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教育技術為我的語文課堂鋪路搭橋

2018-01-06 09:31吳薇嘉
考試周刊 2018年3期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自主學習課堂教學

摘 要:教育現代化的層層推進,使我們能夠通過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F代教育技術有著豐富的信息資源,在課堂教學中能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激發學習興趣;它也以知識間超級鏈接的形式,擴大教學容量,拓寬學生視野;它又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便于學生掌握學習的重難點;它還在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方面發揮著充分的優勢。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自主學習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已有著廣泛的應用,是現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美國教育學家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位于“經驗之塔”中層的視聽教具,比用言語、視覺符號更能為學生提供較具體的和易于理解的經驗?;诙嗝襟w的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功能。經過幾年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實踐,我認為,在語文課堂上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很好地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架設橋梁。

一、 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是學習活動的直接推動力。在學習過程中,凡是有著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學習行為往往非常主動。多媒體技術把圖、文、聲、形集于一體,所傳達的信息逼真、形象、直觀,富有動態,刺激各種感官,使課堂教學富有趣味性,富有吸引力,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的興趣。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三冊《看雪》一課時,考慮到南方的學生幾乎從來沒見過真正的雪,我就在導入部分運用一段下雪的視頻,使學生對下雪這一自然現象更加直觀,印象更加深刻。學生很快就被這些畫面吸引,產生新奇的感覺,同時集中了注意力,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利用課件展示了很多北國冬日的雪景圖片,當雪花飄落的北國風光一一呈現在面前時,學生們如同身臨其境,情緒受到感染,情感產生共鳴,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情境之中,從而更深地體會臺灣小朋友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又如,教學人教版第三冊《黃山奇石》,課文中只有兩幅插圖,對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我在導入部分設置了一個問題:誰知道黃山的“四絕”分別是什么?然后課件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的圖片,讓學生感受黃山風景區的秀麗神奇,更深刻地體會黃山奇石的有趣。接著展示黃山各式各樣奇石的圖片,創設情境,讓學生發揮想象,再從課文中找一找描述這些奇石的文字,從而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提高了學習熱情。在課堂教學中,時常借助視頻、圖片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把抽象的內容轉換為直觀的形象,使學生印象深刻,受到啟發,寓教于樂,令課堂變得有趣起來,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

二、 增加課堂教學知識容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現代教育技術的表現方法豐富多樣,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能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無論是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的學習信息,還是課外學生自主尋找知識,收集資料,都能使學習容量大為增加,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人教版第五冊《富饒的西沙群島》,學生與文本距離遙遠,大部分學生僅略有耳聞,或在電視中見過一些,對于學習這類文章顯得經驗不足。因此我在課前預習時,就讓學生收集整理西沙群島的有關資料,學生們找來大量海島風光的文字和圖片資料,囊括了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歷史沿革、大小島礁、深海魚群、植被灌木、海鳥種群等等的知識,我再適當擇取,加入到課件中,再稍作補充,在課堂上展示,交流。通過課內外大量資料的接觸,既填補了經驗的不足,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我還結合本組課文的綜合性學習“寬帶網”,讓學生搜集更多關于祖國風光和物產的成語、諺語、詩詞等資料,打印出來,貼在學習園地中,供學生欣賞交流,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富饒。小學生生活閱歷淺顯,知識面較為狹窄,而網絡資源是極其豐富的,因此,巧妙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對課程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能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有效地將課內知識向課外進行延伸,遷移,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三、 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難點,優化自主學習方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具有變靜為動,化抽象為具象的強大功能,與教師的點撥講解相配合,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有助于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如人教版第九冊《七律·長征》中,學生對“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河橫鐵索寒?!本渲械摹芭焙汀昂彪y以理解,甚至會認為它們之間相互矛盾而提出質疑,針對這一教學難點,我從網上下載了“巧渡金沙江”和“飛奪瀘定橋”的視頻資料,學生從影片中觀賞到金沙江春日暖氣升騰的實景,體會到紅軍戰士渡江脫險的喜悅心情,以及感受到戰士們在鐵索橋上九死一生,不寒而栗的驚險,從而很好地理解了“暖”和“寒”相對照,是為了突出紅軍戰士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這一難點就迎刃而解。又如人教版第六冊《翠鳥》一課中,“通過翠鳥一系列捕魚的動作體會翠鳥的敏捷機靈”這一教學重點,畫面感很強,單靠學生自己閱讀,教師言語講解,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我利用多媒體播放flash動畫,將翠鳥“疾飛——等待——捕魚”這三個靜態的畫面用動態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一目了然,感受到了翠鳥飛行的迅捷,眼神的銳利,動作的靈敏,印象深刻。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在課堂上教師拋出問題時,由于認知的局限性,有一些教學重難點是憑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難以理解和感悟的,因此學生有時會啟而不發。如果遇到這種情形,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突破重難點,替代教師的講解,令學生能自主建構知識,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四、 建立師生間的合作關系,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化的現代教育環境下,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中心,而是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組織、指導、幫助和促進的作用。在語文課堂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組織教學,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交流協作、平等對話等學習要素來充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在人教版第四冊《曹沖稱象》的教學中,浮力這一物理知識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有難度,為了讓學生直觀地了解稱象的過程,我設置了動畫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看完動畫片,我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探究曹沖如何利用水的浮力稱象的,再把討論結果畫成示意圖,利用展示臺來交流匯報,根據學生的探究成果,我再做小結,利用事先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演示曹沖稱象的過程,模擬了現場的情形,令學生更好地理解了這一方法。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建立了師生間的合作關系,鍛煉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互動、合作的學習能力,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又如,在五年級下冊“走進信息世界”的綜合性學習中,我在設計方案時,就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為宗旨開展教學活動,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搜集學習資料,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在此次的綜合性學習中,學生通過網上沖浪去尋找知識,通過鼠標點擊,自由地在不同知識點之間進行轉換,通過即時通信的軟件,交流獲取的知識,增加了信息量,拓展了學生的自主探究空間。我還建議學生自由組合成幾個調查小組,到附近的村委會、幼兒園等進行調查采訪。最后學生借助多媒體的教學平臺展示、交流小組的調查成果,提升了學生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水平,培養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愈來愈普遍,它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顧及個體差異,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現代教育技術優化了我的語文課堂,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鋪設了堅實的橋梁。

參考文獻:

[1]張劍平.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明麗.淺談多媒體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02).

作者簡介:

吳薇嘉,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馮宅中心小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現代教育技術自主學習課堂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下的新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理論框架初探
《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案例庫的構建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非英語專業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