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能力、群團組織與社會組織競合關系的研究綜述

2017-12-12 01:27李莉胡惠娟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1期
關鍵詞:社會組織

李莉+胡惠娟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以國家能力為理論視角,圍繞群團組織與民間社會組織兩種不同性質的組織間形成的競合關系開展探討。針對國家能力理論、國家與社會關系理論及社會組織理論等展開了文獻研究與回顧整理。

關鍵詞:國家能力 群團組織 社會組織

目前,我國群團組織在改革中明確提出要構建社會組織樞紐式服務平臺,加強對民間社會組織的政治引領、示范帶動、聯系服務,其在互動中形成的競合關系成為群團組織功能轉變和角色定位的重要體現,而國家能力理論較好的解釋了兩者之間形成競合關系的必然性和發展性。

一、國內外有關國家能力的研究綜述

檢視國家能力研究的相關文獻,可以梳理出三類具代表性的國家能力觀:一是以國家為中心的國家能力觀;二是以社會為中心的國家能力觀;三是國際體系維度的國家能力觀。它們各有優長,亦各有缺失。以國家為中心的國家能力觀,以興起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回歸學派為突出代表。該派以Max Weber的思想為淵源,以國家的自主性為出發點,提出了"回歸國家"的呼吁(Theda Skocpol,1985),認為國家行為者具有自己獨立的政策偏好,而且會運用國家權力和資源去追求自己的利益而非國內或國外行為者的利益。(Peter B. Evans,Dietrich Rueschemeyer,1995;Michelman,1993)。在中國主要以王紹光,胡鞍鋼(1993)為代表,強調國家對社會的主導作用,并提出了國家能力包含汲取能力、調控能力、合法化能力、強制能力?;貧w學派力圖將其與依附論和新自由主義對國家失敗的解讀區分開,但是由于無視國家自主性的限度,從而陷入了從國家能力研究滑入國家本位的權力研究的困境。以社會為中心的國家能力觀,強調"國家不是一個具有獨立發展的獨立領域","它的存在和發展歸根到底都應該從社會的經濟生活條件中得到解釋"(Karl Marx)。Linda Weiss(1998)在Evans(1995)"嵌入性自主"概念的基礎上引入"治理性相互依賴"來說明國家和社會之間獨特的制度性連接,強調國家與社會的協同(synergy)關系,使協同成為國家能力討論中的一個新穎概念。2001年Joel S.Migdal提出了"社會中的國家"概念,認為國家并不像韋伯描述的那樣,在宏觀社會變革中是不受約束的原動力,而是受到其管理的社會的嚴重約束。他們強調組織、沖突、過程與歷史(Michael Mann,1986),"有限政府也許會比無限政府更強有力"(Stephen Holmes,1995)。中國學者(程同順、高千,2016;苗大雷、曹志剛,2016;侯利文,2016;龔詠梅,2006;陳怡,2015)在此基礎上對國家和社會如何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改變著各自的結構、目標、規則以及社會控制展開了系列分析,對反思中國的轉型問題和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帶來了不少啟示。第三類,國際體系維度的國家能力觀,分別是以waltz、Robert.O.Keohane為代表的新現實主義、新自由制度主義等,對國際體系維度的國家能力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以上研究的共性是,缺乏從維度的內在關聯中對國家能力進行總體性研究,因此中國學者(黃清吉,2007;胡偉,2014)在此基礎上提出,國家能力是國家從社會積聚資源并將之轉化為可運用的力量,繼而憑借力量實施對社會的統治與管理、應對他國的競爭與挑戰的總體效能。

二、國內外有關群團組織與民間社會組織的相關研究

(1)國家與社會關系視角的研究。中西方針對群團組織與民間社會組織的研究主要遵循市民社會和統合主義的理論視角,并借此透視國家與社會關系。市民社會理論關注以民間社會組織發展為代表的成長中的"社會"如何牽制和消解國家權力的負外部性,統合主義理論則關注國家如何充分發揮"社會"的積極作用同時對其實施有效管控。這兩種理論視角的研究者提出了描述中國從改革開放之前的"全能主義"向政治參與更加開放的"國家--社會關系"轉變的各類模式,以及近年來國家對社會通過吸納與合作形成的"嵌入型監管"(劉鵬,2011)、"利益契合"(江華等,2011)、民間社會組織依附于政府的"伴生模式"(劉傳銘等,2012)、政府促使社會組織行政化運作的"嵌入式管制"(吳月,2013)等等。雖然兩種理論視角的研究發現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基本共識,即國家逐步讓渡出部分權力給予社會,并與其進行模糊的、不穩定的、正式或非正式互動(張緊跟、莊文嘉,2008;張緊跟,2012)。其結果是,一方面,社會借助國家釋放的機會空間提升政治合法性和社會合法性,另一方面,國家也借助社會力量重新整合利益和維持穩定,呈現"國家鑲嵌于社會之中"的格局。

(2)政府與社會組織的關系研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薩拉蒙"全球社團革命"的提出,在國際范圍內出現各種社會組織研究浪潮。在我國開展研究的學者主要有王名、楊團、丁元竹、何增科、王穎、康曉光等。有從法律的角度探討社會組織的規制與管理問題(趙偉媛,2013;胡杰,2013);從黨建與社會的角度研究社會組織的問題(檀雪菲,2007;嚴宏,2010;包穎,2014;賈文德,2012);從社會管理體制及其變革的角度分析社會組織的發展(周紅云,2010;藍煜昕,2012);還有對社會組織進行的個案研究(范明林,2010;張緊跟,2008;應星,2007)等。在這基礎之上,還有研究者重點考察了與國家建立穩定聯系的具有統合功能的群團組織(如工會、工商聯)及民間社會組織(如行業協會)(Pearson,1994;Yep,2000;Saich,2000;馬秋莎,2007),提出了"國家統合主義"(Chan,1993;Unger,1996;顧昕、王旭,2005)、"地方國家統合主義"(徐建牛,2010)、"庇護性國家統合主義"、"層級性國家統合主義"(張鐘汝等,2009)等諸多概念。但是上述研究關注的主要是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卻很少關注具有社會統合功能的群團組織與民間社會組織的互動。換言之,政府與社會組織互動過程的中間因素--群團組織如何發揮行動仍然存在學術考察的空間。endprint

