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唐詩中的漁翁形象類型及意義

2018-01-18 05:16陳鑫
北方文學·上旬 2017年36期
關鍵詞:漁翁江湖

陳鑫

摘要:漁翁不僅是古代社會的一種職業,還是古詩中常見的一類人物形象。他不是簡單的打漁謀生者,而是以垂釣為樂之人,象征著古代士人的某種人生理想和人生態度。聯系前代的漁翁形象,能夠了解到唐人對前人的繼承情況。結合唐代文人的心理情感、社會面貌,可對漁翁形象及意義做進一步的分類歸納,從而領會到它所凝聚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漁翁;隱逸;出仕;江湖

漁翁在成為經典的文學意象前,有其歷史原型。如姜太公釣渭水,范蠡游五湖,嚴子陵隱居垂釣。而在文學史上最早描寫漁翁并賦予其超越性意義的是《莊子·雜篇·漁父》和《楚辭·漁父》。前者塑造了遠離塵俗、高蹈神秘的漁翁形象。后者中的漁父說:“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蔽簳x間隱逸之風盛行,詩歌多寫隱居生活,寄托遙深,體裁多為古風。漁翁形象本身就有的隱逸色彩在這個時期得到了放大?!皾O父知世患,乘流泛輕舟?!保ㄈ罴对亼选菲淞皶x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睗O人本身是一種職業,可在陶淵明筆下卻成為審美的化身,有著高雅的情趣。其次,南朝山水詩從側面豐富了和漁翁有關的意象?!八l訪松石,蘭澤侶樵漁?!保ā逗土姟房佐~)南朝時隱士生活蔚然成風,風景優美的山水林泉是文人的首選隱地,由此帶動了山水詩的興起。于是漁父意象和山水林泉等自然景物互相輝映。

雖然前代文學中漁翁形象的隱逸含義已經固定化,但南朝山水詩中的漁翁仍只是一個簡單景物,常被當成詩人山水的點綴。直至唐代,漁翁形象才成為經典的詩歌意象?!皾O人”“漁者”“漁父”及“釣”“舟”“漁”等詞語大量出現,詩人有意識地將思想情感寄托在漁翁身上,讓漁翁意象成為眾意象的核心。相比前代,唐文人是比較自由的。唐代強大的國力,繁榮的經濟,開放的文化環境,貶謫、入幕、宦游、讀書山林等生活體驗使得文學題材多姿多彩。除科舉制度外,軍功入朝、薦舉征辟、蔭庇封官都是文人入仕的途徑。但科舉考試需要長時間的準備,應舉的人數遠遠超過了政府所需的職員數量,再者即便是科舉考試被錄取了,也多為下層官吏,很少有平步青云者,因此借科舉之途實現理想者,實在甚少。許多文人仕途不成,于是就隱居終老。另外薦舉制仍然是朝廷選拔人材的重要手段,盧藏用就有“終南捷徑”之事,許多文人紛紛效仿,隱居名山,等待朝廷征辟,再施展才華抱負。皮日休《鹿門隱書》就說:“古之隱也,志在其中。今之隱也,爵在其中?!盵1]這樣一來隱逸生活便成為文學的熱門主題,而典型的隱逸方式就是漁樵耕讀,故唐詩中有大量關于漁翁的描寫。另外還有些文人雖然身處仕途,但是久經官場心力憔悴,羨慕漁樵的自由生活,往往寫詩表達歸隱江湖的志向。由于官宦身份,所以他們筆下的漁翁全無貧寒之氣,舉止高雅,連漁翁身處的江湖之地也是世外桃源。到了中晚唐,政治黑暗,戰爭連連,多數文人為了全身遠禍,也選擇了漁隱之途,但這類型的漁翁多發不平之聲,身懷傲岸之氣,具有反抗精神。

