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真實 真實體驗

2017-12-28 15:07朱云霞
教師·中 2017年11期
關鍵詞:七巧板鉛筆科學家

朱云霞

2017年2月,修訂后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正式實施。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一年級開始,學生要系統地進入科學世界暢游一番。8月21至8月23日,南京市教研室對一年級科學上冊的內容進行了培訓,作為已經教過一年級《做中學》的“老”教師,在培訓過程中,腦海中閃過一幅幅即將出現的在科學課堂上學生們的畫面。在三天的培訓中,我不斷在想如何能在農村小學中帶領學生們“上好”科學課。

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又叫“幼小銜接”生,在這時期的學生學習方式、行為規范、學習環境等方面出現了斷層。在幼兒園,他們主要通過游戲為主導去活動,而到了一年級他們要向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的學校學習轉變,而他們的思維模式正慢慢地從嬰兒時期的直覺動作思維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但在這一過渡時期,他們的自我控制、自我意識、興趣都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這就對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把握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結合學校、學生和自身的實際,采取合適的教學措施和策略,為培養學生全面的科學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體驗式學習能夠讓學生實現從游戲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華麗轉身。體驗就是讓學生去“做”、去“感受”,它強調“主動”。體驗是學生從直覺思維的感性認識上升到具體形象的理性認識的中介。體驗其實是再認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組織材料越新鮮、越真實、越具體、越貼近學生的“經驗”,學生的科學思維和良好習慣的養成就越快捷、越深刻。

一、“體驗”教材,“體驗”校本

1.以教材為主,強化個人體驗

一年級的學生總是對和自己密切相關的事物特別感興趣,這種感興趣具有很強的非自主性。以《小小科學家》為例,教師首先出示了一些科學家的工作圖片,問學生們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在干什么呢?學生們都說“在拔草”“在和猩猩接吻”“在挖土”……在農村學校,幾乎沒有學生能說出這些科學家的工作,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的工作離他們太遙遠了,如果不是專門去查閱資料,就無法了解到他們的工作。因為不了解,所以學生不感興趣。所以,根據需要,教師可以將教材的活動順序略作調整。從上第二個班開始,教師就改變策略,把教材的順序調了一下,將認識科學家的工作放在滾小球之后,把第一部分改成“認識身邊的小科學家”。

【片段1】

教師:(出示學生趴在地上的照片,一群學生圍觀)這是誰呀?

學生:范XX。

教師:他在干什么呢?

學生:他趴在地上。

教師:他趴在那干什么呢?

學生:他在看螞蟻搬家。

教師:范XX你看到了什么呢?

范XX:看到螞蟻一個跟著一個,好長一條線。

學生:我們也看到了……

教師:你們真棒,范XX的和小伙伴們的觀察螞蟻的活動其實就是科學小研究活動。

這個學生的觀察活動是由班主任提供的照片,本意是想教育學生不要趴在地上,太危險,結果一問,發現是在觀察螞蟻,這無疑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科學活動。學生第一次從老師的嘴里聽到“科學”這個詞是與自己密切相關的活動中得來的,就會與“科學”產生親密感,繼而想到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接下來,教師還沒提問“你們有沒有相同的經歷”,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科學研究經歷,有看過電視上紙巾吸色素以后模仿了做的、有把草拔出根來看看是什么樣子的;有把粉筆放到水里看看會怎樣的,這些都是學生的親身體驗,通過教師的組織,讓學生們了解到這些“體驗”是寶貴的,是科學的研究的一種,為后續做“滾小球”實驗和了解科學家的工作增加了內在動力和認同感。

2.以校本為輔,內化個人體驗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小社會環境,身邊的同學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和榜樣??萍继厣珜W校有很多“小小科學家”,可以用他們的經歷讓孩子們體驗科學家的工作。

【片段2】

教師:你們認識她是誰嗎?

