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融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路徑及對策

2017-12-28 15:54霍強劉鴻
對外經貿 2017年11期
關鍵詞:融入路徑長江經濟帶功能定位

霍強++劉鴻

[摘要]云南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將有利于云南重構外向開放新格局和譜寫內向合作新篇章。戰略定位上,努力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戰略支點、重要交通樞紐和生態安全屏障,努力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合作機制上,努力搭建南亞東南亞國家與長江經濟帶省份的政府溝通機制、貿易協調機制、投資協調機制、能源合作機制、產業合作機制、互聯互通機制、爭端解決機制;路徑選擇上,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提升內外雙向合作水平,實現綠色可持續一體化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功能定位;融入路徑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11-0090-03

[作者簡介]霍強(1983-),男,內蒙古赤峰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與戰略規劃;劉鴻(1988-),男,云南普洱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基金項目]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云南跨越式發展系統性融資模式設計及保障措施研究”(項目編號:QN2016006);中共云南省委黨校系統課題“云南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建設的路徑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7XT018)。

云南地處我國與南亞東南亞的結合部,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省份和長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態保護屏障區,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當前,云南正在積極謀劃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并在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中尋找發展機會。本文將圍繞云南融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意義、現實基礎、功能定位、路徑選擇和政策措施展開研究,一定程度上對于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尤其是對于探索落后省份開發開放和保持邊疆繁榮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云南融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意義

(一)融入“一帶一路”有利于云南重構外向開放新格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稱,前者是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年9月在哈薩克斯坦提出倡議,后者是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年10月印度尼西亞提出倡議。2015年3月我國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系統闡述了“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共建原則、框架思路、合作重點、合作機制,其中合作重點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截至目前,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到了“一帶一路”建設中來,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決議也將“一帶一路”建設內容納入其中,“五通”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一帶一路”建設正在從倡議和愿景轉化為行動和現實,取得了豐碩的建設成果。

云南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省份,“一帶一路”建設的六條經濟走廊中的兩條也與云南緊密相關,即中國-中南半島和孟中印緬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同時,“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自由貿易區建設,云南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云南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合作的前沿省份,與緬甸、越南和老撾陸地接壤。因此,云南正在由傳統意義上的開放末梢轉換為開放前沿,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突出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開展合作,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不斷提升開放合作新水平,切實發揮雙向開放重要門戶優勢,努力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二)融入長江經濟帶有利于云南譜寫內向合作新篇章

長江經濟帶涵蓋云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上海11個省份,橫貫西部、中部和東部。2016年《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其發展布局為“一軸、兩翼、三極、多點”。云南在長江經濟帶的布局中十分重要,滬瑞大通道是“兩翼”中的一翼,滇中城市群及重點沿邊開放城市是“多點”中的重要節點。長江經濟帶戰略作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轉型實施新區域開放開發戰略,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云南作為長江經濟帶重點建設的11省份之一,處在重要的生態保護屏障區,同時也有連接內陸和南亞東南亞的區位優勢和通道優勢。云南正在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加強與周邊省份和長江中下游省份的合作,在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努力探索,有利于將云南加快建設成為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長江上游的重要經濟增長極。

二、云南融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現實基礎及功能定位

(一)云南融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現實基礎

云南融入“一帶一路”取得新成效。經貿合作方面,近年來,云南著力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與東南亞和南亞國家之間對外貿易額快速增長,與東盟10國和印度進出口總額幾乎占到云南對外貿易總額的半壁江上。截至2017年9月云南已建成7大類、17個開發開放合作功能區,擁有18個國家一類口岸,貿易伙伴覆蓋南亞東南亞和全球230多個國家和地區。根據“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現實,涉及云南的開放合作成果有5大類、62大項、160多項。金融合作方面,2013 年 11 月底,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多部委辦聯合印發《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近年來,云南著力推進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與南亞東南亞國家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金融合作,對外投資穩步增長,在全國首批試點個人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業務,截至2017年9月,跨境人民幣業務已覆蓋境外82個國家和地區,人民幣在南亞東南亞國家對非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兌換模式逐步形成。

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邁出新步伐。合作機制構建方面,2016年底川渝黔滇四省市簽訂了《關于建立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的協議》,約定每年召開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2017年6月長江上游地區川渝黔滇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召開,聯合發布了《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實施細則》,意向推進長江上游地區一體化發展。2017年9月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召開。道路聯通方面,近年來云南省著力規劃建設了成昆、內昆、貴昆、滬昆、南昆、云桂鐵路和高鐵,滇藏和渝昆鐵路正在加快建設中;公路通道中四川(兩條)、貴州、廣西更加便捷,通往貴州的杭瑞高速、汕昆高速和通往西藏的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設中;航運方面,正著力推進長江水富—宜賓三級干線航道建設,一旦金沙江—長江水運實現無縫連接,長江黃金水道將帶動沿岸經濟社會發展。

