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一體化”建設分析

2017-12-28 17:20童真
現代兵器 2017年12期
關鍵詞:預備役軍種現役

童真

一個國家的軍事戰略牽引其國防與軍隊建設,也就是圍繞打什么仗、怎么打來推進國防與軍隊發展。對于奉行全球戰略的美國而言,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國防資源來滿足其全球作戰需求,從而建設一支能夠應對跨領域、跨地區、跨機構乃至跨國等各類武裝沖突及非戰爭軍事行動的世界最強軍隊。長期以來,美國奉行“一體化”的建軍思路,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不斷豐富其內涵與形式。早在1973年,美國防部就正式提出“一體化”建軍思路,強調通過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及文職人員的有機結合,形成總體武裝力量優勢。此后,伴隨軍事技術的進步和戰爭形態的演變,美軍進一步加強諸軍兵種之間的一體聯合,并在力量編成上突出一體化設計。數十年來,美軍一體化建設的參與主體日益多元,一體化被賦予了更廣泛的含義,已遠遠超出一般意義上的聯合概念,進而邁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全面融合。

“一體化”建軍動因分析

美軍“一體化”建設,既是歷史的產物,更是時代的召喚。近年來,隨著美國國家軍事戰略調整,技術創新與理論創新驅動及國防預算制約影響,“一體化”建軍成為美軍滿足信息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

一是戰略驅動,“一體化軍事戰略”思想指明美軍建設方向。一直以來,美國國家軍事戰略都決定著其兵力規劃,牽引其國防與軍隊建設。近年來,美認為隨著技術的擴散、中俄軍事實力的提升及恐怖主義的蔓延,其面臨的威脅挑戰日益復雜多元。2015年,美頒布新版《國家軍事戰略》,提出“一體化軍事戰略”,強調以戰略上的“一體化”來對抗威脅的“全頻譜化”。首先,美采取一體化的威脅評估。將國家間沖突、非國家間沖突及混合沖突統籌考慮,并提出“2+2+1”模式,從威脅程度上區分中俄兩個大國帶來的高端威脅,伊朗、朝鮮兩個敵對國及伊斯蘭國等暴恐組織帶來的中低端威脅。其次,設定一體化的戰略目標。根據不同沖突類型提出威懾、拒止、擊敗國家對手,擾亂、削弱和擊敗暴恐組織及強化美全球盟友伙伴網絡這三大戰略目標,將“懾止與打贏”一體統籌。最后,制定一體化的應對途徑。將“全球一體化作戰”由過去的“聯合作戰頂層概念”提升為“國家軍事戰略”的核心舉措,通過提升全球范圍內作戰資源配置效率和力量投送能力,實現軍事戰略目標?!耙惑w化軍事戰略”的提出,對美軍一體化建設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進一步明確了軍隊建設方向。

二是技術創新與理論創新,牽引美軍“一體化”建設。二戰結束后,雖然美軍在朝鮮戰爭等數次局部戰爭中也曾有過陸上、海上和空中的多維一體作戰行動,但受限于當時的軍事技術水平,因而仍屬于以某一軍種為主要作戰力量的機械化合同作戰。直到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相繼取得突破,一體化指揮控制平臺和信息系統才得以建立并逐步完善,各軍種信息系統日益實現互聯、互通和互操作,美軍逐步從機械化條件下大規模諸軍兵種聯合作戰,向信息化條件下一體化聯合作戰發展。尤其是在網絡信息、航天等前瞻性技術發展的推動下,各軍種又進一步向網絡、太空、無人等新興領域融合,“一體化”建設步入新的階段。同時,美軍作戰理論不斷創新發展,也推動了部隊的一體化建設。特別是近些年,美針對所謂的中國“反進入/區域拒止”威脅,提出“空海一體戰”構想,之后又著眼統籌應對高中低端武裝沖突及混合戰爭,推出“全球一體化作戰”“多域作戰”等作戰概念。使美軍充分意識到信息化時代下的戰場空間不斷拓展,戰爭形態發生變化,傳統的數量規模型部隊已難以發揮作用,必須根據作戰需求進一步優化美軍的編制體制,建設一支更加精干、多能、高效的聯合部隊,通過提升其跨域聯合作戰能力,來增強美軍的全譜全域軍事優勢。