學生:我知道我知道,她是我姐姐。

教師:她就是我們學校的“小小科學家”,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她做了什么嗎?

學生:我姐姐她做了一個小發明。

教師:她做了多長時間???

學生:很長時間。

教師:她一個人做的嗎?

學生:不是,爸爸也做了,老師也做了。

教師:她做完開心嗎?

學生:開心,我也開心。我也想做一個,讓姐姐教我。

教師:有時候做科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時候要花很長的時間,有時候會遇到困難,有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忙。

同伴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學生有就近模仿的心理,通過同一個環境下的同伴的親身經歷,學生能更全面地了解科學、了解科學家的工作。

二、“體驗”材料

動手“做”是抓住學生注意力和興趣點的著力點,而“做”什么就至關重要了。一年級的學生想法特別簡單,對于和自己有關事情總能想到在他們看來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以《小小工程師》中“做一個鉛筆加長器”活動來說,當老師問“用短了的鉛筆要怎么辦呢?”學生幾乎一致表示換一支長的,這就是他們想到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老師出示了一個情境“要環保,不能扔掉鉛筆”的情況下,學生進入這個情境以后有了更多的想法。因此,給學生創造一種切身體會的情境是重要的。

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沒有遇到過鉛筆變短的情況,沒有直接的體驗,通常情況都是好幾支鉛筆換著用,還沒變短就已經換了一支更長的。他們沒有將短鉛筆再“變長”的迫切需要,“做”得也就不是特別積極。

能不能將制作鉛筆加長器換一個活動?學校七巧科技社團——七巧板的顏色鮮艷,讓學生從色彩上就有更好的體驗,七巧板的拼搭可以簡單也可以復雜,這和工程師的工作是類似的,它們都需要不斷設計、嘗試,最后出成品。

【片段3】

教師:你們想玩七巧板嗎?

學生:想。

教師:給同學們一個任務,用七巧板拼一輛汽車。能不能先畫一個汽車出來呢?

學生簡單畫汽車,展示。

教師:那這個同學的圖紙就被征用了,大家能不能用手中的七塊板把這輛汽車“造”出來呢?

學生拼汽車。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否正確利用七巧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不同圖形的組合,按照圖紙能夠拼出汽車的大致模樣。一年級的學生對于拼圖形是有切身體驗的,幼兒園都有過拼積木的體驗,這次利用七巧板去拼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在這一刻,七巧板成了他們手中的玩具,拼出圖形是他們的內在需要,“做”起來也就更加積極。通過畫圖紙,甄選圖紙,再到拼圖案,最后出成品,學生體驗了一次完整的工程師的工作流程。

三、“體驗”情感

情感能使人進行深刻的思考,進行溝通和聯想。一年級的學生更需要情感體驗,評價是加強情感體驗的重要手段。一位前輩黃老師啟發道:“我在帶著孩子們逛校園的時候,我就暗中觀察,走的整齊的、不講話的、表現好的都給額頭上貼小星星?!边@么小的學生最直接的情感體驗就是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老師,而語言對小學生的鼓勵不夠深刻,需要外在的形式進行加強,貼小星星就是很好的手段。還可以貼紅花,一星期下來,貼了一定數量的星星或紅花可以兌換不同的獎品。一年級的學生在科學課上的學習特別需要這種外在形式上的情感體驗。

小學低年級是實施科學啟蒙的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后續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有重要的意義。如何在40分鐘的科學課堂上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是值得每一位科學教師思考的。讓學生真實體驗、體驗真實,這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做到真實體驗可能簡單,但要做到體驗真實就需要科學教師花點心思,結合學生的特點、結合學校的特點、結合地域環境的特點,甚至結合家庭環境的特點,讓學生體驗到真實的科學,從而理解科學、熱愛科學,內化為個人科學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銅山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七巧板鉛筆科學家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假如我是科學家
飛揚的鉛筆屑
三支鉛筆
與科學家面對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