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教學中中西茶文化翻譯的對比研究

2018-01-19 04:07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英語翻譯跨文化茶文化

許 玲

(天津職業大學,天津 300410)

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全面形成,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越發頻繁,但是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與西方的貿易往來在古代中國就已經全面的得到了開展,茶葉,就是在古代中國傳入西方,并受到了西方王室以及貴族的大力追捧。從茶文化的整體文化傳承上來說,中西方的茶文化本是同根同源,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習慣、思維方式以及社會發展的不同,茶文化也相應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高校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其宗旨在于培養專業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以及良好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專業翻譯人才,因此,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進行中西方茶文化的對比研究就能夠從真正意義上提升高校英語翻譯課程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翻譯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更好的促進高校專業翻譯人才的語言發展。接下來,筆者就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談中西方茶文化在英語翻譯上的不同,并簡單論述中西方茶文化翻譯的對比在高校英語翻譯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1 中西方茶文化內涵對比

1.1 歷史內涵對比

中國人飲茶的習慣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春秋時期,那時候的人們之所以將茶成為藥,而后發展成飲品,是因為茶是一種入口苦澀,回味甘甜的飲料。在東漢的末年,著名的醫學專家華佗在他的醫學著作《食經》中記載,茶是一種能夠使人心態平和,并延緩衰老的飲品,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自此之后,茶葉在中國奠定了其養生健身的飲品,飲茶活動逐漸向社會大眾普及,使得茶文化就此在民間形成,和中國人民的歷史發展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到了唐代,古代中國的國力發展到了一個巔峰的時代,在此時,中國的茶圣陸羽編撰了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茶文化的著作,即《茶經》。陸羽在《茶經》的編撰中詳細記載了茶葉的分類、種植、采摘以及制作烹煮品鑒等,使中國的茶文化走上其發展的巔峰。在這一時期,茶葉還漂洋過海傳到了日本,成為了日本大和民族的重要飲品。直至宋代,由于古代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茶文化走入了千家萬戶,并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在宋朝,飲茶成為了社會的一種生活常態,與茶文化相關的詩詞、繪畫也逐漸的增多,茶文化就此在古代中國全面形成。茶文化的發展進入到明清時期,茶文化已經全面的走向成熟,其文化思想宗旨也得以全面的確立。

相比于中國幾千年的茶文化歷史,西方的茶文化發展的時間較短,僅有將近五百余年的歷史,但是發展時間的短暫并不能組織西方王室以及貴族對于茶葉的喜愛,特別是在英國,茶文化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追捧,在西方飲食文化中的“下午茶”概念,即是西方世界茶文化發展的重要代表。在西方,茶文化的廣泛傳播其實比較的偶然,在十七世紀,葡萄牙公主凱瑟琳遠嫁英國王室,由于凱瑟琳公主酷愛飲用中國的紅茶,因此葡萄牙王室將數百斤的中國紅茶作為陪嫁帶到了英國王室之中,凱瑟琳王妃在招待貴賓的時候非常喜歡用紅茶來表明客人的尊貴與對客人的歡迎,因此這一習慣被英國王室紛紛效仿,最后普及到整個西方貴族社會。在海上絲綢之路開辟后,中國的紅茶被大量的運往英國,這使得茶葉成為了英國平民也能夠消費的起的飲品,至此,茶葉在西方開始了普遍的流通,并形成了西方的茶文化。

1.2 精神內涵對比

中國的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精髓,在其中融合了儒、道、釋三家的精神內涵,在其思想內容上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價值觀念以及行為準則,并積極提倡“天人合一、自省吾身”等諸多的文化理念,人們的飲茶活動也脫離了單純的物質層面而是轉變為一種精神感悟,或者說是道德感受,人們期待在飲茶的過程中更好的感受精神上的愉悅以及心靈上的升華。

茶文化無法與西方人的社會觀念以及哲學思想充分的融合在一起,這就直接導致在西方,茶文化的思想內涵較為欠缺,或者說并不具備我國的茶道精神內涵,西方的茶文化在顯示出的內容在更多的意義上基本為實用主義思想,飲茶活動的開展只是單純的帶給人們一個放松且休閑的空間,其開展也大多也都用來進行社交活動或是社會交流。

2 中西茶文化對比研究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1 編撰相關教材

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應用中西方茶文化對比研究首先應該編撰相關的教材。為了更好的應用中西方茶文化的對比研究,高校的英語翻譯教學團隊應該合力進行相關教材的編撰,雖然就目前而言,許多的高校已經在進行教材的編撰,并將茶文化作為一個教學的模塊來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但是這樣的模塊化教學并沒有完全的形成,在進行茶文化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例如:教學內容不統一、教學內容缺乏連貫性、教學內容缺乏專業性?;诖?,想要更好的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應用中西方茶文化翻譯對比,各大高校就必須組織相關的、具有高水平的教學團隊來進行課程的編撰,進而滿足高校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其學習興趣,促進其語言運用能力的增長。在進行教材編撰的過程中,教學團隊還應該注重在教材中進行中西方茶文化翻譯的共同點探析以及不同點分析,將課程內容更好的貼近于學生的課程實際,進而充分的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語言運用能力。

2.2 采取多樣化教學

將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譯對比應用于高校的英語教學,是一種跨文化領域的教學活動開展,在開展這樣的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學團隊必須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例如情境教學、小組合作教學以及案例分析教學等等讓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進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提升語言學習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例如,在英語中紅茶的對應詞組應該使black tea,如果按照直面意思進行中文翻譯,那么就會翻譯成為黑茶,在這樣的翻譯過程中就說明中西方在認知模式、社會心理以及語言構造等方面都存在較多的差異,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這樣的文化差異,培養學生的文化對比能力以及中西方邏輯思維能力,教學團隊就應該利用多樣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課程的學習,避免出現思維落后的局面,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3 充分利用茶文化資源

將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譯對比應用于高校的英語教學,我們還應該注重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對于茶文化資源的充分利用。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廣泛的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相關的課程資料、課程視頻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進而提升學生的感官體驗,幫助學生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重大外交場合中關于茶文化的中英文講話,進而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原汁原味的英語茶文化交流過程,使學生更好的了解英文或是西方的茶道術語,例如“take tea with someone”并非是“與某人喝茶”的意思,而是“與某人發生沖突”的意思,提升學生對于英文特定茶文化詞匯的認知,進而培養專業的翻譯人才,避免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出現失誤。

結論

綜上所述,中西方的茶文化雖然是同根同源,但是由于社會發展的不同,在許多方面都形成了具體的差異,如果我們想要將中西方茶文化的對比研究成果應用于大學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之中,那么作為教師,就必須在開展這一活動的過程中注重課程的編撰、教學模式的多樣性以及對比研究資源的充分利用,進而使研究成果更好的應用于高校英語教學,充分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從本質上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形成,進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英語翻譯跨文化茶文化
地鐵站內公示語英語翻譯的特點和技巧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英語翻譯中跨文化視角轉換及翻譯技巧探討
中國諺語VS英語翻譯
評《科技英語翻譯》(書評)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論跨文化交流中的沖突與調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