根據人物的形象特征,可將唐詩中的漁翁意象區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崇尚自然,生性淡泊的漁翁。寫這類漁翁的詩人酷愛自由,仕途無望,也有的不愿或不宜為官,還有先仕后隱的。如孟浩然,仕途不順,于是寄情山水。雖然詩中并未出現漁翁二字,但人物行為方式與漁翁無異,所寫之物多為溪河、落日、清風等,這些都與漁翁的生活環境相關。陸龜蒙也是終身不第,轉向隱士,熱愛山水,歌詠漁樵?!傲陆痛蔑L,暫時還得狎漁翁?!保扆斆伞逗鸵u美松江早春》)盧綸、方干,鄭谷等雖中過進士,但要么沒有入朝為官,要么為官短暫,職位低微,其詩主要內容是自己的隱居生活?!拔锤拭魇ト?,終作釣漁翁?!保ǚ礁伞渡街小罚┏缟凶匀?、生性淡泊的漁翁實是道家思想的化身。道家最重天人溝通和自然本真。熱愛自由、淡泊名利是人的天性之一。所以統治者應該無為而治,普通人應該處理好物質與精神的關系,選擇自由的生活。

第二類是人在朝堂、心在江湖的漁翁。張志和、高適、岑參等就是這樣?!拔魅角鞍橈w,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保◤堉竞汀稘O父歌》其一)“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營守釣磯?!保ǜ哌m《漁父歌》)“世人那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保ㄡ瘏ⅰ稘O父》)張志和歷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錄事參軍。高適雖然早年坎坷,但后來官至節度使,再封侯爵。岑參官至嘉州刺史。他們雖然身居高位,但在詩里通過對漁翁形象表達的卻是不慕功名向往灑脫的愿望。這類漁翁詩僅僅是詩人一時興起之作,不能借這些詩來看出他們的人生理想。詩中的感情固然真實,但畢竟是藝術的真實,藝術是精神的產物,只要達到精神層面的滿足即可。在現實中這些詩人積極進取,追求不懈,即使不第貶謫仍未放棄從政理想。精神生活高于物質生活但二者并不沖突,物質生活的滿足提升了藝術品味,藝術上的慰藉可彌補現實中的痛苦,二者相互補充。唐人開拓進取的生活態度與高雅閑適的藝術品位有機融合,生活豐富多彩!

第三類是以隱求名,向往入仕的漁翁。雖然隱居容易做到,但想要讓自己成為著名的隱士,被朝廷征用,還需其它方式。那就是以異于常人的行為引起社會的注意成為公共人物,而后與官紳相交,得到援引。于是詩人一邊隱居,一邊寫詩,又通過各種途徑把詩歌流傳出去,讓自己的風流文采得到大眾的關注和稱贊,或者直接寫詩干謁顯貴博得好感。無論是寫給大眾還是權貴看的,展示文采、求取功名都是真,但意思要表達得委婉含蓄,于是就在詩中以漁翁自喻,暗示待機而出的心態。如李白《梁甫吟》:“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笨梢娺@些隱士并不是真的忘卻俗世,他們對社會的發展變化仍然敏銳關注,并且等待機會的到來。

第四類是被貶在野,雖隱尤怨的漁翁。文人入仕之后被政治風向所左右,權力體制束縛了個人的行動自由,殘酷的權力斗爭迫使他們做出違背心愿的事。當他們遭遇到迫害時,內心承受著痛苦和恐懼,一方面要把痛苦表達出來,把社會的黑暗面揭露出來,另一方面又要小心翼翼,委婉含蓄。柳宗元《江雪》就代表了這一類人的吶喊之聲、幽憤之情。在“二王八司馬”事件后,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沒有實權,永州環境惡劣。被貶永州以后,柳宗元的內心無比痛苦,于是創作詩歌將政治失意之情和孤獨幽憤之情寄托在山水景物和漁翁身上?!扒进B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碑嬅媸且黄兰诺氖澜?,“萬徑人蹤滅”代表著多數人的沉默,獨善其身。兩者都是詩人怒罵的對象?!肮轮鬯蝮椅?,獨釣寒江雪?!笔窃娙税涟度烁竦膶懻?。漁人駕著一葉孤舟,凌霜傲雪,在萬頃波濤中自由行駛,這是詩人失敗后的初衷不改,志向依舊的傳神寫照?!蔼氠灐蹦康牟辉诘敏~,他向往的是漁翁的一種姿態,一種甘于寂寞,敢于抗擊風雪的姿態。巍峨的雪山和茫茫的冰湖是恐怖的,天地間慘白得沒有生機和出路,這時漁翁以弱小的身軀出現在絕域中央,用一支纖瘦的魚竿試圖釣出新的生命,打破死一般的沉寂。這仿佛是個人意志與命運悲劇的抗衡。歷史上只有真正的志士仁人才會走向漁樵超脫流俗,反思社會的理亂,唱出與世俗相反的別調。