(3)有關群團組織的專題研究。最早開展群團研究的主要有鄔夢兆(1992)、謝勇(1992)、袁純清(1993)等,主要針對群團組織的歷史、作用、稱謂等開展探討,之后群團組織的屬性和功能成為研究重點,形成了橋梁紐帶論、社會職能論、雙重角色論、利益代表論、黨政附屬論、壟斷地位論等觀點(羅貴榕,2006;胡獻忠,2013;景躍進,2011;岳經綸,2013等),在屬性上關注中國共產黨與群團組織關系的研究較多,部分研究指出,群團組織作為黨委政府與群眾的"傳送帶"、"橋梁"、"紐帶",是體制的順從者。在很長時間中,群團組織依靠行政指令、依賴行政資源使其存在脫離群眾的現象。(林尚立;2008;郭道暉,2008;朱慶躍,2014)在功能研究上,學者們認為在市場經濟推進和政府改革的過程中,群團組織在包括勞資問題、青年和婦女權益保護方面正變得積極而主動,有時甚至與國家存在沖突(張允美,2003;韓福國等,2008;鄭長忠,2012;肖揚,2004;龔詠梅,2006)。還有學者指出,群團組織改革是因國家需建構制度化的利益集合秩序,并通過它來滿足多元群體的利益表達,滿足社會需求,從而達到社會的有機團結(張靜,2005;陳家健,2010)。

三、國內外有關競合關系的研究

競合理論辯證地從合作和競爭共存、共變的角度來深入理解組織間互動關系的復雜性和多變性。自Brandenburger和Nale-buff在1996年進行最早研究之后,有關學者還做了多方面的探討:在競合關系的類型上,Kotzab and Teller(2003)將競合關系劃分為合作占優型競合、對等競合及競爭占優型競合三類。我國學者李健和金占明(2008)構建了一個反應聯盟組織競合關系的二維模型,徐亮等(2009)提出了自己的競合戰略測量指標,用市場共同性和資源相似性反映組織間的競爭關系,用信任和承諾來反映組織間的合作關系。在競合關系的成功要素上,Kogut和Mowery(2005)提出五個要素:自愿并且戰略匹配;各自擁有有價值的資源或能力,從而相互依賴;文化匹配;明確的契約及制度設計;正直及坦誠的溝通。在競合關系產生的績效上看, Giovanni和Giovanna(2003)指出不論是組織層面還是個人層面都能獲得顯著的經濟和知識價值。Luo (2006)、Gnyawali(2006)、Tsai(2002) 、Garcia和Velasco(2002) 紀玉山等(2000)都進行了實證研究??偟目磥?,競合理論補充了包括信任-承諾視角(Morgan和Hunt,1994)、競爭視角(Heide,1994)、沖突管理視角(Xie和Song,1998)、相互依賴視角(Pfeffer和Nowak,1976)和權力-控制視角(Yan和Gray,1994)等在內的傳統組織間關系研究視角之不足。但是這一理論大多停留于經濟組織層面的研究,針對其他社會組織的競合研究還缺乏足夠的重視。

毋庸置疑,學界相關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這些文獻的探討也存在一定的欠缺:第一,大部分研究的目的并不是直接描述群團組織與民間社會組織的互動;第二,少數研究雖涉及群團組織與民間社會組織的互動,但很少深入研究組織間的競合關系,更缺乏對個案的深入測量和評估,無法解釋互動存在的機理成因及總結促進其發展的相關策略。

四、本主題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

在學術價值層面,群團組織與民間社會組織的競合式發展為觀察中國的國家和社會關系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無論是市民社會理論還是統合主義理論,都承認目前中國的國家和社會之間仍然沒有明確的界限,而且處于相互交織的狀態。本主題有助于驗證我國群團組織改革發展的走向,拓展和深化我國以群團組織為基礎的統合主義在本土的理論提煉和經驗總結。

在實踐層面, 國家治理現代化命題的提出,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內在要求群團組織必須充分開發其聯系群眾的體制性組織載體的功能,全面回歸黨的群團組織特性,提升其聯系與服務群眾的能力。通過兩類組織間的互動研究,本主題還能夠為評估和總結現行社會組織體制改革提供充足的經驗支持,對國家在整體結構層面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以及推動組織形態創新,具有一定借鑒作用和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紹光、胡鞍鋼:《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

[2]吳國光:《國家、市場與社會》,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3]周雪光:《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系》,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4]褚松燕:《在國家和社會之間:中國政治社會團體功能》,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4年

作者簡介:

李莉(1974.8-),女,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教授,湖北省非營利組織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社會組織

胡惠娟(1995.5.2-)女,武漢科技大學文法與經濟學院社會工作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項目來源: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能力視角下我國群團組織與民間社會組織的競合關系研究》17BSH108endprint

猜你喜歡
社會組織
關于四川省婦聯參與政府購買的思考
發揮哈爾濱市社會組織公益普法作用之對策
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給研究
我國社會組織品牌個性及其培育路徑研究
論社會組織在安置幫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社會組織能力建設的總體方向與具體路徑
破除我國社會組織法律地位的實然與應然悖論
政府主導型社會治理模式下社會組織發展理路
社會組織有效參與新型農村社區治理的路徑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