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院校育人范式探析

2017-12-09 14:23馬俊
市場周刊 2017年12期
關鍵詞:助人范式職業院校

馬俊

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院校育人范式探析

馬俊

“以學生為中心”探索高職院校育人新范式是踐行“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它從學生的根本需要出發,關注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一種育人范式的實踐,在高職院校育人工作開展上,要以學生為中心全面推進精神塑人、教學育人和服務助人,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高職院校;以學生為中心;范式;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探索“以學生為中心”建構高職院校育人范式,以學生為中心,全面落實精神塑人和教學育人、服務助人,有其自身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基礎,是從高職院校學生實際需求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具體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全面探索育人新范式,對于促進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和高職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以學生為中心:全面推進精神塑人

在高職院校的育人體系中,要積極探索精神塑人的有效路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全面推進精神塑人工作,積極探索高職院校育人新范式。

(一)重塑學生自信,矯正學生品格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學業基礎相對較為薄弱,在學習上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情況,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中學的學習成績相對較差,按照應試教育的標準,這些學生是后進生;這些后進生進入大學后,或多或少都有自卑的情緒,還有少數同學自暴自棄,積極重塑他們的自信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引導學生參與到學校的教學和管理中,完成學?!疤嫠鲋鳌钡健坝伤鲋鳌钡霓D變;其次,通過完善的榮譽體系不斷地激勵學生,讓他們發現自身的閃光點,重拾自信,不斷激發學生對于專業的興趣,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認識自己,提升自己;再次,要善于和學生交流,以學生為中心,走進學生、貼近學生,要用學生的話語體系與學生進行交流,對于問題學生要有責任心、愛心和耐心,走進問題學生、影響問題學生,進而提升問題學生,矯正問題學生的品格。

(二)厚植文化底蘊,精湛一技之長

文化是根植于內心的修養,一所學校的文化深深地影響著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對于學生而言,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一所院校的文化底蘊是長期積累和傳承的結果,生動形象地反映了該所院校的精神風貌,是教職工和學生在長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斷積淀和升華,是學校成員所認同的價值理念的核心。職業院校文化底蘊的重要體現就是專業文化,專業文化同時也是職業院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集中體現了學生對于專業的認知、情感和專業實踐。

積極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專業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的職業技能,有助于端正學習風氣,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提升學生對于專業的認同,塑造學生職業理想、職業態度,打造學生職業能力,對于學生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職業院校專業文化的建設依賴于學生和老師的協同配合,教師要在課堂上把專業文化和學生需要學習的專業技能和文化知識同步進行教授,文化要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做到文化“化”人,精湛職業院校學生的一技之長,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三)鍛造工匠精神,提升職業技能

工匠精神從根本上說是一種自律精神,是對追求產品完美的不懈追求;同時還要激發他們的熱愛和好奇心,對于職業的熱愛,對于產品的好奇心決定了職業發展的高度。工匠精神是職業院校需要發揚的核心精神,職業院校的學生不僅要做工匠精神的發揚者,同時還要做工匠精神的實踐者和傳承者。對于職業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要結合各自專業特色,培養學生對于即將從事職業的認同感和職業敬畏感,引導學生追逐匠人的腳步。通過鍛造職業院校學生的工匠精神達到提升他們職業技能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高職院校的內涵發展主要體現在‘高等性’和‘職業性’兩個屬性上”。這就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觀,完善我們的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從職業院校的學生特點出發制定學生培養體系。職業院校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和個性特點,以及學生的職業傾向,全方位綜合考慮,為學生配備職業技能導師,實施現代“師徒制”,引領學生在學習基本職業技能的基礎上朝精細型、探索型人才上努力,為他們以后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學生未來成長為大國工匠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以學生為中心:全面推進教學育人

以學生為中心構建職業院校的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和考核體系是踐行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是推進教學育人的必然要求。

(一)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設置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置要求密切聯系學生專業實際和今后的職業發展實際,同時關注職業院校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兼顧到學生知識積累的水平,合理地進行課程設置?!罢n程體系重構中要更多地關注高職教育的內涵要求,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更多地結合崗位工作任務和生產技術核心要素,融入職業元素,使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在不失‘高等性’的同時彰顯‘職業性’”這些課程的設置一方面要滿足學生對于職業技能學習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技能是職業院校學生走向社會的生存技能,也是他們職業發展技能。

另一方面,職業技能又是多維度的,不僅包括從事具體工作的技能,還包括與人協調溝通、認識客觀世界等社會技能。因此,職業院校在課程設置上還要兼顧培養學生的社會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首先要分析學生的發展需要,結合學生職業相關的生活世界進行構造課程,“課程編制是一種實踐性的事業,而不是一種理論性的研究,它力圖設計一種能夠達到教學目的的體系,主要不是解釋一種現在的現象?!痹诰唧w的課程設置上既要考慮職業院校學生現階段的實際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也要考慮學生今后的發展需要。

(二)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一方面要提升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與過去以教師為中心是截然不同的,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設計要尊重學生對于知識的選擇權和探討權,引導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教學方法上同樣要以學生為中心,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法,要變單純的知識傳遞為共同的知識探索,特別是職業課程的設計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

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就是要激發學生參與到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有利于豐富教學的方法和形式,提升教學的效果,使課程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得到大大的拓展。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將學生視為被動的聆聽者和接受者,要引導學生參與到課程教學中來,發揮學生探索知識的主動性,針對具體課程教學要設計學習情境,“將學習要素進行優化組合,使其中的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和教學內容通過教學描述,構成主題學習單元?!苯處熢诰唧w的教學設計過程中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職業技能提升為導向具體進行課程設計。

