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鎮化建設與交通發展的相關性研究

2017-12-13 08:30王雄四川旅游學院組織人事處
消費導刊 2017年19期
關鍵詞:周邊城市城鎮化運輸

王雄 四川旅游學院 組織人事處

中國城鎮化建設與交通發展的相關性研究

王雄 四川旅游學院 組織人事處

通過分析城鎮化建設對交通運輸的需求,研究城鎮化建設和交通運輸發展的相互關系。研究表明,城鎮化建設和交通運輸發展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同時通過研究進一步說明了城鎮化建設與交通運輸如何相互促進發展。

城鎮化 交通運輸發展 相關性

城鎮化建設能夠有效的擴大內需,通過城鎮化改進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地增長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發展方式之一。交通運輸業作為先導性的產業,是城鎮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起到了引領和控制的作用。交通運輸業可以帶動城鎮化建設,同時城鎮化建設的程度也可以通過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反映出來。

目前對于中國城鎮化建設與交通運輸發展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從城鎮化建設的角度分析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其中,程世東提出了為適應城鎮化發展,我國交通運輸的主要發展思路及發展任務[1],李紅梅等研究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交通的發展對策[2],丁璐通過分析重慶市的具體實例進行了城鎮化建設和具體交通運輸發展舉措的研究[3],蘇永忠提出了順應城鎮化發展需要,構建安全高效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觀點[4]。

本文在總結現有研究的基礎上,首先分析了城鎮化建設的特點以及所產生的交通需求,其次根據需求研究了城鎮化建設對交通運輸發展的影響,然后分析交通運輸如何反作用于城鎮化建設,最后總結研究內容,提出研究展望。

一、城鎮化建設特點

城鎮化的主要特征是人口資源以及第三產業向城鎮聚集,以及城市意識文明向周邊地區擴散,形成鮮明的地域形態特征。在城鎮化的建設過程當中,以核心城市形成為主,人口和GDP的大幅度增長,市場條件下資源的重新優化整合,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活動的聚集都圍繞進行。核心城市對周邊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圍繞核心城市形成了“城市—農村”的結構體系,促進了城鎮化的進程。

(一)科學發展,調整產業結構

城鎮化發展走高效、協調、可持續路線,以新型工業化、現代農業化代替粗放式發展,改善民生,高效節能。

(二)重點集中,主次分明,分區特色發展

主體功能分區,形成社會經濟環境資源協調的區域;根據各功能區特點特色發展,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以核心城市為重點帶動環繞地區的發展。

二、城鎮化建設的交通需求

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一體化的基礎建設和管理對于資源共享、聯合發展、增強競爭力具有強烈的推進作用。交通運輸業作為城鎮化的重要先導和支撐,在城鎮化建設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直接決定了城鎮化建設的程度和未來的發展走向。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進步,對交通運輸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需求分布的差異性

由于區域條件的限制,城鎮化建設對交通運輸的需求表現出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均衡。在資源密集地區與非資源密集地區、物資需求不同的地區導致的貨運需求是不一樣的,如在工業區貨運需求一般大于非工業區。而在客運方面,季節性與周期性的差異也導致客運需求的差異。一般來說,核心城市的客流量更為密集,流動性更大。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為例,客貨運在不同的城市之間差異如下表[5]。

表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客貨運量差異(%)Tab.1 the di ff erence among the cities of pearl river delta

(二)城際運輸特性

核心城市發展程度較高,城市之間聯系性強,需求種類多,具有較大的出行產生和出行吸引量,其積聚和擴散作用非常明顯。通常核心城市之間會形成運輸通道,加快城鎮化發展。

相比之下,核心城市與外部城市之間的吸引力相對較弱,需求結構單一,對交通運輸的需求也顯得較弱。城市之間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交通需求的強弱。有的地方會形成小型的運輸通道,有的地方則不能。

可見,在城際運輸當中,形成以核心城市為主,周邊城市為輔,由中心向外放射的運輸狀況。城市之間的運輸強度由OD城市的發展狀況決定。

(三)需求結構多元化

城鎮化建設發展程度的差異與側重點的不同有可能導致運輸需求結構的不均衡,并且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貨運方面,城鎮化發展建設的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的貨物需求形成了不同的貨流,尤其是第三產業的發展使高附加值的加工產品比重提高,對貨運的質量、速度、效率和服務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運方面,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的變化導致出行目的多樣化,時間、費用、安全性、舒適性和準時性成為旅客首要考慮的目標,客運方面形成了不同需求的客流。

(四)運輸模式特征

在城鎮化建設較為完備的地區,交通運輸的模式一般呈現多樣性和一體化的特征。如在核心城市之間,根據不同的貨物需求或旅客需求,一般會以城際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中的某一種模式為主導,其余為輔助形成一體化復合型的運輸模式;而在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或周邊城市與周邊城市之間會形成多種運輸模式競爭的局面。各方式的分擔率會根據需求的不同有較為顯著的差異。

