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多芬《降E大調奏鳴曲“告別”》Op.81a第一樂章中節奏的彈性因素分析

2018-01-05 04:49廖煜晨
北方音樂 2017年22期
關鍵詞:魯道夫引子奏鳴曲

廖煜晨 鐘 瑩 陳 蕾

(西南大學,重慶400715)

貝多芬《降E大調奏鳴曲“告別”》Op.81a第一樂章中節奏的彈性因素分析

廖煜晨 鐘 瑩 陳 蕾

(西南大學,重慶400715)

彈性節奏也稱之為自由節拍,是有伸縮彈性的節奏,也是諸多音樂表現手法中的一個,各個尺度上的彈性節奏伸縮普遍存在于每個時期,對其運用在鋼琴演奏二度創作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通過以貝多芬《降E大調奏鳴曲“告別”》Op.81a第一樂章為例,從建立良好的節奏意識展開,分析古典奏鳴曲中彈性節奏因素及有關層面的認知,希望對鋼琴演奏藝術、演奏技巧等相關方面有一定的幫助。

貝多芬奏鳴曲;二度創作;節奏

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大多數較為直率地表露出作曲家內心的想法與情感,但音樂的韻味與富有彈性的伸縮也藏匿于風格中。在作品中為了發揮音樂的表現力,就要有不同尋常的音樂內涵以及音樂規模,不同的節奏類型配以不同的旋律進行,從而形成了特定的音樂語言特征。在貝多芬的奏鳴曲中,多樣的節奏變化會給樂句本身帶來各種不同的修飾效果,還能把整個樂章的戲劇化效果提升至另一個高度。

一、《降E大調奏鳴曲“告別”》Op.81a的創作背景及第一樂章結構性質布局

貝多芬生活在維也納時期、法國大革命與拿破侖戰爭的時代,“告別”奏鳴曲誕生于1809-1810年奧法戰爭爆發年間,并帶有政治風暴的印跡。1809年5月12日,拿破侖的軍隊入侵奧地利并攻占維也納,維也納王子公孫紛紛逃難,貝多芬經濟陷入困境。在戰火彌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守于維也納,苦心創作,此奏鳴曲為獻給幫助過他的魯道夫大公,表達對魯道夫的不舍與懷念之情。

魯道夫大公是意大利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幼子,也是神圣羅馬帝國最后一位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魯道夫大公與貝多芬交往是從1804年開始的,并隨貝多芬學習鋼琴和作曲。他對貝多芬似乎懷有很深的理解和敬意,是他最有力的支持者。魯道夫大公在1809年5月4日離開,在貝多芬此曲原稿上記有“1809年 5月4日,在維也納,我所尊敬的魯道夫公爵殿下臨行前”。

“告別”奏鳴曲第一樂章的結構性質為傳統奏鳴曲式。結構如圖所示:

第一樂章為帶有引子的奏鳴曲式。在引子開始處是柔板部分,主題動機出現,慢速引子里調性的模糊讓音樂產生惆悵、猶疑、探索般的性格。這種性格也在第二樂章“別后”里重現。在尾聲部分,“告別”主題動機再次出現,采用全音符和低聲部下行的八分音符旋律來詮釋該主題動機,可以感知到貝多芬面對摯友魯道夫大公的離去、戰火的蔓延加上無法預知摯友何時歸來,內心的不安與不舍交織在一起,但似乎又無能為力,強烈的情感占據了內心,能反復體會到貝多芬對摯友的告別發出聲聲的嘆息。

二、《降E大調奏鳴曲“告別”》Op.81a第一樂章中彈性因素的表現

(一)“縮-放”的節奏伸縮

似橡皮筋一樣的松緊關系是比較常見的彈性節奏之一,在緊縮之后有放寬,在緩和之后又有催緊,基本處于漸慢、漸快的范疇。

譜例1:尾聲部分167-180小節

在上圖譜例1中,第一小節至第二小節加緊了速度,隨后在第三小節放慢腳步,并稍稍拉寬了節奏,在第五小節處又突然漸緊,隨之一小節后又放寬。這樣循環縮放的節奏處理表達了鮮明的音樂形象,同時也能體現出作品中音樂語氣的張弛??梢愿兄惗喾颐鎸从训碾x去和戰火的蔓延,內心的不舍與不安交織在一起,但似乎又無能為力,強烈的情感占據了內心,在交替的“告別”聲中,馬車聲漸行漸遠,形象又富有深意。

(二)休止符的節奏伸縮

休止符不僅起到記錄不同長短音間斷時值的作用,也在彈性因素中存在著特殊的表現。

譜例2:引子部分12-16小節

從第一小節開始,每小節的第一個音無論從時值還是首音來說都會相對突出一些,但所有的十六分音符均為弱起節奏,隨著由弱至強再弱的循環,節奏的發展上會稍有漸緊的彈性,因而休止符的時值便得到細微的拉寬,顯得自由,制造出一個小小的起伏,讓音樂的旋律更有線條感。

(三)“呼吸”的節奏伸縮

鋼琴演奏過程中的“呼吸”是為了使音樂富有生命力,調節樂句的語調與分句結構,對于在彈性因素上,呼吸也存在著自由的拉伸。

譜例3:呈示部32-36小節

在第一小節起處理好樂句的起音,從第二小節開始,上行的和弦進行逐步加強,旋律變得緊湊并推向至第三小節的頂點和弦,一氣呵成。隨著休止符的突然切斷,呼吸也得到放松,舒緩的呼吸與激進的樂句形成反襯的作用,隨后第四小節的長音出現明顯的拉伸,旋律發展了引子部分的材料,再次出現“告別”的動機,給音樂一種安定感。

三、總結

彈性節奏因素不同于隨意的節奏,不同的節奏形態就有不同的表現功能,而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彈性原則,無法記錄在樂譜上,因此需要很好地理解音樂的規律和了解樂曲的構造,并在整體上對作品的樂曲結構、音色、節奏、力度等方面進行掌控,領悟節奏運動感,用嚴格的節奏速度練習,只有在對作品節奏結構有了整體認識和具備掌控全曲結構變化能力的情況下,才有運用彈性的自由,把握住節奏形態的特點才能更好地塑造音樂形象,也能更好地在原有基礎上發揮二度創作。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2]范漢漳.唐進《靈動節奏之韻——鋼琴演奏中彈性節奏因素常見類型研究》[J].音樂探索,2010.

[3]沈璇.西方音樂史[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

[4]楊燕迪,陳宏寬.貝多芬演奏與速度處理[J].鋼琴藝術,2007(10):7-10.

J624.1

A

“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資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項目編號:SWU1709465)。

猜你喜歡
魯道夫引子奏鳴曲
手機上的奏鳴曲
Thermal apoptosis analysis considering injection behavior optimization and mass diffusion during magnetic hyperthermia
巧借“引子” 活用“換元”——一道解析幾何題復習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構建引子課文閱讀教學模式
“引子”教材觀:聚焦語文要素與課文范本的閱讀教學模式——以部編版教材為例
春天的奏鳴曲
請把你的眼淚寄給我
請把你的眼淚寄給我
饑餓奏鳴曲
一類導函數流行題的診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