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學模式探析

2017-12-09 07:43黃鵬
考試周刊 2017年13期
關鍵詞:初中教學德育教育生活化

黃鵬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們樹立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階段,更是學生們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時期,與此同時,學生們在初中學習的過程中極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從而給教學過程造成了阻礙。德育教育對初中生來說是一項必要的課程,能夠將德育理論運用于實際可行的教學中,從而實現中學生的德育培養。本文將分析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學的模式,通過對當前初中德育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尋找構建高效德育課堂的實施策略,解決初中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關鍵詞:初中教學;德育教育;生活化

目前在初中課堂上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仍然是“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學的內容僅僅圍繞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無法做到與現實生活相連接,導致學生們的實踐能力較差,影響了德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升。這樣的教學模式造成的嚴重后果是讓學生們失去了對德育知識學習的樂趣和熱情,同時也無法培養他們正確的思維意識,對日后的成長與發展極為不利。由此可見,德育生活化教學模式應該被大力推廣,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近年來,初中德育教學工作逐漸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初中生群體也作為特殊的關注對象引起了教育界重視。初中學校的規模逐漸擴大,招生人數也呈現出激增的趨勢,學生們的素質參差不齊給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和新的使命。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學是一次大規模的改革,將傳統德育工作中缺乏的系統性和針對性加以改善,把華而不實的德育理論轉換為實踐行動,真正地體現了德育教育的價值。

一、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基本概述

(一) 概念

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基本概念是指老師們在課堂上講解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從學生們熟知的日常生活情境和他們感興趣的事物中尋找有利于學習的話題,并且始終依靠學生主體的作用,重視以學生角度為基本的出發點,把教學理念和生活實際相連接,立足于學生們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經驗,視他們的未來為發展目標,通過知識和生活的相互連接,引導并幫助學生們正確地樹立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 意義

生活化教學就是將學生們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的重要手段。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生活是充滿樂趣且豐富多彩的,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應用于德育教學中,能夠更完美地體現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價值,讓學生們通過自主參與來獲取最大程度的提升,由此實現了“教學”的雙向互動。生活化教學的過程讓學生們實現了知識的獲取,同時也能更加真實地感受知識的力量,通過在社會生活中學習的生存及發展技巧,能確保對理論知識的全面掌握,同時明白如何走向成功。

二、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學模式

(一) 體現生活化教學理念的趣味性

初中德育教學的過程中,選取的教材都體現出學生們的成長特點,同時也存在著較強的啟發性,能夠幫助學生們及時形成正確觀念,雖然其中涵蓋了抽象的內容,但是學生們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借助于具體的事物對其進行深入了解,所以在使用生活化的德育教學模式時,應該注重體現出其中的趣味性,讓學生們擁有足夠的興趣與熱情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

例如,老師們講解到“各國文化差異”的內容時,應該引導著學生們了解不同國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比如長城、埃菲爾鐵塔等;還有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比如水餃、肯德基等。讓學生們充分感知地域文化的風采,同時也能擺正自己的心態,用尊重的眼光去欣賞不同國家的文化,杜絕歧視的思想。

(二) 注重生活化教學題材的多樣性

由于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風土人情,加之人口眾多,造成了不同民族的人口遷移現象,在一個班級中可能也會存在少數的外地學生,伴隨著外來文化的融入,每個學生可能都會對家鄉產生一定的眷戀之情,所以老師們在進行德育教育的時候,可以充分連接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構建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德育生活化教學課堂,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例如,在講到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時,為了更好地保證對民族精神進行弘揚與傳承,老師們可以讓學生積極地認識優秀傳統文化,比如東北大秧歌、京劇臉譜等,讓學生們真正地參與到循序漸進的傳承文化中,明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意義,幫助他們及時樹立正確價值觀,摒棄崇洋媚外的心理觀念。

(三) 強調德育生活化教學的時效性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面對層出不窮風格迥異的社會風氣,應該強調德育教學的時效性,針對學生們學習的態度,老師應該及時引導他們認識深層次的社會現象,注重社會現象發生的原因和外界的聯系,讓學生們及時感受到社會風氣和德育教育的聯系。

例如,老師們在講解公民義務與權利關系的課程內容時,可以利用社會中最為典型的事例,不管是證明案例還是反面案例,都能對學生們起到良好的鞭策作用,比如最美教師張麗莉的事跡,能夠讓學生們在感受老師無私奉獻時懂得自己在社會中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比如有些明星吸毒、酒駕等問題,會讓學生們在了解社會公害性的同時,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與基本修養。

(四) 樹立生活化教學的政治觀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學旨在讓學生們運用政治的思維和眼光去看待社會生活,這是目前初中德育教學的重要目標。所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可以聯系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件引導著學生們樹立政治觀。

例如,在談到政府的職能內容時,老師們可以普及政府在國家大事面前所付出的實際行動,讓學生們充分感知政府的管理職能,同時也能讓學生們深刻體會政府為人民服務的決心,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們正確的認知,使他們會正確判斷各種社會風氣,從而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結語

隨著國家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并完善,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學成為了重點關注的對象。初中德育教學屬于一項復雜且系統的課程,需要經過漫長的整合階段來讓學生們從中受到良好的啟發。

參考文獻:

[1] 邱美麗.初中德育教學生活化淺議[J].才智,2013,19:72.

[2] 邱善海.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10:172-173.

[3] 彭留英.初中思想品德課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成功(教育),2012,02:186.

[4] 楊立平.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127.endprint

猜你喜歡
初中教學德育教育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淺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
淺談初中班級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導入,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