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

2017-12-20 08:27江志安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7年16期
關鍵詞:方式方法語文教學小學

江志安

【摘要】小學教育是孩子的啟蒙教育,其影響力不可用忽視,其中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至關重要。教育部實行新課改以來,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更注重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小學語文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對于小學生的教育發展很不利。目前我國的教育方式基本都是以灌輸式教育,這使學生不能夠自主思考、發現問題,有種“被學習”的感覺,而老師也比較單一地進行說教式傳輸知識。這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很不利,作為教育者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為提高教學質量做出努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式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25-02

根據報刊資料的記載分析,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把制定教學目標、教識寫字、閱讀理解和書法的教育作為學習的重點。在小學階段,語文課程是最基本的課程之一,所以教學的質量對于小學生語文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影響,也阻礙學生以后學習發展語文的能力。這就使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很多問題。教師應該及時的解決,想出相應的對策方案來完善小學的語文教學質量。新課改中也提出教師群眾對于傳統的教育方式進行相應的改變創新,尋求研究出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為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增磚添瓦。

一、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具體存在的問題

1.拼音教學效果差

很多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習慣,對小學生學習拼音音節時候要求熟練的拼讀直接讀音節,只是讓小學生深刻牢記字母表,在課堂上的教學教師也都是分開進行的,沒有進行相應的整合,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不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是比較被動的接受學習。

2.識字教學比例減少

對于識字教學這一塊基本上是課堂為中心,不重視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養成,都是以記、讀、背、寫為主要方式,老師在課堂外對學生的體驗指導不夠,不能督促學生去積聚已經學習過的漢字,造成學生對漢字反復認識,影響學習效率,不能夠生動形象教學生識別。

3.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低

教師對教材的講解仍然是條陳縷析的現狀,基本上課堂都是老師問,學生回答的形式,并且很多提問都是沒有效果作用的問題;很多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不切學生實際情況,照抄照搬教材資料,遠離學生自身閱讀需求,從而忽視了學生需要積累的問題,因為語文的學習離不開長期的積累。我國很多教師只是注意理解,忽視了積累。

4.表達寫做能力低

很多小學生不能積極大膽主動的和他人交流,有的不敢說,或者說不清楚,口語交際能力比較差。而其中的原因正是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使用口語交際的鍛煉太少,激勵不了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興味,也不能全心栽培學生的聆聽能力。也就出現了學生在寫作時候沒有話可以寫,也就造成了學生編作文的現象,學生書面表達能力不能適用實際生活,從教師教學情況來分析,寫作指導和講評的時效性需要加強。

5.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創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課本中出現的教學點,要有方向的進項發掘、簡化課本知識點、重新整理要點、把難點稀釋后再向學生教學;不能認為教材內容都是重點的,把學生當作規范回答地方問題的機器,阻礙學生思緒的正常路線。課本是老師進行教學的重要資料,是對老師形成統一教學方向和教學實力培養的基本條件,讓教師明白自己的知識積累就是可以使用的靈活教學材料,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學會自主創新,學者做教材課本這些東西的生產者,并不是單單教學生課本上的知識。因為一個成功的小學教師必須要具備自主創新的使用教材的本領。

很多教師在備課時,大致看看課文后就急于讀教材,還會直接照著教參書寫教案。這期間教師缺少獨立的思考,沒有消化的過程,即使把教學步驟方法寫到了自己的備課檔上,但由于自己沒有消化,最后還是別人的方法,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老師在講解課本知識時候,也會發生對文章意思把握不到要點,課本解析方向錯誤的時候,對全部的問題沒有規整。只有教師自己先研究透徹文本,才能正確引導學生深入的理解,才能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現在很多學生都還是不明白自己為什么學習,認為學習是父母家長要求的,不會主動學習,不明白學習的作用,只是盲從父母的安排,不能真正意義上做自己學習上的主人,所以很多情況下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更少,僅是聽從老師的教學,以老師的思想為中心,獨立進行語言實踐活動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老師在語文教學上思路不夠廣,只是把課本知識交給學生,也只是在教室中進行傳授知識,割斷了語文教學和實際生活的練習,切斷了學語文和用語文的練習。更多情況下老師也就忽略了對學生學習習慣的栽培。

二、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改進的措施

1.教師在教學中要和學生引起共鳴,在情感上感動學生。因為學生情感很容易受老師的語言、神態的感染,學生的思緒情感會跟著老師講解時的神態表情變化而變化,在學生情感上比較容易達成一致的步調,能起到共鳴的學習效果。

2.鼓勵學生自主討論,增強學生的興致,勇于創新發揮自己真實的想法,做出判斷。老師在課堂中多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方法措施,鼓勵學生根據自己是喜好來選擇可以幫助自己解決學習問題的同學,讓學生能夠自己去發現問題,然后通過平時自己的學習方式或者閱讀過的內容來解決問題。通過對語文的學習,把學生培育成對生活充滿樂趣的人兒。養成學生自主學習閱讀的習慣,培養其閱讀的興趣。當學生主動去閱讀時才能增強其閱讀量,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對于教師,追求形式、浮華空乏的課堂教學的形式盡量少做或者不做,對于教參書上的內容也要有主見的借鑒使用。

三、結論

語文教學能夠幫助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揮學生創新的本領,能夠正確使用我國博大精深的語言文字的能力,促進個人的整體發展。對于語文的學習更要從小學開始重視起來,它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合作意識、收集處理新能力的一個開始。在對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重視學生學習素養的提高,發展學生的靈活性和思維性,讓學生學會自己解決學習問題,學會在與同學的合作中探尋語文魅力。老師在教學中要經常幫助學生學習、尊重學生的想法、理解學生的行為,讓學生感受到師生平等的關系,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把老師當朋友一樣的進行討論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參加課堂外的學習活動,對學生有耐心,像關愛家人一樣幫助關系學生,讓學生真心的喜歡上語文課,愛上語文帶來的知識魅力。

參考文獻

[1]韋孟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下轉184頁)(上接225頁)研究[D].延安大學,2016.

[2]楊喜燕.基于課程標準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現狀分析與優化建議[D].陜西師范大學,2015.

[3]羅先慧,李云文,孫建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熱點與重點——基于2012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小學語文教與學》的統計與分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3,(07):75-83.

猜你喜歡
方式方法語文教學小學
拓展訓練引入體育教學的方式探究
淺析體育教學中的柔韌性練習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