(二)云南融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現實基礎及功能定位

戰略定位上,云南可以成為長江經濟帶各省份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重要戰略支點,連接長江經濟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瀾湄合作區、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重要交通樞紐,長江經濟帶和西南周邊國家生物多樣性寶庫和生態安全屏障,努力搭建南亞東南亞國家與長江經濟帶省份的政府溝通機制、貿易協調機制、投資協調機制、能源合作機制、產業合作機制、互聯互通機制、爭端解決機制等。

空間布局上,云南以努力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為定位,在外部空間上著力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和開創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新局面,對外輻射東南亞和南亞國家,成為中國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戰略樞紐,并向“一帶一路”沿線縱深推進;在內部空間上著力連接珠江—西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為中國向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出口貿易、輸出資本的重要通道,努力成為引領西南地區經濟增長次核心。

功能板塊上,在推進“五通”的基礎上,重點強化金融合作,發揮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職能,爭取更大程度上的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以跨境人民幣結算為基礎開展跨境金融合作,為國家推行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探索;重點突出服務實體經濟,引領云南對外貿易轉變發展方式,帶動產業轉型升級,闖出跨越式發展新路子。

三、云南融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路徑選擇及對策建議

(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提升內外雙向合作水平

加強對外務實合作,提升國際參與度。要加強對外開放,主動參與國際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分工,以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為導向,以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統領新一輪對外開放,謀劃實施一批最體現云南區位優勢、資源稟賦且最為契合國家戰略需要的重大開放舉措,切實增強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注重增強與南亞東南亞國家“五通”的同時,更加注重增強云南與歐洲、北美、日韓和非洲市場的合作。要用好現有對外開放合作平臺,加快推進重點開放開放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綜合保稅區建設取得新成效;高位統籌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新進展,不斷擴大人民幣跨境業務試點,推進人民幣周邊化步伐。要協調推進對外開放布局,大力支持昆明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重點推進沿邊地區開發開放。

深化對內全面合作,提升國內融合度。應深度推進內向開放全面合作,主動對接和融入長江經濟帶、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加強與全國重點區域及周邊省份合作,進一步增強統籌整合國內區域的能力,為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提供支撐。要加強生物醫藥與大健康、新材料、文化旅游、能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合作,擴大合作發展空間,推動云南與東中部區域產業優勢互補、分工協作,提升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要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以云南為中心的匯聚和輻射,逐步將云南打造成為我國企業“走出去”的理想之地、補給之地。

(二)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實現綠色可持續一體化發展

切實轉變理念,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生態文明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核心內容和根本前提。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云南最大的優勢、最亮的品牌、最好的財富,應當成為云南跨越式發展的靚麗底色。要堅持綠色富省、生態惠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努力成為我國生態文明排頭兵和西南生態屏障,保護好長江上游生態環境,全力構筑跨越式發展的綠色、可持續基礎,讓云南天更藍、地更凈、水更清、空氣更清新、城鄉更美麗。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決摒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歪路,把“綠色+”切實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加快制度建設,強化生態文明機制保障。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實行分類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對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貧困縣,探索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對重點生態功能區,探索實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評價,對禁止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重點評價其自然文化資源的原真性、完整性。制定、出臺、實施一批全國最為嚴厲的生態環保制度,讓生態環保的底線更高,切實構筑綠色屏障,讓綠色成為跨越式發展的基本底色,使綠色真正成為云南跨越式發展最靚麗的名片。

強化激勵約束,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深入推進森林云南建設,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實施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礦山及周邊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水土流失綜合防治等生態治理工程,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工業污染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加快構建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的生態監管體系,全面開展省級環保督查,全面推行“河長制”,加強對滇池、洱海的保護治理,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參考文獻]

[1]和穎,張曉霞.云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研究[J].學術探索,2016(1):16-21.

[2]何敏,歐明剛.云南口岸與“一帶一路”建設:現狀、問題和對策[J].東南亞縱橫,2016(3):37-43.

[3]李馨.云南參與中國—南亞貨物貿易制度構建研究——以“一帶一路”戰略為視角[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2):30-38.

[4]郝大江,王亞楠.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產業聯動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2017(7):58-59.

(責任編輯:顧曉濱馬琳)

猜你喜歡
融入路徑長江經濟帶功能定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關于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職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路徑的探索
長江經濟帶低收入醫療保障基金建立與管控措施
長江經濟帶產業競爭力現狀分析
長江經濟帶股權交易所建立與管控措施
長江經濟帶戰略下江西稀土產業升級研究
京津冀功能定位暨河北布局
中小學圖書館的功能定位
黨的群眾路線在國家治理中的功能定位與作用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