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閱讀的明亮那方

2017-12-26 13:41莊惠芬
江蘇教育 2017年20期
關鍵詞:生活方式教學相長專業發展

【摘 要】專業閱讀影響著教師教學生活的品質、專業成長的品位。個體的閱讀能擦亮自我的底色,為專業成長奠定基石;群體的閱讀能與自我的生命相遇,為團隊行走建構方式;集體的閱讀能促進彼此價值的認同,為共同體的發展引領方向;專業閱讀、專注實踐、專心建構,能不斷厘定教師教育教學的思想、思路和思維,能不斷豐富教師生命價值的寬度、厚度和溫度,豐富教師的精神世界,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

【關鍵詞】專業閱讀;生活方式;專業發展;教學相長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74-0078-03

【作者簡介】莊惠芬,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江蘇武進,213161)校長,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數學特級教師,“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

哪些閱讀決定我們的品位和質量,影響我們的精神面貌?蒙田指出:一個構造合宜的大腦勝過一個充滿知識的頭腦。我也常常想:要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容量最大的U盤。教師的專業發展,不是單純地強調教師必須掌握越來越多的知識,而是要通過恰當的與生命相遇的閱讀,在內部形成一種“深刻的狀態”。

個體中的我,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

19歲中師畢業,我成了一名小學教師。覺得自己的底子很薄,于是我開始自學大專、函授本科、完成碩士學位,學歷的提升讓自己多了一張張證書,但是我問自己:學歷真的代表學力嗎?

1999年,我遇上了我的恩師朱永新教授,一場教育理想的報告深深吸引了我,當時已有7年教齡的我,讀的最多的是教學設計、教輔資料和習題。七年做的同一件事,就是讓我教過的學生都有一個好分數。我突然發現,自己的七年就像是在同一天度過。而朱老師說,理想的教師應該是永葆激情、熱愛閱讀、充滿創造、洋溢著詩意的。于是我深夜寫了一封信,請朱永新教授為我找一位特級教師做我的師傅。一周后朱老師來了電話,他說如果我樂意,他愿意成為我的師傅。

朱老師每年都會問我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今年讀了哪些書?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開始了閱讀之旅,朱老師每年都為我開出閱讀菜單。我從兒童心理學、數學教育學入手,涉獵數學文化、數學史、教育哲學、藝術等諸多領域,全心拓寬教育視野和豐厚專業底蘊。靜下心來閱讀《劍橋學習科學手冊》《教育——財富蘊含其中》《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民主主義與教育》《教育的目的》《童年的秘密》《蘇菲的世界》《21世紀的技能》《人是如何學習的》等書籍,我開始發現兒童的秘密,找尋教育的規律。2005年,我有幸脫產到蘇州大學跟隨朱老師當訪問學者。在蘇大的日子里,我走進了博士、碩士的課堂,泡在圖書館里,不知不覺一年中讀了很多書,在這期間我的第一本專著也在反思中正式出版。

朱老師問的第二個問題是:最近在研究思考些什么?這讓我從“數學活動教學”“數學思維”“數學建?!薄皟和瘮祵W的真善美”“站起來的兒童數學”等開始探索,每一個課題都會至少閱讀20篇同類文章以及專著,“閱讀+實踐+反思”構成了一條呼吸的生物鏈。閱讀開始像呼吸一樣自然,活著的人是需要呼吸的,吸進的是足足的營養,呼出的不斷創新的行動;第三個問題是:一年中取得了哪些進步?閱讀改變我的課堂氣象,也滋長了我的生命特質,七年來從未上過區級公開課的我,從區評優課一等獎、市省評優課一等獎、全國賽課一等獎。于是,各項榮譽接踵而至:區骨干教師、市骨干教師、市學科帶頭人、市特級教師后備人才、省特級教師、“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個體成長中的我深深知道:永遠屬于你的只有自己的頭腦。讀書,應當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對一個教師而言,只有讀書,才能一頭抓著教學,一頭抓著學養,然后從中間串聯起學生,你才有底氣站在講臺上。

