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2017-12-12 10:34洪蕾
考試周刊 2017年19期
關鍵詞:生活實際數學教學小學生

洪蕾

摘 要: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小學數學也不例外。而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尚不成熟,更習慣以形象思維來思考、解決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讓小學生們切身感覺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本文通過分析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探尋其理論與方法,并進一步結合理論與方法,通過實例進一步闡述。

關鍵詞:生活實際;數學教學;小學生

隨著小學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學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指導方案。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適時結合生活實際,將其運用到日常的教學當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考習慣,對教學內容和方式做出創新。通過結合生動的生活實際,可以引導小學生從形象思維入手,逐漸培養自身的抽象思維。同時,也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其不再感覺數學是一門脫離生活、晦澀難懂的學科。

一、 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尚未成熟,認識世界、看待事物常以形象、直觀的方式方法。而小學數學,恰恰是一門以抽象思維為主的學科。小學生在接觸的過程中,難免感覺生澀難懂,為了取得較好的成績,被動地學習,這樣不僅增加了其對數學的抵觸心理,更不利于其抽象思維的培養。因此,尋找辦法解決小學生與小學數學本身之間的矛盾就顯得尤為重要。

解決問題,關鍵要對癥下藥。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認為數學與生活實際沒有太大的關系。小學生普遍認為,數學就是課本上的1、2、3……或者加減乘除,或許是課本上一個個三角形、圓形等。在學習的過程中,小學生無法將抽象轉變為形象,思考問題時,思維常常受限。因此,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

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通過具體案例,將生活實際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們切身感覺到數學不僅僅是課本中的樣子,更多是來源于生活,學習的目的也是應用于生活,而不僅僅是為了取得一個較好的分數,這樣不僅可以端正同學們的學習態度,更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有助于培養其抽象思維。

二、 小學數學教學的理論創新

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這僅是方法上的歸納。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還需要一定的理論作為指導。過去,小學數學教學也有不少的理論,那么在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小學教學后,理論也必然需要有所創新,才能滿足現階段教學的理念和方式。

1. 教學語言貼近生活實際

數學的教學語言由于學科本身的限制,常常以嚴謹、刻板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小學數學教學也不例外。但是呆板的教學語言配合本就抽象的小學數學,難免會讓同學們心生畏懼或者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既然將生活實際引入到小學數學中,就應當從教學語言上面著手改變。比如,在教學加減法運算的過程中,有時候數字較大,需要使用湊整法,即258+396=?,教師通常會引導學生們變形為258+400-4=?。但許多同學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變形或者根本想不到這樣變形。教師就可以引入生活實際。即過年了,小明媽媽去購置年貨,第一天買糖果零食花費了258元,媽媽恰好付款258元;第二天買干果水果花費了396元,媽媽沒有零錢,拿出400元給收銀員,收銀員找了4元零錢。那么媽媽兩天共花費了多少元?即可列式258+400-4=?。通過這樣的具體舉例,同學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式子是如何變形的,對于同學們理解湊整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2. 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中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盡可能掌握課堂上所教授的內容,學生應成為課堂上的主體,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當中。學生在參與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會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思考,對于學生掌握課堂所學內容具有積極的作用。學生只有積極參與,才能感受到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活力和趣味。

小學數學應用題中的“相遇問題”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許多小學生無法將應用題中所描述的情景在頭腦中準確地呈現出來,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抽象思維尚未成熟。教師可以將生活實際應用到此類問題的教學中。例如,許多同學無法準確區分“同向而行”、“相背而行”、“相對而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結合生活具體情境請同學們來表演,讓同學們在表演與觀看表演的過程中,更加透徹地理解、區分這三種情況,使小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切身感受現實中的數學,將難懂的知識點轉變為形象直觀的知識點,真正掌握所學知識點。

三、 案例分析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方法

小學數學絕不僅僅是課本上的數字和公式,它源于生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實際生活,通過創建貼近生活的情景,鼓勵學生們參與實踐學習內容,挖掘同學們對數學的理解力和洞察力,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熱情,進而提升其學習效率,顯示其學習成果。

1. 結合生活實際引入新知識

小學數學雖然較高等數學較為簡單,但由于其目標對象是小學生,其本身的抽象性讓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并未感覺到直觀,反而比較晦澀、枯燥,認為數學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科。事實上,教師若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景引入新知識,同學們通過直觀的接觸,感情上會有一種親近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不是那么陌生。而且,也會激發學生們探求新知識的決心。

小學生們在學習年月日時,常常弄不清楚哪個月30天,哪個月31天;更弄不清楚哪一年是閏月年。因此,教師在開始講解這方面知識時,應以自己或者同學的生日為由頭,引導學生們學習新知識。例如,有的同學生日恰好是2月29日,老師可以借機向同學們提問,這個同學到今年為止過了幾個生日?有的同學生日恰好是月末的一天,借此可以問同學們這個月最后一天是幾號呢?通過一系列貼近生活的提問,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促使學生有了要解決此問題的欲望。學生們在求知的過程中,可以真切地掌握每個月有多少天、平年、閏年等知識點。endprint

2. 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新知識

教師在結合生活實際引入新知識后,同學們還要學習新知識。過去,學生們學習新知識主要是通過反復做題,使新知識牢記于心。但這種方法,不僅會讓同學們感覺數學知識遠離生活實際,而且還不利于培養學生們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在引入某些數學知識后,教師可引導同學們在生活實際中學習新知識。例如,讓學生計算自己每學期的花費、記錄自己做作業所用的時間以及怎樣走才能最快到家等諸如此類的生活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小學生們會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會有意識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也避免培養出只會做題的“優等生”。

3. 結合生活實際運用新知識

數學,其實并不是一門束之高閣的學科,它是一門基礎學科,可以運用到各個學科中。那么,在小學期間,教師就應當培養小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這不僅鞏固他們所學的新知識,使其對所學內容理解、記憶更加深刻,而且使其對學習數學的目的有更清晰的理解。比如,當教師在講到本金、利息、利率的概念時,應該讓同學們主動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父母理財,計算怎樣存錢可以使利潤最大化。再如,很多同學對物體的質量沒有清楚的概念,導致連一塊橡皮、一張紙等的質量都無法估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學習用天平或者臺秤稱量物品,通過讓學生稱自身的體重、稱硬幣,稱書包,稱鉛筆、橡皮等一切可以稱量的身邊的物品或人,來加深同學對于物體質量的理解。

數學知識貼近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學生們一定要從小學會靈活運用數學,善于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嘗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傊?,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努力把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生活實際構建情境,讓同學們參與到學習中,培養其數學意識,數學的思維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數學來源于實踐,數學的公式或者法則在從實踐的經驗中歸納總結后,都將再次運用于實踐中,接受檢驗。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更該密切數學與實際的聯系,把學到的知識積極運用到實際中,應用于生活中。

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讓學生們將所學數學新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們對實際生活的求知,渴望用數學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沖動,進而與學習數學知識相輔相成。小學數學教學,通過結合生活實際,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內容,讓同學們參與到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同學們學習的熱情,與生活實際的相結合將小學的數學知識引入到生活中,使其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小學生的生活中,小學生才能真正地理解、熱愛數學,進而更加熱愛生活。

參考文獻:

[1]甘忠揚.如何讓生活實踐融入小學數學教學[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9):136-136.

[2]張有余.淺談小學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6,(1):79-79.endprint

猜你喜歡
生活實際數學教學小學生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新時代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深究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