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外語焦慮及其課堂應對策略

2018-01-05 12:55李鑫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7年12期
關鍵詞:焦慮課堂教學

李鑫

摘 要:由外語語境所引起的緊張和不安的感覺稱為“外語焦慮”,它是外語學習上重要的一個感情因素。在很多研究和教育實踐的觀察中發現,外語焦慮普遍存在于大學生的外語學習當中。本文分析了減輕外語學習不安情感的必要性,并就如何緩解課堂外語教學中學生的外語焦慮提出了幾點措施。

關鍵詞:焦慮 外語焦慮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07-02

1 焦慮的概念

1.1 焦慮

焦慮(anxiety)是一種復雜的感情狀態,當一個人面臨危險或可能對自己造成威脅的情況時,通常在情緒上就會表現出不安,比如緊張、憂慮和焦愁等。這種不安的情緒就是焦慮,它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特質焦慮,另一種是狀態焦慮。其中,屬于人格特征的是特質焦慮(anxiety),它反映出人們在緊張時所表現出的反應頻率和強度是隨個體而明顯不同的。而人們在特定的情景中所出現的專門反應狀態則屬于狀態焦慮(state anxiety)。

1.2 外語焦慮

外語焦慮屬于典型的狀態焦慮。以Horwitz為代表的研究者認為,在外語課堂中學習者出現的有關自身的感覺,行為和信念的一種情結就是外語焦慮。外語學習的不安與外語學習情況緊密相關。理論上來講,學習外語的時間越長這種不安的程度就越低,但是這種可能性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的學習者。一般來說,學習者對目標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慢慢習慣的,因此從理論上來講,學習外語的時間越長,學習者的不安度就會越低。但是,我國的大學生雖然從小學甚至幼兒使其就學習外語, 但是其焦慮程度卻與外國的初學者相當,換句話說,就外語學習不安程度的絕對值來說, 我國的大學生和海外的大學生一樣,沒有什么差別;但是, 我國大學生外語焦慮指數的相對值卻高于海外的大學生。

2 減輕大學生外語焦慮的必要性

減輕大學生外語焦慮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對于大學生的語言學習效果,外語的不安感令人擔憂

與其他科目的課堂學習相比,課堂的語言學習特別容易使人感到壓力和緊張。究其原因,語言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習,這種認知活動是極其復雜的,通常包括了編碼、保存、修改等過程。因此,在非母語語言環境中學習外語時,成人學生們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不安情緒,這種情緒肯定會干擾以上的認知過程。具體來講,不安的學生,在集中精力完成手頭工作的同時,還不得不關注自己對工作的反應狀態,力求調整自己的不安,因而影響了自己的注意力、記憶力、思考力和創造力。因此,學者們普遍認為,對外語學習的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的負面因素之一就是焦慮。

2.2 學習外語的不安情緒必然從負面影響到大學生個人的發展

除了學習者的外語學習效果受到影響,這種負面影響還很可能擴大到外語授課以外。Horwitz認為, 數學學科的焦躁使更多的人無法從事對數學能力要求較高的工作,比如擔任會計師。同樣的,學習外語所產生的不安也對學生職業生涯的選擇有很大影響,但是有很多學生認為不應該必修外語。實際上,對于中國的大學生來說,外語學習的不安情緒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僅局限于職業選擇。這是因為對中國大學生來說,外語特別是英語具有特殊地位:學生在校期間的各種榮譽、獎學金等精神和物質的獎勵都與學生的外語水平緊密相關,外語的好壞甚至影響到他們學位證書的獲得; 影響到他們的求職;工作之后,很多職場的進階審查也設有外語的門檻;碩士博士招生中也對外語有較高的要求;海外留學的必要條件更是與外語水平密切相關。所以說,外語的不安阻礙了很多大學生外語水平的提高,影響了他們的個人發展,使他們在很多方面處于不利地位。更為糟糕的是,部分大學生由于嚴重的外語不安而對外語產生極端的消極情緒, 因而與許多個人發展機會擦肩而過,特別是錯失了需要展現外語水平的機會。

2.3 對大學生身心健康而言,外語焦慮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外語學習的不安是一種狀態焦慮的體現,它與外語學習相關聯。但是, 正因為大學生活中外語學習是特別重要的, 幾次失敗的重復體驗之后, 學習者會產生重復焦慮,所以在多次和長時間的重復焦慮之后,特質焦慮就會悄然而生,與暫時的,情境性的狀態焦慮不同,它是恒久的。大學生有其特殊的特征,他們正處于迅速成熟但是又沒有真正成熟的成長階段, 他們意志力不強,心理還不夠健全,這就很很容易導致各種心理問題。因此大學生更需要有效地方法來控制和適應消極情緒。不難看出,過于強烈、持續過久的學習焦慮,不僅容易誘發反應性疾病。長期持續下去,必然會成為誘發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隱患,也會嚴重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3 大學生外語焦慮的課堂應對策略

對大學生的外語學習而言,要想減輕其外語焦慮,應該在正視大學生存在外語焦慮的同時給予充分重視。作為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們在外語課堂上出現消極表現的根本原因是他們不安的情緒,所以要從以下發面進行努力。

