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

2017-12-28 14:38史雪婷馮利邦劉艷花王彥平
教師·中 2017年11期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史雪婷+馮利邦+劉艷花+王彥平

摘 要: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成果導向”理念,“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課程從以目標為導向修訂課程教學大綱、以學生為中心課程教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建立課程內外信息反饋機制進行課程的持續改進三個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旨在為專業認證背景下課程目標及畢業要求的達成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證制度,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我國自2006年開始進行認證試點,目前認證工作已由“試驗田”向“大田”推進。蘭州交通大學(以下簡稱“我?!保┑能囕v工程專業也已經參與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肮こ滩牧霞俺尚图夹g基礎”是我校車輛工程、機械設計等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基礎課,是關于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工程應用的一門綜合性課程?;谲囕v工程專業認證要求,我們重新審視了“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將“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產出為導向及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等理念融入課程教學當中,分別從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機制、教學效果評價和可持續改進等方面,對“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和實踐探索,為了切實達到提高該課程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使學生達到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下的培養目標及畢業要求,為車輛工程專業教育的有效性評價,提供有力的支撐。

一、以目標為導向修訂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高等教育質量控制的第一個重要環節,是對一門課程進行系統化設計的結果,是一門課程的教學實施方案[1]。根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以目標為導向的理念,對照車輛工程專業的學生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和素質要求,逆向設計了課程的教學大綱,在教學活動中進行了實踐探索。

新修訂的大綱,從教學內容上教師教會學生有關材料及工藝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適當淡化和減弱復雜深奧的理論知識,增加復雜工程問題的分析及學科發展前沿的相關新技術內容。鼓勵和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課本以外的相關知識,通過討論總結、課堂展示等各種教學活動,改變“老師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成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

教學評價也是對教學目標的進一步細化[2]。為了落實專業認證注重實效的原則及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體現對學生時間投入的尊重,根據課程特點,新大綱對課程考核進行了改革探索。我們采用了“平時考勤、作業、課堂展示或分組討論、課堂小測驗、總結報告、實驗、課后答疑(質疑)、期末閉卷考試”模式。所分配的權重為:平時考勤5%、作業10%、課堂展示或分組討論10%、課堂小測驗5%、總結報告5%、實驗10%、課后答疑(質疑)5%、期末閉卷考試50%。 這種機制打破了“混考勤”及考前突擊依靠一張試卷過關的投機現象,全面考慮了學生的學習過程,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能更充分反映學生的總體學習效果。

二、以學生為中心課程教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

“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助,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素質培養為目標”是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基本要求。在我校車輛工程專業的認證中,我們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圍繞車輛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全體學生的畢業達成,對“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與實踐。

1.由灌輸式課堂轉變為對話式課堂

因此,教師在授課中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培養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放大學生的主導性作用,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我們采用了啟發式、討論式、設問式等多種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交流和互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逐漸成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如鼓勵和引導學生查閱新材料、新工藝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交流,體現學生對科研現狀及發展趨勢的了解和關注;對重要章節老師講解后要求學生進行總結,并就知識點的屬性及掌握該知識點的方法技巧和生產中的應用進行闡述并接受學生的補充、質疑和討論答辯;通過進行以上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時間的投入和關注度,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2.由知識傳授課堂逐步轉向能力培養課堂

改革前的授課方式下老師講授的是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的是知識??荚囍袑W生對客觀題掌握得好,正確率高,而關于選材、選工藝、結構及工藝設計等應用型的主觀題則往往掌握得不夠扎實?;诠こ探逃龑I認證的要求,我們不僅從大綱的修訂,也從教學方式上加強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如為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及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利用機械零件的工程實例形成大作業,讓學生設計生產工藝,包括選材、制訂熱處理規范、選擇毛坯的加工方法等,用以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及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對重點章節的知識點或專題項目要求學生進行總結展示或分組討論等,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系統掌握知識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規范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

三、建立課程內外信息反饋機制進行課程的持續改進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知識點多,學習有難度的課程?;趯W習結果的教育模式要求教師檢查和總結預期學習結果達成度,反思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與合理性,持續改進下一階段教學工作[3]。對此我們所采取的措施是在課程進行中,采用多種方式與學生交流與溝通,包括課間談話、微信、短信、郵件、QQ等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對授課的意見和建議等,以便調整授課進度和內容。課后分析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感興趣程度、學習投入時間等,進行綜合教學質量分析和總結;同時對各層級學生都掌握不好的或興趣缺乏的知識點,采用適當放緩進度,利用啟發、類比、放視頻、研討等多種教學手段,多角度、多方位不斷進行改進以提高教學效果。課程之外,也常和主管教學院長、專業負責人、專業課老師進行座談,了解本課程內容與專業培養目標的差距;同時也直接或間接與往屆畢業生、企事業用人單位進行調研,了解課程內容與實際工作需要的差距,以便及時更新、調整或刪除某些教學內容??傊?,通過學校的管理、監督,通過課內、課外的信息反饋,使“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按程序執行、過程有監督、不當有糾正和教學有改進,為專業認證提供支撐。

總之,在車輛工程的專業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工程材料及成型技術基礎”課程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探索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能力與素質,為課程開展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2]郭文革.高等教育質量控制的三個環節:教學大綱、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J].中國高教研究,2016(11):58-64.

[3]胡文龍.工程專業認證背景下的高校教師教學發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73-78.

(作者單位:蘭州交通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猜你喜歡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面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網絡m程專業培養方案探索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信息類專業硬件基礎實踐的項目沉浸式教學模式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