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趣的意義

2017-12-29 01:29徐民彥
祝你幸?!ぷ罴议L 2017年12期
關鍵詞:培訓班書法家長

徐民彥

我住所旁邊有一座被各類培訓機構占滿了的大樓,每到下午放學之后,特別是雙休日、節假期間,周圍停滿了車輛,站滿了等待孩子下課的家長??芍^車滿為患,人滿為患,有點像農村趕集那樣摩肩接踵??瓷先?,進進出出的既有學齡前兒童,也有正在讀書的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其中也不乏已經長大成人的美女、小伙。雖然對現在孩子們的課外輔導班之多有些了解,但是究竟有哪些學習班,卻知之甚少。

于是,鼓足了勇氣,走進了這座對我而言有些神秘的大樓。里邊的情景果然讓人大開眼界,花花綠綠的招生廣告。孩子想學什么,這里肯定就會有什么。書法,有軟筆書法、硬筆書法、速成書法;繪畫,又分國畫、油畫、速寫、粉彩;外語,又有英語以及各類小語種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還有音樂、舞蹈、武術、樂器,樂器又是分了十幾種,土的、洋的。諸層觀察,每門每類都是獨門獨戶,大門緊閉,有靜悄悄的,也有樂聲四起的。

這是第一次走進與我家只有一墻之隔的這座培訓大樓,真是眼界大開,用一句時髦的話說就是“腦洞大開”。怪不得有人說在中國辦什么都不容易,唯獨辦教育培訓機構,是開門就賺錢。話雖有偏,瞅著這滿樓皆是培訓班的場景,不得不相信此話是真。每一個培訓班的最大招牌除了名師、名教,寓教于樂之外,再就是把“興趣”兩個字寫得非常顯眼,基本都是“書法興趣班”“樂高興趣班”。興趣成為吸人眼球的招牌,至少說明人們對于孩子上各類培訓班的認識有了改進,不再像以往那樣“興趣”不“興趣”的都要學,填鴨式的學、強迫學。毫無疑問,這是中國家長或者說中國教育觀念的一大改變,由過去的功利性培訓走向興趣性培養,為的是保證孩子的多樣化發展,依著孩子的興趣成長。這樣的培訓班,孩子無壓力,他們會很用心去學,家長不必強求,老師無需壓力,把自己最高的教學水平發揮出來,教給孩子就行了。

正在我欣慰于這種“興趣”培訓的可贊可敬之時,卻見兩位年輕父母硬拽著一個大概五六歲的男孩走了進來。孩子滿臉淚痕,帶著委屈和不情愿,被塞進了一間教室。我問兩位年輕父母這是為什么,母親說報了這個書法班沒來幾次,現在就不想來了,非要和同學一起去參加一個武術班。我說那就讓孩子去唄,他既然對書法沒了興趣,強扭的瓜不甜,逼著上的培訓班也學不好,干脆依著孩子的興趣學吧!母親說當時學書法也是孩子自己愿意的,而且看著他寫字還不錯,想讓他在這方面發揮自己的興趣,成為一技之長,不成想才學了三期就沒了興趣,非得去學武術。今天想學這個,明天又想學那個,興趣三天兩頭地轉換,沒有常性,到頭來還不是一事無成。

這位年輕母親的話,使我想起了有一天路過一個公共閱報欄,不經意間順眼瞥了一下,看見這樣一個大字標題:孩子沒了興趣怎么辦?感覺是個有趣的問題,便駐足細看。這是一篇調查性的文章,占了大半個版面,通篇的主題是面對無論是課堂學習還是課外輔導,包括棋、琴、書、畫、舞以及體育項目,孩子通常是開始時興趣盎然,學不了幾天幾次就完全失去了原來的熱情,興趣不再。這個時候家長該怎么辦?文章長篇大論,從孩子的心理變化到家長的急躁情緒,從理性的所謂引導到感性的實踐活動,從未來的社會需求到個人的全面發展。幾乎面面俱到,從理論上講、從字面上看,足可使沒了興趣的孩子靈魂深處鬧革命,甚至已消滅了任何一個可能未及的神經末梢,重新燃起大大的“興趣”。

我本來也想從這篇文章中得到一些啟示,因為經常聽到一些年輕的父母說到孩子“不想學”“沒興趣”之類的話。很遺憾,文章通篇除了理論就是大道理,不要說使人入腦入心,恐怕連讀下去都需要極大的耐心?,F在關于孩子教育的書籍和論文多如牛毛,真正讓讀者受益的又有多少呢?類似“孩子沒了興趣怎么辦”這樣的發問,聽上去或者看上去很有吸引力和震撼力,讀下來卻是味同嚼蠟,潑人一頭霧水。大而無當、大而化之、高談闊論、華而不實、高舉高打的文風,正在嚴重侵蝕著這類文章和讀物,使之成為將孩子的興趣帶偏和家長思維混亂的罪魁禍首。關于孩子的興趣大家當然可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自己的親身體會發表高見,不可缺少的是“地氣”,是真實的故事。恕我直言,“孩子沒了興趣怎么辦”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要從理論上和實踐中解決這樣一個偽命題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否認通過一定的引導和環境的影響能夠培育孩子在一定時期、也對某一事物的興趣,比如突然喜歡上了一項體育運動、一種樂器、一門課程,而真正的興趣,是一個人一輩子的事,是天性,是本性,是很難改變的。

