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作物種子種植風險成因與提高種子質量的措施分析

2018-01-18 06:29伊長庚
種子科技 2018年10期
關鍵詞:發芽率儲存農作物

伊長庚

(承德縣農牧局,河北 承德 067400)

影響農作物種子種植的因素比較多,田間種植的風險也比較高,容易導致農作物產量大大減少,降低了種子的質量,這樣不利于農業的發展。因此,種植戶應該總結經驗,分析并研究影響種植的因素,找到解決方法,把這種風險降低,或者是徹底地清除,從而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以及產量的增加。

1 影響農作物種子種植風險的主要因素

1.1 未及時去雜去雄

農作物種植期間,如果沒有及時地去雜去雄,或者將雜株亂丟在田間,將會導致收獲的種子質量下降。另外,不同品種種植的時候沒有很好地隔離,會造成下一代的品種混雜不純[1]。

1.2 收獲不及時,把關不嚴

種子成熟后沒有及時收獲,錯過了最佳的收獲時間,再加上受降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會引起種子霉變,或者種子在穗上直接就發芽了。另外,在收獲種子的時候,把不同的品種混雜在一起晾曬,都會影響種子的質量和純度。

1.3 種子質量及病蟲害因素

種子的質量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種植,如果種子發生霉變或者發芽率比較低,將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長,不利于農作物的種植。另外一個重要影響就是病蟲害,農作物種植會因其他因素而發生病蟲害,蟲子直接破壞農作物的生長,增加了農作物種植的風險[2]。

1.4 農藥、化肥使用不合理

由于科學的種植技術沒有普及,當農作物需要施肥、噴藥的時候,人們對肥量、藥量的多少把握不準確,施肥或用藥過多時,反而會對農作物產生不利影響,造成農作物死亡,直接降低了農作物的產量,不利于農業的發展。

2 提高種子質量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農民科學采集種子的意識和方法

對于農作物的種子采集,大多數農民不夠了解,大多都是憑以往的經驗,種子的采集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種植戶要了解科學的種子采集方式和方法,重視種子的質量,提高種植戶的種子質量意識。種植的農作物首先要適應當地的土質、氣候、自然環境等,這樣農作物才能很好地生長,結出優質的種子。采集種子的時候要遵循擇優的原則,受到病蟲害的種子最好不要采集。待種子成熟后,要及時采集,如果天氣不好,那么種子將會受到雨淋而發生霉變,因此種子成熟后,一定要選擇最佳的時間進行采集,以此來保證種子的質量[3]。

2.2 提高種子處理、儲存環節的監管和指導

種子在采集后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儲存,在儲存的過程中要保護好種子,避免種子因潮濕而發生霉變,降低種子的發芽率。一般情況下,種子采集后都要進行晾曬,以此來降低種子中的水分。儲存種子前,需要晾曬1~2 d,將種子裝到密封的容器里,并放置到干燥通風處進行保存。有的種植戶不會保存種子,這時有關部門要通過面對面的宣傳教育,指導種植戶怎樣合理地儲存種子。對于不同的種子需要不同的儲存條件,將種子儲存的方法傳授給種植戶,這樣種植戶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將種子進行儲存[4]。在儲存中可以將種子拌藥,其目的是提高種子的抗病蟲害能力,但是要嚴格按照比例進行攪拌,盡量避免傷害種子,否則第2年種植時影響發芽率,會造成農作物減產。

2.3 健全種子質量管理的各項制度

雖然種子質量管理比較復雜,涉及的方面也比較多,但相關部門還是要加強種子的質量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種子質量管理制度,種子的生產、加工、儲存等各環節都要制訂相應的制度,保證種子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合理進行管理,依靠健全的制度,規范種子的質量。各項制度還應明確人工的責任,每個工人都要按照規定操作,確保種子的質量。有了健全的制度,可以為提高種子質量提供保障,有利于提高種子的質量[5]。

3 結束語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降低農作物種植的各種風險,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是共同關注的問題。首先要提高種子的質量,利用法律的約束,規范種子市場,避免販賣假冒偽劣種子。其次,加強種子質量的市場監督,一旦發現不合格種子,要嚴格處理。另外,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研制新型的品種,提高種子的抗病害能力,從而提高了農作物抗病蟲害的能力,這樣可以促進農作物的生產,有利于農業的長遠發展。

猜你喜歡
發芽率儲存農作物
高溫干旱持續 農作物亟須“防護傘”
俄發現保護農作物新方法
夏季農作物如何防熱害
厲害了!農作物“喝”上環保酵素
冬季養羊這樣儲存草料
化學誘變劑EMS對知母種子萌發的影響
危險物品儲存和運輸安全
探討低溫冷凍條件對玉米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關于提高玉米種子發芽率標準的探討
松鼠怎樣儲存食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