三是國防預算制約,倒逼美軍“一體化”建設。隨著阿富汗、伊拉克兩場戰爭的結束,加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的沖擊,美通過2011年《預算控制法案》,啟動“自動減支”機制,要求自2012財年至2021財年,國防部在原定削減4870億美元軍費的基礎上,再壓縮4700億美元的開支。2017財年,美國防預算申請額為5827億美元,相比2012財年的6709億美元,下降超過13%。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陸軍,其國防預算申請額同期減少約15.1%,現役部隊員額從大約56萬人縮減至約47萬人,壓縮近9萬人。為了在減經費、裁部隊的雙重壓力下繼續提升戰斗力,美陸軍采取了一系列優化規模結構的改革措施。同樣,著眼于高效配置資源,美軍整體上也必須加大力度推動“一體化”建設。

夯實國家安全基石:“總體力量”一體化

“國防部需要靈活調整總體力量各組成部分的規模結構,以最有力、有效的方式,滿足任務要求,達到指揮官所需的戰備狀態,并保持這支全志愿部隊的活力、士氣和福利?!?/p>

——2014年美《四年防務評估》報告

由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文職人員組成的總體武裝力量,是維護美國家安全的基石。一直以來,在“總體力量”論指導下,美強調對國防與軍隊建設要統籌兼顧,全面規劃。特別是當前現役部隊規??s減,美進一步加強對總體武裝力量進行戰略性重組,科學優化軍隊規模結構,從而形成以精干的現役部隊為核心,以強大的預備役部隊和文職人員為補充的總體力量優勢。

一是明確職能任務,形成三位一體的功能互補。作為美國武裝力量的“三大支柱”,其既擁有維護國家利益的共同使命,又被賦予了不同的職能。其中,以現役部隊作為武裝力量的骨干和基礎,肩負著武裝力量平時、危機時和戰時的主要任務。預備役部隊作為現役部隊的重要增援和補充,負有在危機時和戰時支援與加強現役部隊的基本職能。文職人員作為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役和預備役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力量。在雇傭合同制度下,文職人員大幅提升了美戰備任務能力,為部隊提供基礎訓練,推動裝備現代化,提供醫療護理等,特別是近年在情報、網絡和采購等新興領域的人員明顯增加。

二是一體統籌,推動三大力量的深度融合。特別是不斷縮小預備役部隊與現役部隊之間的差距。美軍預備役部隊在規劃、計劃、兵力、裝備、訓練以及部署等各個方面,均統一納入軍隊建設的總規劃。例如,在編制體制調整上統一考慮,使預備役部隊能與現役部隊無縫接合。美軍北方司令部常設的聯合特遣部隊“民事支援聯合特遣部隊”“北方聯合特遣部隊”等,都是典型的現役和預備役一體化應急反應部隊。同時,將預備役部隊與現役部隊進行混編合訓,平時聯合訓練,戰時才能聯合作戰。美陸軍預備役一般以營為單位按計劃配屬給現役部隊,共同參加野外訓演、諸軍種聯合演習甚至多國聯合演習。正是因為擁有這樣一整套較為成熟的體制機制,美國才得以在精簡部隊同時確??傮w武裝力量優勢不減。

