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2018-01-19 21:21魏學進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除數口算計算能力

魏學進

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時時要、量、形打交道,必然用到計算,由于計算應用的廣泛性,試它成為人們生存的一種基本能力。計算教學不僅要使學生能夠正確的進行四則運算,還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數據的特點,恰當的運用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選擇合理靈活的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使計算簡便。在這樣的計算過程中,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也注意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敏性和靈活性。因此,小學階段的計算教學就顯得異常重要。為了提高計算教學的實效性,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扎實掌握有關計算的基礎知識。

學生計算時出現概念不清的現象,主要是由于對有關計算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造成的。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學的基本工作是讓學生掌握好有關計算方面的基礎知識。它包括數的認識,計算法則和運算順序,運算性質和運算定律等,學生掌握了有關整數、分數、小數的概念,對他們的單位、數位、組成、進位關系、性質等知識就有了深入的理解,為學習四則計算做了最基礎的準備。另一方面,由于計算法則是計算時必須遵循的規則,充分體現出計算的程序和應注意的事項,保證計算的正確性,它是直到計算的“工作規程”;運算順序是在四則混合運算規程中,人們根據長期的經驗積累,對運算先后次序作出的一種規定;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是對計算規律的客觀概括,是計算法則推導的理論依據,同時也是進行簡便計算的根據,所有這些學生都要理解掌握好,并能夠靈活運用,這對提高計算的水平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二、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

在計算過程中,理解筭理是計算的前提,而算法優化則是計算的關鍵。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常常是算理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理解到位。在計算教學中根據知識體系之間的聯系可以在遷移中幫助學生理解算理。例如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積累了以下的兩點認識:計算時就按整數除法的方法算出結果;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這些認識是學生學習除數是小數除法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復習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學生在兩組題目的練習比較中發現:先運用商不變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再按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方法來計算。如果教師直接通過例題的教學就讓學生嘗試計算,學生將缺少再次理解算理的機會。所以“試一試”的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自主遷移的機會,對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算理是十分必要的;加強練習和基本技能訓練;

在計算中不僅要著眼于學生“會算”,還應重視學生對計算方法的“再創造”。弗賴登塔爾認為: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知識發現或創造出來。特別是在高年級的計算中學生對計算方法的“再創造”顯得尤為重要。

三、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切實提高計算能力

教師設計練習時最好分層進行,形式多樣。特別是練習的內容要注意有針對性,有層次,有坡度,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學生在進行計算練習時才不會覺得枯燥,才會覺得有興趣。在設計練習題時要注意圍繞重點與難點來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盡量讓學生能夠練習有所收獲。比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就可以設計根據除數的小數位數,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和為商的小數點定位的練習,對學生進行一些專項的訓練。還可以將一些容易出錯的習題進行對比練習,讓學生能夠在對比的練習中得到提高,以提高學生計算的水平。在計算練習中,加強基本技能訓練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重要一步。比如在分數四則計算教學中,常常有一些學生計算正確但計算結果卻錯誤的情況,出錯的原因在約分、通分或互化等基本技能上,反映了學生在基本計算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在練習中,就有必要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加強訓練。另外,在計算練習中,要幫助學生小結某些規律性的東西,以利于他們熟練運用基礎知識進行計算,不斷提高計算能力。還有計算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形式要為內容服務。但要注意練習的數量要有個度,不能只要量不講質,搞題海戰術,就會適得其反。部分學生本身缺乏勤奮學習的精神,再加上計算本身又枯燥乏味,缺乏情節,學生遇到題量較多時,易產生抵觸情緒,不愿計算,嚴重的可影響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中,首先要注意對題量的控制,其次計算形式要多樣,除了計算題,可適當增加一些判斷、選擇題,趣味題,如:( )+( )-( )+( )=0。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

口算是估算和筆算的基礎,任何一道四則混合運算題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題綜合而成的,口算的正確、迅速與否直接關系到計算能力的提高,設計口算練習時,要有針對性,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包括一些簡便運算題,經常進行口算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1)加強基本口算,扎實口算基礎。第一學段主要以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為基礎。

(2)講究訓練形式,激發口算興趣。如游戲、競賽、搶答等方式;用卡片、小黑板或撲克牌等形式;同桌對問或小組比賽等。

(3)注意探索規律,提高口算速度。在第二學段中,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已較多,這時應注重探索規律,提高對數據特征的觀察力,或對式題的變形能力以及數學推理能力等方面加強訓練,提高學生口算速度。在訓練中,要注意循序漸進,講究教師的指導和示范,扎扎實實,提高學生口算能力。

(4)增強口算意識,養成口算習慣,加強綜合性訓練??谒隳芰Φ呐囵B,重在平時,貴在堅持。無論是小數目還是具有某些特征的數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盡量用口算解決,這樣有利于提高判斷能力、訓練反應速度,同時可以熟練和鞏固口算方法,并進一步轉化為技能。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認真審題是計算正確、方法合理的前提保證。比如在進行四則混合運算的時候,就應該要注意讓學生做到:①看清數字和運算符號。②根據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看能不能進行簡算等等。③在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正確的計算。④還應該要學會認真的檢查。學生計算上出現問題有相當一部分并不是出于對計算方法、算理等方面知識的不掌握,而是出現將式子中的數字看丟、計算符號看錯,錯誤判斷運算順序等。如:99+1÷99+1學生容易將99+1放在一起進行運算。結果與(99+1)÷(99+1)相混淆?;谝陨现T多方面造成學生計算存在問題的原因,教師必須能夠分析病因,從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品質,教給學生簡算、巧算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細心準確地進行計算,善于發現數字的規律。計算時要嚴格規范計算過程,解題時,要求學生做到計算格式規范,書寫工整,作業和卷面潔凈,即使是草稿,也要書寫工整,字跡清晰,計算時要讓學生養成自我驗算的習慣。長時間的訓練之后,學生就能養成一種較好的學習習慣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保證。

學生的計算能力具有綜合性,與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等相互滲透、相互支持。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培養,正確引導,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充分展開,從而讓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斷得到提高。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細致的長期的工作,除了要做好以上幾方面的工作外,教師還應該做好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對學生計算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加以解決并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找出規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總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要做到經?;?,有計劃、有步驟,在時間上要講求速度,在數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內容上要求靈活新穎、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歡
除數口算計算能力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部級優課)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教學實踐與反思
厘清算理,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除法中的數學問題
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
中學生化學計算能力的進階式培養策略
我會口算100減幾了
智趣
商和除數可以交換位置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