詩人聶魯達曾說,只有當華美的葉子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2009年12月,我很有幸成為“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站在教育的原野,讓我更好地理解教育家思想、追尋教育家足跡、感悟教育家情懷、踐行教育家精神。在導師指導下,我重點研讀了杜威、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陳鶴琴等,研讀古今教育家思想錄,品教育真性,成教育真人,對話了朱永新、朱小蔓、顧泠沅、劉堅、楊九俊、汪霞、朱曉進、李吉林、張奠宙、徐斌艷、王尚志、蘇忱、陸志平、彭鋼等教育大家與學者。牛頓說,我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有幸與這些導師一路同行,他們的境界、視野和胸懷深深地感染著我,汲取品格的力量、領悟思想的精髓,形成了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和對兒童的理解。如何有能力更好地去愛學生,如何一輩子做好一件事:那就是一輩子學做教師。

在這樣的“閱讀+實踐+反思”的過程中,我以兒童為原點,以課程為平臺,對兒童數學教育進行實踐探索,在導師們的指導下,對自己任教25年的教育教學成敗得失進行反思梳理總結、形成初步的數學教育思想和實踐理論體系,形成論著《站起來的兒童數學》。

群體中的我,讓閱讀像大樹一樣生長

一棵樹永遠成不了一片林,只有每棵樹都能承接屬于自己的一米陽光,每棵樹都在拔節向上,我們才會擁有一片生命的林子,我們不僅要讓這棵叫做“自己”的樹根深葉茂,更有著“培育一片林”的責任道義。2009年,我成了江蘇省常州市莊惠芬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的領銜人,我給我的工作室成員推薦的第一本書是《數學教育哲學》,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告訴我讀不懂。在接下來對團隊成員的調研中,我了解到大多數人對名師的案例趨之若鶩,大家習慣從他人的成功經驗中去汲取力量。于是我重新調整教師們的閱讀方案,制訂了“成長為一棵叫做自己的樹”的閱讀規劃。三年內的教師讀一讀案例型書籍—五年左右的教師要讀一讀經驗型書籍—骨干教師要讀一讀分析性書籍,源頭性書籍,哲學類書籍。

3年一屆的名師工作室,如今我已經帶了第三屆,2017年又成立了武進區莊惠芬名校長工作室。每個生命都需要結伴而行,我帶領我的成員們一起走進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學習,聘請張奠宙、徐斌艷、王尚志、成尚榮、陸志平等專家為工作室導師,讓大家擁有大學的視野;我們一起走近大師,30多位課程專家、大學教授、學者走進了工作室成員的視野,工作室圍繞研究主題,開展了大密度、大視野的學習;我們一起走進大家,工作室帶領成員走進了多位特級教師的課堂,進行視頻解剖、分析風格,提煉思想;我們一起走進文本,我們認為小學數學教師也需要數學的視界、需要兒童的視點,我們從文學作品、專業書目、教育教學理論、兒童讀物四個方面開設了閱讀菜單。三年內,工作室開展了每月的專業導讀、每月的薦讀,成員平均讀書16.5冊。帶著”充電器“上路,讓讀書滋養氣韻,登高望遠,豐富了成員的視野和底氣。

每月的名師工作室活動日,成員都要騰出半小時輪流導讀,我更推薦教師們的批注,讓我的伙伴們從學者—讀者—研者邁進。我們也經歷了強制性閱讀—合作性共讀—文化自覺的閱讀:如不能偷懶的卡片墻,每個教師每個月的摘抄資料卡片我都會一一統計公布給大家,同時每年還有“相約春天”的教師教育教學成果博覽會活動,這時候,每個教師都要拿出自己的教育教學成果進行展示。不知不覺中,有的老師寫了厚厚的幾本讀書筆記、隨筆集、論文集。那些歷經時間沉淀,依然流光溢彩的文字,會在我們的心靈中留下繽紛的映像,讓我們內心的氣象漫卷云舒。而我的第一批工作室成員,三年中有16人次在區級以上賽課得一等獎。成員中走出了“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

讀書、教書、寫書成了我們常態的生活方式。閱讀,眼球與腦筋要轉動,心動與行動要同步。帶著問號讀,在閱讀中發現問號,再在問號中生成新的問號。讓閱讀催化創造,讓思考反哺實踐。這樣的閱讀,既淋漓盡致地感受文本,又瀟灑自如地超越文本。追根溯源,教師的教學、教育研究,全在于讀書。