三是科學規劃,確定現役、預備役和文職人員的規模與比例??傮w上,確保預備役部隊和文職人員在總體武裝力量中占據一定規模。2014年,美提出將5萬個軍事崗位轉為文職崗位,使更多軍人能夠參加作戰,同時增加后勤、醫療等領域人員數量。2015年,美軍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文職人員,分別為130.3萬、81.9萬和79.3萬,占總員額的比重分別為44.7%、28.1%和27.2%。相比2013年,現役部隊員額減少6.9萬,預備役部隊和文職人員分別增加1.7萬和2.6萬。從這一趨勢看,現役部隊究竟保留多少,在某種程度上要看其他兩種力量的情況。若預備役制度比較健全、滿員率高、訓練有素、裝備先進、調服現役快,現役兵力可適時適度精簡。

突破傳統思維模式:軍種跨域聯合一體化

“我們需要聯合到這樣的程度——沒有哪一個軍種占主導地位,沒有哪一個領域有固定的邊界。戰區司令必須能夠從任何一個領域對每個領域的目標達成效果,以便今夜開戰,戰之能勝?!?/p>

——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哈里斯海軍上將

一是多維作戰,牽引軍種跨域聯合。20世紀80年代,為應對蘇軍的大縱深立體作戰,美陸軍聯合空軍提出“空地一體戰”理論,強調運用空中和地面火力對敵實施全縱深打擊。此后,該理論被成功運用于海灣戰爭。陸軍和空軍在防空反導、空中支援、電子戰、精確打擊等諸多領域進行了聯合。2009年,美軍在借鑒“空地一體戰”基礎上,提出“空海一體戰”理論,并成立跨軍種“空海一體戰”辦公室,旨在通過整合海、空作戰力量和能力,形成網絡化、一體化的??樟α?,以提升美軍在“反進入”環境下的兵力投送和干預作戰能力。鑒于此,美軍將資源重點投向海、空力量建設,適當增加海、空部隊規模,相對縮減陸軍部隊。近年來,美軍認為“空地一體戰”“空海一體戰”這種二維作戰已不能滿足未來戰爭需要,加之為提升地面部隊的參與度,美軍于2015年1月將“空海一體戰”概念更名為“全球公域進入與機動聯合概念”,進一步促進了各軍種不同領域作戰能力的互補運用。2016年10月,美陸軍又正式將“多域戰”概念納入作戰條令,并于2017年2月與海軍陸戰隊共同發布《多域戰:21世紀的合成兵種》白皮書,強調未來作戰不僅是軍種的聯合,更是所有作戰域的融合?!岸嘤驊稹备拍畹玫搅似渌姺N的認可,目前國防部正積極推動其發展與運用,這也加快推動了美軍作戰能力由“軍種聯合”向更高層次的“跨域聯合”發展。

二是聯合作戰指揮體制,保障軍種跨域聯合。1986年,美國會通過《戈德華特—尼克爾斯國防部改組法》,明確了從總統至國防部長再到戰區司令部司令的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將參聯會包括參聯會主席及各軍種參謀長在內的軍種勢力排除在指揮鏈之外,設立參聯會副主席,專門負責協助落實聯合作戰及部隊管理工作,同時賦予戰區司令部司令下達作戰命令、組織指揮作戰、規定指揮序列等權力。步入21世紀,網絡、太空領域的興起進一步加速了各軍種之間的融合。例如,2009年美軍在戰略司令部下組建網絡司令部(已于2017年8月被提升為與戰略司令部平級的一級司令部),以任務牽引融合了各軍種網絡空間作戰力量。其編制力量為133支職能化網絡戰部隊,包括13支為國家基礎設施提供網絡防御的“國家任務部隊”、27支對敵網絡系統實施攻擊的“作戰任務部隊”、68支對美軍網絡系統進行防護的“網絡防護部隊”及25支提供情報和地區情況分析的“直接支援小組”;從軍種層面看,其融合了41支陸軍部隊、40支海軍部隊、13支海軍陸戰隊部隊及39支空軍部隊。目前,這133支部隊已全部具備初始作戰能力,預計2018年可實現全面作戰能力。

