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聾校語文教學中語言能力的培養

2018-01-19 19:41舒瑩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語言訓練語言能力語文教學

舒瑩

【摘 要】語言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特別是對于那些因喪失聽力而和有聲語言無緣的聾生來說,語言就更顯出它的重要性了。語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基本的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學好其他學科功課打下良好的基礎。強化課內語言訓練,加強寫話訓練,加強朗讀訓練,提高聾兒語言能力;才能更好地發展聾生的語言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言訓練;和諧環境;語言能力

這里所講的說話能力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語言表的能力。由于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對學生的語言表的能力不進行考察與測試,因而造成學校與家長、教師及學生都對語言表的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使得學生的說話能力相對不足。學生們不能熟練掌握運用普通話,無法清晰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思想,而現實生活中對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很高。

語言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特別是對于那些因喪失聽力而和有聲語言無緣的聾生來說,語言就更顯出它的重要性了。聾生必須依賴語言去學習,去認識事物,發展思維。只有掌握了語言,才能對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進行調節,才能與他人進行交流以適應社會。因此我們注重從語文教學中,提高聾生的語言能力,從課內、課外和教師、家長的訓練做起。

一、強化課內語言訓練

課堂教學是聾生學習語言,也是教師教授語言的主陣地。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語言手段,必須以口語為主導,憑借課本,合理運用手指語、手勢語和板書作輔助語言手段,才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實踐證明,耳聾學生完全可以根據各人不同的生理基礎,形成聽看、說、讀、寫的實際能力,來學習知識、表達思想,順利地進行社會交往。

1.加強口語訓練,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讓聾生開口說話,應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大部分的聾生來自農村,他們沒有很好的習得語言,沒有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因此錯失了習得語言的最佳時間。從出生到8歲入學甚至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因此在聾校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要讓聾生多開口說話,以達到提高聾生語言的能力。

在培養學生口語表達中,引導學生想象說話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口語訓練時,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和發展他們創造性說話的能力。如:聽錄音的各種聲音,展開想象,將周圍環境、人物、事情聯系起來編故事;看幻燈故事的主要情節,想象故事的開頭,續編故事的經過和結尾,等等。有一次,我上一年級說話課《打電話》后,再補充一幅一個少先隊員正在打電話的幻燈圖,讓學生想象這個少先隊員為什么打電話,正在和誰通話?因為學生大多接觸過電話,這時,他們就插上想象的翅膀,思維非?;钴S,僅打電話的原因就說了十多種。接著,讓學生上臺用玩具電話機表演打電話,我一邊播放電話機“撥號碼”、“線路接通”、“占線”、“響鈴”等錄音,一下子把學生帶入了現實生活的情境,他們紛紛欲試,這樣借助錄像媒體,激發調動了學生想象說話的積極性。

2.加強寫話訓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寫話訓練的內容多種多樣,應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梢允且环鶊D,也可以是一次活動,也可是一次生活經歷……

(1)看圖說話。要聾生寫話,首先要培養聾生開口說話。指導聾生說話,一般應抓住“看、想、說”三個環節。

首先,認真觀察看仔細。觀察是一個直覺、思維、語言相結合的智力活動過程,也是人們增長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孩子寫話之前,首先要看圖,對給出的圖看仔細,看清楚,在大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

其次,引導學生從詞語說起,再到句子,再到段落。例如:剛如入學的聾生,可以引導學生看著爸爸、媽媽的圖紙說單個詞語。當叫爸爸、媽媽訓練完畢后,可以引伸為“爸爸在干什么;媽媽在干什么”,之后又可以引伸為想象爸爸媽媽在家的場景說一段話,這樣循序漸進就能更好的發展聾生語言的能力。

最后,說的能力訓練好了,才能到寫。

(2)看圖寫話??磮D寫話訓練是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它通過圖這種最直觀的形式引導學生將所看到的事物用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有利于在孩子的腦中形成一個一個的意義塊,使聾兒在出現相同或相似的情形時,能夠正確地表達,從而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本提供的圖片較少,我們必須利用各種資源來豐富,使得圖片的內容涵蓋學校、社會、家庭等各個方面,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語言能力。在選擇圖片時,我們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是圖片的內容難易程度。必須結合當前所學習的詞語和句式進行選擇,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二是圖片內容的選擇上應結合學生生活的環境來選擇,如操場、教室、宿舍、家庭等等。三是圖片的呈現方式也應該多樣。除了靜態的圖片,還應該有動態的圖片。

二、創設和諧環境,進行多方交流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時也是在生活的交流中發展起來的。脫離了交流的語言發展是不可想象的。交流依賴的是和諧的人際關系。因此,我們在課內外都關心、愛護、親近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指導學生間建立互信、互助的關系,從而創設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多方面的交流。

首先是加強師生交流,充分利用晨、周會,課外的時間與學生開展多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交流的內容包括學生的學習、生活、家庭等方面,交流語言手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包括口語、手語和書面語。在交流中對個體實施有針對性的訓練,促使學生把課內所學習的語言運用到課外中來,在運用中幫助學生達到目標。

1.生生交流

運用寫留言條、寫信、筆談等形式,指導學生運用書面語進行交流,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交流中,教師重視有針對性的指導,為每組學生選擇合適的話題,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展開對話,在對話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2.手拉手交流活動

在與普通學生進行的手拉手活動中,指導學生交筆友,經常性地寫信或當面進行口語和書面語的交流,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發展語言能力。

3.親子交流

教師必須給家長講清孩子的個別化教育計劃,以得到家長的重視與配合。然后指導家長與孩子進行交流活動,并將活動情況及時反饋過來,不斷改進。

如:要求家長帶孩子到外面去玩,用口語或書面語指導孩子說話和寫話。生活中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是聾生語言實踐的重要基礎。創設和諧環境,促進多方交流能激發學生的語言意識,促進聾童更好成長。

三、家庭、社會為輔,提高語言能力

孩子一天當中至少有16個小時的時間是和家庭、以及社會接觸的,因此我們必須好好利用這個資源。聾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語文知識,我們可以以布置作業的形式讓家長協助聾生去完成,作業的形式可以是以下幾方面:

1.模仿各種聲音

我們可以要求家長協助學生去模仿上課、下課途中所見到聽到的事物所發出的聲音。第二天由教師來做檢查,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增強他們的興趣。

2.家長配合學生朗讀課文,進行人物對話練習

剛入學的孩子說話往往不完整,缺乏條理性,老師要在說話教學中拋給學生一條可攀緣的思維“繩索”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訓練學生由說完整的話起步,到把一句話說具體,最后到連起來說幾句話乃至一段話。

總之,培養聾兒語言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老師和家長要善于針對自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抓住他的興趣,選擇適當時機,捕捉技巧方法進行語言訓練,遵循“寓教于樂”這一項原則,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他在輕松自由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地提高語言能力,最終為學習語言打下牢固基礎。

參考文獻:

[1]David Whitebread 主編,趙萍、王薇譯.教學心理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年

[2]張慶.我的語文教學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3]江平、朱松生主編.語文教學論.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endprint

猜你喜歡
語言訓練語言能力語文教學
談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訓練問題
落實“兩個關注”,促使課堂評價走向有效
善用閱讀策略構建,回歸語用能力養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