集體中的我們,讓閱讀像星星一樣明亮

2010年12月,我接到了要籌建星河小學的任務。辦一所怎樣的學校,要有怎樣的價值追求?于是我花一年的時間做了”新閱讀“四件事:一是讀名校,我利用所有的假日和機會跑遍了全國30多所名校去讀出他們的相同與不同;二是讀名著,《明日之學?!贰秾W習自由的國度》《華德福學?!贰断纳綄W?!贰杜练蚶资仓袑W》《學校是一段旅程》等幾十本書,讓我意外地發現自己的好多想法在書中找到共鳴和印證;三是讀思想,江蘇省人民政府給我們“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請了全國最著名的”大家“作為我們的導師,我和我的團隊把星河小學的五個發展規劃制訂好后,反復請導師論證,他們為新校的創辦注入了思想;四是讀民生,了解星河的學生、家長對學校的辦學需求,于是,“辦一所人人有好奇心、個個有創造力的創想學?!背闪宋覀児餐脑妇?。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走進了星河小學,認為星河小學是中國未來學校,應該代表中國向世界發出聲音;教育部把星河小學作為校本課程建設的項目校;星河小學成為蘇派名校聯盟校,成為江蘇省首批前瞻性教學改革項目校、江蘇省品格提升工程項目校。省教科院認為星河小學是一所移民學校,因為這里的教師是來自四面八方的精英,他們具有最強的活力。而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星河是一所充滿生機、不斷生長的新學校。學校發展的關鍵是教師,通過閱讀讓教師懷揣夢想,通過閱讀讓教師擁抱思想,通過閱讀讓教師產生力量;讀什么決定了教什么,有多廣的閱讀視野決定了有多高的教學境界。在星河小學,你會處處感受到書香氣息:自己讀了一本好書,有教師會悄悄地寫一封信,連同好書放在伙伴的辦公桌上;外出學習的時候,聽到專家提起一本新書,打開手機立馬淘寶,到家的時候書籍也跟著快遞進了家門……這就是星河小學可愛的教師。

教師的閱讀愛好決定一所學校的文化與風尚。讀有字之書是看得見的光合作用,那么,讀無字之書就是一種不易察覺的化學反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于是星河小學的三個共同體應運而生:學生的學習共同體、教師的研究共同體、家長的發展共同體。我們老師說,從我帶這個班的星河娃開始,我就帶了兩個班,一個是娃娃班,一個是家長班;那些很少有閱讀體驗的家長,也在教師的引領下,開始閱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要引導不要教導》《中國英才家庭造》《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會說》,書香星河小學應運而生。家長激動地告訴我:他的孩子來星河小學一年,和同齡孩子一起去看有字幕的外國影片,孩子比同齡人看得更津津有味,因為他在一年中已經閱讀了100多本課外書,影片中的字幕大部分都認識。已經奔四的左老師通過層層選拔獲得江蘇省小學科學評優課特等獎,她說星河書香讓她有了底蘊,是星河文化孕育了她的夢想;工作近20年的一位莊老師從其他學校調來星河,她說是兒子的班主任對閱讀的熱愛和在教育中傳遞出來的智慧,讓她發現原來教師可以做得這么有聲有色。調來到星河小學第二年,她就獲得了全國個性化學習評優課一等獎。讀書,成了我們最長遠的備課,我們先從所教的學科領域讀起,累土成丘,積微成大,廣涉人文社科,深讀教育理論、專業著述,使自己的教學能夠高屋建瓴。我很佩服我們學校的姚老師,她讓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必定是自己事先已經讀過的,所以她總有很多創新的做法讓人驚喜。

教學相長,教書就是讀書的接力。課堂共創,智慧的教學就是學術的著述。讀書是教學流程中最廣博的備課,也是教師進行教育研究、論文寫作的最自然、最親切的依賴路徑。閱讀,讓我們在浮躁與激蕩中,始終保持讀書人的良知和文化的高貴。詩人博爾赫斯說:“我一直認為,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樣子?!倍旅髁x說:“除了愛情,沒有任何事情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遲來的開始也可以如此美好?!弊屛覀円黄鹱鰝€“越讀者”,永遠向著明亮的那方,一邊閱讀,一邊成長!

猜你喜歡
生活方式教學相長專業發展
以學定教 教學相長——基于UMU互動學習平臺下的混合式學習
三層論述 逐層遞進
以學定教 教學相長——基于UMU互動學習平臺下的混合式學習
社會生活方式變遷對散打運動發展影響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隊伍專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教學相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