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合的教育:江蘇教育的當下期待

2018-01-09 19:27葛道凱
江蘇教育 2017年14期
關鍵詞:適合的教育教育改革

葛道凱

【關鍵詞】適合的教育;江蘇教育;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50-0007-02

筆者到江蘇后,調研了七八十所學校,感受到了江蘇各級黨委政府、老百姓和老師們對教育的期盼。筆者認為,“適合的教育”比較貼近目前社會各界對江蘇教育的總體期待。

一、如何理解“適合的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起草過程中,“適合的教育”曾經是討論的一個話題。但是基于我國教育發展的階段特征,“適合的教育”沒有最終表述為一個國家總體的目標。但在規劃綱要中提出要“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現在提“適合的教育”,就是要致力于解決過去沒有解決、沒有解決好的,或者是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例如,現在全社會都在抱怨“應試教育”,但是很少有人能擺脫“應試教育”,“適合的教育”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切入點?!斑m合的教育”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發展思想、“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的另外一個角度的體現,是素質教育另一個角度的體現,也是因材施教的另外一種表述?!斑m合的教育”,是“以人民為中心”、素質教育及因材施教在新時期新階段的一種應用。所以,“適合的教育”應是問題導向,而不是一把萬能鑰匙。對政府來說,要發展“適合的教育”;對學校來說,要提供“適合的教育”;對學生與家長來說,要選擇“適合的教育”;對社會來說,要支持參與“適合的教育”。

當今的江蘇教育不是零起點,不是低起點,而是高起點。如果沒有高起點的教育,我們就無從談起“適合的教育”?,F在提“適合的教育”不是對過去的否定,不能因為有新的提法,就否定過去,這不是辯證的思想方法。過去很多好的經驗做法不僅要繼承、堅持,還要發揚光大。所以,“適合的教育”是針對當前教育問題的一個解決思路,是一個技術路線。筆者更愿意將“適合的教育”看得小一點,而不是難以抓住的大概念;是解決當今教育問題一個技術路線,而不是解決方案。

二、“適合的教育”適合誰

這是必須回答的問題。今天,所有校長都提到“要適合學生”,這是從個體的角度講的;如果從對象講,或者說從教育的對立面講,適合社會的才是適合的教育;從區域講,適合的教育是適合地區、適合國家的。中國的教育要適合中國,不能把美國的教育搬到中國來。因此,習總書記反復講,一定要辦中國特色的教育。換一句話來說,“適合的教育”就是要把教育放在現代化進程中進行謀劃,既不能落后,也不能超前太多。教育要與國家的發展戰略相匹配。從時間的維度說,“適合的教育”就是當下的,或者是即將到來的當下的教育。

三、如何才能知道適合什么、不適合什么

這是真正的關鍵。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深究適合什么,不適合什么。當我們提到“適合的教育”的時候,本身就有個假設——世界是不同的。不同就是承認有差異,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是前提。只有知道差異在哪兒,才能知道如何對待差異。如何發現,或者是準確發現差異,這是“適合的教育”的核心問題。要發現不同,最好的辦法是比較。只有比較,才有鑒別。但當前的教育較少教學生去比較。要想孩子成長,一定要讓孩子去認識、去嘗試、去感受、去體會。所有這些加起來,就是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是孩子發現自己所長的唯一的可靠的途徑。當然,僅僅實踐是不夠的,還要輔之以理性的思考和教師、家長的引導。這樣發現的不同,才是真正的不同。

四、如何做到適合不同

筆者的體會,不能一概而論。對于政府、學校、學生和社會而言,回答是不同的。

對于政府而言,有兩件事必須要做:一是要提供足夠豐富的教育資源;二是要提供足夠多樣化的教育資源。當然,豐富與多樣化,是要基于社會發展階段的。

對于學校而言,富有特色與符合教育規律的靈活,那是“適合的教育”的關鍵。一個學校的多樣化再多也多不到哪兒,重要的是要有自身的特點,辦出特色。

對于家長與學生而言,要做到適合,一是選擇,二是嘗試。只有選擇沒有嘗試,不是真正的選擇。

對于社會而言,支持與參與“適合的教育”,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嘗試實踐,不能僅僅采用理論推理。

同時,我們還要更進一步去思考,什么是終極的適合?它一定是孩子知識、能力、素質與社會角色的適合,真正的孩子對自己未來角色的適合,要靠不斷嘗試來實現,要在實踐中發現自身適合什么樣的社會角色。我們既要通過實踐來發現不同,又要通過實踐來解決不同。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不僅是黨的教育方針,也蘊含中國幾千年的教育思想的部分內容?,F階段,重視實踐是“適合的教育”的重要抓手。這也是學習習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重要論述的體會。習總書記特別重視教育中的實踐,他只要談到學習,必談實踐。

五、如何把握“適合的教育”

宏觀層面,“適合的教育”其實就是要把為人民服務細化為貼心的教育服務,要讓老百姓學得舒服,學得快樂,學得享受。擁有獲得感,這才是為人民服務的教育。

中觀層面,“適合的教育”就是把滿足選擇作為教育改革的堅定方向,以學習者為中心推進教育改革。教育走到今天,各界常講“以人為本”,但多數情況下仍然是以教育者與管理者為中心?!斑m合的教育”,就是要把學生的選擇和社會的選擇作為第一考慮因素。從序列上,應該把學生和社會放在前頭,教育者和管理者放在后頭。

微觀層面,就是要把推動學生認識社會、感受職業作為改革的重點。換句話說,就是要把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江蘇教育走到今天,要讓江蘇教育再次回歸,把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作為改革的重點,通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讓每個孩子在自己的特長與興趣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系江蘇省教育廳廳長、廳黨組書記、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書記)endprint

猜你喜歡
適合的教育教育改革
以人為本,提供“適合的教育”
做“適合的教育” 圓學子的夢想
為每個孩子的發展提供“適合的教育”
“適合的教育”思考與實踐
他們在譜寫一本“窮人教育學”
適合的教育是適合學生學習的教育
淺談“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