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內涵

2018-01-19 22:03楊秋寶
金融博覽 2018年1期
關鍵詞:結構性重點供給

楊秋寶

黨的十九大明確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國必須長期堅持與發展的指導思想。2017年12月20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明確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中來學習、理解,必須深刻認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內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三個基本方面,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三個方面不是簡單堆積在一起,而是有機結合,構成和體現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完整、科學的理論內涵。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取向重點是供給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身并沒有忽視需求、需求結構或需求側結構性改革,更談不上否定需求、需求結構或需求側結構性改革,但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突出的是在供給一側、生產一端推進結構性改革,結構性改革的取向重點是供給側,而不是需求側。

從簡單的意義上看,在社會經濟活動中,需求是指消費者或購買者需要、要求、愿意并可能購買的商品或服務,供給是指生產者或經營者提供、生產、愿意并可能交付的商品或服務。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供給和需求都不僅僅是單一的行為、活動和關系,而是發展形成為系統完整的體系,進而在一定意義上構成市場經濟活動的兩個基本方面,即供給側和需求側。就整個國民經濟而言,供給側就是生產經營、提供商品和服務全部活動的總和或系統,需求側就是需求形成、購買商品和服務全部活動的總和或系統。

就整個國民經濟運行和宏觀調控來看,一般而言,需求側包括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直接影響、決定短期經濟增長與發展,主要體現的是短期經濟增長與發展的總量問題。供給側則包括與生產有關的一系列要素,主要有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特別是土地供給)、資本形成、技術創新和制度供給等,這些要素更突出、更重要地影響和決定長期經濟增長與發展,主要體現的是中長期經濟增長與發展的結構問題,實際上就是生產要素效率、資源有效配置問題。一個國家整個國民經濟運行和宏觀調控,都是既包括供給側,也包括需求側,放棄需求側談供給側或放棄供給側談需求側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關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協調推進,但總是要有一定的取向重點。

在一個國家經濟運行與發展中,整個國民經濟管理和宏觀調控是以供給側為取向重點還是以需求側為取向重點,不是絕對不變的,而是要依據經濟發展階段特征、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以及社會經濟活動主要矛盾轉換作出抉擇。我國發展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重大變化,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表明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發展中總量問題與結構性問題并存,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因此,緊扣主要矛盾的變化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提高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就必須從生產端入手,把供給一側作為取向重點,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取向重點是供給側,就是要在不忽略需求側、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更加重視用改革的辦法推進供給一側的結構調整,促進供給一側的生產要素有效配置,促進供給一側的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供給一側的產業發展,促進供給一側的企業降低成本,促進供給一側的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供給一側的結構優化升級,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供給的數量、質量、結構、層次、水平、方式、業態等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在供給一側提升經濟增長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進而實現較長時期的穩定經濟增長與持續發展。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容重點是供給結構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身并沒有忽視供給數量、供給數量的調整,更談不上否定供給數量、供給數量的調整,但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突出的是對供給結構通過改革方式進行戰略性調整,供給側改革的內容重點是供給結構,而不是簡單的供給數量。

供給結構可以理解為是國民經濟中供給要素的構成狀況、配置層次、比率關系及其內在聯系等的總和。構成狀況表明不同供給要素的種類、數量、分布等狀況,配置層次表明不同供給要素的高端、中端、低端以及高效、低效、無效等水平情況,比率關系表明不同供給要素各自所占的比重、比例大小及其協調、合理、優化等狀況,內在聯系表明不同供給要素之間相互依存、制約、促進的狀態與方式。

供給結構的狀況及其轉換,是國民經濟發展和市場經濟運行的極其重要的方面。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不僅在經濟整體規模上表現為數量擴張,更重要的是在結構上表現為質量與效益的提升,其實現必然要通過供給結構的合理、優化、升級。供給結構的狀況、供給結構的演進、供給結構的優化升級,制約著整個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從高速經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合理、高效、優化的供給結構是高質量發展持續、穩定、健康的必備條件。只有合理優化的供給結構在供給一側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支撐,同時供給結構轉換與升級不斷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極、增長點,整個高質量發展在中長期持續、穩定、健康進行才能成為可能。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容重點是供給結構,就是供給側改革不是簡單地增減供給數量,而是針對供給側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問題,從生產端進行結構性戰略調整,改革、調整供給要素的構成狀況、配置層次、比率關系、內在聯系等。一是要促進供給要素的有效配置,通過供給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改革,盡可能去除無效供給、較大幅度減少低效供給、擴大和提升中端供給、不斷優化高效供給。二是要促進供給要素的合理構成,使不同供給要素在供給結構中各就其位、各盡其用,都在相應的結構位置上發揮優勢,保持增長、發展的勢頭,促進各種供給要素充分發揮效能,并按照一定的集約度展開,實現按比例的結合及其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要有利于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生態平衡,實現綠色發展。三是促進供給要素的優化聯系,各類供給要素并不是相互孤立、互不影響的,而是應該具有一定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內在聯系,當某一要素發生變動,就要通過前向關聯、后向關聯、側向關聯對其他要素活動產生影響,并且向深層波及,從而構成供給要素之間的不同方向、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內在聯結機制。調整、改革供給結構,就是促進不同供給要素之間形成、實現合理的內在聯系,在動態的、發展的意義上實現供給要素之間比例關系的合理與協調,發揮供給結構的整體性效應。四是促進供給要素的效率提高,不僅僅要促進單要素生產率提高即勞動、資本、資源、技術等每一類別供給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更要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即在各類供給要素投入既定條件下因結構功能所實現的高于各類供給要素投入的生產率,其重點是要發揮創新驅動、制度改善、管理提升等綜合性結構作用,推動穩定經濟增長與持續經濟發展。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式重點是深化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然要涉及到、包括著供給數量、供給要素、供給結構的變動、增減與調整,但是,這些變動、增減與改革,更加突出地是通過深化改革的方式來實現的。供給側改革的方式重點是深化改革,是通過深化改革從制度、體制、機制方面促進供給一側的結構性戰略調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國面臨的結構性問題與矛盾是深層次的,深就深在制度、體制根源上,在供給結構方面,無論是產能過剩嚴重,還是企業成本過高,或者房地產庫存過大,等等,根本原因都在于制度、體制、機制不完善,都在于體制、機制存在弊端。而改革,最基本的涵義、內容和要求,就是要破除制度、體制、機制的弊端。只有通過深化改革,才能在制度體制上促進勞動力、資本、土地、資源等各類供給要素的高效投入,在制度體制上促進技術創新、人力資本、管理改善等供給要素的升級優化,在制度體制上促進各類企業、創新創業者等供給主體積極性、創造性和活力的激發,在制度體制上促進供給結構的調整、完善、優化、升級。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式重點,必然就是深化改革,用改革推進供給側的結構性戰略調整。必須用改革的方式推進供給一側的結構性戰略調整,調整各類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加大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力度,完善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和機制,最大限度激發供給主體活力,優化供給要素配置,完善供給結構合理優化升級的制度體制保障?!?/p>

(作者為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endprint

猜你喜歡
結構性重點供給
重點推薦
基于應力結構性參數的典型黃土結構性試驗研究
這些是今年要重點做的事
切實抓好去產能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
長征途中的供給保障
也談供給與需求問題
關于結構性改革一二三
重點報道
重點報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