三、城鎮化建設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對于不同程度的城鎮化建設會產生不同的交通需求,導致了交通運輸不同的發展方式??傮w來說,城鎮化建設對交通運輸發展產生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城鎮化發展的需求必然導致對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要求的提高。核心城市與核心城市之間的基礎設施要求更高,更注重快捷性、準時性和舒適性;而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周邊城市與周邊城市之間更注重經濟性和安全性。同時,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具有長期性、固定性的特點,可提供城鎮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二)交通運輸網絡結構

1.網絡連接

核心城市與核心城市之間一般呈現“點—線”布局;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之間一般呈現“節點—放射”型布局;周邊城市與周邊城市之間一般呈現線型放射布局。與之相對應的交通運輸通道一般在“點—線”布局與“節點—放射”布局中有專門連接,起終點設置在節點位置;而線型放射布局則是運輸通道經過地點。

2.網絡節點

核心城市一般作為節點應有集換乘、集散、流通于一體的功能,且應多種交通方式并存,成為客貨運集疏運于一體的綜合運輸中心;周邊城市作為附屬,應依托核心城市的交通開展城鎮化建設。

(三)交通服務管理

隨著城鎮化的加強,城鎮與鄉村之間經濟結構的轉變,對于交通服務管理有更高的要求。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各個運輸方式之間匹配服務對象,全面推進一體化運輸服務;協調各個運輸方式之間的協作,規范運輸企業與服務人員及物資的管理,滿足貨運與客運的需要。

(四)低碳環保交通運輸

城鎮化的發展可能帶來環境資源的消耗和浪費。對于不同的運輸方式之間的資源消耗應根據具體的運輸情況確定。在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求各個運輸方式遵循節能環保、資源消耗最小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確定運輸方式。

四、交通運輸的發展對城鎮化建設的影響

交通運輸作為先導性的產業,其發展必然影響城鎮化建設。交通因素可以帶動或者制約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偟膩碚f,交通對城鎮化建設的影響可分為經濟影響、社會影響和文化意識影響。

(一)交通運輸對城鎮化建設的經濟影響

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城鎮化地區和周邊的連接性加強,帶來更多的客貨流通。地區的經濟結構會隨交通運輸的發展而轉變,同時基礎建設也會得到加強,城鎮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地區的單一產業結構向多元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的比重得到提高,各產業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趨于平衡;基礎建設得到加強,公共硬件設施提高,方便居民的生產生活,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交通運輸對城鎮化建設的社會影響

交通運輸對城鎮化的社會影響主要表現為人口影響和土地影響兩個方面。人口必定會向核心城市聚集,核心城市與核心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明顯大于周邊城市,且成周期性分布;周邊城市的人口分布較為零散,流動性相對更??;土地使用上也呈現向核心城市聚集的趨勢,核心城市及靠近核心城市的地區土地使用率更高。

(三)交通運輸對城鎮化建設的文化意識形態影響

交通運輸的發展可以促進各地區的文化交流,逐漸形成某個地區特有的意識文化形態。由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由交通運輸發展帶來的各地區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決定了各地區不同的文化。核心城市的意識文化形態更容易占據主流地位。

可見,交通運輸的發展會反作用于城鎮化建設。由交通運輸引起的一個地區的各方面發展會自發地聚集資源,形成核心城市和周邊城市,并形成城市群的規模。作為地區發展城鎮化建設的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應注意使交通運輸引領地區城鎮化建設向積極方向發展。

五、結論與展望

中國城鎮化建設和交通運輸發展的是彼此作用,相互促進的。城鎮化建設促進了交通運輸的發展,交通運輸的發展反過來也促進了城鎮化的建設。在可持續性科學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使城鎮化建設積極地影響交通運輸業,同時使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促進城鎮化建設是我們應當思考的問題。

[1]程世東.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交通運輸發展思路與重點[J].綜合運輸,2014,(01):9-13.

[2]李紅梅,奚寬武.適應新型城鎮化戰略交通運輸發展對策分析[J].學術論壇,2013,36(08):148-151.

[3]丁璐.新型城鎮化建設背景下的重慶交通運輸發展舉措[J].山東工業技術,2015,(07):244-245.

[4]蘇永忠.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服務[J].中國產經,2013,(07):42-43.

[5]董治,吳兵,王艷麗,李林波.中國城市群交通系統發展特征研究[J].中國公路學報,2011,24(02):83-88.

王雄(1973-),男,四川達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

猜你喜歡
周邊城市城鎮化運輸
經濟特區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發展研究
雄安新區設立的特點及驅動意義分析
省會城市與周邊城市產業協同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以四川省成都市為例
水芹趕節
受阻——快遞運輸“快”不起來
比甩掛更高效,交換箱漸成運輸“新寵”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關于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的思考
城鎮化
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