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認知負荷模式看茶葉節目同傳的簡化策略

2018-01-19 04:07
福建茶葉 2018年11期
關鍵詞:口譯電視節目茶文化

唐 媛

(湖南科技學院,湖南永州 425000)

在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等現代文化傳播體系應用日益廣泛、成熟的今天,圍繞茶和茶文化元素所形成的茶葉節目,不僅生動、客觀的傳達了茶文化的相關內涵,同時更是讓不同地區的社會大眾都對我國茶文化的價值理念形成了層次化理解與認知。在茶葉節目同傳翻譯過程中,要注重口譯的特點和實施要求,通過合適的認知理論,從而實現整個節目內涵的精準傳遞與表達。

1 認知負荷模式的具體理念內涵分析

在整個英語口譯過程中,其中所涉及的環節極為復雜多樣,因此,其對時效性有著重要要求。對于口譯活動來說,其作為一種綜合性語言活動,想要實現理想的翻譯效果,關鍵在于對原文信息內容和表述的意圖予以充分認知與理解。

上個世紀70年代,著名的口譯翻譯者丹尼爾·吉爾(Daniel Gile)從認知心理學和語言學等具體視角出發,結合自身在翻譯實踐活動中的經驗,提出了同聲與交替傳譯相融合的“認知負荷”翻譯模式(Effort Models),結合具體的理論內涵看,其主要傳遞了如下模型:

在第一階段的“交替傳譯”中,其主要使用聽力分析和短暫記憶,以及協調的模式來進行傳譯。之后,使用記憶、書筆記和翻譯表達的方式,從而實現傳譯的最佳效果。在同聲傳譯中,其中對口譯的認知和理解更為清晰與完善,尤其是丹尼爾·吉爾本人對口譯活動的任務有了更為清晰表述,其認為任何口譯中,都包含了三項基礎性任務,即為:聽力分析——L(Listening and Analysis);言語生成——P(the Speech Production),以及短暫性記憶——M(the Short-term Memory)。

在認知負荷模型中,其主要是對傳統口譯活動中的“失誤”進行理性解釋,尤其是語言的表述與聽力之間本身就是一項復雜性活動,如果電視節目制作者的語速較快,加上其中存在極其復雜的專業術語、詞匯,所以,綜合融入聽力分析與短暫記憶等環節,從而實現口譯同傳的最佳效果。

2 當前主要的茶葉節目內容介紹

針對當前我國茶文化體系傳播的實質性狀況看,通過系統化梳理,我們看到《說茶》、《茶界中國》、《中國茶時間》等茶葉電視節目,都是當前我們理解茶文化傳播狀況的重要載體。當然,在整個茶葉電視節目中,還有部分節目是“穿插”茶文化的形式所存在的,并非專門以茶為制作內容的節目。

《說茶》是2011年在相關專業茶文化機構和電視制作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制作的電視節目。該節目在福建電視臺播出。至今,該節目已經發展成為茶文化傳播交流、兩岸文化傳遞等重要“媒介”。在該節目中,其對茶產業、茶文化和茶生活等內容元素進行了生動詮釋與表達。結合新媒體成熟應用這一背景,如今在騰訊視頻、優酷等互聯網視頻播放平臺中,也可以觀賞《說茶》這一電視節目。

《茶界中國》于2017年8月4日在江蘇衛視播出,該節目由江蘇衛視與央視聯合制作出品,前后歷時3年完成。在該節目中,其不僅走訪我國11個省市,同時也到日本、肯尼亞等茶葉產地和英國等重要的飲茶國進行拍攝,通過使用電視節目這一全新視角來解讀茶和茶文化,從而深度展現了我國的傳統文化自信。茶作為我國極具標志性的文化“符號元素”,將我國茶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社會大眾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遞淋漓盡致的予以展現和表達。作為一檔紀錄片,通過10集紀錄片向大眾生動展示了茶及茶文化背后的故事,也將我國茶葉背后的諸多文明內涵生動表述。作為一檔人文類紀錄片,其使用影像制作的方式將茶和茶文化生動記載與詮釋,獲得了極佳口碑。因此,制作精良的《茶界中國》讓社會大眾真正體會到了茶文化的文化重量。

《中國茶時間》則是一檔在德國柏林所完成的電視節目,其作為一檔專門介紹我國茶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德語類電視節目,在德國柏林的亞歷克斯電視頻道展播。在該節目中,其以特定的中國元素為節目主題,并非單一講述中國,而是從德國大眾的中國元素出發,結合對比和互動參與的敘事方式,賦予大眾更為生動立體化的“代入感”。以第一期為例,其對中國茶文化的發源、復蘇等諸多話題進行討論。

3 茶葉節目同傳的簡化要求

在整個電視節目的口譯過程中,聽力實際上是大眾接受信息、傾聽節目內容中最為重要的途徑和方式,也是影響口譯效果的重要環節。當然,結合當前節目同傳的具體表現狀況看,聽力也往往成為最影響大眾理解與認知的難點。在理解茶文化的價值內涵時,要選擇合適的認知視角,茶的包容性,文化理念的體系化和創新性,都是當前我們理解茶文化的關鍵。

