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救的新方法:起“腹”心跳

2017-12-16 10:04高雅
中老年健康 2017年8期
關鍵詞:壓板普及心肺

高雅

提起心肺復蘇,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您知道胸外按壓該如何操作嗎?若說到腹部心肺復蘇,您是否一頭霧水?在黃金搶救時限內能否及時而有效地進行心肺復蘇,直接關系到心臟驟?;颊叩纳c轉歸。但中國目前只有不足1%的人掌握心肺復蘇的操作,由此可見,普及心肺復蘇的相關知識尤為重要。以下特邀“全國心肺復蘇普及進億家精準健康工程”的發起人、中國腹部心肺復蘇學創始人——武警總醫院急救醫學中心主任王立祥,一起聊聊這個關鍵時刻能救命的大問題。

王立祥主任為武警官兵講解急救知識

問:有人將心肺復蘇比作是搶救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您怎么看?

王立祥: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每年平均約有175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和腦卒中,占所有死亡人數的1/3。預計到2020年,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將達2500萬人。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我國的心臟性猝死發生率為41.84/10萬,心臟性猝死的總死亡人數高達54.4萬/年,相當于每分鐘約有1人發生心臟性猝死,位居全球各國之首。臨床上,心肺復蘇被作為恢復心臟規律舒縮和泵血功能的主要搶救方法。當心臟驟停發生時,如果不及時進行心肺復蘇搶救,每過一分鐘,病人的生存幾率就會下降7%-10%。鑒于心源性猝死80%發生于家庭,而緊急醫療救助的平均反應時間遠遠大于生命的黃金搶救時限,一味地等待專業醫療人員的救治,往往在救治時間上得不到保證。因此,作為第一目擊者的家庭成員就擔負了實施心肺復蘇的重任。國內外成功的經驗均表明,向家庭成員普及心肺復蘇,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證,而我國偏低的國民心肺復蘇術掌握率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極低的心搏驟?;颊叽婊盥?。

問:如此看來,積極推進心肺復蘇術的普及非常重要。聽說您一直在致力于推進“全國心肺復蘇普及進億家健康工程”?

王立祥:是的,“全國心肺復蘇普及進億家健康工程”,又稱“525+工程”,主要是進行對心臟呼吸驟停心肺復蘇相關知識技能普及和推廣。我國現有醫務工作者及經過紅十字會心肺復蘇專業培訓人員近兩千萬名。以每位人員負責培訓5戶家庭,每個家庭以2人計算,可有1億戶家庭的2億人群得到心肺復蘇技能普及。以每年心肺復蘇普及率3%-5%的比例遞增,5年后我國心肺復蘇的普及率將增長至15%-25%,接近發達國家心肺復蘇的最低普及率。我們相信,通過醫務者傳授親友心肺復蘇這種以點帶面乃至“滾雪球”的方式,一定可以突破我國心肺復蘇普及率低的瓶頸,摸索出一條符合中國特色的心肺復蘇普及之路。

問:看來,我國心肺復蘇的普及之路仍任重而道遠。據了解,為了規避胸外按壓心肺復蘇術的禁忌證等風險,您又另尋他路,轉移至腹部進行心肺復蘇?

王立祥:徒手胸外按壓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醫師的發明,幾十年來一直是個無人突破的“禁區”。但我在臨床心肺復蘇實踐中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僅靠以胸外按壓為主的老方法,產生的血壓越來越低,大動脈搏動觸摸不到,致使不少患者得不到有效搶救而逝去。動物模型實驗表明,長時間的胸外按壓會使心臟的順應性減退,就像一只失去彈性的“皮球”,因長時間擠壓癟陷變形而失去彈性,且心臟泵血也勢必會減少。

此外,我們還考慮到了其他一些問題,像你剛剛提到的禁忌證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看,對一部分走“胸路”不通的患者,尋求“腹路”則成為更好的選擇。

問:在什么情況下要使用腹部提壓心肺復蘇法而非傳統的胸外按壓法?

王立祥:腹部提壓心肺復蘇方法主要用于心臟呼吸驟停的心肺復蘇救援,適用于胸部創傷性心臟呼吸驟停、呼吸肌無力及呼吸抑制的全麻患者,尤其適用于存在胸廓畸形、胸部外傷、胸肋骨骨折、血氣胸等胸外按壓禁忌者以及窒息與呼吸肌麻痹導致的繼發性呼吸心臟驟?;颊?。

問:“腹路”能夠成為選擇的條件是什么呢?