唐詩中的漁翁意象具有豐富意義。第一,漁翁意象是一種超塵絕俗,高尚自由的人格象征。名利場上追名逐利,蠅營狗茍,身處體制之中,總要犧牲自由,或使自尊蒙羞,這些是正直文人所不恥的,也是他們想改變卻有心而無力的。于是在野文人在那樣一個局限時期,所能做的就是化身漁翁,遠離朝廷,堅守節操,呼喚正義。在朝文人雖然愛惜官爵,但也借漁翁形象來表達對官宦生活的厭倦,取得功名只是手段,用權勢去兼濟天下才是終極目標,所以功成名就以后理應安然歸隱,這樣才能有所操守,彰顯人格。

第二,漁翁意象所體現的隱逸現象透露出唐文人的政治情結。唐前期政治開明,不少功名未果之人,或是恃才傲物,不愿走科舉途徑,或是科場不得志,但內心都希望建功立業,于是效仿“終南捷徑”。正如霍松林、傅紹良所說:“如果說科舉和軍功最具有盛唐時代特色的話,那么‘終南捷徑—隱逸則可謂是傳統入仕方式在盛唐的發展……當時不少山林之士多以此為入仕之途,盡管這種身在江湖心在魏闕之舉不足嘉,但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入仕手段,由隱而仕在當時產生的影響是不容低估的?!盵2]化身漁翁臨水垂釣,釣的不是魚而是一種政治理想和生活追求。但是中晚唐社會混亂,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導致官員大量被貶,甚至喪命。生活在其中的文人倍感生命的脆弱、人生的虛無。如何茍全性命已成當務之急。于是便選擇了隱逸來保護自己。悠閑自在、特立獨行的漁翁生活成為生活于亂世中文人的理想模式。詩人描繪的漁翁生活,反映出了政治的殘酷和壓迫。

第三,唐詩中的漁翁意象表達了古人的哲理思考,即人向自然和自身的回歸。唐代以道教為國教,受這種社會風氣的影響,道家思想在文人的心里根深蒂固,因此在文學作品中也透露出這種思想。如鄭谷《鷺鷥》:“閑立春塘煙淡淡,靜眠寒葦雨颼颼。漁翁歸后汀沙晚,飛下灘頭更自由?!碧烊撕弦皇侵袊湃说淖罡哒軐W理想,與西方的二元對立觀念不同,古人熱愛大自然,把返歸自然作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尋求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純美天地。常以自然為題材創造藝術作品,在藝術作品中又喜歡把自然事物當成人來寫,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和諧是永恒的一種審美追求,回歸自然以達到物我一體,情景交融,這正是和諧至美的藝術境界。

第四,漁翁意象富含人文關懷。隱逸文化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由于儒家文化占主導地位,導致其它文化處于邊緣位置。儒家文化雖有舍己為人的大我情懷,但重倫理秩序,強調集體主義,缺乏對人性本真的關懷,抹殺了個性氣質。并且強求功利,致使人們在創造功名的同時出現虛偽,欺詐,冷漠麻木等現象,這些都對人的身心健康產生惡劣影響。而隱逸文化重視人的價值、尊嚴和意義,啟示我們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需要心靈的自由。

參考文獻:

[1](清)董誥等.全唐文(卷798)[M].北京:中華書局,1987:8367.

[2]霍松林,傅紹良.盛唐文學的文化透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57-158.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

猜你喜歡
漁翁江湖
章長茅
我的江湖
獨釣寒江雪
江湖茶室
江湖茶室
天宮院
江湖兒女
神秘的“漁翁”
最會打魚的漁翁
漁翁收藏:李群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36期

北方文學·上旬的其它文章
做客浩罕村
海邊
我期待
吶喊者的心
溫柔
一夜思親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