(三)以學生為中心制定教學評價標準

以學生為中心制定教學評價標準就是以學生發展為基點開展對于教學的評價,這種評價不再局限于學生考試的績點,而是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評價標準是一種動態性評價,非傳統的靜態性評價,關注的是學生在課程學習上的綜合效果?!啊詫W生為中心’要求今天的高職教師由‘中立’的裁判變為學生職業遷徙能力形成的教練;由審核教育產品的‘質檢員’,轉變為學生持續發展的欣賞者和潛力的挖掘者?!边@就需要高職院校的老師積極轉變對于自身的角色定位,關注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和職業技能的提升。

以學生為中心制定教學評價標準,對于教學效果的評價元素包括長期效果和短期效果、顯性效果和隱性效果、即時性效果和延時性效果等,是一個綜合的標準,而非傳統教學評價專注于學生的成績那么簡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評價標準是一個多元化的評價,以學生的發展作需要作為根本評價依據,以教師的過程評價作為重要參考依據,以用人單位的評價作為反饋依據,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有利于完善評價體系,真實地對教學的效果做出反饋,合理地配置課程。

三、以學生為中心:全面推進服務助人

學生支持服務工作理念是近些年高職院校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在支持服務工作中形成的新的學生工作理念,通過提高服務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從而達到成就學生的目的。

(一)搭建助人平臺,拓寬助人渠道

助人平臺的搭建和完善是全面推進服務助人工作的基礎,通過建立學生事務服務中心和大學生健康成長中心來實現服務助人的目的,在實踐中收到了不錯的成效。大學生事務服務中心旨在解決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事務性和程序性問題。學生事務服務中心通過實行首問負責制和一站式工作模式可以節省到訪學生的時間,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思學生所思,想學生所想,增強對于學生事物性問題的遇見性,大大提升了解決問題的時效。

大學生健康成長中心通過關懷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積極消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靶睦韱栴}是指由于身體器質性病變或由強烈的外界刺激所引起的不協調的心理狀態,思想問題主要是由于個體與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存在沖突,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存在偏差而導致各種不正確的觀念和想法,進而影響到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贬槍栴}進行心理疏導和思想關懷,是推進服務助人范式的具體落實,在工作中加強學生工作人文關懷,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工作有利于和諧校園關系的建構。

(二)建立榮譽體系,支持學生發展

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需要學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全力支持,通過建立榮譽體系可以有效支持學生發展;關注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求,使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都有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是推進服務助人的重要工作。通過在學習、文體、社團等方面的獎項設置來激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些以學生為中心的具體支持舉措應緊緊圍繞榮譽體系的建設,能夠體現不同學生的特點,系統完善的榮譽體系有助于照顧到不同性格特點和能力專長的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在推進職業院校服務助人的工作上,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這就需要完善榮譽體系,通過不同類型的榮譽激發具有不同特長愛好學生奮斗的動力,對于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有更為全面的認識,這也是學生支持服務的核心目的,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構建學校、學院和系部榮譽體系,結合專業特色,支持學生發展,“現實的人不僅是有肉體生命的自然存在物,而且還是精神存在物或‘意識存在物’”,在學生支持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加強人文關懷,關注大學生的心理需求,不斷激發他們的自信心。

(三)抓關鍵節點,助推學生成長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節點,這些節點看似平常、實則關鍵,這些關鍵節點既是教育的有利契機,也是助推學生成長的有效時機。利用這些關鍵節點,通過舉行形式各異的儀式有助于達到育人的根本目的。高職院校要積極組織好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新學期第一課等,也可以積極嘗試組織新生的成人禮、二十歲集體生日慶典等等,這些儀式的舉辦有助于新生完成自身角色的轉換,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同時也有助于他們思考自己的大學生涯規劃和職業發展,加深其對于自身全面的認識。

這些助推學生成長的有利時機需要教育者認真地組織和策劃,通過與主題相關的活動和儀式,增強儀式的實效性,流于形式的儀式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個性鮮明又貼近學生實際的儀式和活動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和關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責任意識。

四、結語

積極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范式是踐行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具體實踐,職業院校要結合自身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追尋“工匠精神”,積極探索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新范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體現在企業的生產和服務過程中,卻始于職業教育”。職業院校在教育教學、校園文化和支持服務上要做到貼近職業院校學生的實際,關注學生的職業發展,真正做到精神塑人、教學育人和服務助人。

[1]鄭南寧.教育的內涵和質量[N].光明日報,2012-04-11.

[2]王振洪,成軍.現代學徒制: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新范式[J].中國高教研究,2012,(08).

[3][美]泰勒.課程編制的具體方法,選自課程與教材(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07.

[4]王文濤.“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教育課程建設新范式[J].中國高等教育,2014,(12).

[5]王文濤.“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的高職教師角色定位[J].中國高等教育,2014,(12).

[6]劉先銳.思想咨商在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6,(03).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8]孫興洋.職業教育尤重“工匠精神”[N].人民日報,2016-03-24.

F240

A

1008-4428(2017)12-145-03

馬俊,河南信陽人,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專職輔導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助人范式職業院校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以寫促讀:構建群文閱讀教學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維
孫惠芬鄉土寫作批評的六個范式
健康中國背景下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管窺西方“詩辯”發展史的四次范式轉換
助人無需等待
助人為“樂”
助人為樂
新時期職業院校檔案管理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