王立祥:在長時間的胸外按壓后,危重患者的心臟就像是失去彈性的皮球,無法充分的回彈而嚴重影響復蘇效果。如果能有一種器械把這只癟陷的皮球充盈起來,心臟排血不就多了嗎?給我靈感的是Babb(Purdue大學生物醫學中心的副研究員)提出的腹泵機制,腹腔內容納了人體四分之一的血量,這為心肺復蘇提供了“源”;腹部的膈肌上托著心臟,這為心肺復蘇提供了“泵”;胸腹之間膈肌又是人體的主要腹式呼吸肌群,這為心肺復蘇提供了“氣”;腹腔內的腹主動脈反搏,這為心肺復蘇提供了“灌”。于是,我在腹泵原理基礎上,利用吸盤吸附于患者腹部,通過按壓和提拉,使腹腔內壓力變化帶動膈肌上下移動從而引起患者胸腔內壓力的改變,達到了心泵和胸泵的效果,“腹部提壓心肺復蘇裝置”應運而生。

問:由“按”到“提”,看似一字之差,卻為心肺復蘇提供了新思路,那么它具體是如何起作用的?

王立祥:腹部提壓心肺復蘇術通過下壓與上提腹部,患者腹腔壓力發生變化,帶動膈肌被動下上移動,引起胸腔壓力改變發揮了“心泵”與“胸泵”機制的同時,又促進了肺臟的呼吸功能,在不間斷循環的狀態下完成人工呼吸支持,真正實現了呼吸與循環共舉的復蘇舉措。

問:腹部提壓心肺復蘇裝置在操作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著重介紹下嗎?

王立祥:腹部提壓心肺復蘇技術是由德美瑞集團成功轉化為世界首臺腹部提壓心肺復蘇儀。該儀器主要由提壓板、指示組件、手柄組件構成。提壓底板可在排氣后形成負壓使儀器穩固吸附于患者的腹部。在施救者操作過程中,儀器上的指示面板可以清楚地顯示操作時間、頻率和按壓與提拉的力度,使施救者的操作可視化,更加規范。

問:那么,腹部提壓的方法是什么?

王立祥:施救者用雙手緊握提壓手柄,將提壓板平放在被救者的中上腹部,提壓板上方的三角形的頂角放在肋緣和劍突下方,負壓裝置的開口與被救者的皮膚緊密接觸,快速啟動負壓裝置,使患者的腹部和提壓板緊密結合。施救者在患者的身側,通過提壓手柄以100次/分鐘的頻率連續交替向下按壓與向上提拉,按壓和提拉的時間比例為1:1,向下按壓時垂直用力,勿左右擺動,提拉時垂直向上均衡用力,按壓力度控制在40-50千克,提拉力度控制在10-30千克。

問:腹部心肺復蘇法在不斷地充實及發展,在諸多腹部心肺復蘇基地得到臨床應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您覺得這十幾年間最欣慰的是什么?

王立祥:十幾年間我們不斷地舉一反三,相繼創造了“腹部提壓”、“膈肌下抬擠”、“腹主動脈反搏”等十余種運用腹部進行心肺復蘇的方法,開展了以腹部心肺復蘇為主戰場的系列動物實驗與臨床應用實踐,被列為全軍醫學科技“十二五”心肺復蘇重點項目,取得了多項國家專利。2013年,《中華急診醫學》頒布《腹部提壓心肺復蘇專家共識》、《經膈肌下抬擠心肺復蘇專家共識》兩部原創腹部心肺復蘇標準與指南,出版《腹部心肺復蘇學》。正如盛志勇院士題詞:開創腹部心肺復蘇之學,開辟腹部心肺復蘇之路。值得我們驕傲的是,臨床開展腹部心肺復蘇以來,為需要進行腹部心肺復蘇的患者送去了福音,提高了創傷性心臟呼吸驟?;颊叩膿尵瘸晒β?。endprint

猜你喜歡
壓板普及心肺
一種可根據橡膠發泡程度進行微調的硫化機
心肺康復“試金石”——心肺運動試驗
小象接受心肺復蘇
《心肺血管病雜志》
5G手機打響“普及戰”
“心肺之患”標本兼治
智能壓板防誤系統在供電局的應用
二次回路壓板在線監測技術研究與應用
引導發展 推廣普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