茶葉電視節目正是當前我們理解與認知茶文化的重要平臺,當然,只有將茶文化理念予以生動表述,才能實現整個茶葉節目的精神傳遞??陀^的看,茶葉節目同傳過程中,要注重對茶文化理念進行解析。茶文化本質上仍然是一種哲學,其中所包含的內容中,生動詮釋了看待世界和事務的基本觀念,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系統化的解決機制。

客觀的看,節目同聲傳譯在我國發展與應用的時間相對較短,尤其是其大大推動了我國電視雙語節目的成熟發展,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將極具我國傳統茶文化內涵生動表述。對于茶葉節目來說,提高節目同傳的品質,將讓大眾感知真正意義上的茶文化。茶葉節目同傳是一項極具目的性的傳播活動,其與其他情景下的同傳活動所不同的是,節目同傳過程中,更有自身獨特的傳播特征。

在大眾觀看茶葉節目時,精準感知其中所包含的文本信息,合理理解其語言風格,尤其是注重語言內容的連貫性。但是在茶葉節目制作過程中,其中同傳翻譯者更多是新聞工作者,并非專業的翻譯者。因此,忠實茶葉新聞的本質內涵,了解茶文化的歷史,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茶葉節目內容信息的精準傳遞。

4 基于認知負荷模式下的茶葉節目同傳簡化策略

電視同傳通常是指使用同聲傳譯這一方法,使得電視節目播出過程中,將原有語言轉化為大眾理解的“目標語言”。但是由于節目形式的立體化和生動性,因此決定了整個茶葉節目在制作與播出過程中,有著極強的工作強度,因此整個翻譯活動中,要注重選擇合適的翻譯理論與方法。結合當前節目同傳活動開展狀況看,其中存在諸多誤區和不足,尤其是整個翻譯策略中,缺乏必要的實例支持,在當前茶葉節目傳播過程中,為了有效減少其傳播失誤,并且提升茶葉節目同傳的品質,簡化口譯活動,從而利用認知負荷模式,將翻譯理論與茶葉節目實際相融合,從而真正意義上提升茶葉節目同傳簡化效果。

結合當前茶葉節目同傳活動開展狀況看,其常見的失誤主要有誤譯、缺乏對大眾感受的充分融入,以及節目制作播出之間缺乏系統化交流與溝通。通過對茶葉節目同傳失誤的原因進行分析,集中表現為非語言知識內容不夠,加上翻譯精神分配不科學,因此在理性分析認知負荷模式理論內涵前提下,結合現場翻譯策略和非現場翻譯策略兩種,強化同傳翻譯方法應用,通過現象描述與同傳翻譯活動相融合,從而實現茶葉節目同傳的簡化傳遞。

當然,通過對認知負荷模型理論進行融合,從大眾的聽力視覺理解與翻譯內容產出、短暫性記憶等多個視角出發,提出合理的應對思路。當然,茶葉節目中所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因此在茶葉節目同傳時,要注重使用極具代表性,且綜合影響力極其深厚的語料進行綜合分析,創新茶葉節目的同傳策略,從而真正意義上展現茶葉節目的實用性。

從認知負荷模式的具體內涵及應用表現看,其中著力解決大眾在聽力過程中所潛在的障礙因素,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英語翻譯策略與方法,從而讓不同文化氛圍的大眾群體能夠對該茶葉節目中所傳遞和表達的文化理念及精神內涵形成突出合理認知。

在文化交流日益發展的今天,口譯作為溝通過程中的“重要紐帶”,其價值極其重要。以茶葉元素為基礎的節目,不僅是滿足大眾觀影需求的重要節目形式,同時也是大眾了解和認知茶文化的關鍵載體。比如《說茶》、《茶界中國》等諸多優秀的“茶葉電視節目”。在這些電視節目中,其不僅傳播了茶文化,更是實現了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文化傳遞與交流。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解決“語言障礙”這一實質性差異,尤其是電視節目作為一種以語言傳播為基礎的實時、動態化交流節目,因此,想要實現整個節目的最佳傳遞,就需要結合認知負荷模式的相關理念內涵,從而實現茶文化節目的及時同傳。

5 結語

在當前茶葉節目活動制作、播出日益完善的時代背景下,跨文化交際已經成為該節目影響力發揮的重要環境,結合丹尼爾·吉爾的認知負荷模式理論看,在當前茶葉節目同傳簡化時,要注重從語言認知視角來理解茶葉節目中所包含的信息內容和文化底蘊,通過科學認知同傳理論內涵,從而有效指導整個同傳訓練機制,實現茶葉節目內涵的最佳傳遞。

猜你喜歡
口譯電視節目茶文化
美國法庭口譯制度研究及啟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譯為例
Cosmetea新型美妝茶文化品牌店
中國茶文化中的“順天應時”思想
茶文化的“辦案經”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對中國口譯近25年來的研究綜述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電視節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