矯正的“矯”,分類很重要。endprint

(三)監外執行和假釋的比對

監外執行和假釋筆者認為監外執行的難度大于假釋,監外執行罪犯是因重病就醫、懷孕生子、年老體衰等因素到獄外執行“監管”,有權決定部門就3個:人民法院、省級監獄管理部門、市級公安機關,大多是刑罰的前、中期,盡管《刑事訴訟法規定》對監外執行有明確規定,2014年五部委又通過了《監外執行規定》,規定越多越足見其難于操作,由于操作須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情況不一而終,難免有“滲水”現象,銜接監管難度可想而知,收監工作難度大,最后都推向了基層司法所,成為事實上的監管、收監的協調聯絡主體,工作風險性大為增加,為此監外執行前社會危險性評估調查就顯得尤為重要,調查如何到實處值得深思,筆者司法所的一個朋友因監管對象脫逃而受到處理,其倍感冤曲;而假釋則是罪犯都經歷了過半的刑期,屬于帶罪“釋放”的性質,離開監獄的監管,從《刑法》第八十四條規定的報告、請假等就可以看出其考驗重在“監督”,監管程度絕不同于監外執行,對此進行社區矯正更能體現刑罰經濟性和謙抑性,是理性刑罰的趨勢,我國目前假釋的比例不高,筆者認為《刑法》第八章貪污賭賂罪、第九章瀆職類犯罪,一旦刑事判決后,此類罪犯就失去了此類犯罪的條件,隨著公職的剝奪,沒有再犯的機會了,再犯的可能性為0,對其執行一半刑期后,考慮到社會危險性的前提下,可加大假釋力度 ,進行社區矯正,使其回歸社會。

三、結語

本文論述社區矯正制度定性分析和針對罪名分類細化問題,屬于社區矯正制度龐大工程中一個版塊思考。綜上所述,我國目前上述4種類型的社區矯正,根據犯罪類型縱向區分對待是十分必要的,社區矯正只是一個籠統的總稱,其包含了多個概念、多種方式,如果不對犯罪類型加以區分考量,是不利于我國此項制度的建立的,社會收效性也難于保證。最后,本人認為4類社區矯正的具體運用,政府和社會參與的比重應該有所不同:監外執行、管制 “政府”的成份要大些,要發揮司法行政的作用,真正起到“管”的作用而不是釋放、和緩刑考驗;而緩刑、假釋 “民間”的成份要大些,更大發揮社區、社會工作者的作用,使此類人員回歸社區?!吧鐓^”這個概念屬于外來品,我國原來沒有社區的概念,當前社會對被矯正者的寬容和理解的土壤尚在形成之中,針對分罪名的禁令等制度建設也有待進一步細化完善,雖然一切任重而道遠,但規范的不足一旦被發現,完善起來就會有的放矢,并且在實踐中日臻完善,制度建設已經啟航,相信經過理論和實踐的積累及人員專業素質及相關保障的提升,我國社區矯正制度必將逐步走向成熟。

注釋:

劉曉梅.英國的社區矯正制度及其對我國刑罰制度改革的啟示.犯罪研究.2006(3).

參考文獻:

[1]張凱.檢視與推進:我國社區矯正制度深化路徑之探討.河北法學.2017(2).

[2]李素琴.譚恩惠美國矯正制度對我國的借鑒.中國公安大學學報.2012(5).

[3]屈學武.中國社區矯正制度設計及其踐行思考.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10).

[4]張荊.北京社區矯正模式特色與問題點分析.中國公安大學學報.2013(3).endprint

猜你喜歡
監外執行社區矯正禁令
暫予監外執行制度的完善
西北地區社區矯正現狀調查與模式研究
論社區矯正的檢察監督
論社區矯正檢察監督
終身監禁判決能不能暫予監外執行
解碼鄭州“加床禁令”
淺析暫予監外執行的檢察監督的完善
歐盟通過紡織品使用NPE禁令
淺析暫予監外執行的檢察監督的完善
禁令何以熄不滅“炒狀元”那把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