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韋伯恩《交響曲》op.21中各卡農開始情況的思考

2018-01-05 04:49孫超群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卡農三連音單簧管

孫超群

(中國音樂學院,北京 100101)

對韋伯恩《交響曲》op.21中各卡農開始情況的思考

孫超群

(中國音樂學院,北京 100101)

《交響曲》是韋伯恩成熟時期的作品,它以精湛的鏡像結構寫作方法而為世人所稱贊。但是筆者在深入分析這首作品后,發現鏡像結構只是其表層的結構特征,它還有更多更深層次的其他方面特征得以啟發世人,供后人學習與思考。因此本文以發展的角度,從卡農開始的情況總結出幾點特征。

韋伯恩;卡農;對稱

韋伯恩《交響曲》op.21的第二樂章中變奏IV就像一個拱門,是整個對稱結構的軸心,其他變奏兩兩對稱,所用序列基本相同。如變奏I與變奏VII、變奏II與變奏VI以及變奏III與變奏V。

在這里,第二樂章變奏I的兩卡農按開始的先后順序被稱作卡農1與卡農2,變奏II兩卡農按開始的先后順序被稱作卡農3與卡農4,奏III的卡農為卡農5(余類推,變奏IV為卡農6與卡農7,變奏V為卡農8,變奏VI為卡農9,變奏VII為卡農10與卡農11)。

一、兩卡農順序進入

(一)變奏I與變奏VII

按寫作順序來看①,變奏I的二重倒影卡農應該是韋伯恩在這首作品中開始寫作的第一組二重卡農,其中卡農1的現行聲部與模仿聲部分別由小提琴與大提琴組成。先行聲部由小提琴從第11小節第二拍開始,所用序列I0;大提琴奏的模仿聲部從第12小節正拍開始,所用序列P10??ㄞr1的兩聲部是相差1拍的倒影卡農(如譜例1中○圈出卡農1)。

卡農2的先行聲部由第二小提琴于第12小節第二拍開始演奏的,所用序列I6;卡農2的模仿聲部由第13小節的中提琴開始,所用序列P4??ㄞr2的兩聲部也是相差1拍的倒影卡農(△圈出卡農2)(如譜例1)。

變奏VII所用序列與變奏I完全相同。

變奏 VII中卡農10的先行聲部由單簧管從第77小節第一拍后半拍開始,選用序列I0;模仿聲部由低音單簧管演奏P10序列(這一聲部與現行聲部一樣也是弱起開始)。因此卡農10中的兩聲部內部是相隔一拍的倒影卡農(○圈出卡農10)。

譜例1

變奏VII中卡農11的先行聲部由第78小節第一拍后半拍開始,由大提琴演奏P4序列;模仿聲部由第78小節第二拍的后半拍開始,由小提琴演奏I6序列。因此卡農11也是相隔一拍的倒影卡農(△圈出卡農11)。

卡農10與卡農11也同卡農1與卡農2的關系一樣,卡農內部的先行聲部與模仿聲部相隔一拍,兩卡農間相隔兩拍(如譜例2)。

譜例2

變奏I與變奏VII除起拍情況(變奏I正拍起,變奏VII弱拍起)不同外,其他情況基本相同。

列表如下(表1與表2):

表1

表2

(二)變奏II與變奏VI

變奏II與變奏VI由卡農3與卡農4組成,整個卡農3都由圓號1承擔。其中先行聲部從第23小節第一拍正拍開始,所用序列P5;模仿聲部從第23小節第一拍后半拍進入,所用序列I4。先行聲部與模仿聲部間有半拍的距離(○圈出卡農3)。

卡農4的先行聲部由大提琴在第23小節第二拍正拍進入,所用序列I7;模仿聲部由半拍后單簧管引入,所用序列P3??ㄞr4的先行聲部與模仿聲部也相隔半拍(△圈出卡農4)(如譜例3)。

