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晉宗教文化下的政治體制

2018-01-18 05:16于沛夏
北方文學·上旬 2017年36期
關鍵詞:宗教文化政治體制問題研究

于沛夏

摘要:魏晉時期是我國民族歷史進程中獨具特色的一個時代,由于長期的社會動亂、軍事割據與爭斗,百姓的生活長期處在水深火熱中。受到現實環境因素的影響,精神寄托和宗教信仰成為了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大量社會底層民眾開始信仰佛、道、儒三家的宗教學說,希望從宗教信仰中獲得精神的解脫。在佛、道、儒宗教思想的影響下,社會的政治體制發生了結構變動,統治階級不僅以宗教學說為政治統治工具,更是在政治體制中竭力地融合宗教思想來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鑒于此,本文就宗教文化影響下魏晉時期的政治體制展開詳細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研究思路,以供廣大讀者借鑒。

關鍵詞:魏晉時代;宗教文化;政治體制;問題研究

一、玄學的發展與九品中正制的形成

魏晉時期由于長期的社會動亂,傳統的儒學思想已經難以滿足政治統治的需要,統治者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思想學說作為統治工具來規范社會順序,維護社會穩定。玄學思想就是基于這樣一個政治需求應運而生的。從東漢末年開始,群雄割據,天下大亂,漢朝的統治大廈轟然倒塌。傳統儒學中三綱五常、倫理道德、仁政思想已經難以適應當時的社會條件,喪失了思想統治地位,不能再適應人民的政治訴求,所以玄學作為一種結合道家學說和自然理念的宗教文化逐漸受到統治者的關注,一方面玄學崇尚想象和空談,人們借助空談能發泄自己對當時政治統治的不滿,能抨擊統治階級的黑暗與腐敗,另一方面統治者借助玄學自由想象和空談的特點,能夠轉移社會底層百姓的視線,緩和階級矛盾??梢哉f,玄學在魏晉時期具有政治統治和思想文化統治雙重特性,既能夠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也能緩解社會矛盾,轉移百姓政治視線。玄學作為一種新的宗教思想,它的產生并不是憑空的,而是結合老子的道家思想和當時的社會文化需求逐漸演變形成的。老子的道家思想強調無為和自然,以“名教言談”作為核心,主張無為而治和維護固定的階級統治秩序,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魏晉“言談名教”潮流的興起,無為而治給予了人們思想啟示,人們通過談論玄學、講述想象來表達對生活的不滿。而面對這種以社會談論民間點評的文化風潮,曹丕率先實行了九品中正制,以他人的主觀評述作為選官、用官的標準,擴大官僚群體。這種選官政治制度不僅迎合當時的社會風潮,而且符合玄學、玄談的思想,對于統治階級實施政治教化、階級統治有著極大的幫助。

二、屯田制與儒家學說

魏晉時期,由于長期的社會動亂,群雄爭鹿和軍閥混戰,造成了社會上有大批的流亡農民,大量的農田被荒廢,社會生產力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和玄學的名教、品評始終無法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而儒家的仁政安民的小農經濟思想卻符合于社會生產力復蘇的需要。一方面,曹操在赤壁兵敗,實力大為受挫的前提下,痛定思痛汲取儒家思想的積極因素,率先推行屯田制度來緩解社會矛盾,復蘇農業生產力,讓難民、流民有所安置。另一方面,晉朝在農業生產方面依舊沿襲儒家思想,以鼓勵社會生產為根本,復興農業經濟,為后期的經濟發展開拓有利局面。

三、儒學、玄學的政治爭斗與中書門下制度的形成

在魏晉時期,玄學在有著廣泛的影響,甚至在政治思想方面取得了主導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儒家思想就此銷聲匿跡。儒學由于處在這樣一個大動亂環境以及內部思想意識因素的影響,使其不能在魏晉動亂時期居于政治主導地位。雖然魏晉統治者確立了玄學的主導地位,但是受到佛學以及儒家思想因素的影響在政治治理方面依然各有所取,創立了中書門下制度來加強中央集權。中書門下制度不僅打破了秦朝以來三公九卿制的權力過于集中的現象,而且上通下達,更有助于統治者進行集中的政治決策。在政治領域中,玄學和儒學的爭斗圍繞不同方面展開,首先在政治主張方面;儒家主張禮法之治、積極有為。三國時期的荀彧就是儒家的典范,他在輔助曹操時就主張實施儒家思想,在幫助曹操處理政事的過程是也是以儒家的禮法為標準,縱使曹操違背了儒家的規范,他也會提出批評和建議。而玄學的思想素來主張無為而治,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不能多管閑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當時社會法律制度的完善,犯罪現象叢生,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隱患。因此,在玄學和儒家思想政治領域激烈的爭斗過程中統治者建立了中書門下制度,不僅有助于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維護既定的社會規則,更能保證社會穩定,維持統治機制正常運轉。

綜上所述;玄學是儒家在非正常社會環境下的外化表現,漢武帝時代儒家取得獨尊地位以來儒家思想一直是維護封建政治統治的思想工具。魏晉時期的宗教文化一直圍繞著儒家和玄學思想的政治爭斗而展開,最終以儒家思想取得主導政治地位而落幕??梢哉f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至深至遠,非一時所能改變。它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性格,深入到中國人的骨子里,至今也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意識形態。儒家和玄學的政治爭斗是基于不同時期、不同歷史環境下的意識形態斗爭,戰亂時期統治階級以玄學思想為為主導,和平時期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來維護政治統治??梢哉f在魏晉這樣獨特的歷史環境中,儒家和玄學的宗教文化思想在政治領域中的斗爭決定了魏晉時期獨特的政治體制,這種政治體制不僅推動了佛、道、儒三教合一、并存發展,也為后期隋唐盛事的到來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參考文獻:

[1]范兆飛.權力之源:中古士族研究的理論分野[J].學術月刊,2014(03).

[2]何懷宏.世襲社會的另一種形態——對六朝士族社會的一個初步觀察[J].史學月刊,2011(02).

[3]李濟滄.論谷川道雄的中國史研究[J].中國史研究,2005(02).

(作者單位:成都樹德中學)

猜你喜歡
宗教文化政治體制問題研究
人文視野下宗教文化對湄公河流域代表性民間舞蹈的影響
鯀的文學形象嬗變及原因探尋
中國近現代政治體制轉型啟示
羌族民居建筑主室空間的宗教文化探析
陽光體育背景下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淺談藏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預算改革的體制約束:基于國家模型的一種分析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36期

北方文學·上旬的其它文章
做客浩罕村
海邊
我期待
吶喊者的心
溫柔
一夜思親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