孩子在沒長大定性之前,他的興趣和愛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見識越來越多、周圍環境的變化、交往人群的更迭而不斷轉換。想想一個襁褓小娃,把自己的手指放到嘴里,稀里嘩啦有滋有味地吸吮著。再大點這就無法滿足需要了,得要求大人整天抱著,還要哆嗦著,不哆嗦就哼哼,放到床上就哭。牙牙學語,大人教什么孩子都會跟著學,大人覺得可愛,孩子自己也感到了樂趣。以此類推,每個成長階段的興趣都會隨年齡與閱歷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未成年孩子的興趣變化更快,可能會因為他人一句話、一個舉動,瞬間從這個興趣轉移到另一個興趣上去。這不是孩子沒有常性,而是孩子的興趣是一種游動的思維,一旦與外界所見所聞發生碰撞,就容易產生化學反應,促進興趣轉換。

我們這一代人所經歷的時代基本就是一個封閉的生活狀態,對外界了解大致少之又少。玩具全靠自己動手做,游戲多年不變花樣,不是滾鐵環,就是彈琉璃蛋、捉迷藏,從小玩到大。在這樣單一的生活環境下,如果有一支毛筆,能夠跟著大人寫毛筆字,一定是感興趣的;如果得到一只口琴,肯定是愛不離嘴,吹來吹去,無師自通,到最后竟也能吹出一支完整的曲子。我讀大學的時候,系里有一支很成規模的樂隊,樂手多是歲數較大的學長學姐。后來問起他們是如何練就的這一手好琴,回答出人意料的一致,那時候課堂學習沒多少壓力,業余時間除了看幾本翻爛的書,就跟著會拉琴的鄰居或學校的任課老師學琴。其實,開始就是為了玩,后來才慢慢上道,從中悟出學琴的門道和樂趣??芍^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修行在個人,我的理解是興趣分不同層次,純粹的興趣發自內心,表現形式就是簡單的喜歡,像喜歡書法、愛好游泳。對于家長而言,面對這樣的興趣,態度要積極,不要妄斷可行不可行,順勢才能使其更進一步,在感興趣的前提下繼續發展下去。談興趣自然少不了“成才”這個話題,興趣是成功之母,沒有興趣基本就失去了成功的可能,有了興趣至少能夠歡快地把自己的愛好堅持下去。什么事入門容易,要再進一步那就需要才分、需要天賦,看是不是那塊料了。有興趣不是那塊料,叫愛好,有興趣又是那塊料,就成才了。保護孩子的興趣,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在功利主義盛行和應試教育的體制之下,做起來恐怕有些難度?,F在大家已經意識到了“興趣”對于孩子個性的尊重,教育機構打出了“興趣班”這樣的招生廣告,家長也開始順著孩子的“興趣”任其自由選擇。我們一直認為中國的孩子比起歐美、日本諸多發達國家的孩子要辛苦很多,其實并不盡然。據我所知,歐美、日本的孩子也上各種培訓班,但他們堅持必須是課外的,與課堂課程無關,再一個一定是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作出的選擇。比如在法國,教育部門主張孩子在課外需要學習騎馬、滑雪這些益于身體健康的體育活動,或者是孩子喜歡的體育活動。即便是在學校,除了課本上的東西是統一的,其他如體育、娛樂活動,都是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玩。

需要注意,尊重孩子的興趣一定不能跑偏,成了慣著孩子、依著孩子、不分青紅皂白予以所謂尊重,這就不是尊重興趣的問題了,而是教育方式的錯亂??傊?,尊重興趣并非放任自流,要善于掌握孩子興趣的變化,還要學會誘導孩子的興趣,盡可能把孩子興趣變成一技之長。這樣,孩子的興趣得到了保護性發展,成為益于社會的有用之人,孩子則是在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長大成人之后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應該是每個人幸福的最大值。

猜你喜歡
培訓班書法家長
書法
書法欣賞
書法
“無人機航測與GIS技術應用培訓班”在??诔晒εe辦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書法欣賞
關于舉辦第51期觀賞石鑒評培訓班的通知
家長請吃藥Ⅱ
90團舉辦初級農藝工培訓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