變奏VI只有一組卡農——卡農9,這組卡農與變奏II中的卡農4遙相對應,都使用序列I7與P3。先行聲部I7由低音單簧管在第66小節第二拍后半拍進入;模仿聲部P3由單簧管于第67小節第一拍后半拍開始。先行聲部與模仿聲部間相差一拍(○圈出卡農9)。

除卡農外的自由聲部(自由聲部也是十分標準的 “卡農”,由圓號演奏,將在第四章第二節第二部分解釋)在卡農9模仿聲部出現半拍后進入,所用兩序列分別為I10與P11(如譜例4)。

譜例3

譜例4

因此變奏II與變奏VI相比,變奏二內各聲部進入的間隔時間短,聲部進入的更快一些;變奏VI的間隔時間是變奏II的一倍,因此聲部進入速度更慢一些(如表3與表4)。

表3

表4

(三)變奏III與變奏V

變奏III與變奏V都只有一組卡農,都以P8與P2兩個序列開始。變奏III中卡農5的先行聲部P8,先行聲部與模仿聲部按進入的先后順序來看,只相差半拍(○圈出卡農5)(如譜例5)。

譜例5

變奏V中的卡農8先行聲部由中提琴與大提琴引入(如譜例6)。

因此變奏III與變奏V卡農情況列表如下(如表5和表6):

這6個變奏中,第II變奏與第III變奏內部各聲部進入的先后時間間隔短,變奏I與變奏VII間隔時間相同,都是1拍,按音樂創作的時間順序來看,第二樂章變奏中各聲部進入的間隔距離存有由短至長的趨勢(如表7)。

譜例6

表5

表6

表7

二、兩卡農交疊進入

(一)變奏IV

變奏IV處于整個樂章的中心位置,第50小節又是整個變奏IV的中心。在這一變奏中的第50小節前與第50小節后的部分,每小節中的時值都被分為三等份,這部分的音樂為連續的四分三連音的進行。

其中卡農6的先行聲部I1于第45小節第2個四分三連音開始,單簧管演奏;模仿聲部P0于第46小節第一個四分三連音開始,第一圓號演奏。因此,先行聲部與模仿聲部的距離有兩個四分三連音(○圈出卡農6)。

卡農7的先行聲部是由第二圓號在第45小節第3個四分三連音開始的,所選序列I11;模仿聲部P10由低音單簧管于第46小節第2個四分三連音開始。因此,先行聲部與模仿聲部也相差兩個四分三連音(△圈出卡農5)(如譜例7)。

變奏IV卡農6先行聲部與卡農7先行聲部只相差一個四分三連音,小于兩卡農內部先行聲部與模仿聲部的距離,變奏IV兩卡農是交疊進入的(如表8)。

譜例7

表8

(二)第一樂章各部分

第一樂章由三部分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由兩組個性鮮明性格不同的主題構成,第二部分則不僅是第一部分序列的移位,音樂材料上(尤其節奏)也是第一部分的裁截再發展。第三部分所用序列與第一部分完全相同,但是音樂進行方式卻是不同的,因此這三部分符合奏鳴曲式(呈示部包含主,屬調共兩個主題),可將這部分的曲式結構歸為奏鳴曲式。

第一樂章呈示部(1-26)卡農1分別由第2圓號與第1圓號開始。先行聲部P9由第1小節第二拍進入,模仿聲部I9由第三小節第二拍進入(○圈出卡農1)。

△圈出卡農2(如譜例8)。

譜例8

因此兩卡農進入情況列表如表9:

表9

展開部從第25小節至第43小節,也由兩組卡農組成??ㄞr3兩聲部均由單簧管引入,先行聲部I4由第25小節第2拍進入;模仿聲部P4由第27小節第2拍進入。先行聲部與模仿聲部相差兩小節(○圈出卡農3)。