三是跨域聯合,促進各軍種協調發展。隨著大規模地面作戰行動的結束和軍種跨域聯合的發展,美軍相應調整各軍種之間的比例關系。在2012年至2016年間,陸軍現役部隊員額縮減約9萬人,至47萬人;海軍微幅壓縮1萬人,至50.7萬人(海軍陸戰隊減少1.5萬人,至18.3萬人);空軍略減1.6萬人,至31.7萬人。原計劃到2019財年陸軍現役部隊將進一步縮減至44~45萬人,但根據國會批準的《2017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陸軍2017年6月15日公布了軍力結構決策方案,主要內容之一是陸軍兵力“止減稍增”,現役兵力增至47.6萬人,以增強陸軍整體戰備水平。陸、海、空軍現役部隊員額占現役部隊總員額的比例,從2012年的39.6%、36.8%、23.6%調整為2016年的36.3%、39.2%、24.5%??傮w看,陸軍比重明顯下降,海軍比重顯著上升,空軍比重基本保持不變,各軍種更趨協調發展。

優化兵力結構:諸兵種合成一體化

“諸兵種合成就好像交響樂團,每一件樂器都是為了和聲及整體音樂效果而做出貢獻?!?/p>

——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副參謀長里基·史密斯

長期以來,為提升獨立作戰能力,并為聯合作戰行動提供有力支持,美軍特別注重諸兵種一體化建設。

一是加強模塊化設計,提升獨立作戰能力。所謂“模塊化”是指將合成營設計為結構相對固定的可供插拔的模塊,其最大特點就是靈活好用,平時共同編組、共同訓練,戰時根據作戰任務隨機組合,即插即用。模塊化部隊之所以可以如此靈活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諸兵種合成。模塊化改編之前,在伊拉克戰爭中,美陸軍旅級部隊缺乏直屬炮兵的缺陷暴露明顯。改編后,陸軍模塊化旅相比師屬旅增加了旅屬作戰支援力量,如火力營及特種勤務營(也稱特業營,編制營部及營部連、軍事情報連、通信連、戰術無人機排、工兵連等,在2013年10月開始進行的模塊化旅優化調整中增編1個工兵連后改稱工兵營),還有提供維修、補給、食品、衛生等方面的旅屬保障營。這種力量編成使得旅戰斗隊在突擊力量不減弱的情況下,進一步增強了其作戰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同時擺脫了對師的依賴而可以獨立遂行作戰部署任務,以滿足多樣化軍事行動需求。

二是融合新興力量,增強整體作戰效能。將傳統優勢與新興能力相融合,優化兵力結構。陸軍重點發展網絡、航空、特種作戰、導彈防御等作戰力量,以打造一支具備“多域作戰”能力,且靈活機動、適應強的“快速機動遠征部隊”。比如,為網絡司令部133支網絡戰部隊提供1/3的人員,組建第4機步師陸航旅,以達到每個師級作戰單位編配1個陸航旅的要求??哲姀娬{以制空權為先決條件,重點發展B-21戰略轟炸機、天基系統等,結合航空、航天、網絡空間、電子環境和水面戰能力,構建一體化、網絡化的作戰力量譜系。海軍更加突出信息作戰,在水面部隊、航空兵部隊和潛艇部隊三大兵種司令部之外,于2014年又成立了新的兵種司令部,即海軍制信息權部隊司令部,隸屬艦隊部隊司令部,統管海軍網絡、情報、氣象、海洋和電子戰等制信息權部隊的人事、訓練和裝備事務,進一步提升了海軍信息作戰的專業化、一體化水平。

聚焦任務需求:力量編成一體化

“美陸軍部隊未來將進行適應性強的網絡化編組,以執行全譜作戰任務?!?/p>

——2011年美國《國家軍事戰略》

近年來,美軍強調所面臨的威脅不再局限于“大規模正規戰爭”或“小規模非正規戰爭”,而是一種全新的“混合戰爭”,這就需要美軍能夠統籌應對不同地域、不同規模、不同強度的武裝沖突,進而要求美軍能夠突破各種局限,采取一體化且靈活性高的混合編組方式,以提升其在全球范圍內遂行多樣化軍事行動的能力。