3.1 指導大學生個體應對外語焦慮

3.1.1生理放松法

對于減輕焦慮而言,生理的放松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對于外語學習不安感嚴重的學生,教師應向其介紹一些諸如肌肉松馳法,想象力緩和法等調節情緒的放松方式。此外,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聊天、觀影等方法調整情緒,從而緩解不安。

3.1.2 心理調節

外語學習情境中,學習者會產生特殊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被稱為外語焦慮,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對大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訓練和調整,來防止不安的產生,也可以緩解自己的不安。

3.1.3 針對特殊外語焦慮的技能訓練

外語學習的不安情緒越強烈,學習者的外語學習效果就越差,這種不安情緒無疑會影響大學生獲得外語的能力,使其得不到充分發揮。外語能力是綜合能力的體現,它既涵蓋了四項基本技能,即聽、說、讀、寫,同時也包括翻譯、外語溝通等綜合技術在內,是詞匯、語法、文化等知識積累的綜合運用。endprint

3.2 努力創建焦慮度低的外語教學情境

僅僅通過引導學生的心理來解決大學生外語學習的不安感,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與其說這種焦慮是主觀因素,不如說它是源于外語學習的外部環境。大學生外語學習不安情緒的來源包含了微觀層面的課堂學習氣氛,也源于宏觀層面上的全國性考試制度。因此,要想有效地為大學生創造出學習外語良好的外部條件,必須做到以下幾點才能減輕他們學習外語的不安情緒。

3.2.1 改善課堂氣氛

教師授課風格的改進:首先,在外語課堂中教師必須用自己的積極情緒感染學生,以此來應對學生學習外語的負面情緒。具體來講,老師在上課中應該時刻保持積極穩定快樂的情緒,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視頻來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用輕松的語言加以恰當的肢體動作,再配以豐富的面部表情傳達愉快的情緒,從而得到學生的理解和欣賞,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既獲取知識,增添自信,使他們在課堂上享受到有趣又愉快的主觀感受。相反,如果教師總是站在講臺上,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來教學,一定會讓學生們在上開課之前就感到壓抑和沮喪,課堂教學肯定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尤其是對于提問表現出明顯焦慮的學生來說,適當的保持目光的距離是最恰當的方法,這樣做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對于部分反應較慢或基礎不好的學生,教師應該經常鼓勵他們, 如果經常采取批評方式, 必然會導致他們更加煩躁,更加失望,從而加劇他們的外語焦慮。因為這部分學生原本就有可能存在嚴重的外語焦慮現象,因此教師的反饋就對他們影響更大,不恰當的反饋必然會加劇這種消極情緒。第二, 教師在教學內容的的掌控上也應特別注意,應該在控制教學量和難易度的同時,使課堂教學既具有知識性又不乏趣味性。

教學活動模式的改進:研究證明,不同的教學模式必然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循規蹈矩的學習環境只會給學習者增加焦慮創造條件。因此,外語課堂應該采用形式更加多樣,方法更加靈活的教學模式,而不是局限于“老師說,學生記”的傳統模式, 只有這樣,才能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啟發和相互激勵,有效實施“合作式學習”,避免學生對老師的單向依靠。

加強師生交流:大學教師與中小學教師不同,他們和學生之間相處時間比較少,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太多的機會相互了解加深情感。這對于外語教學的有效實施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語言學習的課堂不僅是學生的學習場所,也是學習者進行語言交際的特定情境,因此要想把這個情境營造的輕松愉快,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必要條件。但是,僅僅依靠課堂時間來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在課堂之外有意識地和學生多溝通,可以借助現代化的通訊手段如手機微信,QQ等方式來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克服外語焦慮。除了教師的學問,對學生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還源于教師的人格魅力。一個教師,如果能夠工作努力,學習熱情高漲,同時又關愛學生,那么他一定能得到學生的認可, 使學生學習外語的探索欲望更加強烈,從而在課堂內外都具有積極的情緒體驗, 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化解學生的外語焦慮。

3.2.2 改革考試制度

令學習者情緒不安的外語學習環境還包括一個重要的宏觀層面即考試制度。在中國,外語考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學生對外語學習的不安情緒實際上是一種測試焦慮。尤其是對于中國的大學生而言,英語四六級的全國統一考試會誘發這種焦慮。激烈的焦躁感不僅在學生中普遍存在, 許多外語教師也很難做到在減輕學生壓力的同時提高通過率。因此,英語四六級考試已經成為教育界討論多年的社會話題,針對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已經爭論多年,最終的結果是各方面利益的追逐導致外語教育本身的規則被忽視,本來考試只是一種手段,卻變成了為考試而考試。因此, 教育主管部門應從根本上反思大學英語考試制度的合理性, 反思英語四六級考試對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是否起到真正的作用,總之, 如果不從宏觀層面對考試制度進行根本上的改革, 就不能有效控制大學生外語學習的重要焦慮源。

參考文獻:

[1] 栗依冰,吳國來.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的調查研究[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4(03).

[2] 王琦.外語學習課堂焦慮與課堂氣氛的相關研究及其教學意義[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6).

[3] 肖沛雄.大學生心理與訓練[M].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

[4] 鄧媛.外語學習動機與焦慮探析[J].大學教育科學,2004(02).endprint

猜你喜歡
焦慮課堂教學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