整個卡農4兩聲部均由弦樂開始。先行聲部I0由大提琴于第26小節第2拍引入;模仿聲部P8由中提琴于第28小節第2拍引入。先行聲部與模仿聲部相差兩小節(△圈出卡農4)(如譜例9)。

譜例9

列表如表10:

表10

再現部從第42小節開始至第66小節結束,所用序列與呈示部完全相同??ㄞr5先行聲部P9由中提琴于第42小節最后一拍的后半拍引入,卡農6先行聲部I5由豎琴聲部于第43小節最后一拍后半拍引入,模仿聲部P1由豎琴聲部于第45小節后半拍開始。先行聲部與模仿聲部相差兩小節(如譜例10)。

列表如表11:

表11

譜例10

三、結語

各卡農兩聲部進入的間隔時間逐漸增大:第一樂章聲部與聲部間間隔時間都是1小節,第二樂章間隔時間短于1小節;第二樂章變奏IV的間隔時間為一個四分三連音,一個四分三連音的長度介于半拍與一拍之間。因此各卡農聲部進入時間上的間隔距離是由“半拍”到“一小節”,間距是被不斷拉大的。

各卡農先順序再交疊進入的創作順序:從第二樂章開始的幾個變奏每個變奏內部卡農都是順序進入的——變奏I至變奏III、變奏V至變奏VII;而第二樂章變奏IV與第一樂章每部分中的卡農進行則是交疊進入的。

交疊進入的兩卡農比順序進入的兩卡農關系更緊密,即便卡農內部間隔距離變長??ㄞr內部兩聲部間的時間距離被拉大,并不會妨礙音樂的連貫性,反而可以增強人們對模仿聲部的期待感。從第二樂章到第一樂章,看似一成不變的卡農進行,在當中卻有著非常細致又合理的發展趨勢。這便是卡農開始時,韋伯恩這首作品給我們的初步印象。

注釋:

①按論文12-Tone Symmetry(Webern’s Thematic Sketches for the Sinfonie,op.21,Second Movement,Author:Donna Lynn Source:The Musical Times,Vol.131,No.1774(Dec.,1990),pp.644-646,Published by:Musical Times Publications Ltd.)來看,作者先寫作了第二樂章,之后寫作第一樂章。因此在對作品進行分析時,我采用先分析第二樂章,再分析第一樂章的方式。這樣可以理清作者在創作時的思路,進而達到寫作本篇的目的。

[1]陳銘志.安東·威伯恩的交響曲(Op.21)[J].音樂藝術,1985(04):44-49,37.

[2]范哲明.對威伯恩“小交響曲”的綜合再分析──兼談理性思維在序列音樂創作中的主導因素[J].樂府新聲,1998(04):6-10.

[3]鄭英烈.威伯恩的技法特征——兼論其繼承性及超前性[J].中國音樂學,1990(02):90-100.

[4]鄭英烈.序列音樂寫作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5]彭志敏.新音樂作品分析教程[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0.

[6]喬治·佩爾,羅忠镕.序列音樂寫作與無調性——勛伯格、貝爾格與韋伯恩音樂介紹[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7]羅忠镕.現代音樂欣賞辭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英]肯尼迪·布爾恩,唐其競.牛津簡明音樂詞典(第四版)[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J614.1

A

孫超群(1989—),女,漢族,吉林省吉林市,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2013級碩士研究生,中國音樂學院學生處,專職輔導員,研究方向:作曲,導師為羅忠镕教授。

猜你喜歡
卡農三連音單簧管
高音單簧管的發展歷史及在管弦樂作品中的運用
如何一眼辨認出班德卡農自行火炮
單簧管的革新對其音樂及學派發展的影響
20世紀末單簧管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進程
淺析《黃河大合唱》的音樂創作
擬聲勢之態厚實歌唱之本
單簧管的演奏與教學
鋼琴曲《臺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演奏分析
論“三連音”節奏型在朱良鎮藝術歌曲創作中的運用特點*
論桑弗(SHUFFLE)節奏的訓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