一是應對全譜威脅,靈活編組聯合特遣部隊。美軍以任務編組的形式靈活多樣,既有常設部隊,也有臨時組建部隊。以聯合特遣部隊為例,其由兩個軍種建制以上部隊或配屬部隊組成。根據任務和作戰環境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兵力編成和戰術手段。美國北方司令部下設的聯合特遣部隊就屬于常設部隊。但通常情況是,美軍基于任務打破原有部隊建制,抽調兵力混合編成聯合特遣部隊,完成任務后解散歸建。伊拉克戰爭期間,為抓捕伊軍政要員,美軍成立了由特種部隊、中情局和空軍戰斗搜救部門人員組成的第20特遣部隊,總兵力約1500人。為牽制伊軍重兵集團南下,美軍中央總部組建了“海盜特遣部隊”,編成包括第3、第10特種大隊、第173空降旅部分兵力,以及海軍陸戰隊第26遠征分隊,總兵力約5500人。阿富汗戰爭期間,為抓捕本·拉登,美軍組建了由特種部隊和中情局特工組成的“鐵錘特遣部隊”,總兵力約3400人。

二是組建“區域定向部隊”,提升地區危機應對能力。從“區域定向部隊”的組建和運用來看,同樣體現了以任務為中心的一體化編成特點。在系統總結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美陸軍為解決對執行任務區戰場環境缺乏足夠了解等問題,于2012年有針對性的提出建設“區域定向部隊”。明確特定陸軍部隊與戰區總部的定向支援關系,并通過輪換部署等方式,加強前沿軍力部署,增強支援作戰部隊與受援部隊之間的配合,及對未來戰場環境的熟悉程度,以提升地區危機應對能力。在“區域定向部隊”中,除第18空降軍定向全球之外,還有第1軍定向太平洋司令部、第3軍和第1裝甲師定向中央司令部、第1步兵師第2重型旅戰斗隊定向非洲司令部、第1騎兵師第1重型旅戰斗隊定向歐洲司令部、第48步兵旅戰斗隊定向南方司令部。這種“任務定制式”部隊,任務更加聚焦,訓練更有針對性,不僅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率,還將陸軍職能從“打贏戰爭”向“預防沖突、塑造有利安全環境和打贏戰爭”拓展,同時加強了美軍與盟友伙伴之間的安全合作,僅2013財年,美陸軍“區域定向部隊”就參與了160個國家、近6000種不同活動。鑒于“區域定向部隊”兼具特種部隊的一些能力,因而既可以承擔陸軍部隊的日常作戰支援任務,也能夠在特定時期下履行指揮官授予的特定任務,必要時,經戰區司令部批準,還可轉化為作戰部隊。除執行特定任務的分隊需要駐扎之外,多數部隊仍以美國本土為基地,采取更加靈活的輪換部署機制,在地區國家間輪換,需要時也可在地區外部署。根據各戰區的不同需求,陸軍“區域定向部隊”既可以是軍級單位,也可以是師、旅級單位,甚至可以是由幾個士兵組成的小組來執行定向地區任務,編組十分靈活。

總的看,無論是從提高國防資源配置效率,還是從提升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來看,美軍“一體化”建設都取得了明顯成效?!耙惑w化”建軍不僅是打造大國防體制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科學途徑,更是未來世界主要國家軍隊建設與發展的趨勢。

猜你喜歡
預備役軍種現役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預備役部隊
歷史傳統、官兵結構與ROTC軍官占比的軍種差異
軍隊改革的又一站:解放軍預備役部隊
預備役部隊的歷史沿革
中國空軍最新主力戰機亮相珠海航展
“第二炮兵”屬于軍種,還是兵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